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不觉,我已经在学校管理岗位上工作了十六年。这十几年下来,我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觉得很充实也很快乐。每每和教师交流的时候,大家都说我很尊重他们,有缺点不足时总是讲道理说故事。仔细想想,学校管理中,有些生硬的说教往往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是那些蕴涵着深刻道理的精美故事,却让大家受到深刻的启迪。
新一轮的课改,需要教师掌握运用新的教育理念,需要转变教育行为。这对一些老教师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我给教师讲“负重才不会跌倒”的故事,用故事激励教师加强学习。
一艘货轮卸货后返航,在大海上突遇风暴。水手们惊惶失措,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仓,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担忧:“这不是自找死路吗。”船长镇定地说:“大家见过根深干粗的大树被暴风刮倒过吗?被刮倒的是没有根茎的小树。”水手们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仓的水越来越满,货轮渐渐地平稳了。船长告诉那些松了口气的水手:“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重了,是不会被风吹倒的。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才最危险。
人也是这样的,只有时刻负重,才会坚强地走稳人生的每一步。而那些得过且过空耗时光的人,像一只空水桶,往往一场人生的风雨,便会被彻底打翻在地。我们教师在新一轮课改中,也只有勇于探索勇于负重,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负重是充实,是厚重,是内涵,也是一种美丽。
学校里时而发生一些斤斤计较的事,我常常用故事引导一些人学会宽容,化解矛盾。
有个善良的四川女孩名叫左小萃,她有一双灵巧的手,会弹钢琴会画画。11岁的时候父母离异,她分给了父亲。继母是个恶毒的女人,一天夜里,丧心病狂的继母用刀砍下了她的右手,她的人生从此残缺不全,小小的她,第一次懂得了仇恨。继母被判刑入狱以后,母亲流着泪将她接到自己的身边。有些戏剧性的是,花心的父亲不久又离婚再娶,那个恶毒女人和父亲所生的小男孩儿,也和当初的她一样有了同样恶毒的继母。小男孩不仅受到她所受过的苦,甚至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报应,这就是报应。”女孩的母亲咬着牙说,女孩却沉默了。从那以后她经常往小男孩那儿跑,给他送去好吃的,还把自己的零用钱给他,母亲拦都拦不住。时光飞逝,高考时她以609分的高分考入大学,学费无着。因为她特殊的身份以及自强自立的故事,引起了电视台的关注,并为她募得了两万元。念四年大学,两万元已算拮据,她却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将募款的一半给了小男孩。媒体一片哗然,记者采访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说,他是无辜的,那年他才一岁,一切都不关他的事。她还说,以后自己辛苦一点没关系,但他8岁应该上学了。她最后一句话更是掷地有声,她说如果大学毕业以后,那个恶毒女人还没出狱,她将会全力供他上学。她的善良和大度感动了那个在狱中的罪恶女人,女人很是愧疚。
她的事迹深深触动着我们的心,她让我们在这残酷的故事里,懂得了宽容和大度,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美好。
盘圭禅师是一位诲人不倦的大师。一次一名弟子行窃当场被抓,其他弟子纷纷要求盘圭将此人逐出,但盘圭没有理会。不久,那名弟子恶习难改,再次偷窃被抓,众徒再度请求惩治,哪知禅师依然不发落。众徒十分不满,联合写了份陈请书,表示若不将窃贼开除,他们就集体离开。禅师读后,把众弟子招来,对他们说:“你们都是明智的人,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因此只要你们高兴,到什么地方去学都可以。但是这位徒弟连是非都分不清,如果我不教他,谁来教他?因此,我要把他留在身边,即使你们全都要离开。”热泪从那位偷窃者的眼中涌出,禅师的一席话,涤净了他的心灵。从此他再也无偷窃的冲动。
