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5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034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息、水肿等,可有气促、乏力、心悸、下肢水肿等表现。根据心衰发生位置,可将心衰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不论是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都会逐渐导致另外一半的心脏功能受损,不及时控制就有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全心衰竭,危及生命。根据心衰发生急缓分型可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慢性心衰发展缓慢,常伴有心脏扩大或肥厚;急性心衰常发生于急性、重度心肌损害、心律失常等。早期心力衰竭的表现一般不明显,因为在心功能受损的初期,心脏的储备能力会帮助弥补损伤。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极大的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寿命,科学的饮食与生活方式可以帮助控制病情、延缓疾病进展。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高龄人群高发,这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治疗。下面我们来了解心衰病人的饮食护理。
1 心衰病人的饮食注意事项
1.1加强营养
心力衰竭病因复杂多样,由于体循环淤血,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食欲不振、呕吐、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由于患病期间机体属于高代谢状态。蛋白质分解速度加快,因此,很多患者面临营养不良并发症,部分严重患者甚至会因营养状况差,而导致体重大幅下降。心脏是高能耗的器官,机体缺乏充足能量会增加心脏负荷,加快心力衰竭病情发展,进一步加重心衰症状及并发症发生风险。合理的加强营养,不仅能够降低炎症细胞水平,缓解炎症反应,还能改善心肌功能。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外,要有所偏重地加强营养,改善心肌的代谢状态,提高身体抵抗力。
1.2需限制的饮食
既要合理控制体重,又要避免营养不良,心肌患者活动受限,因此容易导致超重。每日能量应限制在1000~1200卡路里,这样既可以保持体重,减少心脏负荷,又能避免营养不良。进食受限患者应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避免导致心脏疾病恶化。以下是需要限制的饮食:(1)钠盐。病情严重患者需要限制钠盐的摄入,每日摄入钠盐4克左右。心衰急性发作期且伴有容量负荷过重患者,每日钠盐摄入量应在两克以下。(2)水,水潴留继发于钠滞留,在限制钠盐摄入量的前提下,轻重症心衰患者不需要严格限制饮水量,成人饮水量可控制在每日1000~1500毫升,夏季可适量增多。若伴随严重水肿症状,则需无盐饮食。对于伴有肾功能减退的患者,由于肾代谢能力减弱。在采取低钠饮食期间必须严格控制水分的摄入,否则可能引起低钠血症。(3)脂肪。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每日50克以下,若合并高脂血症,则每日应控制在40克以下,需要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食用油每日不超过25克。可以适当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如蛋类、禽肉、鱼肉等。(4)蛋白质,心力衰竭患者应避免高蛋白饮食,因为蛋白质的特殊动力学作用,可能增加心脏负担。
1.3需增加的饮食
膳食纤维利于消化吸收,能够保护胃肠道黏膜,避免肠道功能紊乱,从而降低肠道感染并发症发生风险。建议心衰患者每日吃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缺钾可能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并容易诱发洋地黄中毒。因此,长期使用利尿剂的心衰患者应多摄入含钾量丰富的食物,例如苹果、西瓜、木瓜、橘子、香蕉等食物。维生素可以有效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改善機体免疫功能。维生素B和维生素C是水溶性的,容易被身体代谢流失。缺乏维生素B会加重心衰症状,缺乏叶酸会引起心脏增大并伴充血性心衰,补充维生素B1和叶酸能够有效降低卒中及心衰死亡风险。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例如:番茄、猕猴桃、鲜枣等水果,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有利于及时补充维生素C。
