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排球垫球技术是体育课教学和训练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技术之一,本文针对垫球技术的特点和排球垫球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倡采用多种方法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排球教学 正面双手 垫球技术 教学方法
1.消除在垫球之初学生对排球的恐惧心理
(1)恐惧心理形成的客观因。内因是事物的决定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具備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弱完成运动练习的基本条件。当自身条件不能满足或无法达到自己对安全的心理需要时,如身材弱小,运动能力差的学生在进行对抗性项目时;身体笨重、高大的学生进行协调、技巧类项目时;心肺功能较差的学生进行耐久性项目时,他们普通对此感到焦虑或恐惧。这些现象在体育课中十分常见。另外,技术动作结构本身比较复杂,器械难度大容易使学生丧失自信心,产生畏难、胆怯的情绪。因此,以上客观因素构成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产生恐惧心理重要原因。
(2)意志品质较差、缺乏自信。一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总认为自己体质弱、素质差、技能水平低,在动作练习时总是不敢迎难而上,力不从心,并错误地夸大动作的难度,加上他人无恶意的说笑,严重挫伤他们的自信,对体育学习和测试感到惧怕。
(3)学生以前失败经历的情境再现。由于运动项目本身的危险性或运动者本身的因素,造成受伤在体育活动中不鲜见,一些学生直接或间接地接受这样的事实或经验,当他们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内容与以前经历相类似时,伤害事故的情境就会再现,甚至夸大危险性,引发对该内容的恐惧。
2.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和方法
在正确的垫球技术概念和要领的基础上,可以采取适当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或训练,使学生掌握垫球动作的要领和方法。
(1)徒手练习。听教师口令做原地徒手垫球练习,体会夹臂、提肩、顶肘、压腕、抬臂动作要点。然后结合准备姿势、垫球手法,看教师手势做移动的徒手垫球练习。练习时强调身体重心、蹬地抬臂,并注意抓好移动步法和手型的练习。
(2)持球练习。一人双手持球于腹前,另一人用垫球动作击球,但不许将球击出,持球人随击球动作将球抬起。让垫球人体会击球点、击球部位,以及蹬地、提肩抬臂、送球动作要领。
(3)垫击抛来的球。两人一组,一抛一垫,两人距离由近到远。一人抛球,另一人由原地垫球过渡到移动垫球,两人互相观察前臂是否靠拢,接触球的部位是否准确等。
(4)两人对垫球。两人一组,由近到远,由原地到移动,逐步提高垫球的质量和数量。
(5)自垫。第一种,连续向上自垫。要求两臂抬平,肘关节伸直,向上垫球的高度离手1米左右,减少失误,增加连续次数,提高控球能力;第二种,边自垫边前进或后退或左右移动,要求控制好球的高度和落点,有规律地移动,进一步提高对球的控制能力。
(6)对墙垫球。离墙三四米远,向墙上的固定高度或固定目标垫球,配合脚步的移动,保持正面垫球,体会正确击球点和全身协调用力,提高控球能力。
(7)两人一组原地一抛一垫。先用下手抛准,逐步过渡到用上手抛,加快球速。
(8)对墙连续垫,采用不同距离不同高度。要求是头要低下来一点,脚步要跟上,重心要稳,身体始终对准来球,体会正确击球点和全身用力,提高控球能力。
(9)一人抛,一人向上垫高接住,在抛给对方同样做,要求是脚下移动,身体协调用力。
(10)对墙垫球加自垫;自垫一次在对墙垫一次。自垫时要求两臂抬平,肘关节伸直,对墙垫时要求两肩放松含胸,不要扛肩,肘关节加紧,体会蹬地用力。
(11)垫击不同重量的球。一人抛球,时轻时重。要求垫轻球时,主动抬臂击球;垫重球时,要撤臂缓冲。在此基础上,练习一扣一垫,先轻扣,逐渐加大扣球的力量,要求垫球时先找球、选位、移动,然后收腹含胸,将球垫起,进而将球垫到指定的位置。
(12)自抛再传:两人相距六米,把对方传过来的体前球垫高,自己在传给对方,连续进行,要求是在垫球时体会向上蹬地用力。
(13)传后追垫:将对方垫来的球向前传约两米,然后及时地移动上去再垫给对方,两人轮流做。
(14)三角抛垫(一抛一垫一接):连续地轮流抛垫,掌握改变方向垫球的能力。
(15)垫球后退至端线再向前移动两三米垫球。一人抛,两人移动垫球。
(16)垫球后退跟进保护动作,然后迅速退回。一人抛,两人轮流做。
(17)两人抛球三人移动垫球。三人轮流向两边跑动(8字跑)连续进行。
(18)两人一组,一固定抛,一向前垫回。要求把球传到垫球人前方不同的距离(三米内),垫球人要判断好来球落点,及时移动对准,垫回,然后速回原位。
(19)前、后、左、右不定向的移动垫球。一人任选方向抛或传,一人判断移动垫球。
(20)打垫。一人原地轻扣,一人垫,距离由六七米逐渐到四五米,扣球人再扣球力量。提高各种距离、各种力量球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史勇.排球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李安格,黄辅周.现代排球训练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
[3]张勇,朱宝成,纪进.篮球、排球、足球.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8.
