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下药”,儿子抓现行
2011年12月初的一天,一对母子推开我的咨询室,稚气未脱的儿子看上去怒气未消,妈妈却满脸的无辜。两人在沙发上坐定,儿子离妈妈远远的。这样的母子关系,有点剑拔弩张的味道。
我对那个气鼓鼓的少年说:“小伙子,让我听听你对妈妈有什么意见!”男孩像得了指令似的,滔滔不绝地把妈妈控诉了一番,我也因此弄清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这个男孩叫小涛,今年读初三,自从爸爸几年前车祸去世后,他和母亲刘女士相依为命。近段时间,小涛发现妈妈每天都要按时劝他喝水,早、中、晚,每天三杯开水是免不了的,他不想喝,妈妈会殷勤地递到他手里,且总能说出不同的理由,让他无法拒绝。
时间一长,小涛就有些疑惑了,自己本来不渴,还要准时劝他喝水,自己又不是三岁孩童,用得着吗?这里面肯定有原因。
小涛很聪明,他没有质问妈妈,而是悄悄留了心。一天中午,小涛观察到妈妈又拿起了那个印着彩色花纹的玻璃杯,从饮水机里接了一杯水,却没有直接递给自己,而是进了卧室。
小涛顿时警觉起来,客厅里正好有一面大镜子,能观察到卧室里的动静,他便从另一个角度留意着妈妈的一举一动。
让小涛惊骇的是,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小瓶子,然后从瓶子里倒出一粒丸状的东西,把它放进水里,用吸管仔细地搅拌着。
妈妈给自己下药?小涛内心涌起一个巨大的问号。与此同时,他快步走进卧室,夺过妈妈没有放进柜子里的小瓶,妈妈虽被吓了一跳,表情却很坦然,笑着解释说:“你这一段时间精神不太好,吃这种药能缓解一下!”
看妈妈说得轻描淡写,小涛看了看瓶子上药物的功效,他这才明白了,原来,妈妈近段时间一直在给他吃抗抑郁的药物。这下,小涛愤怒了,他大声斥责妈妈说:“我看你才有病,整天神经兮兮的!”此后,无论妈妈如何解释,小涛再也不理她了。
刘女士看到儿子对她抵触情绪很浓,而且在家里整天一言不发,非常焦急。她请求妹妹出面,说服小涛跟着她一起看心理医生。小涛和二姨感情很好,经不住二姨的好言劝说,只好不情愿地跟着妈妈过来了。
听完小涛的述说,我把目光转向了他的妈妈刘女士。儿子讲述的时候,刘女士几次都想插话,被我制止了。现在,她可以解释一下给儿子“下药”的动机了。
刘女士说,儿子一直以来让她很放心,在学校也属于品学兼优的学生。可自从几年前爸爸车祸去世以后,他的情绪一直起起落落。近段时间,儿子的情绪更是跌到了谷底,经常说活着没意思,甚至有辍学的想法。刘女士怕儿子在学校会出事儿,就给他办了短期休学手续,在家调养一段时间。孰料,儿子在家精神状态更差,要么不说话,要么就歇斯底里大嚷大叫,近来又变得沉默寡言,一天也不说几句话。刘女士爱看心理方面的书,对照书上所说的症状,她越看越觉得儿子像是患上了抑郁症。于是,她悄悄给儿子用起了药,直到被儿子发现。
一场车祸摧垮了母子的心灵
听了刘女士的叙述,我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时下,一些家长非常关注心理方面的问题,也看了很多书,这本来是一件好事。然而,他们只是明白些概念,就照着“公式”往孩子头上套,比照看孩子是不是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像刘女士这种偷着给孩子用药的行为,对孩子的身体有损伤不说,如果被孩子发现,更会给他带来负面的心理暗示。如果刘女士稍懂得一点心理学常识,也不会自己给儿子做诊断,并偷着用药。
从这对单亲母子的表现来看,他们之间的沟通存在着很大问题,这会不会与小涛的爸爸去世有关呢?
