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上课前进行周密的设计,做好充分的准备,便能在教学时有章可循,胸有成竹。语文学科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备课涵盖内容的广泛性。然而,囿于时间和精力,我们不可能把每节课都备得天衣无缝。因此,要想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备课的环节上讲究些方法。
1.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不要先入为主,应变“这节课我要讲什么”的思想为“这节课我要让学生学到什么”,从
这个角度依据《新课标》去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特级教师于漪在讲授朱自清《春》一文时,根据教材特点和初进中学的初一学生阅读写作的实际情况确定的教学目标是:“①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②领会课文语言的准确、生动,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③熟读,朗诵,培养口头描述的能力。”既培养学生的情操,又训练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具体明确,为课堂教学确定了方向。
2.回归文本,从教材入手,把教材分析透。“教参”作为我们的备课指导,为我们提供了有关教材内容、中心、
写法、作者、背景等等诸多方面的大量信息,它是分析教材的重要依据。但是我们在备课时不能一味的依赖“教参”。“教参”只是教学时的参考,在参考的同时应积极思考,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适当取舍,有所侧重,甚至可以按照自身的理解修正一些内容。全盘拿来,面面俱到,反而会使授课成为照本宣科的机械运动。
3.在对与教材相关资料的处理上,应本着广泛涉猎的原则,尤其是对课文的作者及背景,要做详细的了解。这些
未必讲给学生,但它可以帮助教师本身加深对教材的理解,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的深度。这些方方面面的资料信息,不仅是我们授课的拐杖,也进入了我们的知识库,提升了我们教师的自身素养。如教《曹刿论战》一文,除了备写作背景及有关文学常识,还需备上“微言大义”“春秋笔法”“春秋无义战”等,深入挖掘知识,以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来开阔学生思路,拓展学生视野,这种发散性教学,会使你的课堂成为品位高趣味性强的课堂。
4.在设置教学环节时,一定要确保整个教学过程清晰流畅,注意各个环节的自然衔接,即使采用“板块式”教学,也绝不能将教学内容生硬地进行分割和拼凑。一节课最好能像一篇文章一样,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如讲《散文诗两首》,对于两首相对独立的散文诗,之间可以设计这样的过渡:“由孩子对母亲的爱,我们自然会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纯洁的母爱,总是在我们遭遇风雨时悄然而至。她是雪中的那座屋檐,是风中的那棵大树,亦是雨中的那片荷叶。”这样就从《金色花》自然地过渡到《荷叶 母亲》,使两篇文章产生了内在的联系,在结构上也达到了浑然一体的效果。
5.对新课的导入很关键,一个好的导入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心。因此在设计导入时千万不要吝啬时间,要花点心思在上面,课文的导入,要与主题相关,最好是带有鼓励性和悬念,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争先意识,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劲头。如讲《背影》,教师指出一般文章写人的方法,往往是正面描写人物的肖像和神态,但这篇文章却一反常态写人物的背影,它的妙处何在呢?这样,造成了悬念,学生会饶有兴味地钻研课文。
6.“备课”不等于“背课”。备课就是把准备的教学教法熟记在心,根据授课时的需要和变化随时调整。备课除了备知识,更重要的是备学生的可能,应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在内,学生不仅应该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也应该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比如阅读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的“可能性”就是学生独特的阅读经验和感受,教师备课时不可忽视。如《藤野先生》中当先生介绍自己时“后面几个人笑起来”。备课时教师也许对这句话感受不深,甚至不以为然,“教参”也并未涉及。可学生就不一样了,他們可能对这样的话更感兴趣,而且每个学生的理解都不一样:有的学生认为这是不尊重先生;有的学生认为课堂十分压抑,能有机会放肆地笑,纯粹找乐;也有学生觉得这是因为藤野先生为人随和,学生都不怕他。细想学生这些回答都有道理,或者说他们自己本来就是学生,对这种心理的揣摩比教师来得更真切。教师备课时并不一定要将这些答案想全(事实上我们也不可能想全),但一个认真备课的教师应该能跳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备到这些“可能”。而背课则是对教案内容的机械记忆,虽然也达到了熟之又熟的程度,但由于缺乏应变性,一旦授课情境与预设情境有所出入,立刻就会发生“卡壳”现象,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
