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应当“点”到为止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657592895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宏观层面的教材分析,还是微观层面的文本解读,其本质实际上都是相同的。教材分析是站在整个教材的视角,是对教材的结构、课文的组成等等要素进行分析,文本解读则通常是面向文本个体的,是面向某一篇课文的,其分析视角相对要细致一些。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常常会将教材分析与文本解读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保证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的衔接,可以保证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体现教材分析的思想。很显然,教材分析对应着战略视角,而文本解读对应着战术视角。进入课程改革之后,文本解读的一个新的趋势,就是追求多元解读。多元解读的价值在于,其可以让文本与学生的经验之间发生有效的碰撞,由于学生的经验不同,由于解读的视角不同,更由于学生解读文本时出现的观点不同,所以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多元的视角加上多元的观点,也就组成了五彩缤纷的课堂。
   但是有一个问题必须重视,那就是文本解读不应当是恣意解读,无论是文本解读过程中的施力点,还是文本解读后形成的观点,都应当强调点到为止。那么具体应当点到哪里为止呢?本文以《我有一个梦想》为例,谈谈笔者的一些浅显认识。
   一、高中语文的文本解读要关注学生认知
   首先必须强调,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追求多元化的视角是正确的,必须的。而要想实现课堂上文本解读过程中的多元观点碰撞,就必须关注学生的认知。从这个角度讲,教师在文本解读中,浮光掠影、旁逸斜出、重文轻语、角度单一等容易出现的现象,都是因为教学中存在着浮躁、思考停于表面、学习浅尝辄止等原因,因此,要提升文本解读能力,教师就应当静下心来,有深度地思考。[1]
   在《我有一个梦想》这篇课文的解读中,教师往往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我有一个梦想》是20世纪黑人民权运动的代表作,标志着在美国这样一个社会不同肤色的人走向了真正的平等。于是无论是《我有一个梦想》这篇课文,还是马丁·路德·金这个人,都成为一个标志。因为这个思维定势的存在,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总不可避免地急着想把这个观点传递给学生,这实际上会造成课堂上学生思维的单一性。
   为了保证学生思维的多元性,教师可以秉承开放的教学态度,让学生去阅读这篇课文,广泛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曾经的一节课堂上,笔者记录下了这样一段对话:
   师:作者的梦想是什么?
   生:获得自由。
   师:是作者一个人想获得自由吗?
   生:不是,是所有的黑人都想获得自由。
   师:作者就只有这一个梦想吗?
   生:好像不是。
   师:他还有什么梦想?
   生:黑人与白人的平等。
   师:其他同学有不同观点吗?
   生:我觉得作者还想追求法律保障,用法律来保障黑人与白人平等的权利。
   ……
   师:在刚才的思考当中,老师注意到了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递进,所形成的认识也不止一个。老师特别想知道,为什么你们会形成不同的观点?
   生:从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就能得到作者想追求自由的结论。
   生:其实我搜索过相关的其他材料,知道作者是一个人权斗士,因为他主张用和平抗争的方法争取权利,而且他在追求黑人权利的时候并没有仇视白人,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通过学生的这些观点可以看出,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形成不同的观点,往往因为学生的认知基础不同。因此关注并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实际上是保证学生在文本解读中观点多元的一个前提性条件。
   二、学生认知基础上的文本解读“关键点”
   允许课堂上的观点多元,不能只追求观点的标新立异,而要强调其疆域。本文强调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点到为止,所研究的就是这个“点”及其疆域。曾经的语文教学中,有一些值得研究的经验,如有教师总结出解读文本时寻找课文中“点”“篇”“面”,其中点包括变化点、重复点、矛盾点、荒诞点等,篇则是从人物、片段等角度入手,整体把握文本,帮助学生将认知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意的层面是文本解读的最高境界,把对文章意的把握与对学生的人格教育结合起来。[2]
