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合作精神不尽如人意的现状,结合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在对大学生日常的管理中,通过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集体主义观教育,积极倡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加强大学生合作精神的教育与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 合作精神 高校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182-03
合作精神是指参与者通过共同合作互相配合,以实现预期目标的意识和行为。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形式,合作精神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强调,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合作学习,是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要素之一。大学生合作精神的水平将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和整个民族的未来。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活动最直接的教育者、管理者。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合作精神不尽人意的状况,如何发挥辅导员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独特职责和作用,值得探讨。
一、大学生合作精神状况的调查
为获得调查结果的客观真实性,调查采用问卷、座谈和访谈三种方法。问卷调查对遵义医学院在校大学生随机发放600份关于大学生合作精神的自编问卷,调查包括对合作精神的认知、学习、日常生活、集体活动、社会工作、同学之间关系、个人与集体利益间的关系、心理素质、辅导员的作用等共12个问题,问卷回收率92.5%。男生250人,女生305人;医疗专业463人,非医疗专业92人;党员167人,非党员388人;独生子女266人,非独生子女284人。访谈对象为专职大学生辅导员,访谈中辅导员积极配合。座谈对象为学生干部,他们基本上能接受,愿意交谈。
二、大学生合作精神缺失的表现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92.6%的大学生认为合作是人生发展的内在需要。39.6%的学生对自身合作精神的评价认为“好”或“较好”;47.3%认为“一般”;13.1%认为“差”或“较差”。17.7%认为人际关系复杂,不知如何合作或缺乏合作能力。对目前大学生合作精神的总体评价,近半数学生认为不尽如人意,希望得到改善。归纳合作精神在我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以自我为中心,责任意识淡化
部分学生凡事先从自身考虑,追求自我价值,重视个人奋斗,只顾个人埋头读书,对社会公益活动缺乏兴趣,很少关心他人。在人际交往中重利轻义,与己有利则亲近、无利则疏远,对生活或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过于冷淡,缺乏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淡薄,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个别人甚至以牺牲他人或集体利益为代价谋取个人好处。
(二)合作与竞争关系的误解
当前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时代,同时也是更加需要合作的时代。大学生在校园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会在合作中竞争,更需要在竞争中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许多学生(78%)只看到了竞争的日益激烈,却忽视了在竞争中合作的重要性。表现为自己学习刻苦,不愿与同学交流,更不愿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不参加集体和社会活动,认为做这些事情是浪费自己的时间,缺少互帮互助的热情,人际关系上过于淡漠。在集体活动或竞赛中,少数人刻意表现个人才能,不善于与别人合作以达取长补短之效,甚至为了争强斗胜而过于自私自利,影响了集体整体力量的发挥。
(三)重视个人名利,轻视集体荣誉,合作意识淡漠
少数学生当涉及到个人名利,如助学金、奖学金、班干选举或评先进时,使用不正当的手段,找关系拉选票,甚至编造虚假材料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谋取个人好处。部分学生集体观念淡薄,不愿参加集体活动,集体荣誉感不强,与同学、老师合作意识淡漠,忽视集体对自己的约束力而致使生活、纪律涣散,影响集体荣誉。
(四)心理素质原因
调查中13.3%的学生心理上需求同学和老师的理解和支持,其中有的学生由于缺乏自信或羞涩而畏缩不前,也有学生缺乏与他人交往沟通的经验和能力,觉得自己被冷落受歧视,还有少数人认为在校园里很难找到知心朋友,感到十分孤独。由于人际关系上的障碍,合作也就无从谈起。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生理和心理弱势的贫困生,他们认为自身或家庭条件远不如周围同学,心理承受能力、耐挫折能力和适应能力差,做事喜欢独来独往,不愿与周围人交流,缺少朋友,自感很孤单,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情绪,严重者由此导致明显的心理障碍。有少部分学生存在猜疑、嫉妒、自负等心理问题,影响合作。
三、结合高校辅导员的职责做好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工作
(一)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辅导员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大学辅导员工作,教育部陆续制定了相关文件。1952年,教育部提出要在全国高校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主要职责是辅导学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社会活动。1961年,教育部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中,明确要求要培养专职的政治辅导员,并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政治辅导员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1965年出台的《关于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中,对辅导员的地位、作用和学生工作等做了明确规定。自此,我国已基本完成了高校辅导员制度,在全国各高校也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政治辅导员队伍。