1.4积极纠正不良饮食习方式
食物的烹饪及进食方式也会影响心衰患者的营养吸收,心衰患者日常饮食以软食或半流质为主。烹饪食物时尽可能做到软、烂,易于消化。在低盐饮食期间,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适量糖、醋、葱、姜等调料品以改善食物的口感,增加患者食欲,保证患者营养充足,同时要避免使用刺激性调味品。心衰患者日常饮食应做到少量多餐、营养全面,每次用餐以刚有饱腹感为佳,避免食用不宜消化和胀气的食物,例如:动物蛋白。心衰患者胃肠道和肝脏都有淤血,因此消化能力较差,食欲低下,采取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的方法,有利于营养吸收,建议每日吃4~5餐,每餐吃八分饱即可。
1.5低热量饮食
低热量饮食能够减轻心脏病人的基础代谢率、血压、心率及心排出量。但不建议长期采用低热量饮食,尤其是体质较差营养状况差的患者。随着心衰病情的逐渐改善,应逐渐增加热量,同时应注意维生素和蛋白质的摄入量。
1.6饮食禁忌
首先是食物不宜过精。过于精细的食物不利于大便的形成,宜荤素搭配、粗粮细粮搭配,适当选用多纤维食物,有利于保持大便畅通。其次,饮食不宜过饱。进食过饱,尤其是大量难以消化的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腹部膨胀、膈肌升高,心脏及肺的正常活动受到限制,容易出现心慌气短,导致病情加重。再者,食物不宜过咸。过多摄入食盐易导致血容量增加,从而加重心脏负荷。轻度心衰病人每日摄入食盐量约5克,中度心衰患者为2.5克,重度患者为1克,可选用硒加碘盐代替钠盐。最后,不宜饮酒,尤其是烈性酒和啤酒。酒精可以对心脏产生直接损害,如心脏扩大、心律失常等。
2 总结
心力衰竭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以下几种:①电解质紊乱,常见于心力衰竭治疗过程中,由于长期使用利尿剂导致。②呼吸道感染。这是由于肺部淤血,进一步引发支气管炎和肺炎所导致的呼吸道感染,一般采用抗菌素进行治疗;③心源性肝硬化。由于长期心力衰竭,肝脏处于缺氧缺血状态。肝细胞和结缔组织出现萎缩和增生,大量腹水影响患者的肝脏功能。心力衰竭死亡率较高,因此即使出院也要注意各项护理措施,要做到合理休息,增加卧床时间,减少劳累感染等心力衰竭诱因。调整饮食,戒烟戒酒,少食多餐,坚持治疗,不能擅自停药换药,定期随访,包括体重、心功能、心电图等。
作者简介:
蒋倩(1982.08.17-),女,硕士研究生,四川绵阳,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息、水肿等,可有气促、乏力、心悸、下肢水肿等表现。根据心衰发生位置,可将心衰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不论是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都会逐渐导致另外一半的心脏功能受损,不及时控制就有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全心衰竭,危及生命。根据心衰发生急缓分型可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慢性心衰发展缓慢,常伴有心脏扩大或肥厚;急性心衰常发生于急性、重度心肌损害、心律失常等。早期心力衰竭的表现一般不明显,因为在心功能受损的初期,心脏的储备能力会帮助弥补损伤。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极大的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寿命,科学的饮食与生活方式可以帮助控制病情、延缓疾病进展。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高龄人群高发,这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治疗。下面我们来了解心衰病人的饮食护理。
1 心衰病人的饮食注意事项
1.1加强营养
心力衰竭病因复杂多样,由于体循环淤血,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食欲不振、呕吐、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由于患病期间机体属于高代谢状态。蛋白质分解速度加快,因此,很多患者面临营养不良并发症,部分严重患者甚至会因营养状况差,而导致体重大幅下降。心脏是高能耗的器官,机体缺乏充足能量会增加心脏负荷,加快心力衰竭病情发展,进一步加重心衰症状及并发症发生风险。合理的加强营养,不仅能够降低炎症细胞水平,缓解炎症反应,还能改善心肌功能。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外,要有所偏重地加强营养,改善心肌的代谢状态,提高身体抵抗力。
1.2需限制的饮食
