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了“消除女性癌症认识误区”的健康论坛,就近年流传较广的4种女性癌症认识误区进行了分析,倡导女性朋友正确认识、科学防治癌症。
女性癌症4大认识误区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肿瘤防治科 吴春晓 郑莹(主任医师)
误区1:乳腺癌正在年轻化
正确观点:乳腺癌发病并不存在年轻化,相反是老龄化。中老年女性要重视乳腺癌预防,积极参加乳腺癌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年轻女性应从现在开始就注意预防乳腺癌,为将来减负。
现在,有关乳腺癌的报道经常出现“发病比西方提前10岁”“不再高龄”“日益年轻”等观点。对此,2013年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相应的专题研究,发现目前上海市女性乳腺癌发病并不存在年轻化,相反是老龄化。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平均发病年龄从40年前的54岁增长至如今的57岁。
②55~59岁年龄组的发病风险最高,50~59岁比40~49岁发病率高出23%,比30~39岁高4倍,是20~29岁组的38倍。
③去除人口老龄化因素以后,上海市女性乳腺癌的标化发病率,只有欧美发达国家的一半,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7%。
④近40年来,上海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主要体现在40岁以后。20~29岁组的发病风险无显著性变化,30~39岁组在1995年后扭转了发病上升的趋势,呈现出年均3%的显著下降状态,而40岁以上各年龄组都在明显上升,上升最多的是50~59岁年龄组。
误区2:没有家族史就不容易生癌
正确观点:有癌症家族史的女性要正视、重视癌症的预防,无家族史者也不能忽视。
近年来,人们对癌症的遗传性有了较高的认识,意识到了癌症家族史的重要性,但有些人却因为没有家族史而掉以轻心。
大多数癌症具有遗传性,但遗传的并非癌症本身,而是机体对于致癌物质的敏感性。因此即便没有家族史,如果不注意避免致癌因素,仍有可能生癌。而有遗传基因者,也无需过度恐慌,只要能注意远离致癌因素,就可能远离癌症。况且,家族史只是有无遗传的一部分表现,没有家族史,并不代表没有遗传到易感基因,目前有70%~-80%的女性乳腺癌患者是没有家族史的。
误区3:丢西瓜捡芝麻,忽视癌症主要病因
正确观点:癌症种类繁多,病因复杂,应从正规渠道获取癌症防治知识,不能道听途说,特别是不能轻信非医学专业人士或广告的宣传。
我们在对癌症患者的随访工作中发现,患者群体中流传着许多反思致癌病因的书籍和小册子,但其科学性良莠不齐,极易造成误导。比如:某位知名网友的说法十分流行,将自己得乳腺癌的原因归结为生活不规律、持续加班、日夜颠倒、胡吃海喝、心情压抑……
目前公认的乳腺癌主要病因有年龄、遗传易感性、月经初潮过早、绝经过晚、不生育晚生育、未哺乳少哺乳、药物或“补品”中雌激素的不合理摄入,尤其是那些实为非正规保健品的所谓“补品”、吸烟和被动吸烟、肥胖等。上述网友的归纳中却对这些甚少提及,所说的其实都是次要诱因,好比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误区4:甲状腺癌或将成为女性第二大癌症杀手
正确观点:癌症不等于死亡,只要积极参加防癌体检、早期筛查和抗癌治疗,乳腺癌、甲状腺癌难成杀手,其他癌症也是如此。
近年来,由于女性甲状腺癌发病逐年增多,因此社会上流传着“直追乳腺癌,或将成为女性第二大癌症杀手”的说法。这种说法存在2点错误:①发病占女性癌症首位的乳腺癌,在死亡癌谱中居第4位;②女性甲状腺癌发病增多,但死亡不多,每年仅100余人,且绝大多数在70岁以上,往往合并其他疾病。甲状腺癌发病多和死亡少的原因,早期发现工作普及和早期诊断技术提高的因素不可忽视。
女性癌症4大认识误区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肿瘤防治科 吴春晓 郑莹(主任医师)
误区1:乳腺癌正在年轻化
正确观点:乳腺癌发病并不存在年轻化,相反是老龄化。中老年女性要重视乳腺癌预防,积极参加乳腺癌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年轻女性应从现在开始就注意预防乳腺癌,为将来减负。
现在,有关乳腺癌的报道经常出现“发病比西方提前10岁”“不再高龄”“日益年轻”等观点。对此,2013年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相应的专题研究,发现目前上海市女性乳腺癌发病并不存在年轻化,相反是老龄化。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平均发病年龄从40年前的54岁增长至如今的57岁。
②55~59岁年龄组的发病风险最高,50~59岁比40~49岁发病率高出23%,比30~39岁高4倍,是20~29岁组的38倍。
③去除人口老龄化因素以后,上海市女性乳腺癌的标化发病率,只有欧美发达国家的一半,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7%。
④近40年来,上海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主要体现在40岁以后。20~29岁组的发病风险无显著性变化,30~39岁组在1995年后扭转了发病上升的趋势,呈现出年均3%的显著下降状态,而40岁以上各年龄组都在明显上升,上升最多的是50~59岁年龄组。
误区2:没有家族史就不容易生癌
正确观点:有癌症家族史的女性要正视、重视癌症的预防,无家族史者也不能忽视。
近年来,人们对癌症的遗传性有了较高的认识,意识到了癌症家族史的重要性,但有些人却因为没有家族史而掉以轻心。
大多数癌症具有遗传性,但遗传的并非癌症本身,而是机体对于致癌物质的敏感性。因此即便没有家族史,如果不注意避免致癌因素,仍有可能生癌。而有遗传基因者,也无需过度恐慌,只要能注意远离致癌因素,就可能远离癌症。况且,家族史只是有无遗传的一部分表现,没有家族史,并不代表没有遗传到易感基因,目前有70%~-80%的女性乳腺癌患者是没有家族史的。
误区3:丢西瓜捡芝麻,忽视癌症主要病因
正确观点:癌症种类繁多,病因复杂,应从正规渠道获取癌症防治知识,不能道听途说,特别是不能轻信非医学专业人士或广告的宣传。
我们在对癌症患者的随访工作中发现,患者群体中流传着许多反思致癌病因的书籍和小册子,但其科学性良莠不齐,极易造成误导。比如:某位知名网友的说法十分流行,将自己得乳腺癌的原因归结为生活不规律、持续加班、日夜颠倒、胡吃海喝、心情压抑……
目前公认的乳腺癌主要病因有年龄、遗传易感性、月经初潮过早、绝经过晚、不生育晚生育、未哺乳少哺乳、药物或“补品”中雌激素的不合理摄入,尤其是那些实为非正规保健品的所谓“补品”、吸烟和被动吸烟、肥胖等。上述网友的归纳中却对这些甚少提及,所说的其实都是次要诱因,好比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误区4:甲状腺癌或将成为女性第二大癌症杀手
正确观点:癌症不等于死亡,只要积极参加防癌体检、早期筛查和抗癌治疗,乳腺癌、甲状腺癌难成杀手,其他癌症也是如此。
近年来,由于女性甲状腺癌发病逐年增多,因此社会上流传着“直追乳腺癌,或将成为女性第二大癌症杀手”的说法。这种说法存在2点错误:①发病占女性癌症首位的乳腺癌,在死亡癌谱中居第4位;②女性甲状腺癌发病增多,但死亡不多,每年仅100余人,且绝大多数在70岁以上,往往合并其他疾病。甲状腺癌发病多和死亡少的原因,早期发现工作普及和早期诊断技术提高的因素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