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湘西民族地区花垣县旅游发展为例,对花垣县旅游发展进行SWOT分析,并提出该县旅游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民族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业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关键词] 湘西民族地区 花垣县 旅游发展 SWOT分析
当前,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民族地区摆脱贫困、带动就业的首要举措。花垣县隶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管辖,是典型的以苗族为主的民族聚居地区,本文以该县的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的分析方法,分别从该县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提出建议,旨在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从而达到通过发展旅游业使该民族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目的。
一、SWOT分析法简介及实用范围
SWOT是由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挑战)等四个英文单词开头字母的缩写而成。该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最初是由美国管理学家Steiner提出的用于客观分析和研究一个企业或产品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的研究方法。该方法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的方法列举出来,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相关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该分析方法目前广泛运用在旅游发展和旅游产品开发的战略分析上。
二、湘西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1.湘西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分析
(1)独特的自然景观。根据现场勘察和相关资料分析,花垣县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目前已经开发出的景区有:国家AAA级“中国边城”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区、中国蚩尤古苗河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双龙”省级重点水利风景区、排碧寒武纪省级重点地质公园等四个具有独特魅力的景点。
(2)浓郁的民族风情。该县现有的民族节日有:四月八、六月六、跳月、椎牛、跳花、鼓会、挑葱会、赶秋节、赶年、吃新节、社巴节等。民俗文化有:山歌、苗歌、哭嫁歌、挖土锣鼓、劳动号子、打溜子、咚咚喹、唢呐、打家伙、鼓舞、跳香舞、芦笙舞、接龙舞、采桑织锦舞、摘茶子舞、打鸡舞、盾牌舞、先锋舞、八郎舞、土地舞、开山舞、绺巾舞、司刀舞、铜铃舞、跳丧舞、跳马舞、团鸡舞、合飞舞和西兰卡普舞等。正是这些具有浓郁的苗乡风情的民风民俗,使得该县获得国家文化部授予的“文化之乡”称号。
(3)良好的发展趋势。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看,整个大湘西地区都将旅游业定位为引导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省委、政府为扶持湘西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从政策、资金上给与了倾斜。近年来,湘西民族地区旅游收入年年翻番,人民从旅游发展中得到了很大的实惠。花垣县旅游总收入从2002年的288万元增长到2007年的3725万元,所接待的国际国内游客从2002年的1.12万人次增长到2007年的46.57万人次。
2.湘西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劣势条件分析
(1)旅游交通设施滞后。旅游交通是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旅游目的地的必要条件。湘西民族地区交通闭塞,设施落后,交通“瓶颈”严重制约了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目前花垣县的交通通道主要是国道209和国道319,且这两条主干道弯多坡多,路况比较差,给游客进入该县造成了一定的不便之处,其对该县的旅游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切实提升入境硬件设施建设,迫在眉睫。
(2)民族居民素质较为落后。由于花垣县地处武陵山区深处,加之多年的封闭,广大村民,对于如何经营旅游业尚缺乏充分的认识。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以及人们选择旅游作为闲暇方式的思想转变,近年来进驻湘西地区进行诸如观光、探险、体验生活等旅游人数越来越多,直接间接的带动了该民族地区相关行业的兴起和发展,有力的拉动了该地区的就业。从该地区的旅游产品开发开发来说,还显得比较简单、粗放,没能形成物质产品与文化产品相互配套的系列产品,同时,在接待游客的技巧与方式上还有提质的必要。
(3)知名度有待提高。花垣县所具有的优质的旅游资源现在仍然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在国内的知名度比较低,与湖南省内其他景区相比,在景点宣传、资金投入、景区环保等方面该县存在较大的差距。面对激烈的旅游竞争环境和积极打造我县旅游品牌的战略需要,与周边县市进行旅游整合营销从而提升知名度就显得很有必要。
3.湘西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机遇分析
近年来,国家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计划”战略,中央,以及湖南省加大了对湘西民族地区政策倾斜力度,并结合湘西民族地区的实际,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该民族地区首选发展的产业来扶持,湘西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4.湘西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挑战分析
对整个湘西地区旅游发展状况分析可以发现,在当地发展旅游业必须克服以下几个方面的障碍。一是政府需要更加重视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与管理,尽快克服旅游业发展中投入不足的问题;二是有必要对转变居民的小农经济意识,提升他们对新兴旅游业的理解,将竞争意识和风险管理相关意识灌入旅游发展中,培训居民配合政府开展旅游业务的意识与技能。三是优化招商引资所必须的软、硬件环境,向东部的旅游强省学习,找到发展的差距,从管理制度上创出新路。努力把湘西民族地区从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
三、基于湘西民族地区下的花垣县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实施公司化运作,推动社会参与