   在《我有一个梦想》这篇课文的解读中,倒也可以参考这个思路。比如在研究课文背景的时候,学生了解到了这样的事实:1955年12月1日,黑人妇女罗莎·帕克斯,因为在公交车上拒绝给白人让座而被判入狱两年,于是黑人广泛抗议。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马丁·路德·金领导抗议组织拉开了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序幕……在文本的解读中笔者发现,这样一个事例可以成为学生理解文本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实际上也可以视作是作者在追求民主权利过程中的一个矛盾点)。因为这个点的存在,学生会思考在追求民主权利的过程中,作者会做些什么?带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我有一个梦想》作为作者在林肯纪念堂前的台阶上发表的一篇演講,成为了一个标志性事件。
   不少学生觉得奇怪的是:在黑人追求民主权利的过程中,为什么只看到演讲这一件事情?是否存在着其他的一些努力?这些学生的观点,在平静的课堂上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圈圈涟漪。作为高中学生,他们中的不少人知道,即使在今天的美国社会,黑人的权利相比较于白人而言,还是有所不如。尽管种族歧视已经成为美国政治的一个大忌,但是在社会中歧视黑人或其他肤色的人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于是这些学生就开始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
   在笔者看来,这是课堂上的一个关键点,标志着学生的思维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他们的思维不再局限于课文,而是将思维的触角深入到课文所描述的事件的来龙去脉。而到了这个时候,教师也就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是顺着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还是将学生的思维拉回课文?——这两个观点实际上也是笔者在与同行交流的过程中,争执得较为厉害的两个观点。
   笔者的观点是:从学生的思路出发,结合本文教学的目标,在教学中既要“点到”,又要注意“止”。
   具体说,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想要知道作者发表这篇演讲的前因后果,进而想知道美国黑人在争取民主权利过程中的种种努力。学生的这个思路显然是合理的,但是重要的一点是,语文课不能上成历史课,文本解读不能成为历史事件的堆砌。因此教师在把握课堂进程这个度时,无论是提前准备还是即时选择,可以简略的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历史事件,包括作者那个时代以及今天美国社会的情况。在简略介绍的基础之上,重回课文,强调作者的这篇演讲在美国黑人争取民主权利进程中的历史性地位,让学生认识到作者的梦想在今天的美国社会里也没有完全成为现实,但是正是因为这些梦想的存在,使得有色人种在追求民主权利的过程中奋斗不息……
   三、文本解读需要重视教师身份及其映射
   有了教师的上述努力,那对课文的解读就出现了一种理想的形态:一方面学生的思维是深入的,在这种思维的引导之下,学生既理解了文本,同时又超越了文本;另一方面学生的思维不是无限延展的,教师引导与约束的结合,使得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出现了深度解读的关键点,但又没有越过文本解读的应有边界。因此这可以认为是文本解读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范例。
   行文至此,相信语文同行已经意识到一点,那就是在文本解读中强调点到为止时,语文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一般认为语文教师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应有三种身份,一是读者,二是教者,三是学生。[3]这三种身份如果把握的很恰当,那教师在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就能真正成为一个很好的引导者,既引导着学生文本解读的方向,又约束着学生思维的旁逸斜出,从而能够让文本解读做到“点到”,同时又有所“止”。
  
   参考文献:
   [1]张君.语文:文本解读能力依然是执教的前提[J].四川教育,2014(Z1):89-89.
   [2]刘建功.点·篇·意:文本解读三境界[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3):134-138.
   [3]唐惠忠.文本解读三题[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1(4):26-28.
