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在初中课程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阐述了音乐中声势律动教学方法和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意义,然后对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展开讨论,并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初中音乐;声势律动;具体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6-0105
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初中开展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并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的推动下,初中音乐教材更着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有效地通过音乐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并且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将音乐教学效率达到最佳。而音乐声势律动可以促进初中音乐教学的创新能力以及学生对音乐的感染力,对学生音乐水平的提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声势律动教学法
声势律动教学指的是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将身体作为某种乐器,然后根据音乐的旋律用肢体发出各种声响,将音乐的形式表现得丰富多样。声势律动教学不需要抽象的理论知识和较难的肢体动作表现技巧,主要是考量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和对音乐旋律的自然感受。
二、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有利于发掘学生的节奏感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成长和发育阶段,在思想方面他们很容易因为对某些事物反感而产生暴躁的情绪,并且在这一时期他们对周围事物也存在一定的好奇心。如果教师合理地运用教学方式来培养初中生的学习能力是十分有效的。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使学生通过音乐律动来将自己的肢体动作作为乐器,提高他们的音乐体验[1]。经过节奏感的培训,学生可以在音乐中释放自己的情感并减轻一定的学习压力,同时也能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在进行声势律动的学习时,可以根据音乐的节奏用肢体动作做出一系列自然反应,将音乐的感知全部表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根据音乐的旋律在大脑中迅速运转,通过分析将声势律动充分表现出来,从而促进自身的创造力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通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促进自身创造力的发展。
3.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生都有自身的兴趣爱好,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和综合实践教学可以迎合初中生在这一年龄阶段个性发展的特性,使他们在课堂中不断勇于表现自我,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化发展。在过去的音乐教学中,由于课程的单一,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也相对降低。现在利用声势律动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还能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化发展。
三、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采用节奏模仿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辨识能力
音乐律动教学所涉及的内容较多,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对音乐节奏的感应,可以用节奏模仿法开展教学,使学生根据相似的节奏来寻找节奏感,从而判断音乐中的各种音符、音阶等要素,并以自己的风格用肢体演奏出来[2]。例如,音乐教师可以给学生演示一次音乐声势律动,然后让学生进行效仿,在学生有了艺术感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网络寻找一些相关视频,并播放给学生。播放结束后,教师让学生根据心得用身体打出一个节拍,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2.通过游戏教学,展开音乐节奏训练
每首音乐中的音律和音阶都不同,仔细听来也会发现音律的不同。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游戏式教学让学生产生音乐律动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感知能力。例如,在花城版七年级音乐教材中教唱歌曲《岭南春早》中,由于这是一首充满广东潮汕音乐韵味的歌曲,潮州民间大锣鼓常见的锣鼓点作为这首歌曲的伴奏。在教学过程中,学习音乐律动后,可以让学生跟着模仿,在所有的学生模仿過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排名,排名最后的三名学生需要到讲台上表演节目,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再如,教师在对学生的相关音乐律动教学讲授后,给学生排上序号,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一个背景音乐,让学生按顺序根据自己的自然感受与音乐律动一人拍打一段,使学生全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运用声势伴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运用声势伴奏并结合教学内容,可以更有效地让学生找到音乐违和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音乐创造力[3]。例如,在花城版八年级音乐教材中欣赏广东音乐《赛龙夺锦》时,在感受乐曲的情绪、力度与速度中,带领学生一起模拟击鼓的动作,然后让学生根据已学音乐律动进行表演,跟随乐曲所表现的情绪来控制律动的力量,并根据学生所领略的音乐感受来调节伴奏的声音和速度,以此达到让学生在律动中掌握乐曲主题的旋律与节奏的特点和规律,从中体验赛龙舟鼓手指挥赛龙舟的英雄气概。从而对乐曲及广东音乐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综上所述,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初中开展音乐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初中学生的艺术细胞和音乐感知能力,并且初中生面临着中考,通过音乐的学习也能减轻他们一定的学习压力并陶冶他们的情操。而音乐声势律动教学通过简单的音律和肢体动作可以让音乐学习变得更加简单化和节奏化,使学生学起来更有效率。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应当将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音乐律动学习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制定合理的教学手段,并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胡涵恬.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微[J].北方音乐,2020(2):155 159.
[2]徐伟.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中旬),2020(1):74 76.
