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程项目的增多,建筑工程的质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关系到工程的投资效果及收益。要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就要加强工程管理,本文通过对工程管理方法及措施的研究,探讨了其对建设工程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工程管理;建设工程质量;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当前建筑业正在迅猛发展,不仅是建筑工程的施工速度有了很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建筑技术和质量的也有一个重大的提升。在建筑行业的多年发展历程中,建筑工程质量一直是建筑工程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且日益突显。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工程管理方面对建设工程质量的影响,以及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的工程管理方面的对策。
1、当前建设工程质量的现状
虽然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大规模的快速发展,建筑技术及速度均在不断发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精品工程少、工程质量通病无法克服。精品工程少主要表现在,现在的很多建筑工程从外观上看,主体结构外观不是很精美,外观质量不尽如人意,建筑工程整体较为平庸,很少有能给人眼前一亮的工程出现。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旧的通病未治愈,又添新病;二是原本已经差不多绝迹的问题,又再次死灰复燃。
2、工程管理的影响
建筑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影响因素非常多,涉及到方方面面,各方面的原因都有。本文主要对建设工程管理方面对建设工程质量的影响进行剖析。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主要分为工程企业内部管理、施工现场的综合管理以及政府对工程的监督管理等3个方面。
从建筑工程企业管理方面来看,很多建筑工程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甚至趋于瘫痪状态。当前,由于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力度加大,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建筑工程企业为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纷纷进行价格战,用降低价格的办法来增加销售量,这必然导致建筑产品品质得不到建筑工程企业的足够重视,同时加上当前小企业甚至空壳企业“挂靠”大企业施工的方式盛行,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和挂靠者分离,由“挂靠者”主导。项目现场施工控制权异位,导致建筑工程企业生产质量保障体系严重削弱,施工现场根本无管理体系或管理体系极不健全,建筑工程企业管理人员形同虚设,甚至建筑工程从开工到竣工完全未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建筑工地仅靠“挂靠者”雇佣的施工员从施工测量、各工种管理、施工程序安排、资料管理等全面负责,现场监控出现盲区,整个施工企业质量保障体系趋于瘫痪,工程质量根本无从保证。
另一方面,建筑工程企业虽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是企业与项目在管理上的关系还没理顺,还没有真正形成企业主体对项目的约束体系,一方面是因项目管理重心下移,企业的管理职能有所减弱,致使项目上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另一方面,有些项目经理大权独揽,随意指控,分配不均,根本不能调动项目部成员的积极性,难以保证施工过程的严肃性、规范性,也就无法保证工程质量。
从施工现场的综合管理方面来看,很多建筑企业在技术上仍然存在管理粗放的情况,以传统技术为主,不相信新技术,也不去创新开发新技术。建筑企业只重视经营,并不把技术放在心上,普遍存在技术投入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素质较低、施工现场综合管理水平低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程质量的提高。施工现场是建筑产业活动的基础,是工程质量的重要基地,但是由于受建筑各方主体的影响,施工现场综合管理水平低下,质量难以控制。例如,有的现场施工组织计划与施工现场严重脱节,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项目施工生产的纲领性文件,其可行性对工程实施过程质量控制的影响至关重要。但现在很多施工企业在开工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大多数是为了应付招标投标和办理工程报监手续使用的,施工现场组织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抄袭拷贝多、针对性差、可控性条款少、可操作性差等,根本无法用来指导工程现场施工,致使科学有序的施工现场变成了一个主观随意的过程。另外,施工单位的领导一般比较重视重点大型项目,对于中小型项目在施工管理上有欠规则,监督管理水平不高,质量管理力度薄弱,质量意识和合同意识淡薄,有的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资质不符,现场施工员、管理人员、机械设备与投标书不相符合的现场。由于建筑市场的开发,建筑活动各方主体对工程质量的责任越来越不明确。他们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建设单位追求造价最低、速度较快,急于做出成绩、树立形象;施工单位追求投入少、盈利高的目标,这样施工质量谁也不负责,只求过得去,不过硬要求;设计、监督管理队伍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没有秩序可遵循,设计变更随意,过于迁就业主,对规范、标准和强制性文件贯彻执行力不够;检测市场不规范,检测人员不恪守职业道德,没有公正客观的中介机构,在现实中都受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控制,不能独立专业地行使本身职责,发挥应有的监控作用,不能保证工程质量。
