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 男性,76岁,以"全身皮肤色素样皮疹4年,皮肤苍白、乏力3年"为主诉入院.1998年6月前胸部皮肤出现数个直径3~4 mm的暗紫色皮疹,略高出皮肤,有瘙痒感,无疼痛,以后渐波及全身,有时全身瘙痒,无阵发性心慌及闷气。
【机 构】
:
450008,郑州,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河南省血液病研究所,450008,郑州,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河南省血液病研究所,450008,郑州,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河南省血液病研究所,45000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 男性,76岁,以"全身皮肤色素样皮疹4年,皮肤苍白、乏力3年"为主诉入院.1998年6月前胸部皮肤出现数个直径3~4 mm的暗紫色皮疹,略高出皮肤,有瘙痒感,无疼痛,以后渐波及全身,有时全身瘙痒,无阵发性心慌及闷气。
其他文献
当下应通过一系列措施控制和化解风险,在保证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把精力放在切实推进改革上,尽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便从根本
目的 观察亚砷酸(As2O3)、全反式维A酸(ATRA)联合高三尖杉酯碱(HHT)、阿糖胞苷(Ara-C)组成的HA方案治疗APL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0.1%As2O3溶液10 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500ml持续静脉滴注4~6 h,1次/d,ATRA 25mg·m-2·d-1,分2~3次服用,HA(HHT 2mg/d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500 ml中静脉滴注,Ara-C 100 mg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特别在早期时,曾认为是一种进展缓慢的疾病,预后较好,不宜积极治疗,现已发现,该疾病至少可分为预后较好与较差的两大类,根据什么指标来尽早判断患者预后,是近年的研究热点,文章就此作一简要介绍。
回顾总结国内外有关核糖体-板层复合结构(RLC)的相关疾病报道,分析RLC的病理学意义和相关疾病种类.临床病例报告显示RLC多见于毛细胞白血病(HCL),但也散见于其他类型白血病和实体肿瘤;欧洲HCL患者RLC的阳性率在55%~70%之间,但中国HCL患者中RLC阳性病例为26%.说明RLC作为HCL的电镜诊断标志在中国人中特异性不强,RLC的形成可能与肿瘤细胞的不对称分化、膜系统代谢紊乱有关。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自学的关键是阅读数学课本,当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了阅读方法,培养了阅读能力后,自学能力必然会提高。 一般来说数学课本是以严谨的、演绎的面貌出现的。学生阅读会感到乏味、枯燥,不会像阅读小说那么轻松、有趣。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要注意几点: 一、是坚持课内阅读 课内阅读是在教室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可选择适应学生阅读的一节或一段内容。根据各教学环节对时间的要求,
近年来对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推动了临床治疗的发展.bcr-abl酪氨酸激酶活性异常是CML发病的主要分子机制,在DNA、mRNA、蛋白质、细胞水平不同层次上选择治疗药物,推动了分子靶向性药物治疗的开发,其中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璜酸伊马替尼的出现成为CML药物治疗的里程碑.同时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完善以及其他治疗手段的应用,为CML的根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现就有关
通常认为惰性淋巴瘤采用传统的化疗方法 难以治愈,强的联合化疗可以提高完全缓解率,但对于改善长期生存并无益处.因此对于惰性淋巴瘤的治疗需要寻找新的药物和方法 .近年来,肿瘤的免疫治疗激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单克隆抗体及其衍生物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非清髓的异基因骨髓移植以其低毒性和免疫介导的移植物抗肿瘤作用而在惰性淋巴瘤的治疗中占有了一定的地位,就单克隆抗体及其衍生物的应用以及非清
论文在系统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视角下,关注不同职能类型的高管增减持问题,以2008-2014年高管持股变动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将高管分为董事、监事、经理层三个不同类别,分析其持股
例1 女,52岁,已婚,体重50 kg,头晕、乏力2年,加重1个月于2000年8月8日入院.既往:子宫肌瘤切除术后2年.入院时查体:血压20/12 kPa,醉酒貌,颜面潮红,球结膜充血,颈部、腹股沟可触及数枚蚕豆大淋巴结,有压痛.胸骨无压痛,心肺听诊正常,脾肋下5 cm,质韧,无压痛,肝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WBC 14.9×109/L,RBC 7.20×1012/L,Hb 188 g
患者 男性,45岁,2004年7月21日因发现白细胞高18年就诊.患者18年前因皮肤感染迁延不愈,外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高于40×109/L,血小板和红细胞具体数值不详,骨髓细胞检查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红=6.5:1,粒细胞系占0.775,NAP:阴性,考虑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给予白消安、靛玉红交替服用,白细胞控制在10×109/L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