1978年,教育部针对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明确提出建立一支新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恢复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1983年,教育部决定在高等学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高校各种层次的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以适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需要。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认同政治辅导员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了政治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并且将“政治辅导员”改称为“辅导员”,其工作定位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2006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指出,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明确指出了辅导员的八项主要工作职责。
(二)结合高校辅导员的职责做好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工作
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是一项涉及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本人从事多年大学生辅导员工作,根据个人工作的体会并结合高校辅导员的职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1.日常管理中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育部在《规定》中指出,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对于刚入校的新生,如何指导和帮助他们适应新的集体生活环境很重要。作为辅导员除了尽到自身的责任外,可邀请高年级同学到新生班级、寝室,用他们的自身感受指导新生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养成在集体环境中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生活方式上逐渐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转变。在开学之初,强调树立良好人际交往的意识,用宽容、友好的心态正确处理同寝室、同班同学的关系,做到从身边小事开始,锻炼人际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各种活动中,辅导员要始终加强对他们合作意识的教育。
2.合作精神培养与集体主义教育相结合。
“规定”中指出,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班集体是大学生学习和举办各种活动的主要载体,是一个体现团结互助,荣誉、责任与奉献的团队集体。班集体中每个成员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爱好等各自不同。辅导员在班集体的建设中,用生动典型的实际例子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要重视营造团结互爱的环境,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使每个成员遇到困难挫折时能从班集体中获得帮助和慰藉,能有效化解和消除不良情绪。辅导员还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能激发个人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使人不断奋发向上,但绝不是个人主义的争胜斗强。只有在竞争中善于合作,才能在合作中发展自己,进而展现班集体的团队精神和利益。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班集体的组织力量,需要辅导员在各种集体活动中精心策划和组织,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从而增强成员之间的合作,展现班集体团队的凝聚力。
3.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规定”中指出,辅导员要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90后”大学生多数自我意识强,但是心理素质较弱,承受压力和抗挫折的能力不足。尽早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对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非常重要。在大学生群体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中,人际关系不适应导致不能有效地适应环境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作为辅导员,一是鼓励并安排好学生选修心理学相关课程的学习,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卫生课、心理学课等。邀请心理学专业教师、专家举办形式多样的讲座,普及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修养,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二是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各种活动中,时刻不忘强化他们人际交往的意识,锻炼和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注重合作意识的引导和教育。三是通过近一个学期的观察和了解,对存在潜在问题的学生要做到心中有数,重点指导和帮助。对出现心理障碍较重的学生,既要积极协助心理医生纠正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又要发动同学间的团结互助精神,使其感受到班集体的关爱和温暖,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绝不可推给医生了事。
4.积极倡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规定”中指出,在大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在诸多的教育活动中,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社会调查,卫生、科技服务,志愿者活动等,相对于课堂学习,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德育目标更具活力和更为有效的途径。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已呈多样化,利用寒暑假期开展的社会实践有“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服务、专项考察研究等;可在校内开展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利用双休日可做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志愿者活动等。本人体会,在开展的各种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中,辅导员作为组织者和指导者需要抓住几个重要环节。