从政府监督管理方面来看,实施监督管理过程中突出存在“两难”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以及文化的交流渗入,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管理方式,其更多的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模式,而这些新的管理模式与本国国情并不能立即融合,存在一个磨合相融的过程。现阶段,我国经济趋于快速和稳定,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基建规模日益增大的背景下,监督管理部门日益感到“两难”。一方面,工程质量监督的任务量在快速增大,而监督依赖的资源很有限,从而形成很大的反差;另一方面,监督主体行为约束力日渐加强,监督客体越老越多但是行为没有秩序,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提议凸显。工程质量监督機构仍然不健全,其人员素质、实际能力和运用的技术手段并不高,而现有的众多建筑物多采用技术含量很高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技术,实际需求较大,这两者之间的差距也很大;监督管理部门在整合监督管理资源上推进“两场联动机制”的有力措施,但相当大的程度上出于滞后状况,这大大影响了监督管理效力;监督管理部门在执法过程中认为法律“刚性”太大,超出了实际情况应有的限制,所以执法效力低下,影响了监督执法的效果;质量监督管理模式混乱,仍没有形成统一的机制和原则,“差异化”监督管理推行进度不够快,监督管理机制单调,没有足够的创新;个别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行为不符合规范,影响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效力,工程质量不得到有效和安全的保证。除此,外来企业的管理工作薄弱,也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造成了很大影响。有些外地施工企业和劳动施工队伍素质和水平都不高,管理工作也相当薄弱,其建设队伍没有进行规范培训,没有纳入统一管理。一些外来企业在投标时都持有高等资质的合法手续,科学有效,但企业中标后就随意变动项目经理部成员,实际进驻工程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部并不能满足先前保证计划的项目施工的技术和管理要求,私自招聘、随便雇佣劳动务工队伍,工程质量很难保证。
3、结语
现阶段,建筑工程庞大且项目繁杂,内部工作繁琐细致,提高工程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保证工程正常施工和工程安全的前提,需要全社会的综合治理和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对于建筑工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需要建设工程的相关各级部门认真分析,不断加以改进,加以完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认识到在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工作只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才能真正把工程质量搞好。建筑企业要加大改革力度,建立规范的长效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完善的管理体制,真正形成企业保证、社会监督、政府管理、社会评价的管理体制,切实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推动建筑工程质量更上新水平。
参考文献:
[1]汪洪,工程管理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分析及对策,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6)。
[2]吴江涛,浅谈工程管理对建设工程质量的影响,山西科技,2012(3)。
关键词:工程管理;建设工程质量;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当前建筑业正在迅猛发展,不仅是建筑工程的施工速度有了很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建筑技术和质量的也有一个重大的提升。在建筑行业的多年发展历程中,建筑工程质量一直是建筑工程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且日益突显。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工程管理方面对建设工程质量的影响,以及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的工程管理方面的对策。
1、当前建设工程质量的现状
虽然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大规模的快速发展,建筑技术及速度均在不断发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精品工程少、工程质量通病无法克服。精品工程少主要表现在,现在的很多建筑工程从外观上看,主体结构外观不是很精美,外观质量不尽如人意,建筑工程整体较为平庸,很少有能给人眼前一亮的工程出现。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旧的通病未治愈,又添新病;二是原本已经差不多绝迹的问题,又再次死灰复燃。
2、工程管理的影响
建筑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影响因素非常多,涉及到方方面面,各方面的原因都有。本文主要对建设工程管理方面对建设工程质量的影响进行剖析。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主要分为工程企业内部管理、施工现场的综合管理以及政府对工程的监督管理等3个方面。
从建筑工程企业管理方面来看,很多建筑工程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甚至趋于瘫痪状态。当前,由于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力度加大,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建筑工程企业为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纷纷进行价格战,用降低价格的办法来增加销售量,这必然导致建筑产品品质得不到建筑工程企业的足够重视,同时加上当前小企业甚至空壳企业“挂靠”大企业施工的方式盛行,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和挂靠者分离,由“挂靠者”主导。项目现场施工控制权异位,导致建筑工程企业生产质量保障体系严重削弱,施工现场根本无管理体系或管理体系极不健全,建筑工程企业管理人员形同虚设,甚至建筑工程从开工到竣工完全未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建筑工地仅靠“挂靠者”雇佣的施工员从施工测量、各工种管理、施工程序安排、资料管理等全面负责,现场监控出现盲区,整个施工企业质量保障体系趋于瘫痪,工程质量根本无从保证。