宽容,就是用宽广之心,包容别人的过错和不足。我们所说的宽容,并不是毫无原则的一味退让、放纵不管,更不是彻底放弃。只是想换个角度去看看,能否包容,能否化解,能否感化,能否在他心田上播下一滴细雨,让他在不痛不伤之中受到感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关怀,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无私关爱。“爱”是教育的核心。表面上看,盘圭禅师做了件傻事,简直就是迂腐、蠢笨,甘愿为一个最差的学生放弃那么多好弟子,怎能教出好成绩,提高知名度?然而,他是在履行一份责任。教育,需要爱的回归,需要一个充满爱的心灵去震撼另一个心灵。盘圭禅师的故事不仅昭示了这样的道理,也用完美的结局证实了,宽容的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人们常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不可能每天都顺心顺意。教师中也常有工作不顺、婚姻不幸等问题,如果不能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很可能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用一些励志的故事帮助教师坚强起来,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帕尔曼曾在纽约举办过一场音乐会。由于身患小儿麻痹症,帕尔曼架着双拐吃力地坐到舞台中央的椅子上,他把拐杖小心地放到台板上,将一条腿伸向前方,另一条腿收至椅子下面,然后抬起琴,向乐队指挥点点头,示意可以开始。演出刚刚进行了几秒钟,小提琴的一根琴弦突然崩断了。断弦的声音如同清脆的枪声,在大厅里回响。观众们猜测音乐会将为此中断,直至换好琴弦。可是这时,只见帕尔曼闭上眼睛,示意指挥继续,全场无不为之震惊。乐声再次响起,帕尔曼又一次拉响了小提琴,只不过是在三根弦上。他充满激情地演奏着,就像根本不知道少了一根弦一样。一支很少有人能在四根弦上拉出的曲子,帕尔曼居然用三根弦就演绎得出神入画。一曲终了,大厅里鸦雀无声。突然,听众们不约而同地从椅子上站起来,热情地欢呼,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帕尔曼擦拭着掉在眉角的汗水,示意观众安静下来。他没有一丝得意,从容地说:“大家都知道,有时候我们的任务就是,无论命运留给了我们什么,我们都要演奏出最美妙的乐曲。”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人本管理,是润物无声。学校在实施新政时让教师在美文故事的境界里用心感悟一些深刻的道理,这如一缕清风,吹得春回大地,吹得百花盛开。
做为学校管理者,应该不断追求这种境界。
作者简介:
杨玉艳,女,(1962--)黑龙江省同江市第二小学校长
新一轮的课改,需要教师掌握运用新的教育理念,需要转变教育行为。这对一些老教师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我给教师讲“负重才不会跌倒”的故事,用故事激励教师加强学习。
一艘货轮卸货后返航,在大海上突遇风暴。水手们惊惶失措,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仓,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担忧:“这不是自找死路吗。”船长镇定地说:“大家见过根深干粗的大树被暴风刮倒过吗?被刮倒的是没有根茎的小树。”水手们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仓的水越来越满,货轮渐渐地平稳了。船长告诉那些松了口气的水手:“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重了,是不会被风吹倒的。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才最危险。
人也是这样的,只有时刻负重,才会坚强地走稳人生的每一步。而那些得过且过空耗时光的人,像一只空水桶,往往一场人生的风雨,便会被彻底打翻在地。我们教师在新一轮课改中,也只有勇于探索勇于负重,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负重是充实,是厚重,是内涵,也是一种美丽。
学校里时而发生一些斤斤计较的事,我常常用故事引导一些人学会宽容,化解矛盾。