(1)社会实践活动项目选题。辅导员在指导项目的选题方面要注意几个基本原则:坚持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坚持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成才就业相结合;坚持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活动相结合;坚持社会实践活动与党政工作热点相结合。本人任职年级为临床专业学生,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到偏僻山区进行卫生医疗服务活动,选题符合同学们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医学生对山区缺医少药现实状况的认识,有利于启发和教育学生为贫困山区人民服务的意识。(2)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集体项目,体现的是一种团队合作精神。辅导员首先要指导学生制定详细的计划书和团队守则,强调每个人都要服从团队纪律,讲究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明确不同角色的分工和职责,强调团队的团结互助和集体荣誉感。当团队内部或与外部发生人际关系矛盾时,辅导员能依据客观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学会协调人际关系,克服“惟我独尊”的错误认识,认识到以宽容的心态与他人互相合作,互相支持的重要性。我们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出“大家一条心,人人献爱心”,献爱心不仅体现在团队内部,更注重服务的对象。对此同学颇有感受地说:“只要有奉献的爱心,什么事情都好办,都能办得好”。同学普遍反映,通过这种社会实践活动领悟到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团队和谐的人际关系增进了学生集体的凝聚力,有利于合作精神的形成。在人际交往中增强了对真诚、宽容和理解内涵的感悟,同时提高了身心修养和思想升华。(3)注重社会实践后的总结与评估。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了解社会、体验民情,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总结报告是每一个社会实践者的成果,只有认真的总结才能找出优势与不足。辅导员指导学生撰写实践总结报告要注意几个环节:①选题对己、对社会是否有价值、选题的创新性、选题能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能力、实践活动计划书的完整性和可行性。②实践活动是否按照计划书按质按量地完成全部内容,重要的内容要有文字和图片资料证实。③自己的收获或对社会的影响。在总结中结合社会实践的具体内容,围绕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几个方面,如集体观念、人文素养、心理素质、人际关系、创新意识、诚信、学习动力、生活简朴等方面,指出成绩与不足,有利于总结经验和教训,这不但有益于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撰写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建立规范的评估体系能有效地促进社会实践活动育德的质量,奖励优胜者或集体能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批评或处罚可杜绝不负责任的为实践而实践的活动。
【参考文献】
[1]王奕.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7):167-168.
[2]翁铁慧.高校学生辅导员行动指引[M].上海: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4年.
[3]潘顺安.基于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班主任工作探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100-103.
[关键词]大学生 合作精神 高校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182-03
合作精神是指参与者通过共同合作互相配合,以实现预期目标的意识和行为。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形式,合作精神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强调,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合作学习,是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要素之一。大学生合作精神的水平将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和整个民族的未来。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活动最直接的教育者、管理者。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合作精神不尽人意的状况,如何发挥辅导员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独特职责和作用,值得探讨。
一、大学生合作精神状况的调查
为获得调查结果的客观真实性,调查采用问卷、座谈和访谈三种方法。问卷调查对遵义医学院在校大学生随机发放600份关于大学生合作精神的自编问卷,调查包括对合作精神的认知、学习、日常生活、集体活动、社会工作、同学之间关系、个人与集体利益间的关系、心理素质、辅导员的作用等共12个问题,问卷回收率92.5%。男生250人,女生305人;医疗专业463人,非医疗专业92人;党员167人,非党员388人;独生子女266人,非独生子女284人。访谈对象为专职大学生辅导员,访谈中辅导员积极配合。座谈对象为学生干部,他们基本上能接受,愿意交谈。
二、大学生合作精神缺失的表现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92.6%的大学生认为合作是人生发展的内在需要。39.6%的学生对自身合作精神的评价认为“好”或“较好”;47.3%认为“一般”;13.1%认为“差”或“较差”。17.7%认为人际关系复杂,不知如何合作或缺乏合作能力。对目前大学生合作精神的总体评价,近半数学生认为不尽如人意,希望得到改善。归纳合作精神在我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以自我为中心,责任意识淡化
部分学生凡事先从自身考虑,追求自我价值,重视个人奋斗,只顾个人埋头读书,对社会公益活动缺乏兴趣,很少关心他人。在人际交往中重利轻义,与己有利则亲近、无利则疏远,对生活或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过于冷淡,缺乏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淡薄,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个别人甚至以牺牲他人或集体利益为代价谋取个人好处。
(二)合作与竞争关系的误解
