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只有依托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实现数字化建设,才能发挥图书馆档案文献资源的作用,达到资源共建共享。文章拟从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的现状、数字化建设的实施方案、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档案;数字化建设;分类表
高校图书馆档案是指高校图书馆在各项工作、活动中形成并对图书馆管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文字、图表、实物等多种形式的文件资料,是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各项活动保存下来的最原始的资料。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兴起,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纸本记录为主的传统档案管理工作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需要,取而代之,网络化、数字化成力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方向,作为数字化图书馆的一部分,图书馆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已成发展之趋势。
一、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现状
(1)“三特性”——制约档案管理。高校图书馆档案具有“三性”特点,即隶属性、非全宗性、独特性。隶属性指高校图书馆档案是该高校档案的二级管理单位,隶属于该高校档案馆(室),服从高校档案馆(室)的统一管理,接受其工作的指导。非全宗性指高校图书馆不是一个独立从事活动的单位,在行政上、财务上、人事上不是一个独立的活动机构。独特性指图书馆档案材料的收集,仅仅收集与图书馆工作密切相关的文件、政策,以便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数据统计、馆史文化等做出正确的了解。
(2)“不重视”——淡薄管理意识。高校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长期以来被忽视,在图书馆业务工作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图书馆员工普遍缺乏档案管理意识闭。普遍认为档案管理工作隶属于档案馆(室),不具有全宗性,而是处于从属性的地位。
(3)“不规范”——缺乏制度保障。要想做好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做保障。借助档案规章制度来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将图书馆在工作活动中得到的大量原始材料收集齐全,以供发挥更大的作用。
(4)“流动性”——影响档案管理。图书馆档案工作由办公室秘书兼任,并没有设定专门人才管理档案工作,办公室秘书一换,档案管理员就随之更换,造成档案管理员流动性大,不利于档案管理。
(5)“重藏轻用”——不利档案利用。高校图书馆即便是建立起自己的档案室,配备专门档案员,却并没有将档案公开化。
(6)“数字化”——举步维艰,成信息孤岛。大量档案资源不能被读者所利用,严重制约了图书馆档案的利用率,此外,由于图书馆档案信息没有实现数字化建设,不能与学校其他职能部门的办公系统对接,形成“信息孤岛”,不利于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
二、高校图书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1)分类标准化——立规矩。高校图书馆进行数字化建设的前提是制定档案分类的标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档案数字化建设来说,制定档案的分类标准就是“立规矩”分类标准一旦确定,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的档案进行分类,并建立目录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从而实现高校图书馆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
(2)目录数字化——找眼睛。高校图书馆档案目录数字化,指的是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御,是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前提,数据库的建设务必做到层级清晰,结构合理,范围广泛,体系完整。
(3)全文数字化——要“有目有文”。如果仅仅是档案目录数字化,高校图书馆档案仍然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而是会出现“有目无文”的现象,给检索人员带来不便,因此,将图书馆档案目录数字化和部分档案全文数字化相结合,则成为图书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核心。
(4)重藏重用——数字化的目的。图书馆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的重点是为了发挥档案的最大作用,使更多的人能够利用图书馆的档案文献资源,因此,在完成高校图书馆档案的目录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的数字化建设之后,对档案数字化的利用与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三、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作用
(1)节约财政开支,提高服务效率。随着办公自动化和“无纸化”办公时代的到来,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档,传统的图书馆档案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图书馆档案建设工作,通过高校图书馆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可以大大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数字化建设也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工作水平、服务质量。
(2)节省物理空间,利于档案保存。高校图书馆档案数字化建设,改变传统的“档案储藏室”为计算机存储,可以大大节省物理空间。通过对高校图书馆档案进行数字化建设,将档案形成系统性,利于集中统一保存,还能代替原件使用,数字化档案副本又可异地存储,即使发生天灾人祸也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档案的完整性,有利于保护档案原件,从而达到存储图书馆档案资源的目的。
(3)网络化管理,为教学科研服务。传统的图书馆档案以封闭的或半封闭的模式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图书馆档案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有效开发利用图书馆档案是图书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档案资料数字化后有利于为领导决策和馆内各项工作及时准确地提供档案信息。数字化后也有利于实行档案公开,进行档案信息交流。
(4)公开化管理,扩大图书馆宣传。数字化图书馆打破图书馆档案资源丰富却利用价值不大,不能充分发挥档案作用的限制,尝试通过档案数字化建设,实现档案公开,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高校图书馆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数字化建设将成为今后发展的重点,更应该意识到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必要和必须。高校图书馆应按照统一规范的分类标准,对档案目录数字化、全文数字化建设相结合进行档案数字化建设,才能顺应现代化发展趋势,最大程度地利用好图书馆档案资源,发挥应有价值。
参考文献:
[1]施振宏.编制高等学校图书馆档案实体分类法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6).
[2]申玉粉.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林业科技情报,2009 (4).
[3]丁玉芝.高校图书馆档案数字化浅议[J].档案,2009(4).
[4]黄敏.析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J],四川档案,2006(6).
[5]赵颖.基于网络的高校图书馆档案数字化建设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7).
