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积极创设情境,营造治学氛围”入手,以培养学生好问、敢问的学习性格为目标,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质疑,并通过培养学生质疑来从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质疑
新课程改革标准推行以来,广大数学教育同仁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实践,创设了多元化的数学活动形式,对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等能力的培育领域颇有建树,数学思想在学生头脑中生根发芽,数学活动经验也在长期的课堂活动中不断加持。种种迹象表明,这符合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形成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的基本框架,学生全面发展之路顺畅平坦。梳理整个数学课改全程,不难发现,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催生内驱力即质疑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学生创新性思维发展体系的重要一环。为了做到这一点,我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
一、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催发学生“好问”欲望
在学校工作和学习中,笔者与一线教师畅谈甚多,对当前教师的教学心境也有一定的了解。课间小憩时,经常会听到一些老师抱怨自己所教的学生太懒,课堂基本延续的还是“一言堂”模式,即教师把知识营养掰开揉碎灌输给学生,学生理所当然、心甘情愿的当起了“容器”,在其间,虽然有些教师也多次提示学生要随学随问,但学生就是充耳不问,把老师搞的一点儿办法没有。究其根源,问题症结还是在教师自身,是教师的主导功能没有发挥出来,学生不能主动找问题,是典型的“无疑可质”啊。多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使学生习惯了直接吸收,做学位其实跟吃饭一样,需要经过咀嚼、吞咽、消化、吸收等过程。此外,长期形成的教师“膜拜”意识,也大大削弱了学生的主动求索能力,时间久了,也就自然退化了。在这种刻板而中规中矩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时不可能生存和发展的,质疑能力也就没有空间可以立足了。质疑能力是标准的思维运行模式,如果教师不能科学引导学生跳出传统教育的围城,以果敢、自信的科学探索心态学习数学,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无论如何不能抬头潜行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既要打破传统教育框架,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但要疑教师,还要疑教材,为学生搭建以质疑为色调背景的教学情境平台,把数学课堂变成科学质疑、探索求知的海洋,全面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把质疑打造成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金牌抓手。
如,在带领学生进行考前复习时,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道题:某零件加工厂去年接手一批零件加工任务,任务进行到第10个月的时候,发现超产30%,照此计算,全年可超产百分之几?粗略审题,多数学生都认为并不难,常规的解法为:30%÷10×12=36%。事实上,这道题属于易错题,表面看上去与学生们做的常规题型无异,事实上却是大相径庭。当我明确指出这道题如此解法是错的时,很多学生都不约而同的睁大了眼睛。学生之所以按照常规题解法去做,多数是受到了题目中“照此计算”的蒙蔽。看着学生满腹狐疑的眼神,我呵呵一笑,并没有马上告诉学生其中的玄机,而是提醒学生对题目再认真研读,先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在此过程中,我再穿插一些零星提示,“10个月超产30%”,这10个月实际上是完成了全年计划的百分之几?每个月是多少?这时候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求知欲望也被激发出来,思维开始变得活跃,质疑意识不断增强,在我的点拨下,学生们相继列出正确的算式:(1+30%)÷10×12]56%。
从以上案例中不难看出,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又一捷径。有效发挥学生的质疑能力,能使学生切身体验在困惑中求得真知的过程,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透彻,引向也会更深。那么,该如何最大效率的发挥学生的质疑能力呢?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把握一个“巧”字,突出一个“活”字,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质疑潜力充分挖掘出来,促使学生在情境案例中找寻人生个中滋味,把做学问当成质疑探索的情趣源泉。只有学生真正喜欢教师创设的情境,愿意投身到情境中学习,也就自然而然会将自己的疑惑和盘托出,主动参与到探索求知的教学活动中去。此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对学生的质疑做到完美掌控,做到心中有数,在案例中适度掺加一些人的元素,这样,学生的质疑空间就进一步拓展了。
二、 千方百计营造别样的治学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理念在很多地方存在着契合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课程理念是秉承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分化、锻造出来的,是社会主义中国新时期课堂教学的根本指针。当前,教育新理论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有各的侧重,各有各的特色,在某一领域的实践中也取得了让人侧目的成绩。剥开特色的外衣,不难窥探出,这些前卫思想或观念都是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理念为理论根源的。在浩瀚的教育理论海洋中,民主和谐似乎是随风腾起的涟漪,令人神往和陶醉。一些教师在新时期教育科研的征程中,更是把民主和谐作为其治学根本或研究方向,乘着新课程改革的东风,民主和谐的教学理念也渐趋深入人心,笔者则在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方面实践不少,收获也颇多。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能有效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求知氛围中,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大幅增长,快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思维源于快乐,快乐激发质疑胆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大胆打破常规教学的“一言堂”模式,大力提倡师生平等,为学生“灌输”民主观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释疑,把教室变成师生互动、互相取悦、敢于质疑的新型课堂。要想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很多的细致工作来进行搭配。