另一方面,建筑工程企业虽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是企业与项目在管理上的关系还没理顺,还没有真正形成企业主体对项目的约束体系,一方面是因项目管理重心下移,企业的管理职能有所减弱,致使项目上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另一方面,有些项目经理大权独揽,随意指控,分配不均,根本不能调动项目部成员的积极性,难以保证施工过程的严肃性、规范性,也就无法保证工程质量。
从施工现场的综合管理方面来看,很多建筑企业在技术上仍然存在管理粗放的情况,以传统技术为主,不相信新技术,也不去创新开发新技术。建筑企业只重视经营,并不把技术放在心上,普遍存在技术投入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素质较低、施工现场综合管理水平低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程质量的提高。施工现场是建筑产业活动的基础,是工程质量的重要基地,但是由于受建筑各方主体的影响,施工现场综合管理水平低下,质量难以控制。例如,有的现场施工组织计划与施工现场严重脱节,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项目施工生产的纲领性文件,其可行性对工程实施过程质量控制的影响至关重要。但现在很多施工企业在开工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大多数是为了应付招标投标和办理工程报监手续使用的,施工现场组织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抄袭拷贝多、针对性差、可控性条款少、可操作性差等,根本无法用来指导工程现场施工,致使科学有序的施工现场变成了一个主观随意的过程。另外,施工单位的领导一般比较重视重点大型项目,对于中小型项目在施工管理上有欠规则,监督管理水平不高,质量管理力度薄弱,质量意识和合同意识淡薄,有的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资质不符,现场施工员、管理人员、机械设备与投标书不相符合的现场。由于建筑市场的开发,建筑活动各方主体对工程质量的责任越来越不明确。他们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建设单位追求造价最低、速度较快,急于做出成绩、树立形象;施工单位追求投入少、盈利高的目标,这样施工质量谁也不负责,只求过得去,不过硬要求;设计、监督管理队伍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没有秩序可遵循,设计变更随意,过于迁就业主,对规范、标准和强制性文件贯彻执行力不够;检测市场不规范,检测人员不恪守职业道德,没有公正客观的中介机构,在现实中都受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控制,不能独立专业地行使本身职责,发挥应有的监控作用,不能保证工程质量。
从政府监督管理方面来看,实施监督管理过程中突出存在“两难”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以及文化的交流渗入,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管理方式,其更多的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模式,而这些新的管理模式与本国国情并不能立即融合,存在一个磨合相融的过程。现阶段,我国经济趋于快速和稳定,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基建规模日益增大的背景下,监督管理部门日益感到“两难”。一方面,工程质量监督的任务量在快速增大,而监督依赖的资源很有限,从而形成很大的反差;另一方面,监督主体行为约束力日渐加强,监督客体越老越多但是行为没有秩序,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提议凸显。工程质量监督機构仍然不健全,其人员素质、实际能力和运用的技术手段并不高,而现有的众多建筑物多采用技术含量很高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技术,实际需求较大,这两者之间的差距也很大;监督管理部门在整合监督管理资源上推进“两场联动机制”的有力措施,但相当大的程度上出于滞后状况,这大大影响了监督管理效力;监督管理部门在执法过程中认为法律“刚性”太大,超出了实际情况应有的限制,所以执法效力低下,影响了监督执法的效果;质量监督管理模式混乱,仍没有形成统一的机制和原则,“差异化”监督管理推行进度不够快,监督管理机制单调,没有足够的创新;个别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行为不符合规范,影响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效力,工程质量不得到有效和安全的保证。除此,外来企业的管理工作薄弱,也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造成了很大影响。有些外地施工企业和劳动施工队伍素质和水平都不高,管理工作也相当薄弱,其建设队伍没有进行规范培训,没有纳入统一管理。一些外来企业在投标时都持有高等资质的合法手续,科学有效,但企业中标后就随意变动项目经理部成员,实际进驻工程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部并不能满足先前保证计划的项目施工的技术和管理要求,私自招聘、随便雇佣劳动务工队伍,工程质量很难保证。
3、结语
现阶段,建筑工程庞大且项目繁杂,内部工作繁琐细致,提高工程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保证工程正常施工和工程安全的前提,需要全社会的综合治理和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对于建筑工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需要建设工程的相关各级部门认真分析,不断加以改进,加以完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认识到在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工作只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才能真正把工程质量搞好。建筑企业要加大改革力度,建立规范的长效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完善的管理体制,真正形成企业保证、社会监督、政府管理、社会评价的管理体制,切实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推动建筑工程质量更上新水平。
参考文献:
[1]汪洪,工程管理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分析及对策,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6)。
[2]吴江涛,浅谈工程管理对建设工程质量的影响,山西科技,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