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我国当前本科生创新力培养存在的普遍问题,本文从多角度、多方面着手,探讨了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学生创新力的培养机制,通过立体化途径构建创新力培养体系,探索学生创新力培养的新思路、新模式。
关键词:优势资源;创新力;培养体系;应用化学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已经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整体看来,尽管在全球创新力排名中中国进步最快,但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思路不够清晰,举措不够有力,实效不高。凡事“标准答案”模式、急功近利“填鸭式”教学以及脱离生活,是当前教育在想象力和创新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院士认为,被动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环节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实践,这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不足,人才培养质量差强人意的问题。
探索和构建本科专业学生创新力培养体系,实施全方位、根本性改革,全力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环境,在国家的振兴、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才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立体化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具体的课程体系,还涉及平台的搭建、师资水平的提升、管理体制的配套、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以及整体创新力教育环境氛围的形成等。针对当前本科学生创新力培养存在的普遍问题,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国相继启动了“国家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应用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全国共有300余所高校、院所开设了各类不同层次的应用化学专业点,但现有专业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特性之间差距比较明显,存在学生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实践能力较弱等问题。因此,有效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战略,积极探索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探索并构建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学生创新力培养体系,对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以及满足社会需求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我们将从学科、科研交叉与融合,创新力培养中的个性化教育,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培养本科学生创新力等几个方面,谈一谈我校在整合优势资源构建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学生创新力培养体系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思考、探索和做法。下图为我校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学生创新力培养体系的关系示意图。
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学生创新力培养体系的关系示意图
一、学科、科研交叉与融合,提升本科学生创新力
理工交叉。在推动应用化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型)和应用化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学术型)并行的基础上,理科教学和工科教学有机融合,促进工程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在学术思维和工程应用理念等方面的交叉渗透。
科研成果进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具体的、最新的科研成果,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可以了解相关学科的理论前沿和技术发展动态,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也开拓了学生视野。
科研成果进教材。优秀教材是高校实现高质量教学的基本保证,科研成果引入教材有利于丰富和深化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使教材更加鲜活更具实践性。
科研进综合设计性实验和毕业设计(论文)。综合设计性实验和毕业设计(论文)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将科研项目与综合设计性实验和毕业设计(论文)紧密结合,既有利于科研促进教学,又有利于教学实践反馈科研。
科研进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科技竞赛。科研进入第二课堂,既丰富了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又拓宽了第二课堂的范围,实现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二、创新力培养中的个性化教育
1.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制订适合我校应用化学本科专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型)和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学术型),设计相应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针对选拔出的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生开设第二课堂、创新班和实验班,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培养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创新力教育管理(包括规章、制度的建立),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2.因材施教,制订个性化教育人才培养辅修方案。以应用化学专业特点和行业要求为基础,构建满足社会需要、体现我校办学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培养卓越工程师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和措施。针对选择就业的学生,制订相应的实践、实习方案;针对计划考研和出国留学学生,制订进一步深造的辅修方案。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卓越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3.建立“1+2+1”导师制,完善现行导师制度。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1+3”导师制模式的实施情况与效果(“1+3”模式即学生在大一时由学院分配导师,进入大二后,学生根据毕业后的意向进行学生和导师间的双向选择,直至导师指导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分析不足、征集建议。对“1+3”模式变更为“1+2+1”模式进行研究,包括导师制模式改革后的管理、运行和评价机制等(“1+2+1”模式,即基于新生进校不了解学院老师及专业情况,进行导师分配;二年级学生老师进行第一次双向选择;四年级,再次进行双向选择,学生选择具有适合自己方向的研究课题的导师,以便更好更快适应签约公司工作,满足就业需要,增大就业机会)。研究开发与“1+2+1”导师制模式相适应的导师制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导师制管理、运行与评价的信息化与网络化。我们建立了“双导师制”,聘请产业教授和创业导师团队,对于应用化学“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为学生配备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而对于应用化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则为学生配备相应的主导师和副导师,其中主导师须具备硕士生导师及以上资格,副导师须能熟练掌握一套现代分析仪器。 4.建立竞赛与课外科技活动常设机构。以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深度访谈等方法,研究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选取典型案例、典型团队等为研究对象,剖析其特征和特色,提取可供学习和推广的特点和要素,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和研究提供示范。以应用化学本科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者和指导老师为主体研究者,以学生科技创新平台为主题进行行动研究。