放眼全国,随着旅游业的不断的发展,初始阶段政府经营旅游业的种种弊端已经不断的暴露出来,就这一管理事实,花垣县旅游业的发展应及时转入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实行景区公司化经营。如凤凰县积极与张家界的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适时引入该公司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使得凤凰县的旅游业获得长足发展。通过凤凰县这一成功案例,可以得知:在政府的引导下,引入并实施政府与公司合作,采取公司化运作,居民积极参与,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带动百姓脱贫致富的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2.各景点整体营销,突出打造旅游精品品牌
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2001年视察湘西时指出,旅游是湘西发展的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近年来,花垣县先后相继开发出了四个省级以上的旅游景点,但这些景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比较低。因此,向外界推介该县的旅游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该县景点开发晚于周边县市,走单打一的营销路子成本大,收效甚微。对县内各景点进行整体打包并与周边旅游强县市进行整体营销,整体向外界推介,这样更能够取得良好效果。而打造旅游精品品牌是赢得竞争优势,取得长足发展的核心。该县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经营”的新型发展模式,以及“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这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快了对“中国边城”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蚩尤古苗河苗族风情、“双龙”自然风光和排碧寒武纪地质公园等四大树旅游精品品牌的建设力度,与周边县市全力营销“张家界—凤凰—中国边城”这一大湘西旅游“金三角”。
3.加大民族地区旅游人才培养
湘西民族地区要实现从旅游资源强势地区向旅游竞争强势地区的跨越,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的支撑。就花垣县而言,要尽快制订旅游人才培训计划,以培养本土化人才战略为基础,依托相关高校,有计划选送一批人到相关高校去进修学习,以培养较高层次的旅游管理、规划和导游人才,满足该县旅游发展的需要。同时,切实加强在岗和岗前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如进行普通话、苗语及苗族风俗等培训,举办各种类型具有该县民族特色的民族培训班,以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为该县旅游可持续发展服务。
4.完善旅游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通信等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旅游业深度发展的后盾。针对目前花垣县路况差,游客可进入性弱的实际情况,在“十一五”期间,花垣县将建成吉首至茶洞(湘渝高速)高速公路,张家界至花垣高速公路(张家界至重庆高速),同时,该县不断整合资源,完善邮电、通信、银行等基础服务设施并提升其服务水平,届时,该县与外界软硬件设施的便捷式连接,为游客更好的进入湘西、进入花垣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车婷婷 黄 栋:对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旅游商品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5,(8):161~163
[2]谢 冽:论大湘西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62~63
[3]郑群明:湘西旅游走廊的开发构想[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5):68~72
[关键词] 湘西民族地区 花垣县 旅游发展 SWOT分析
当前,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民族地区摆脱贫困、带动就业的首要举措。花垣县隶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管辖,是典型的以苗族为主的民族聚居地区,本文以该县的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的分析方法,分别从该县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提出建议,旨在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从而达到通过发展旅游业使该民族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目的。
一、SWOT分析法简介及实用范围
SWOT是由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挑战)等四个英文单词开头字母的缩写而成。该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最初是由美国管理学家Steiner提出的用于客观分析和研究一个企业或产品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的研究方法。该方法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的方法列举出来,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相关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该分析方法目前广泛运用在旅游发展和旅游产品开发的战略分析上。
二、湘西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1.湘西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分析
(1)独特的自然景观。根据现场勘察和相关资料分析,花垣县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目前已经开发出的景区有:国家AAA级“中国边城”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区、中国蚩尤古苗河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双龙”省级重点水利风景区、排碧寒武纪省级重点地质公园等四个具有独特魅力的景点。
(2)浓郁的民族风情。该县现有的民族节日有:四月八、六月六、跳月、椎牛、跳花、鼓会、挑葱会、赶秋节、赶年、吃新节、社巴节等。民俗文化有:山歌、苗歌、哭嫁歌、挖土锣鼓、劳动号子、打溜子、咚咚喹、唢呐、打家伙、鼓舞、跳香舞、芦笙舞、接龙舞、采桑织锦舞、摘茶子舞、打鸡舞、盾牌舞、先锋舞、八郎舞、土地舞、开山舞、绺巾舞、司刀舞、铜铃舞、跳丧舞、跳马舞、团鸡舞、合飞舞和西兰卡普舞等。正是这些具有浓郁的苗乡风情的民风民俗,使得该县获得国家文化部授予的“文化之乡”称号。
(3)良好的发展趋势。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看,整个大湘西地区都将旅游业定位为引导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省委、政府为扶持湘西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从政策、资金上给与了倾斜。近年来,湘西民族地区旅游收入年年翻番,人民从旅游发展中得到了很大的实惠。花垣县旅游总收入从2002年的288万元增长到2007年的3725万元,所接待的国际国内游客从2002年的1.12万人次增长到2007年的46.57万人次。