[6]寿洁敏.关于图书馆档案管理计算机化的思考[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4(2).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档案;数字化建设;分类表
高校图书馆档案是指高校图书馆在各项工作、活动中形成并对图书馆管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文字、图表、实物等多种形式的文件资料,是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各项活动保存下来的最原始的资料。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兴起,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纸本记录为主的传统档案管理工作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需要,取而代之,网络化、数字化成力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方向,作为数字化图书馆的一部分,图书馆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已成发展之趋势。
一、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现状
(1)“三特性”——制约档案管理。高校图书馆档案具有“三性”特点,即隶属性、非全宗性、独特性。隶属性指高校图书馆档案是该高校档案的二级管理单位,隶属于该高校档案馆(室),服从高校档案馆(室)的统一管理,接受其工作的指导。非全宗性指高校图书馆不是一个独立从事活动的单位,在行政上、财务上、人事上不是一个独立的活动机构。独特性指图书馆档案材料的收集,仅仅收集与图书馆工作密切相关的文件、政策,以便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数据统计、馆史文化等做出正确的了解。
(2)“不重视”——淡薄管理意识。高校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长期以来被忽视,在图书馆业务工作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图书馆员工普遍缺乏档案管理意识闭。普遍认为档案管理工作隶属于档案馆(室),不具有全宗性,而是处于从属性的地位。
(3)“不规范”——缺乏制度保障。要想做好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做保障。借助档案规章制度来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将图书馆在工作活动中得到的大量原始材料收集齐全,以供发挥更大的作用。
(4)“流动性”——影响档案管理。图书馆档案工作由办公室秘书兼任,并没有设定专门人才管理档案工作,办公室秘书一换,档案管理员就随之更换,造成档案管理员流动性大,不利于档案管理。
(5)“重藏轻用”——不利档案利用。高校图书馆即便是建立起自己的档案室,配备专门档案员,却并没有将档案公开化。
(6)“数字化”——举步维艰,成信息孤岛。大量档案资源不能被读者所利用,严重制约了图书馆档案的利用率,此外,由于图书馆档案信息没有实现数字化建设,不能与学校其他职能部门的办公系统对接,形成“信息孤岛”,不利于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
二、高校图书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1)分类标准化——立规矩。高校图书馆进行数字化建设的前提是制定档案分类的标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档案数字化建设来说,制定档案的分类标准就是“立规矩”分类标准一旦确定,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的档案进行分类,并建立目录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从而实现高校图书馆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
(2)目录数字化——找眼睛。高校图书馆档案目录数字化,指的是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御,是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前提,数据库的建设务必做到层级清晰,结构合理,范围广泛,体系完整。
(3)全文数字化——要“有目有文”。如果仅仅是档案目录数字化,高校图书馆档案仍然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而是会出现“有目无文”的现象,给检索人员带来不便,因此,将图书馆档案目录数字化和部分档案全文数字化相结合,则成为图书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核心。
(4)重藏重用——数字化的目的。图书馆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的重点是为了发挥档案的最大作用,使更多的人能够利用图书馆的档案文献资源,因此,在完成高校图书馆档案的目录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的数字化建设之后,对档案数字化的利用与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三、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作用
(1)节约财政开支,提高服务效率。随着办公自动化和“无纸化”办公时代的到来,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档,传统的图书馆档案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图书馆档案建设工作,通过高校图书馆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可以大大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数字化建设也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工作水平、服务质量。
(2)节省物理空间,利于档案保存。高校图书馆档案数字化建设,改变传统的“档案储藏室”为计算机存储,可以大大节省物理空间。通过对高校图书馆档案进行数字化建设,将档案形成系统性,利于集中统一保存,还能代替原件使用,数字化档案副本又可异地存储,即使发生天灾人祸也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档案的完整性,有利于保护档案原件,从而达到存储图书馆档案资源的目的。
(3)网络化管理,为教学科研服务。传统的图书馆档案以封闭的或半封闭的模式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图书馆档案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有效开发利用图书馆档案是图书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档案资料数字化后有利于为领导决策和馆内各项工作及时准确地提供档案信息。数字化后也有利于实行档案公开,进行档案信息交流。
(4)公开化管理,扩大图书馆宣传。数字化图书馆打破图书馆档案资源丰富却利用价值不大,不能充分发挥档案作用的限制,尝试通过档案数字化建设,实现档案公开,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高校图书馆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数字化建设将成为今后发展的重点,更应该意识到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必要和必须。高校图书馆应按照统一规范的分类标准,对档案目录数字化、全文数字化建设相结合进行档案数字化建设,才能顺应现代化发展趋势,最大程度地利用好图书馆档案资源,发挥应有价值。
参考文献:
[1]施振宏.编制高等学校图书馆档案实体分类法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6).
[2]申玉粉.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林业科技情报,2009 (4).
[3]丁玉芝.高校图书馆档案数字化浅议[J].档案,2009(4).
[4]黄敏.析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J],四川档案,2006(6).
[5]赵颖.基于网络的高校图书馆档案数字化建设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7).
[6]寿洁敏.关于图书馆档案管理计算机化的思考[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