当前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时代,同时也是更加需要合作的时代。大学生在校园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会在合作中竞争,更需要在竞争中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许多学生(78%)只看到了竞争的日益激烈,却忽视了在竞争中合作的重要性。表现为自己学习刻苦,不愿与同学交流,更不愿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不参加集体和社会活动,认为做这些事情是浪费自己的时间,缺少互帮互助的热情,人际关系上过于淡漠。在集体活动或竞赛中,少数人刻意表现个人才能,不善于与别人合作以达取长补短之效,甚至为了争强斗胜而过于自私自利,影响了集体整体力量的发挥。
(三)重视个人名利,轻视集体荣誉,合作意识淡漠
少数学生当涉及到个人名利,如助学金、奖学金、班干选举或评先进时,使用不正当的手段,找关系拉选票,甚至编造虚假材料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谋取个人好处。部分学生集体观念淡薄,不愿参加集体活动,集体荣誉感不强,与同学、老师合作意识淡漠,忽视集体对自己的约束力而致使生活、纪律涣散,影响集体荣誉。
(四)心理素质原因
调查中13.3%的学生心理上需求同学和老师的理解和支持,其中有的学生由于缺乏自信或羞涩而畏缩不前,也有学生缺乏与他人交往沟通的经验和能力,觉得自己被冷落受歧视,还有少数人认为在校园里很难找到知心朋友,感到十分孤独。由于人际关系上的障碍,合作也就无从谈起。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生理和心理弱势的贫困生,他们认为自身或家庭条件远不如周围同学,心理承受能力、耐挫折能力和适应能力差,做事喜欢独来独往,不愿与周围人交流,缺少朋友,自感很孤单,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情绪,严重者由此导致明显的心理障碍。有少部分学生存在猜疑、嫉妒、自负等心理问题,影响合作。
三、结合高校辅导员的职责做好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工作
(一)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辅导员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大学辅导员工作,教育部陆续制定了相关文件。1952年,教育部提出要在全国高校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主要职责是辅导学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社会活动。1961年,教育部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中,明确要求要培养专职的政治辅导员,并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政治辅导员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1965年出台的《关于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中,对辅导员的地位、作用和学生工作等做了明确规定。自此,我国已基本完成了高校辅导员制度,在全国各高校也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政治辅导员队伍。
1978年,教育部针对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明确提出建立一支新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恢复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1983年,教育部决定在高等学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高校各种层次的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以适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需要。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认同政治辅导员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了政治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并且将“政治辅导员”改称为“辅导员”,其工作定位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2006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指出,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明确指出了辅导员的八项主要工作职责。
(二)结合高校辅导员的职责做好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工作
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是一项涉及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本人从事多年大学生辅导员工作,根据个人工作的体会并结合高校辅导员的职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1.日常管理中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育部在《规定》中指出,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对于刚入校的新生,如何指导和帮助他们适应新的集体生活环境很重要。作为辅导员除了尽到自身的责任外,可邀请高年级同学到新生班级、寝室,用他们的自身感受指导新生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养成在集体环境中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生活方式上逐渐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转变。在开学之初,强调树立良好人际交往的意识,用宽容、友好的心态正确处理同寝室、同班同学的关系,做到从身边小事开始,锻炼人际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各种活动中,辅导员要始终加强对他们合作意识的教育。
2.合作精神培养与集体主义教育相结合。
“规定”中指出,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班集体是大学生学习和举办各种活动的主要载体,是一个体现团结互助,荣誉、责任与奉献的团队集体。班集体中每个成员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爱好等各自不同。辅导员在班集体的建设中,用生动典型的实际例子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要重视营造团结互爱的环境,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使每个成员遇到困难挫折时能从班集体中获得帮助和慰藉,能有效化解和消除不良情绪。辅导员还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能激发个人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使人不断奋发向上,但绝不是个人主义的争胜斗强。只有在竞争中善于合作,才能在合作中发展自己,进而展现班集体的团队精神和利益。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班集体的组织力量,需要辅导员在各种集体活动中精心策划和组织,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从而增强成员之间的合作,展现班集体团队的凝聚力。