随后,我让小涛回想一下爸爸去世后,妈妈性格方面的变化,虽然让孩子重温那段不堪的经历有些残忍,但我必须弄清母子几年来的心路历程。
在我的注视下,小涛静默了几分钟,缓缓开了口——
小涛说,爸爸的车祸来得太突然,让他和妈妈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爸爸离开后,他和妈妈的天塌了。小涛难以承受这样的重击,心里充满了恐惧与无助,需要妈妈的安慰和鼓励,来应对这场心理上的灾难。然而,妈妈表现得比他还要脆弱,每天都处于悲戚之中,有时吃着吃着饭,她也会突然流泪,然后放下碗扑到卧室的床上放声大哭。那段时间,家里的气氛十分压抑,小涛每天都生活在无助和惊恐之中。有时,放学回到家,他就感到压抑,心里很烦。刚开始,看着妈妈流泪他还心疼,后来,时间长了,妈妈一哭,他就默默地躲开。
在家里,他被压抑得快要疯掉了,有时想到外边轻松一下,妈妈却对他看管得特别严。有一次,他去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刚到同学家,妈妈的电话就追了过来。妈妈没有直接打给他,而是打给了他的同学,问他到了没有?聚会何时结束?当时,小涛就在同学旁边,妈妈的“盯梢”让他在同学面前很没有面子。后来,他干脆不和妈妈沟通了,和妈妈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一看到妈妈,他心里就不舒服,连说话的欲望都没有,没想到,妈妈竟然偷偷给他下药。
听着儿子的话,刘女士也是满腹委屈。她说,自从丈夫去世后,儿子像变了个人,特别是读了初一后,学校里的事情,他从来不给自己说。儿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学习成绩也是她从学校、同学那里了解来的。对于儿子的冷漠,刘女士束手无策,于是,她便求助于心理学书籍。
对于儿子所说的控制欲,刘女士说,丈夫是遭遇车祸去世的,这让她走到大街上一点安全感都没有。对于儿子的安全,她更是揪紧了心。有时小涛放学晚回家一会儿,她都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总怕有什么事情发生。直到从窗口看到儿子走进院里的身影,她才放下心。儿子有时和同学出去玩,她在家里也是坐卧不安。没想到,儿子对她的苦心不但不理解,还嫌她烦,不愿和她交流。看着儿子冷冰冰的表情,她的心都碎了。丈夫没有了,儿子就是她的精神支柱啊!
构建独立精神生活,让彼此自由
母子俩的叙述让我痛心,他们的境遇更让人同情。
我首先分析刘女士。丈夫出事去世后,她未能及时从灾难的阴影中脱离出来,儿子还小,无力承担灾难带来的心理打击,儿子比她更需要心理方面的帮助。但由于车祸带来的心理恐惧,她把所有的爱倾注到了儿子身上,儿子稍微超出她的控制范围,她反应就很强烈。儿子适应不了妈妈的这种控制,就下意识地逃离,躲得远远的。儿子的这种表现让她感到痛苦,进而认为孩子因为父亲去世受了刺激才变成了这样,就过度地对他进行关照。儿子觉得受不了这种变态的母爱,就以沉默、不合作来对抗,长此以往,母子俩相互折磨,心理出问题也就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了。
对我的分析,刘女士和小涛听得入了神。接着,我又指出了刘女士的另一个关键失误,即她忽视了儿子青春期的心理成长,一味地把儿子情绪上的表现和丈夫的去世联系起来。一般男孩进入初中,随着青春期的来临,他们就不怎么跟父母交流了,也不愿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说给家长,他只愿与自己的同龄朋友分享。即便没有丈夫遇车祸这件事情发生,小涛也会离父母越来越远,学着自己慢慢成长。然而,刘女士把儿子这种表现与丈夫去世联系起来,并加紧了对儿子的控制,致使儿子和她越来越疏远,造成母子同居一室,却无法交流,最后发展成相互折磨,这才是刘女士和儿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源。