有个善良的四川女孩名叫左小萃,她有一双灵巧的手,会弹钢琴会画画。11岁的时候父母离异,她分给了父亲。继母是个恶毒的女人,一天夜里,丧心病狂的继母用刀砍下了她的右手,她的人生从此残缺不全,小小的她,第一次懂得了仇恨。继母被判刑入狱以后,母亲流着泪将她接到自己的身边。有些戏剧性的是,花心的父亲不久又离婚再娶,那个恶毒女人和父亲所生的小男孩儿,也和当初的她一样有了同样恶毒的继母。小男孩不仅受到她所受过的苦,甚至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报应,这就是报应。”女孩的母亲咬着牙说,女孩却沉默了。从那以后她经常往小男孩那儿跑,给他送去好吃的,还把自己的零用钱给他,母亲拦都拦不住。时光飞逝,高考时她以609分的高分考入大学,学费无着。因为她特殊的身份以及自强自立的故事,引起了电视台的关注,并为她募得了两万元。念四年大学,两万元已算拮据,她却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将募款的一半给了小男孩。媒体一片哗然,记者采访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说,他是无辜的,那年他才一岁,一切都不关他的事。她还说,以后自己辛苦一点没关系,但他8岁应该上学了。她最后一句话更是掷地有声,她说如果大学毕业以后,那个恶毒女人还没出狱,她将会全力供他上学。她的善良和大度感动了那个在狱中的罪恶女人,女人很是愧疚。
她的事迹深深触动着我们的心,她让我们在这残酷的故事里,懂得了宽容和大度,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美好。
盘圭禅师是一位诲人不倦的大师。一次一名弟子行窃当场被抓,其他弟子纷纷要求盘圭将此人逐出,但盘圭没有理会。不久,那名弟子恶习难改,再次偷窃被抓,众徒再度请求惩治,哪知禅师依然不发落。众徒十分不满,联合写了份陈请书,表示若不将窃贼开除,他们就集体离开。禅师读后,把众弟子招来,对他们说:“你们都是明智的人,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因此只要你们高兴,到什么地方去学都可以。但是这位徒弟连是非都分不清,如果我不教他,谁来教他?因此,我要把他留在身边,即使你们全都要离开。”热泪从那位偷窃者的眼中涌出,禅师的一席话,涤净了他的心灵。从此他再也无偷窃的冲动。
宽容,就是用宽广之心,包容别人的过错和不足。我们所说的宽容,并不是毫无原则的一味退让、放纵不管,更不是彻底放弃。只是想换个角度去看看,能否包容,能否化解,能否感化,能否在他心田上播下一滴细雨,让他在不痛不伤之中受到感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关怀,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无私关爱。“爱”是教育的核心。表面上看,盘圭禅师做了件傻事,简直就是迂腐、蠢笨,甘愿为一个最差的学生放弃那么多好弟子,怎能教出好成绩,提高知名度?然而,他是在履行一份责任。教育,需要爱的回归,需要一个充满爱的心灵去震撼另一个心灵。盘圭禅师的故事不仅昭示了这样的道理,也用完美的结局证实了,宽容的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人们常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不可能每天都顺心顺意。教师中也常有工作不顺、婚姻不幸等问题,如果不能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很可能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用一些励志的故事帮助教师坚强起来,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帕尔曼曾在纽约举办过一场音乐会。由于身患小儿麻痹症,帕尔曼架着双拐吃力地坐到舞台中央的椅子上,他把拐杖小心地放到台板上,将一条腿伸向前方,另一条腿收至椅子下面,然后抬起琴,向乐队指挥点点头,示意可以开始。演出刚刚进行了几秒钟,小提琴的一根琴弦突然崩断了。断弦的声音如同清脆的枪声,在大厅里回响。观众们猜测音乐会将为此中断,直至换好琴弦。可是这时,只见帕尔曼闭上眼睛,示意指挥继续,全场无不为之震惊。乐声再次响起,帕尔曼又一次拉响了小提琴,只不过是在三根弦上。他充满激情地演奏着,就像根本不知道少了一根弦一样。一支很少有人能在四根弦上拉出的曲子,帕尔曼居然用三根弦就演绎得出神入画。一曲终了,大厅里鸦雀无声。突然,听众们不约而同地从椅子上站起来,热情地欢呼,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帕尔曼擦拭着掉在眉角的汗水,示意观众安静下来。他没有一丝得意,从容地说:“大家都知道,有时候我们的任务就是,无论命运留给了我们什么,我们都要演奏出最美妙的乐曲。”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人本管理,是润物无声。学校在实施新政时让教师在美文故事的境界里用心感悟一些深刻的道理,这如一缕清风,吹得春回大地,吹得百花盛开。
做为学校管理者,应该不断追求这种境界。
作者简介:
杨玉艳,女,(1962--)黑龙江省同江市第二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