5.实施个性化教育的课程教学。对于理论课程的教学,在大班教学讲授的基础上,穿插采取师生角色互换和讨论式教学两种手段,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实现知识的互补和深化。对于素质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结合采取建立学生团队和科研教学相促相长的方式,在课堂建立模拟项目,并由学生以团队形式来承担和完成。项目的完成以求新求变和思想碰撞相结合为宗旨。为保证受教育个体的积极有效参与,项目式教学的成绩可作为整个课程结构评分中的一部分。对于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可结合前期个性化教学的记录和结果,针对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学生,为其制订相应的实习计划和个性化发展方案建议。
三、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培养本科生创新力
通过校企联合、分析测试中心和材料学院联合,实施应用化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搭建工程化和研究型互融互补的创新力实验实践平台,构建“学科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以及特色与创新实验”四个层次渐进的专业工程与科研技能实验教学体系,突出创新性实验课程;构建“工程制图、关键设备工程设计、工艺课程设计、工厂设计”四位一体的渐进式工程设计训练体系。通过内培外引,优化管理模式,提高教学队伍的整体水平。对仪器设备及时更新、增补,优化现有实验项目,增设新的实验项目。结合企业实际,建立体现现代工程教育理念的工程训练环境,促进具有工程思维能力的应用型卓越人才的培养;结合分析测试中心先进平台条件,建立应用化学研究型人才培养平台,促进具有理论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个性化拔尖人才的培养。将整合后的优势资源服务于应用化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实现资源效能的最大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改革现有的课程教学模式,加强了校校协同创新、校所协同创新、校企协同创新、校地(区域)协同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协同刻苦钻研精神、团结协作精神、锐意进取精神、勇攀高峰精神,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荣誉感,这些都是法律职业所需要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 顾建民. 高等教育学[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 曹义孙. 中国法学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改革研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1).
[3] 朱苏力. 法不前识(代序)[A]//法学前沿(第5辑)[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吴芳和]
关键词:优势资源;创新力;培养体系;应用化学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已经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整体看来,尽管在全球创新力排名中中国进步最快,但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思路不够清晰,举措不够有力,实效不高。凡事“标准答案”模式、急功近利“填鸭式”教学以及脱离生活,是当前教育在想象力和创新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院士认为,被动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环节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实践,这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不足,人才培养质量差强人意的问题。
探索和构建本科专业学生创新力培养体系,实施全方位、根本性改革,全力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环境,在国家的振兴、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才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立体化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具体的课程体系,还涉及平台的搭建、师资水平的提升、管理体制的配套、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以及整体创新力教育环境氛围的形成等。针对当前本科学生创新力培养存在的普遍问题,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国相继启动了“国家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应用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全国共有300余所高校、院所开设了各类不同层次的应用化学专业点,但现有专业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特性之间差距比较明显,存在学生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实践能力较弱等问题。因此,有效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战略,积极探索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探索并构建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学生创新力培养体系,对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以及满足社会需求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我们将从学科、科研交叉与融合,创新力培养中的个性化教育,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培养本科学生创新力等几个方面,谈一谈我校在整合优势资源构建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学生创新力培养体系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思考、探索和做法。下图为我校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学生创新力培养体系的关系示意图。
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学生创新力培养体系的关系示意图
一、学科、科研交叉与融合,提升本科学生创新力
理工交叉。在推动应用化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型)和应用化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学术型)并行的基础上,理科教学和工科教学有机融合,促进工程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在学术思维和工程应用理念等方面的交叉渗透。