我对刘女士说,由于丈夫去世的阴影一直未散,你的心理创伤未得到有效的恢复,出现了一定的心理障碍。除了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外,还应找到自己的精神生活,不能把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到儿子身上。你平时可以多听些欢快的音乐,经常在阳光下走走,和性格开朗的人打交道,并尝试着寻找自己的情感归宿。
我建议刘女士不要把儿子紧紧绑在自己的身上,该放手时且放手。另外,一定注意运用正确的方式与儿子进行沟通,等母子二人有了各自独立的精神生活以后,双方心灵才能获得解脱。
责编/昕莉
2011年12月初的一天,一对母子推开我的咨询室,稚气未脱的儿子看上去怒气未消,妈妈却满脸的无辜。两人在沙发上坐定,儿子离妈妈远远的。这样的母子关系,有点剑拔弩张的味道。
我对那个气鼓鼓的少年说:“小伙子,让我听听你对妈妈有什么意见!”男孩像得了指令似的,滔滔不绝地把妈妈控诉了一番,我也因此弄清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这个男孩叫小涛,今年读初三,自从爸爸几年前车祸去世后,他和母亲刘女士相依为命。近段时间,小涛发现妈妈每天都要按时劝他喝水,早、中、晚,每天三杯开水是免不了的,他不想喝,妈妈会殷勤地递到他手里,且总能说出不同的理由,让他无法拒绝。
时间一长,小涛就有些疑惑了,自己本来不渴,还要准时劝他喝水,自己又不是三岁孩童,用得着吗?这里面肯定有原因。
小涛很聪明,他没有质问妈妈,而是悄悄留了心。一天中午,小涛观察到妈妈又拿起了那个印着彩色花纹的玻璃杯,从饮水机里接了一杯水,却没有直接递给自己,而是进了卧室。
小涛顿时警觉起来,客厅里正好有一面大镜子,能观察到卧室里的动静,他便从另一个角度留意着妈妈的一举一动。
让小涛惊骇的是,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小瓶子,然后从瓶子里倒出一粒丸状的东西,把它放进水里,用吸管仔细地搅拌着。
妈妈给自己下药?小涛内心涌起一个巨大的问号。与此同时,他快步走进卧室,夺过妈妈没有放进柜子里的小瓶,妈妈虽被吓了一跳,表情却很坦然,笑着解释说:“你这一段时间精神不太好,吃这种药能缓解一下!”
看妈妈说得轻描淡写,小涛看了看瓶子上药物的功效,他这才明白了,原来,妈妈近段时间一直在给他吃抗抑郁的药物。这下,小涛愤怒了,他大声斥责妈妈说:“我看你才有病,整天神经兮兮的!”此后,无论妈妈如何解释,小涛再也不理她了。
刘女士看到儿子对她抵触情绪很浓,而且在家里整天一言不发,非常焦急。她请求妹妹出面,说服小涛跟着她一起看心理医生。小涛和二姨感情很好,经不住二姨的好言劝说,只好不情愿地跟着妈妈过来了。
听完小涛的述说,我把目光转向了他的妈妈刘女士。儿子讲述的时候,刘女士几次都想插话,被我制止了。现在,她可以解释一下给儿子“下药”的动机了。
刘女士说,儿子一直以来让她很放心,在学校也属于品学兼优的学生。可自从几年前爸爸车祸去世以后,他的情绪一直起起落落。近段时间,儿子的情绪更是跌到了谷底,经常说活着没意思,甚至有辍学的想法。刘女士怕儿子在学校会出事儿,就给他办了短期休学手续,在家调养一段时间。孰料,儿子在家精神状态更差,要么不说话,要么就歇斯底里大嚷大叫,近来又变得沉默寡言,一天也不说几句话。刘女士爱看心理方面的书,对照书上所说的症状,她越看越觉得儿子像是患上了抑郁症。于是,她悄悄给儿子用起了药,直到被儿子发现。
一场车祸摧垮了母子的心灵
听了刘女士的叙述,我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时下,一些家长非常关注心理方面的问题,也看了很多书,这本来是一件好事。然而,他们只是明白些概念,就照着“公式”往孩子头上套,比照看孩子是不是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像刘女士这种偷着给孩子用药的行为,对孩子的身体有损伤不说,如果被孩子发现,更会给他带来负面的心理暗示。如果刘女士稍懂得一点心理学常识,也不会自己给儿子做诊断,并偷着用药。
从这对单亲母子的表现来看,他们之间的沟通存在着很大问题,这会不会与小涛的爸爸去世有关呢?
