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新建构主义 化学高考复习 实践
新建构主义认为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不应单单是“以学生为中心”,而应是“主导—主体相结合”;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不应是主观主义,而应是主客观统一。新建构主义把建构主义与我国传统教学有机的融合起来,适合指导我国的教育教学过程。新建构主义注重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教师不应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应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一、基于新建构主义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在高三化学高考复习过程中,本人认为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比较合理。支架式教学是通过提供一套概念框架来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的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一般的程序是:“搭建支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以高三电化学的复习建构教学过程为例。
1.搭建支架
电化学是高考的重点知识,从历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考查的知识点相当多,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教学难点之一。在备课时,要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处理,明确教学目标,使其与高考目标相一致。在课堂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明确《高考说明》中的考试目标,帮助学生确立复习目标,为学生的探索确定方向。然后,围绕电化学用所需的概念框架,为学生的独立探索作好一个框架。
2.进入情景
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子流动方向,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让学生认真的观察屏幕上的图像或动画,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幫助学生回忆新课时所学的知识,并思考课件中的提出的情境问题。
3.独立探索
备课过程中,教师预先对资料进行精心的筛选,汇编成一份课堂练习,客观题与主观题各设计几道,存在一定的难度梯度,以便于学生思考问题时能循序渐进。由于部分学生存在思维的定势,难以将必修原电池与选修中的电解池结合起来考虑问题。此时,教师必须适时的加以引导,及时点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融入到学生的探索过程,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这样的过程中使学生同化新的信息,形成网络化的知识体系,使得认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4.效果评价
在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要求每个小组推选出小组发言人。分别表达原电池和电解池的过程,反应,本质。同时,要求学生完成课堂练习的解答,并且能讲出练习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哪些?教师对练习中的习题进行讲评,并且要结合历年的高考试题,分析高考命题可能的方向。
二、新建构主义教学实践及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曾对实验班的部分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多数学生对这种类型的课堂兴趣很浓,绝大部分的学生比较喜欢上这样的课,就连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都认为这样的方式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在班级中的优秀学生和中等学生认为这种类型的课在复习过程中效果较好,能学到很多知识,同时也会产生自己的一些想法。但课堂的思维容量大,一些后进的学生不能及时进行当堂课的消化和反应,除了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兴奋态度,课后所要花费的时间多,感觉学习跟不上来,产生消极的情绪,这样反而是造成了他们学习的障碍。如何通过新建构主义理念提高后进生的认知水平还需进一步的实践与探讨。
何克抗教授的新建构主义其核心思想是:“主体—主导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在积极倡导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同时,教师应充分的发挥主导作用,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对乔纳森的建构主义进行了修正。通过教学实践,个人感觉还是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一定范围里具有推广的价值。
新建构主义认为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不应单单是“以学生为中心”,而应是“主导—主体相结合”;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不应是主观主义,而应是主客观统一。新建构主义把建构主义与我国传统教学有机的融合起来,适合指导我国的教育教学过程。新建构主义注重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教师不应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应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一、基于新建构主义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在高三化学高考复习过程中,本人认为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比较合理。支架式教学是通过提供一套概念框架来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的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一般的程序是:“搭建支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以高三电化学的复习建构教学过程为例。
1.搭建支架
电化学是高考的重点知识,从历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考查的知识点相当多,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教学难点之一。在备课时,要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处理,明确教学目标,使其与高考目标相一致。在课堂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明确《高考说明》中的考试目标,帮助学生确立复习目标,为学生的探索确定方向。然后,围绕电化学用所需的概念框架,为学生的独立探索作好一个框架。
2.进入情景
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子流动方向,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让学生认真的观察屏幕上的图像或动画,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幫助学生回忆新课时所学的知识,并思考课件中的提出的情境问题。
3.独立探索
备课过程中,教师预先对资料进行精心的筛选,汇编成一份课堂练习,客观题与主观题各设计几道,存在一定的难度梯度,以便于学生思考问题时能循序渐进。由于部分学生存在思维的定势,难以将必修原电池与选修中的电解池结合起来考虑问题。此时,教师必须适时的加以引导,及时点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融入到学生的探索过程,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这样的过程中使学生同化新的信息,形成网络化的知识体系,使得认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4.效果评价
在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要求每个小组推选出小组发言人。分别表达原电池和电解池的过程,反应,本质。同时,要求学生完成课堂练习的解答,并且能讲出练习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哪些?教师对练习中的习题进行讲评,并且要结合历年的高考试题,分析高考命题可能的方向。
二、新建构主义教学实践及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曾对实验班的部分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多数学生对这种类型的课堂兴趣很浓,绝大部分的学生比较喜欢上这样的课,就连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都认为这样的方式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在班级中的优秀学生和中等学生认为这种类型的课在复习过程中效果较好,能学到很多知识,同时也会产生自己的一些想法。但课堂的思维容量大,一些后进的学生不能及时进行当堂课的消化和反应,除了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兴奋态度,课后所要花费的时间多,感觉学习跟不上来,产生消极的情绪,这样反而是造成了他们学习的障碍。如何通过新建构主义理念提高后进生的认知水平还需进一步的实践与探讨。
何克抗教授的新建构主义其核心思想是:“主体—主导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在积极倡导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同时,教师应充分的发挥主导作用,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对乔纳森的建构主义进行了修正。通过教学实践,个人感觉还是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一定范围里具有推广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