首先,教师要保证上课时精神饱满,对学生真诚热情,做到平等待人,尤其是对差等生、问题生,更应该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和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阳光般的爱的沐浴,促使学生心底萌生出学习的主人翁意识,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对学生的质疑能力要给予充分的宽容和理解,允许其无端质疑、错误质疑,只要是拥有敢于质疑的勇气,都应该大力提倡和肯定认可。如,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的知识后,我在练习中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班级的人数不足五十,其中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80%,问这个班最多有多少人,男生和女生各多少?”学生看了这道题后,有点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道题没有说清具体人数,这如何解答?”这时,我鼓励学生从中找出问题切入点,然后在逐步展开寻求突破。有些学生因为基础差,自信心不足,提问题也是战战兢兢,生怕提出的问题遭老师批评或同学耻笑,迟迟不敢“下单”。看到此情况,我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大声对学生说,世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老师也不例外,这道题不管你会不会,我都希望同学们大胆提出问题,不管合不合适,也不管对不对,只要你敢提问题,我就敢表扬你,对问题提的多的同学,老师还要以电话的形式通知家长予以表扬。听了我的话,那些问题生、学困生立刻打消了疑虑,纷纷向我抛来各式问题,虽然有些问题过于简单,甚至还有些可笑,但这毕竟是他们主动求知的开始,我也兑现了诺言,电话通知了他们的家长,他们也毫无例外的受到了家长表扬或者奖励。话又说回来,在当时的课堂上,因为有了差生和优生的互动合作,在我的循循善诱下,问题也迎刃而解了,学生们很快得出结论,80%=4/5,4+5=9,这个发班最多是45人,继而根据其它项量分别求出了男女生的人数。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由于学生年龄偏小,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孩子们心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胆怯感,再加上一些教师长期以严厉示人,使得他们在课堂中与教师互动时更多了些许顾忌。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仅仅鼓励引导学生敢于发问还是不够的,还应该从“善待发问”上做文章,让学生懂得发问是一种本能,更是一种修养,与发问是否得当、是否有效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做好教学设计的同时,还要策划好语言、眼神和手势的切换,对学生的质疑行为大加赞赏,加以肯定,同时,教育学生要勇于消除自卑心理,放下包袱大胆质疑,把质疑作为提高自身修为的必有之路。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借助多种教学形式,全程式、多角度的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想问、敢问、好问的品格,让学生的被动质疑自然转化为自主质疑,帮助学生摒弃怯懦、自卑心理,建立强大的求知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多个层面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参考文献:
[1] 李金枝,小学数学教学质疑能力培养邹议,读与写[J],2014(11).
[2] 张立新,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答疑技巧,教师[J],2014(09).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质疑
新课程改革标准推行以来,广大数学教育同仁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实践,创设了多元化的数学活动形式,对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等能力的培育领域颇有建树,数学思想在学生头脑中生根发芽,数学活动经验也在长期的课堂活动中不断加持。种种迹象表明,这符合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形成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的基本框架,学生全面发展之路顺畅平坦。梳理整个数学课改全程,不难发现,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催生内驱力即质疑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学生创新性思维发展体系的重要一环。为了做到这一点,我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
一、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催发学生“好问”欲望
在学校工作和学习中,笔者与一线教师畅谈甚多,对当前教师的教学心境也有一定的了解。课间小憩时,经常会听到一些老师抱怨自己所教的学生太懒,课堂基本延续的还是“一言堂”模式,即教师把知识营养掰开揉碎灌输给学生,学生理所当然、心甘情愿的当起了“容器”,在其间,虽然有些教师也多次提示学生要随学随问,但学生就是充耳不问,把老师搞的一点儿办法没有。究其根源,问题症结还是在教师自身,是教师的主导功能没有发挥出来,学生不能主动找问题,是典型的“无疑可质”啊。多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使学生习惯了直接吸收,做学位其实跟吃饭一样,需要经过咀嚼、吞咽、消化、吸收等过程。此外,长期形成的教师“膜拜”意识,也大大削弱了学生的主动求索能力,时间久了,也就自然退化了。在这种刻板而中规中矩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时不可能生存和发展的,质疑能力也就没有空间可以立足了。质疑能力是标准的思维运行模式,如果教师不能科学引导学生跳出传统教育的围城,以果敢、自信的科学探索心态学习数学,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无论如何不能抬头潜行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既要打破传统教育框架,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但要疑教师,还要疑教材,为学生搭建以质疑为色调背景的教学情境平台,把数学课堂变成科学质疑、探索求知的海洋,全面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把质疑打造成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金牌抓手。
如,在带领学生进行考前复习时,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道题:某零件加工厂去年接手一批零件加工任务,任务进行到第10个月的时候,发现超产30%,照此计算,全年可超产百分之几?粗略审题,多数学生都认为并不难,常规的解法为:30%÷10×12=36%。事实上,这道题属于易错题,表面看上去与学生们做的常规题型无异,事实上却是大相径庭。当我明确指出这道题如此解法是错的时,很多学生都不约而同的睁大了眼睛。学生之所以按照常规题解法去做,多数是受到了题目中“照此计算”的蒙蔽。看着学生满腹狐疑的眼神,我呵呵一笑,并没有马上告诉学生其中的玄机,而是提醒学生对题目再认真研读,先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在此过程中,我再穿插一些零星提示,“10个月超产30%”,这10个月实际上是完成了全年计划的百分之几?每个月是多少?这时候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求知欲望也被激发出来,思维开始变得活跃,质疑意识不断增强,在我的点拨下,学生们相继列出正确的算式:(1+30%)÷10×12]56%。
