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作用的发挥带来新的空间。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几点做法。
1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几年的课堂教学中笔者深有感触。而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造成一种具有感染力的、催人向上的境界,可以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良好的教学情境还可以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易于引起学习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丰富多彩的情境,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认识数学。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数学的学习是单调的,大多数的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是很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从亮点向右射出一束水线,使学生悟出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接着用不同色彩在射线上闪烁出第二个亮点及两亮点间的一部分,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再将左边一个端点向左延伸,总体看就形成一条直线。通过这样直观教学,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联系起来,使学生较容易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获得正确、清晰的几何概念。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例如,在相遇问题中,建立“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的解题模型,先用多媒体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分钟相遇的画面;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移动把它们合并成一段,即速度和;走了4分钟,就走了这样的4段。无需教师更多的语言,只借助多媒体,便清晰、形象、生动地传递了教学信息,降低了思维难度。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时,仅凭文字的叙述和教师的讲解,学生一定会感到枯燥无味,而且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单靠想象很难理解。有位教师用课件展示把圆分成4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正方形),然后把每一份再2等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把一个圆16等分,也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把一个圆32、64等分,也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学生看到,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细,拼成的图形就会越近似于长方形。由于在拼接的过程中,图形的面积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圆的面积等于这个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
媒体显示后学生尝试研究转化过程。首先,在剪的时候,不能随意剪,要沿半径剪,并且要等分。先从最少的情况来研究:把圆两等分再拼。(生操作)怎样?能不能拼成已经学过的图形?(不能。)那就在此基础上继续等分再拼——试试4等分、8等分、16等分……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什么?宽相当于圆的什么?然后让学生结合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很容易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形象又生动的特点,把原来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清晰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生动、形象地向学生揭示知识的内在规律。再加上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和教师的点拨、解说、提问,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合作交流,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
4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1)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大的优势,但是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并不能替代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不能替代教师的作用。多媒体课件能装载知识,但不能替代书本。教师要正确定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要正确引导学生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使用多媒体课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是一种学科对另外一种学科的介入,其离不开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了解,都是要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
3)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都对驾驭课堂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驾驭能力不只是对于教学媒体的掌握,还包括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节奏等方面。教师要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发挥出多媒体的优势,而不是让这种教学手段凌驾于教学内容之上。
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能够给学生、教师带来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但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一种新兴的事物,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去研究和探索。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北金小学)
1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几年的课堂教学中笔者深有感触。而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造成一种具有感染力的、催人向上的境界,可以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良好的教学情境还可以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易于引起学习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丰富多彩的情境,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认识数学。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数学的学习是单调的,大多数的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是很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从亮点向右射出一束水线,使学生悟出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接着用不同色彩在射线上闪烁出第二个亮点及两亮点间的一部分,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再将左边一个端点向左延伸,总体看就形成一条直线。通过这样直观教学,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联系起来,使学生较容易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获得正确、清晰的几何概念。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例如,在相遇问题中,建立“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的解题模型,先用多媒体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分钟相遇的画面;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移动把它们合并成一段,即速度和;走了4分钟,就走了这样的4段。无需教师更多的语言,只借助多媒体,便清晰、形象、生动地传递了教学信息,降低了思维难度。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时,仅凭文字的叙述和教师的讲解,学生一定会感到枯燥无味,而且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单靠想象很难理解。有位教师用课件展示把圆分成4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正方形),然后把每一份再2等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把一个圆16等分,也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把一个圆32、64等分,也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学生看到,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细,拼成的图形就会越近似于长方形。由于在拼接的过程中,图形的面积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圆的面积等于这个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
媒体显示后学生尝试研究转化过程。首先,在剪的时候,不能随意剪,要沿半径剪,并且要等分。先从最少的情况来研究:把圆两等分再拼。(生操作)怎样?能不能拼成已经学过的图形?(不能。)那就在此基础上继续等分再拼——试试4等分、8等分、16等分……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什么?宽相当于圆的什么?然后让学生结合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很容易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形象又生动的特点,把原来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清晰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生动、形象地向学生揭示知识的内在规律。再加上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和教师的点拨、解说、提问,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合作交流,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
4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1)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大的优势,但是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并不能替代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不能替代教师的作用。多媒体课件能装载知识,但不能替代书本。教师要正确定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要正确引导学生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使用多媒体课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是一种学科对另外一种学科的介入,其离不开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了解,都是要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
3)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都对驾驭课堂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驾驭能力不只是对于教学媒体的掌握,还包括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节奏等方面。教师要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发挥出多媒体的优势,而不是让这种教学手段凌驾于教学内容之上。
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能够给学生、教师带来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但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一种新兴的事物,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去研究和探索。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北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