  张功忠,江苏省徐州市九里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秋夜》写于1924年9月15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12月1日《语丝》第三期,是《野草》的第一篇。时值“五四”新文化运动落潮,革命阵营分化,发生于1923年的“兄弟失和”事件,使作者鲁迅内心世界充满了孤独和彷徨。但此次的孤独彷徨较之十多年前因辛亥革命失败而造成的孤独苦闷,是截然不同的。辛亥革命的失败,使作者“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足的了”;而这一次,作者虽有孤独彷徨之感,但却并不消沉悲观
一天,马克·吐温在教堂里面听牧师演讲,起初,他觉得牧师说得特别棒,感动得他掏出钱准备捐款。過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说完,马克·吐温有些不耐烦,决定只捐点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在说,马克·吐温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等牧师演讲结束,要求大家募捐时,生气的马克·吐温不仅没有捐钱,还偷偷从盘子里拿了2元钱。  心理学解释这种现象叫作“超限效应”,意思是说得越多,说服力会大打折扣。  多说未必有益,少言
带上眼镜,变身成航天员,穿梭于八大行星中;化作一个星宿,在无垠的太空中遨游;亲眼见证土星的光环、木星的大红斑……在中关村二小,这些都不是梦想,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就可以实现!4月5日下午,中关村二小与北京某公司合作的VR虚拟现实沉浸式教学系统公开课正式开讲啦。中国教育学会专家、海淀区教委领导、北京教育学院计算机系专家、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科学与信息教研员、学校骨干教师及新闻媒体观摩了此次公开课。  
亿万富翁兼石油大亨小保罗·盖蒂在自家豪宅中安装了一个投币付费电话供客人使用,这样他就不用自己掏电话费了。  达尔文的表弟高尔顿发明了水下眼镜(泳镜),只是为了方便自己在浴室里看书。  愛因斯坦在临终前,把最后一句话用德语讲给了一位不会说德语的护士。  恐怖作家斯蒂芬·金不但不会给自己的孩子讲睡前故事,反而会让孩子们给他讲故事。
然而古生物學者发现,人类历史不过只占了这个星球生命的几个“微瞬”——宇宙英里的一两英里、宇宙年的一两分钟而已,而这个发现又导致第四个“弗式革命”。连同弗氏所指的第二个革命——或达尔文的革命言论——这种时间观念产生了明显的威胁。因为人类历史的短暂,意义非常清楚;而清楚的意义通常是正确的:如果人类只是繁茂的生命之树的枝丫,如果这枝丫,只在地质学上的前一瞬间才伸出,那么我们很可能不会是进化过程中可以预测
当《清风三叹》书稿的最后一题收尾后,我长出了一口气,我放心了。最起码,我的散文版的《母亲》应该是完成了。  这下好了,即使我因了身体的情况不能再写,那也不怕了,因为我总算是有一个完整的散文版《母亲》版本,可以呈献给我仙逝十五年的母亲了。  散文版的《母亲》,还包括去年出的《流水四韵》和《同声四调》,加上刚完成的《清风三叹》,这就是三本书。  这三本书,我都不是一气呵成地写成的,而是一题一题地,断断
最早的充气轮胎是白色的  你知道吗?世界上第一个橡胶轮胎是白色的,因为轮胎是由橡胶制成的,而橡胶的天然色是白色。但是,这种白色橡胶轮胎无论是强度还是抗撕裂性都不够理想,容易老化,而且价格也比较高。使用时间久了,胶料会变黄变棕,失去了装饰效果。  后来,人们在制造轮胎的时候,除了橡胶,还添加了一种黑色物质——炭黑。这样,轮胎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黑色。  当炭黑与橡胶结合之后,橡胶就会变得非常坚固。尽管
大凡名家对自己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命名,往往是匠心独运而非随心所欲。鲁迅先生尤其如此,如孔乙己、夏瑜、驼背五少爷、红眼睛阿义、九斤老太太、豆腐西施杨二嫂等莫不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名字有的是起到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的作用,有的是体现作者爱憎或透露人物命运,有的是传达特定的时代信息和揭示社会背景。所以解读作品中人物尤其是主人公的名字,有时也成为我们解读文本的一个有效的手段。以下是我们试着对鲁
《我与地坛》第一、二部分选入教材,一般的教学关注文章的主题——第一部分的“重生”与第二部分的“母爱”。但在最近的重读中,发现文章的语言很有特点,虽然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也没有什么机巧的比喻,但是妥贴异常,独具匠心。试举几例探讨。  1.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  疑问: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放在一起是否有些啰嗦?  解释:这两句话表面上的差异是坐标的差异,前句以“我家”为坐标,后者以“
那天下班后,我躲开二氧化碳那讨厌的气味,一回到家,马上打开了一罐压缩氧气,深吸了几口,然后按下电话上的留言读听按纽。前两个留言索然无味,都是广告公司在宣传他们新客户的产品,一些密度更高的压缩氧气和味道更接近天然水的合成水。但是第三通电话却吸引了我的注意。那是我的老友小乔打来的电话。  我和小乔从小学时代就是同学,他在大学毕业以后加入了国家科研中心。前两年最后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满面红光的告诉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