2.湘西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劣势条件分析
(1)旅游交通设施滞后。旅游交通是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旅游目的地的必要条件。湘西民族地区交通闭塞,设施落后,交通“瓶颈”严重制约了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目前花垣县的交通通道主要是国道209和国道319,且这两条主干道弯多坡多,路况比较差,给游客进入该县造成了一定的不便之处,其对该县的旅游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切实提升入境硬件设施建设,迫在眉睫。
(2)民族居民素质较为落后。由于花垣县地处武陵山区深处,加之多年的封闭,广大村民,对于如何经营旅游业尚缺乏充分的认识。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以及人们选择旅游作为闲暇方式的思想转变,近年来进驻湘西地区进行诸如观光、探险、体验生活等旅游人数越来越多,直接间接的带动了该民族地区相关行业的兴起和发展,有力的拉动了该地区的就业。从该地区的旅游产品开发开发来说,还显得比较简单、粗放,没能形成物质产品与文化产品相互配套的系列产品,同时,在接待游客的技巧与方式上还有提质的必要。
(3)知名度有待提高。花垣县所具有的优质的旅游资源现在仍然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在国内的知名度比较低,与湖南省内其他景区相比,在景点宣传、资金投入、景区环保等方面该县存在较大的差距。面对激烈的旅游竞争环境和积极打造我县旅游品牌的战略需要,与周边县市进行旅游整合营销从而提升知名度就显得很有必要。
3.湘西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机遇分析
近年来,国家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计划”战略,中央,以及湖南省加大了对湘西民族地区政策倾斜力度,并结合湘西民族地区的实际,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该民族地区首选发展的产业来扶持,湘西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4.湘西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挑战分析
对整个湘西地区旅游发展状况分析可以发现,在当地发展旅游业必须克服以下几个方面的障碍。一是政府需要更加重视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与管理,尽快克服旅游业发展中投入不足的问题;二是有必要对转变居民的小农经济意识,提升他们对新兴旅游业的理解,将竞争意识和风险管理相关意识灌入旅游发展中,培训居民配合政府开展旅游业务的意识与技能。三是优化招商引资所必须的软、硬件环境,向东部的旅游强省学习,找到发展的差距,从管理制度上创出新路。努力把湘西民族地区从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
三、基于湘西民族地区下的花垣县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实施公司化运作,推动社会参与
放眼全国,随着旅游业的不断的发展,初始阶段政府经营旅游业的种种弊端已经不断的暴露出来,就这一管理事实,花垣县旅游业的发展应及时转入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实行景区公司化经营。如凤凰县积极与张家界的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适时引入该公司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使得凤凰县的旅游业获得长足发展。通过凤凰县这一成功案例,可以得知:在政府的引导下,引入并实施政府与公司合作,采取公司化运作,居民积极参与,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带动百姓脱贫致富的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2.各景点整体营销,突出打造旅游精品品牌
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2001年视察湘西时指出,旅游是湘西发展的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近年来,花垣县先后相继开发出了四个省级以上的旅游景点,但这些景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比较低。因此,向外界推介该县的旅游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该县景点开发晚于周边县市,走单打一的营销路子成本大,收效甚微。对县内各景点进行整体打包并与周边旅游强县市进行整体营销,整体向外界推介,这样更能够取得良好效果。而打造旅游精品品牌是赢得竞争优势,取得长足发展的核心。该县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经营”的新型发展模式,以及“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这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快了对“中国边城”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蚩尤古苗河苗族风情、“双龙”自然风光和排碧寒武纪地质公园等四大树旅游精品品牌的建设力度,与周边县市全力营销“张家界—凤凰—中国边城”这一大湘西旅游“金三角”。
3.加大民族地区旅游人才培养
湘西民族地区要实现从旅游资源强势地区向旅游竞争强势地区的跨越,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的支撑。就花垣县而言,要尽快制订旅游人才培训计划,以培养本土化人才战略为基础,依托相关高校,有计划选送一批人到相关高校去进修学习,以培养较高层次的旅游管理、规划和导游人才,满足该县旅游发展的需要。同时,切实加强在岗和岗前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如进行普通话、苗语及苗族风俗等培训,举办各种类型具有该县民族特色的民族培训班,以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为该县旅游可持续发展服务。
4.完善旅游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通信等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旅游业深度发展的后盾。针对目前花垣县路况差,游客可进入性弱的实际情况,在“十一五”期间,花垣县将建成吉首至茶洞(湘渝高速)高速公路,张家界至花垣高速公路(张家界至重庆高速),同时,该县不断整合资源,完善邮电、通信、银行等基础服务设施并提升其服务水平,届时,该县与外界软硬件设施的便捷式连接,为游客更好的进入湘西、进入花垣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车婷婷 黄 栋:对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旅游商品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5,(8):161~163
[2]谢 冽:论大湘西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62~63
[3]郑群明:湘西旅游走廊的开发构想[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5):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