从以上案例中不难看出,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又一捷径。有效发挥学生的质疑能力,能使学生切身体验在困惑中求得真知的过程,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透彻,引向也会更深。那么,该如何最大效率的发挥学生的质疑能力呢?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把握一个“巧”字,突出一个“活”字,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质疑潜力充分挖掘出来,促使学生在情境案例中找寻人生个中滋味,把做学问当成质疑探索的情趣源泉。只有学生真正喜欢教师创设的情境,愿意投身到情境中学习,也就自然而然会将自己的疑惑和盘托出,主动参与到探索求知的教学活动中去。此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对学生的质疑做到完美掌控,做到心中有数,在案例中适度掺加一些人的元素,这样,学生的质疑空间就进一步拓展了。
二、 千方百计营造别样的治学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理念在很多地方存在着契合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课程理念是秉承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分化、锻造出来的,是社会主义中国新时期课堂教学的根本指针。当前,教育新理论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有各的侧重,各有各的特色,在某一领域的实践中也取得了让人侧目的成绩。剥开特色的外衣,不难窥探出,这些前卫思想或观念都是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理念为理论根源的。在浩瀚的教育理论海洋中,民主和谐似乎是随风腾起的涟漪,令人神往和陶醉。一些教师在新时期教育科研的征程中,更是把民主和谐作为其治学根本或研究方向,乘着新课程改革的东风,民主和谐的教学理念也渐趋深入人心,笔者则在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方面实践不少,收获也颇多。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能有效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求知氛围中,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大幅增长,快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思维源于快乐,快乐激发质疑胆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大胆打破常规教学的“一言堂”模式,大力提倡师生平等,为学生“灌输”民主观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释疑,把教室变成师生互动、互相取悦、敢于质疑的新型课堂。要想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很多的细致工作来进行搭配。首先,教师要保证上课时精神饱满,对学生真诚热情,做到平等待人,尤其是对差等生、问题生,更应该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和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阳光般的爱的沐浴,促使学生心底萌生出学习的主人翁意识,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对学生的质疑能力要给予充分的宽容和理解,允许其无端质疑、错误质疑,只要是拥有敢于质疑的勇气,都应该大力提倡和肯定认可。如,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的知识后,我在练习中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班级的人数不足五十,其中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80%,问这个班最多有多少人,男生和女生各多少?”学生看了这道题后,有点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道题没有说清具体人数,这如何解答?”这时,我鼓励学生从中找出问题切入点,然后在逐步展开寻求突破。有些学生因为基础差,自信心不足,提问题也是战战兢兢,生怕提出的问题遭老师批评或同学耻笑,迟迟不敢“下单”。看到此情况,我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大声对学生说,世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老师也不例外,这道题不管你会不会,我都希望同学们大胆提出问题,不管合不合适,也不管对不对,只要你敢提问题,我就敢表扬你,对问题提的多的同学,老师还要以电话的形式通知家长予以表扬。听了我的话,那些问题生、学困生立刻打消了疑虑,纷纷向我抛来各式问题,虽然有些问题过于简单,甚至还有些可笑,但这毕竟是他们主动求知的开始,我也兑现了诺言,电话通知了他们的家长,他们也毫无例外的受到了家长表扬或者奖励。话又说回来,在当时的课堂上,因为有了差生和优生的互动合作,在我的循循善诱下,问题也迎刃而解了,学生们很快得出结论,80%=4/5,4+5=9,这个发班最多是45人,继而根据其它项量分别求出了男女生的人数。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由于学生年龄偏小,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孩子们心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胆怯感,再加上一些教师长期以严厉示人,使得他们在课堂中与教师互动时更多了些许顾忌。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仅仅鼓励引导学生敢于发问还是不够的,还应该从“善待发问”上做文章,让学生懂得发问是一种本能,更是一种修养,与发问是否得当、是否有效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做好教学设计的同时,还要策划好语言、眼神和手势的切换,对学生的质疑行为大加赞赏,加以肯定,同时,教育学生要勇于消除自卑心理,放下包袱大胆质疑,把质疑作为提高自身修为的必有之路。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借助多种教学形式,全程式、多角度的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想问、敢问、好问的品格,让学生的被动质疑自然转化为自主质疑,帮助学生摒弃怯懦、自卑心理,建立强大的求知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多个层面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参考文献:
[1] 李金枝,小学数学教学质疑能力培养邹议,读与写[J],2014(11).
[2] 张立新,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答疑技巧,教师[J],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