随后,我让小涛回想一下爸爸去世后,妈妈性格方面的变化,虽然让孩子重温那段不堪的经历有些残忍,但我必须弄清母子几年来的心路历程。
在我的注视下,小涛静默了几分钟,缓缓开了口——
小涛说,爸爸的车祸来得太突然,让他和妈妈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爸爸离开后,他和妈妈的天塌了。小涛难以承受这样的重击,心里充满了恐惧与无助,需要妈妈的安慰和鼓励,来应对这场心理上的灾难。然而,妈妈表现得比他还要脆弱,每天都处于悲戚之中,有时吃着吃着饭,她也会突然流泪,然后放下碗扑到卧室的床上放声大哭。那段时间,家里的气氛十分压抑,小涛每天都生活在无助和惊恐之中。有时,放学回到家,他就感到压抑,心里很烦。刚开始,看着妈妈流泪他还心疼,后来,时间长了,妈妈一哭,他就默默地躲开。
在家里,他被压抑得快要疯掉了,有时想到外边轻松一下,妈妈却对他看管得特别严。有一次,他去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刚到同学家,妈妈的电话就追了过来。妈妈没有直接打给他,而是打给了他的同学,问他到了没有?聚会何时结束?当时,小涛就在同学旁边,妈妈的“盯梢”让他在同学面前很没有面子。后来,他干脆不和妈妈沟通了,和妈妈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一看到妈妈,他心里就不舒服,连说话的欲望都没有,没想到,妈妈竟然偷偷给他下药。
听着儿子的话,刘女士也是满腹委屈。她说,自从丈夫去世后,儿子像变了个人,特别是读了初一后,学校里的事情,他从来不给自己说。儿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学习成绩也是她从学校、同学那里了解来的。对于儿子的冷漠,刘女士束手无策,于是,她便求助于心理学书籍。
对于儿子所说的控制欲,刘女士说,丈夫是遭遇车祸去世的,这让她走到大街上一点安全感都没有。对于儿子的安全,她更是揪紧了心。有时小涛放学晚回家一会儿,她都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总怕有什么事情发生。直到从窗口看到儿子走进院里的身影,她才放下心。儿子有时和同学出去玩,她在家里也是坐卧不安。没想到,儿子对她的苦心不但不理解,还嫌她烦,不愿和她交流。看着儿子冷冰冰的表情,她的心都碎了。丈夫没有了,儿子就是她的精神支柱啊!
构建独立精神生活,让彼此自由
母子俩的叙述让我痛心,他们的境遇更让人同情。
我首先分析刘女士。丈夫出事去世后,她未能及时从灾难的阴影中脱离出来,儿子还小,无力承担灾难带来的心理打击,儿子比她更需要心理方面的帮助。但由于车祸带来的心理恐惧,她把所有的爱倾注到了儿子身上,儿子稍微超出她的控制范围,她反应就很强烈。儿子适应不了妈妈的这种控制,就下意识地逃离,躲得远远的。儿子的这种表现让她感到痛苦,进而认为孩子因为父亲去世受了刺激才变成了这样,就过度地对他进行关照。儿子觉得受不了这种变态的母爱,就以沉默、不合作来对抗,长此以往,母子俩相互折磨,心理出问题也就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了。
对我的分析,刘女士和小涛听得入了神。接着,我又指出了刘女士的另一个关键失误,即她忽视了儿子青春期的心理成长,一味地把儿子情绪上的表现和丈夫的去世联系起来。一般男孩进入初中,随着青春期的来临,他们就不怎么跟父母交流了,也不愿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说给家长,他只愿与自己的同龄朋友分享。即便没有丈夫遇车祸这件事情发生,小涛也会离父母越来越远,学着自己慢慢成长。然而,刘女士把儿子这种表现与丈夫去世联系起来,并加紧了对儿子的控制,致使儿子和她越来越疏远,造成母子同居一室,却无法交流,最后发展成相互折磨,这才是刘女士和儿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源。
我对刘女士说,由于丈夫去世的阴影一直未散,你的心理创伤未得到有效的恢复,出现了一定的心理障碍。除了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外,还应找到自己的精神生活,不能把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到儿子身上。你平时可以多听些欢快的音乐,经常在阳光下走走,和性格开朗的人打交道,并尝试着寻找自己的情感归宿。
我建议刘女士不要把儿子紧紧绑在自己的身上,该放手时且放手。另外,一定注意运用正确的方式与儿子进行沟通,等母子二人有了各自独立的精神生活以后,双方心灵才能获得解脱。
责编/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