3.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规定”中指出,辅导员要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90后”大学生多数自我意识强,但是心理素质较弱,承受压力和抗挫折的能力不足。尽早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对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非常重要。在大学生群体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中,人际关系不适应导致不能有效地适应环境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作为辅导员,一是鼓励并安排好学生选修心理学相关课程的学习,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卫生课、心理学课等。邀请心理学专业教师、专家举办形式多样的讲座,普及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修养,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二是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各种活动中,时刻不忘强化他们人际交往的意识,锻炼和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注重合作意识的引导和教育。三是通过近一个学期的观察和了解,对存在潜在问题的学生要做到心中有数,重点指导和帮助。对出现心理障碍较重的学生,既要积极协助心理医生纠正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又要发动同学间的团结互助精神,使其感受到班集体的关爱和温暖,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绝不可推给医生了事。
4.积极倡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规定”中指出,在大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在诸多的教育活动中,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社会调查,卫生、科技服务,志愿者活动等,相对于课堂学习,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德育目标更具活力和更为有效的途径。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已呈多样化,利用寒暑假期开展的社会实践有“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服务、专项考察研究等;可在校内开展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利用双休日可做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志愿者活动等。本人体会,在开展的各种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中,辅导员作为组织者和指导者需要抓住几个重要环节。
(1)社会实践活动项目选题。辅导员在指导项目的选题方面要注意几个基本原则:坚持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坚持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成才就业相结合;坚持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活动相结合;坚持社会实践活动与党政工作热点相结合。本人任职年级为临床专业学生,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到偏僻山区进行卫生医疗服务活动,选题符合同学们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医学生对山区缺医少药现实状况的认识,有利于启发和教育学生为贫困山区人民服务的意识。(2)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集体项目,体现的是一种团队合作精神。辅导员首先要指导学生制定详细的计划书和团队守则,强调每个人都要服从团队纪律,讲究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明确不同角色的分工和职责,强调团队的团结互助和集体荣誉感。当团队内部或与外部发生人际关系矛盾时,辅导员能依据客观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学会协调人际关系,克服“惟我独尊”的错误认识,认识到以宽容的心态与他人互相合作,互相支持的重要性。我们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出“大家一条心,人人献爱心”,献爱心不仅体现在团队内部,更注重服务的对象。对此同学颇有感受地说:“只要有奉献的爱心,什么事情都好办,都能办得好”。同学普遍反映,通过这种社会实践活动领悟到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团队和谐的人际关系增进了学生集体的凝聚力,有利于合作精神的形成。在人际交往中增强了对真诚、宽容和理解内涵的感悟,同时提高了身心修养和思想升华。(3)注重社会实践后的总结与评估。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了解社会、体验民情,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总结报告是每一个社会实践者的成果,只有认真的总结才能找出优势与不足。辅导员指导学生撰写实践总结报告要注意几个环节:①选题对己、对社会是否有价值、选题的创新性、选题能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能力、实践活动计划书的完整性和可行性。②实践活动是否按照计划书按质按量地完成全部内容,重要的内容要有文字和图片资料证实。③自己的收获或对社会的影响。在总结中结合社会实践的具体内容,围绕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几个方面,如集体观念、人文素养、心理素质、人际关系、创新意识、诚信、学习动力、生活简朴等方面,指出成绩与不足,有利于总结经验和教训,这不但有益于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撰写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建立规范的评估体系能有效地促进社会实践活动育德的质量,奖励优胜者或集体能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批评或处罚可杜绝不负责任的为实践而实践的活动。
【参考文献】
[1]王奕.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7):167-168.
[2]翁铁慧.高校学生辅导员行动指引[M].上海: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4年.
[3]潘顺安.基于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班主任工作探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