科研成果进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具体的、最新的科研成果,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可以了解相关学科的理论前沿和技术发展动态,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也开拓了学生视野。
科研成果进教材。优秀教材是高校实现高质量教学的基本保证,科研成果引入教材有利于丰富和深化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使教材更加鲜活更具实践性。
科研进综合设计性实验和毕业设计(论文)。综合设计性实验和毕业设计(论文)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将科研项目与综合设计性实验和毕业设计(论文)紧密结合,既有利于科研促进教学,又有利于教学实践反馈科研。
科研进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科技竞赛。科研进入第二课堂,既丰富了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又拓宽了第二课堂的范围,实现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二、创新力培养中的个性化教育
1.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制订适合我校应用化学本科专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型)和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学术型),设计相应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针对选拔出的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生开设第二课堂、创新班和实验班,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培养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创新力教育管理(包括规章、制度的建立),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2.因材施教,制订个性化教育人才培养辅修方案。以应用化学专业特点和行业要求为基础,构建满足社会需要、体现我校办学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培养卓越工程师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和措施。针对选择就业的学生,制订相应的实践、实习方案;针对计划考研和出国留学学生,制订进一步深造的辅修方案。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卓越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3.建立“1+2+1”导师制,完善现行导师制度。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1+3”导师制模式的实施情况与效果(“1+3”模式即学生在大一时由学院分配导师,进入大二后,学生根据毕业后的意向进行学生和导师间的双向选择,直至导师指导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分析不足、征集建议。对“1+3”模式变更为“1+2+1”模式进行研究,包括导师制模式改革后的管理、运行和评价机制等(“1+2+1”模式,即基于新生进校不了解学院老师及专业情况,进行导师分配;二年级学生老师进行第一次双向选择;四年级,再次进行双向选择,学生选择具有适合自己方向的研究课题的导师,以便更好更快适应签约公司工作,满足就业需要,增大就业机会)。研究开发与“1+2+1”导师制模式相适应的导师制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导师制管理、运行与评价的信息化与网络化。我们建立了“双导师制”,聘请产业教授和创业导师团队,对于应用化学“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为学生配备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而对于应用化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则为学生配备相应的主导师和副导师,其中主导师须具备硕士生导师及以上资格,副导师须能熟练掌握一套现代分析仪器。 4.建立竞赛与课外科技活动常设机构。以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深度访谈等方法,研究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选取典型案例、典型团队等为研究对象,剖析其特征和特色,提取可供学习和推广的特点和要素,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和研究提供示范。以应用化学本科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者和指导老师为主体研究者,以学生科技创新平台为主题进行行动研究。
5.实施个性化教育的课程教学。对于理论课程的教学,在大班教学讲授的基础上,穿插采取师生角色互换和讨论式教学两种手段,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实现知识的互补和深化。对于素质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结合采取建立学生团队和科研教学相促相长的方式,在课堂建立模拟项目,并由学生以团队形式来承担和完成。项目的完成以求新求变和思想碰撞相结合为宗旨。为保证受教育个体的积极有效参与,项目式教学的成绩可作为整个课程结构评分中的一部分。对于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可结合前期个性化教学的记录和结果,针对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学生,为其制订相应的实习计划和个性化发展方案建议。
三、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培养本科生创新力
通过校企联合、分析测试中心和材料学院联合,实施应用化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搭建工程化和研究型互融互补的创新力实验实践平台,构建“学科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以及特色与创新实验”四个层次渐进的专业工程与科研技能实验教学体系,突出创新性实验课程;构建“工程制图、关键设备工程设计、工艺课程设计、工厂设计”四位一体的渐进式工程设计训练体系。通过内培外引,优化管理模式,提高教学队伍的整体水平。对仪器设备及时更新、增补,优化现有实验项目,增设新的实验项目。结合企业实际,建立体现现代工程教育理念的工程训练环境,促进具有工程思维能力的应用型卓越人才的培养;结合分析测试中心先进平台条件,建立应用化学研究型人才培养平台,促进具有理论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个性化拔尖人才的培养。将整合后的优势资源服务于应用化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实现资源效能的最大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改革现有的课程教学模式,加强了校校协同创新、校所协同创新、校企协同创新、校地(区域)协同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协同刻苦钻研精神、团结协作精神、锐意进取精神、勇攀高峰精神,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荣誉感,这些都是法律职业所需要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 顾建民. 高等教育学[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 曹义孙. 中国法学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改革研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1).
[3] 朱苏力. 法不前识(代序)[A]//法学前沿(第5辑)[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吴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