最后,语文备课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这一点源于“大语文”这一理念。所以,语文教师的备课应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让我们放眼大自然、放眼全人类,在生活中备语文,在生活中教语文。
1.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不要先入为主,应变“这节课我要讲什么”的思想为“这节课我要让学生学到什么”,从
这个角度依据《新课标》去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特级教师于漪在讲授朱自清《春》一文时,根据教材特点和初进中学的初一学生阅读写作的实际情况确定的教学目标是:“①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②领会课文语言的准确、生动,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③熟读,朗诵,培养口头描述的能力。”既培养学生的情操,又训练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具体明确,为课堂教学确定了方向。
2.回归文本,从教材入手,把教材分析透。“教参”作为我们的备课指导,为我们提供了有关教材内容、中心、
写法、作者、背景等等诸多方面的大量信息,它是分析教材的重要依据。但是我们在备课时不能一味的依赖“教参”。“教参”只是教学时的参考,在参考的同时应积极思考,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适当取舍,有所侧重,甚至可以按照自身的理解修正一些内容。全盘拿来,面面俱到,反而会使授课成为照本宣科的机械运动。
3.在对与教材相关资料的处理上,应本着广泛涉猎的原则,尤其是对课文的作者及背景,要做详细的了解。这些
未必讲给学生,但它可以帮助教师本身加深对教材的理解,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的深度。这些方方面面的资料信息,不仅是我们授课的拐杖,也进入了我们的知识库,提升了我们教师的自身素养。如教《曹刿论战》一文,除了备写作背景及有关文学常识,还需备上“微言大义”“春秋笔法”“春秋无义战”等,深入挖掘知识,以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来开阔学生思路,拓展学生视野,这种发散性教学,会使你的课堂成为品位高趣味性强的课堂。
4.在设置教学环节时,一定要确保整个教学过程清晰流畅,注意各个环节的自然衔接,即使采用“板块式”教学,也绝不能将教学内容生硬地进行分割和拼凑。一节课最好能像一篇文章一样,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如讲《散文诗两首》,对于两首相对独立的散文诗,之间可以设计这样的过渡:“由孩子对母亲的爱,我们自然会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纯洁的母爱,总是在我们遭遇风雨时悄然而至。她是雪中的那座屋檐,是风中的那棵大树,亦是雨中的那片荷叶。”这样就从《金色花》自然地过渡到《荷叶 母亲》,使两篇文章产生了内在的联系,在结构上也达到了浑然一体的效果。
5.对新课的导入很关键,一个好的导入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心。因此在设计导入时千万不要吝啬时间,要花点心思在上面,课文的导入,要与主题相关,最好是带有鼓励性和悬念,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争先意识,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劲头。如讲《背影》,教师指出一般文章写人的方法,往往是正面描写人物的肖像和神态,但这篇文章却一反常态写人物的背影,它的妙处何在呢?这样,造成了悬念,学生会饶有兴味地钻研课文。
6.“备课”不等于“背课”。备课就是把准备的教学教法熟记在心,根据授课时的需要和变化随时调整。备课除了备知识,更重要的是备学生的可能,应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在内,学生不仅应该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也应该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比如阅读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的“可能性”就是学生独特的阅读经验和感受,教师备课时不可忽视。如《藤野先生》中当先生介绍自己时“后面几个人笑起来”。备课时教师也许对这句话感受不深,甚至不以为然,“教参”也并未涉及。可学生就不一样了,他們可能对这样的话更感兴趣,而且每个学生的理解都不一样:有的学生认为这是不尊重先生;有的学生认为课堂十分压抑,能有机会放肆地笑,纯粹找乐;也有学生觉得这是因为藤野先生为人随和,学生都不怕他。细想学生这些回答都有道理,或者说他们自己本来就是学生,对这种心理的揣摩比教师来得更真切。教师备课时并不一定要将这些答案想全(事实上我们也不可能想全),但一个认真备课的教师应该能跳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备到这些“可能”。而背课则是对教案内容的机械记忆,虽然也达到了熟之又熟的程度,但由于缺乏应变性,一旦授课情境与预设情境有所出入,立刻就会发生“卡壳”现象,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
最后,语文备课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这一点源于“大语文”这一理念。所以,语文教师的备课应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让我们放眼大自然、放眼全人类,在生活中备语文,在生活中教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