[3]吴绮雯.初中音乐教学中声势律动的运用实践分析[J].北方音乐,2020(1):193-194.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洛浦街沙滘中学511400)
关键词:初中音乐;声势律动;具体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6-0105
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初中开展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并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的推动下,初中音乐教材更着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有效地通过音乐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并且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将音乐教学效率达到最佳。而音乐声势律动可以促进初中音乐教学的创新能力以及学生对音乐的感染力,对学生音乐水平的提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声势律动教学法
声势律动教学指的是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将身体作为某种乐器,然后根据音乐的旋律用肢体发出各种声响,将音乐的形式表现得丰富多样。声势律动教学不需要抽象的理论知识和较难的肢体动作表现技巧,主要是考量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和对音乐旋律的自然感受。
二、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有利于发掘学生的节奏感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成长和发育阶段,在思想方面他们很容易因为对某些事物反感而产生暴躁的情绪,并且在这一时期他们对周围事物也存在一定的好奇心。如果教师合理地运用教学方式来培养初中生的学习能力是十分有效的。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使学生通过音乐律动来将自己的肢体动作作为乐器,提高他们的音乐体验[1]。经过节奏感的培训,学生可以在音乐中释放自己的情感并减轻一定的学习压力,同时也能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在进行声势律动的学习时,可以根据音乐的节奏用肢体动作做出一系列自然反应,将音乐的感知全部表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根据音乐的旋律在大脑中迅速运转,通过分析将声势律动充分表现出来,从而促进自身的创造力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通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促进自身创造力的发展。
3.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生都有自身的兴趣爱好,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和综合实践教学可以迎合初中生在这一年龄阶段个性发展的特性,使他们在课堂中不断勇于表现自我,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化发展。在过去的音乐教学中,由于课程的单一,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也相对降低。现在利用声势律动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还能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化发展。
三、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采用节奏模仿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辨识能力
音乐律动教学所涉及的内容较多,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对音乐节奏的感应,可以用节奏模仿法开展教学,使学生根据相似的节奏来寻找节奏感,从而判断音乐中的各种音符、音阶等要素,并以自己的风格用肢体演奏出来[2]。例如,音乐教师可以给学生演示一次音乐声势律动,然后让学生进行效仿,在学生有了艺术感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网络寻找一些相关视频,并播放给学生。播放结束后,教师让学生根据心得用身体打出一个节拍,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2.通过游戏教学,展开音乐节奏训练
每首音乐中的音律和音阶都不同,仔细听来也会发现音律的不同。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游戏式教学让学生产生音乐律动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感知能力。例如,在花城版七年级音乐教材中教唱歌曲《岭南春早》中,由于这是一首充满广东潮汕音乐韵味的歌曲,潮州民间大锣鼓常见的锣鼓点作为这首歌曲的伴奏。在教学过程中,学习音乐律动后,可以让学生跟着模仿,在所有的学生模仿過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排名,排名最后的三名学生需要到讲台上表演节目,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再如,教师在对学生的相关音乐律动教学讲授后,给学生排上序号,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一个背景音乐,让学生按顺序根据自己的自然感受与音乐律动一人拍打一段,使学生全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运用声势伴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运用声势伴奏并结合教学内容,可以更有效地让学生找到音乐违和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音乐创造力[3]。例如,在花城版八年级音乐教材中欣赏广东音乐《赛龙夺锦》时,在感受乐曲的情绪、力度与速度中,带领学生一起模拟击鼓的动作,然后让学生根据已学音乐律动进行表演,跟随乐曲所表现的情绪来控制律动的力量,并根据学生所领略的音乐感受来调节伴奏的声音和速度,以此达到让学生在律动中掌握乐曲主题的旋律与节奏的特点和规律,从中体验赛龙舟鼓手指挥赛龙舟的英雄气概。从而对乐曲及广东音乐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综上所述,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初中开展音乐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初中学生的艺术细胞和音乐感知能力,并且初中生面临着中考,通过音乐的学习也能减轻他们一定的学习压力并陶冶他们的情操。而音乐声势律动教学通过简单的音律和肢体动作可以让音乐学习变得更加简单化和节奏化,使学生学起来更有效率。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应当将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音乐律动学习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制定合理的教学手段,并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胡涵恬.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微[J].北方音乐,2020(2):155 159.
[2]徐伟.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中旬),2020(1):74 76.
[3]吴绮雯.初中音乐教学中声势律动的运用实践分析[J].北方音乐,2020(1):193-194.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洛浦街沙滘中学51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