[4]黄汉升.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关键词: 排球教学 正面双手 垫球技术 教学方法
1.消除在垫球之初学生对排球的恐惧心理
(1)恐惧心理形成的客观因。内因是事物的决定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具備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弱完成运动练习的基本条件。当自身条件不能满足或无法达到自己对安全的心理需要时,如身材弱小,运动能力差的学生在进行对抗性项目时;身体笨重、高大的学生进行协调、技巧类项目时;心肺功能较差的学生进行耐久性项目时,他们普通对此感到焦虑或恐惧。这些现象在体育课中十分常见。另外,技术动作结构本身比较复杂,器械难度大容易使学生丧失自信心,产生畏难、胆怯的情绪。因此,以上客观因素构成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产生恐惧心理重要原因。
(2)意志品质较差、缺乏自信。一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总认为自己体质弱、素质差、技能水平低,在动作练习时总是不敢迎难而上,力不从心,并错误地夸大动作的难度,加上他人无恶意的说笑,严重挫伤他们的自信,对体育学习和测试感到惧怕。
(3)学生以前失败经历的情境再现。由于运动项目本身的危险性或运动者本身的因素,造成受伤在体育活动中不鲜见,一些学生直接或间接地接受这样的事实或经验,当他们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内容与以前经历相类似时,伤害事故的情境就会再现,甚至夸大危险性,引发对该内容的恐惧。
2.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和方法
在正确的垫球技术概念和要领的基础上,可以采取适当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或训练,使学生掌握垫球动作的要领和方法。
(1)徒手练习。听教师口令做原地徒手垫球练习,体会夹臂、提肩、顶肘、压腕、抬臂动作要点。然后结合准备姿势、垫球手法,看教师手势做移动的徒手垫球练习。练习时强调身体重心、蹬地抬臂,并注意抓好移动步法和手型的练习。
(2)持球练习。一人双手持球于腹前,另一人用垫球动作击球,但不许将球击出,持球人随击球动作将球抬起。让垫球人体会击球点、击球部位,以及蹬地、提肩抬臂、送球动作要领。
(3)垫击抛来的球。两人一组,一抛一垫,两人距离由近到远。一人抛球,另一人由原地垫球过渡到移动垫球,两人互相观察前臂是否靠拢,接触球的部位是否准确等。
(4)两人对垫球。两人一组,由近到远,由原地到移动,逐步提高垫球的质量和数量。
(5)自垫。第一种,连续向上自垫。要求两臂抬平,肘关节伸直,向上垫球的高度离手1米左右,减少失误,增加连续次数,提高控球能力;第二种,边自垫边前进或后退或左右移动,要求控制好球的高度和落点,有规律地移动,进一步提高对球的控制能力。
(6)对墙垫球。离墙三四米远,向墙上的固定高度或固定目标垫球,配合脚步的移动,保持正面垫球,体会正确击球点和全身协调用力,提高控球能力。
(7)两人一组原地一抛一垫。先用下手抛准,逐步过渡到用上手抛,加快球速。
(8)对墙连续垫,采用不同距离不同高度。要求是头要低下来一点,脚步要跟上,重心要稳,身体始终对准来球,体会正确击球点和全身用力,提高控球能力。
(9)一人抛,一人向上垫高接住,在抛给对方同样做,要求是脚下移动,身体协调用力。
(10)对墙垫球加自垫;自垫一次在对墙垫一次。自垫时要求两臂抬平,肘关节伸直,对墙垫时要求两肩放松含胸,不要扛肩,肘关节加紧,体会蹬地用力。
(11)垫击不同重量的球。一人抛球,时轻时重。要求垫轻球时,主动抬臂击球;垫重球时,要撤臂缓冲。在此基础上,练习一扣一垫,先轻扣,逐渐加大扣球的力量,要求垫球时先找球、选位、移动,然后收腹含胸,将球垫起,进而将球垫到指定的位置。
(12)自抛再传:两人相距六米,把对方传过来的体前球垫高,自己在传给对方,连续进行,要求是在垫球时体会向上蹬地用力。
(13)传后追垫:将对方垫来的球向前传约两米,然后及时地移动上去再垫给对方,两人轮流做。
(14)三角抛垫(一抛一垫一接):连续地轮流抛垫,掌握改变方向垫球的能力。
(15)垫球后退至端线再向前移动两三米垫球。一人抛,两人移动垫球。
(16)垫球后退跟进保护动作,然后迅速退回。一人抛,两人轮流做。
(17)两人抛球三人移动垫球。三人轮流向两边跑动(8字跑)连续进行。
(18)两人一组,一固定抛,一向前垫回。要求把球传到垫球人前方不同的距离(三米内),垫球人要判断好来球落点,及时移动对准,垫回,然后速回原位。
(19)前、后、左、右不定向的移动垫球。一人任选方向抛或传,一人判断移动垫球。
(20)打垫。一人原地轻扣,一人垫,距离由六七米逐渐到四五米,扣球人再扣球力量。提高各种距离、各种力量球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史勇.排球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李安格,黄辅周.现代排球训练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
[3]张勇,朱宝成,纪进.篮球、排球、足球.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8.
[4]黄汉升.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