既要合理控制体重,又要避免营养不良,心肌患者活动受限,因此容易导致超重。每日能量应限制在1000~1200卡路里,这样既可以保持体重,减少心脏负荷,又能避免营养不良。进食受限患者应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避免导致心脏疾病恶化。以下是需要限制的饮食:(1)钠盐。病情严重患者需要限制钠盐的摄入,每日摄入钠盐4克左右。心衰急性发作期且伴有容量负荷过重患者,每日钠盐摄入量应在两克以下。(2)水,水潴留继发于钠滞留,在限制钠盐摄入量的前提下,轻重症心衰患者不需要严格限制饮水量,成人饮水量可控制在每日1000~1500毫升,夏季可适量增多。若伴随严重水肿症状,则需无盐饮食。对于伴有肾功能减退的患者,由于肾代谢能力减弱。在采取低钠饮食期间必须严格控制水分的摄入,否则可能引起低钠血症。(3)脂肪。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每日50克以下,若合并高脂血症,则每日应控制在40克以下,需要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食用油每日不超过25克。可以适当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如蛋类、禽肉、鱼肉等。(4)蛋白质,心力衰竭患者应避免高蛋白饮食,因为蛋白质的特殊动力学作用,可能增加心脏负担。
1.3需增加的饮食
膳食纤维利于消化吸收,能够保护胃肠道黏膜,避免肠道功能紊乱,从而降低肠道感染并发症发生风险。建议心衰患者每日吃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缺钾可能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并容易诱发洋地黄中毒。因此,长期使用利尿剂的心衰患者应多摄入含钾量丰富的食物,例如苹果、西瓜、木瓜、橘子、香蕉等食物。维生素可以有效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改善機体免疫功能。维生素B和维生素C是水溶性的,容易被身体代谢流失。缺乏维生素B会加重心衰症状,缺乏叶酸会引起心脏增大并伴充血性心衰,补充维生素B1和叶酸能够有效降低卒中及心衰死亡风险。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例如:番茄、猕猴桃、鲜枣等水果,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有利于及时补充维生素C。
1.4积极纠正不良饮食习方式
食物的烹饪及进食方式也会影响心衰患者的营养吸收,心衰患者日常饮食以软食或半流质为主。烹饪食物时尽可能做到软、烂,易于消化。在低盐饮食期间,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适量糖、醋、葱、姜等调料品以改善食物的口感,增加患者食欲,保证患者营养充足,同时要避免使用刺激性调味品。心衰患者日常饮食应做到少量多餐、营养全面,每次用餐以刚有饱腹感为佳,避免食用不宜消化和胀气的食物,例如:动物蛋白。心衰患者胃肠道和肝脏都有淤血,因此消化能力较差,食欲低下,采取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的方法,有利于营养吸收,建议每日吃4~5餐,每餐吃八分饱即可。
1.5低热量饮食
低热量饮食能够减轻心脏病人的基础代谢率、血压、心率及心排出量。但不建议长期采用低热量饮食,尤其是体质较差营养状况差的患者。随着心衰病情的逐渐改善,应逐渐增加热量,同时应注意维生素和蛋白质的摄入量。
1.6饮食禁忌
首先是食物不宜过精。过于精细的食物不利于大便的形成,宜荤素搭配、粗粮细粮搭配,适当选用多纤维食物,有利于保持大便畅通。其次,饮食不宜过饱。进食过饱,尤其是大量难以消化的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腹部膨胀、膈肌升高,心脏及肺的正常活动受到限制,容易出现心慌气短,导致病情加重。再者,食物不宜过咸。过多摄入食盐易导致血容量增加,从而加重心脏负荷。轻度心衰病人每日摄入食盐量约5克,中度心衰患者为2.5克,重度患者为1克,可选用硒加碘盐代替钠盐。最后,不宜饮酒,尤其是烈性酒和啤酒。酒精可以对心脏产生直接损害,如心脏扩大、心律失常等。
2 总结
心力衰竭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以下几种:①电解质紊乱,常见于心力衰竭治疗过程中,由于长期使用利尿剂导致。②呼吸道感染。这是由于肺部淤血,进一步引发支气管炎和肺炎所导致的呼吸道感染,一般采用抗菌素进行治疗;③心源性肝硬化。由于长期心力衰竭,肝脏处于缺氧缺血状态。肝细胞和结缔组织出现萎缩和增生,大量腹水影响患者的肝脏功能。心力衰竭死亡率较高,因此即使出院也要注意各项护理措施,要做到合理休息,增加卧床时间,减少劳累感染等心力衰竭诱因。调整饮食,戒烟戒酒,少食多餐,坚持治疗,不能擅自停药换药,定期随访,包括体重、心功能、心电图等。
作者简介:
蒋倩(1982.08.17-),女,硕士研究生,四川绵阳,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