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发展笔谈

来源 :旅游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凌云:国民旅游:一个关乎民生的旅游新课题
  张辉,王燕: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促进旅游业稳定发展
  汪宇明:彰显旅游民生价值,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
  郑世卿:相关者利益博弈:另一种视角看旅游与民生
  刘锋:“民生改善”引领旅游发展方式转变
  王艳平:旅游民生西部计划
  
  国民旅游:一个关乎民生的旅游新课题张凌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北京100024)
  我国旅游业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以赚取外汇、招商引资为主,到目前的以扩大内需、安置就业为重,主要都是将旅游作为一项经济事业和重要产业来发展。也就是说,强调旅游的经济属性。只是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层面和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旅游市场重点由入境旅游转移到国内旅游而己。但是,旅游除了经济属性外,还有很强的社会属性。在我们的旅游业实践中,社会属性主要体现在旅游业的公益性方面,如慈善旅游(charity trip)、志愿者旅游(volunteer tourism)和扶贫旅游(pro-poor tourism,PPT)。这些旅游活动的受益者是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和居民,而较少考虑旅游者本身。早在1980年的《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中,就巳将公民的旅游、度假和休闲权看做基本人权的组成部分,呼吁各国通过立法来保障实现这一权利。这也就是所谓的国民旅游(national tourism)。国民旅游与国内旅游(domestic tourism)两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国民旅游关注的是旅游者的人群特征,而国内旅游侧重的是旅游者出游的地理特征。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生活,也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人际关系的隔膜。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精神紧张、焦虑压抑、纠结苦闷等成为部分人群中存在的一种较普遍的心理问题和社会现象。最近,广受关注的富士康事件就是一个例证。旅游作为一种暂离惯常环境、亲近自然、寄情山水、增进入际交往的消遣活动,具有舒缓紧张心理的社会治疗作用。西方学者甚至将一些山水自然风光称为自然的医疗性风光(medicinal landscape of nature)。在目前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国民旅游可以作为化解社会矛盾,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慰藉精神的心灵鸡汤。要让我们的国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旅游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有效途径。
  在2009年12月国务院出台的41号文件中,对我国发展旅游业作了明确的定位,即“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从国家层面对于发展国民旅游的政策支持。国民旅游产品既有私人产品,也包含一部分如社会旅游(social tourism)之类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社会旅游是指政府或其他协会组织以津贴或其他形式资助低收入者或无法承担旅游费用的特定群体的旅游。发展国民旅游首先需要政府转变职能,由传统的行政领导转变为提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鼓励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还要肩负起照顾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守夜人”职责,利用税收和财政性收入推进社会的卡尔多一希克斯改进。这方面法国巴黎市政当局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参考。自2001年起,巴黎市政府每年7~8月举办“巴黎沙滩节”,在塞纳河畔的左岸标新立异地布置一段人工沙滩,并将从市中心沿着塞纳河边的一段5km快速行车线(用以舒缓市中心的交通车流)临时设置为非机动车道。为期20多天,把行车道让出来给那些喜欢漫步、骑自行车和玩滑轮运动的游人。后来,每年斥资数亿巨款又将马路布置成椰树掩映的沙滩、草滩、石滩、咖啡座、舞台。2008年,巴黎市政府投入240万欧元,其中企业赞助140万欧元。法国最大的建筑集团拉法基承担铺设沙滩的任务,动用了近120次卡车,从周边省运来2400吨细沙。该海滩每年接待近400万市民和游客。对于外来游客来说,与巴黎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相比,塞纳河畔的人造沙滩,除了新奇外,吸引力较为有限,尤其是在法国南部的地中海沿岸有许多国际著名的一流海滨度假区,如蓝色海岸。巴黎的人造沙滩不具有比较竞争优势,而经济条件优越的巴黎居民会去真正的海滨度假胜地。所以,巴黎市政当局营造人造沙滩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低收入居民夏季休闲活动的需要,这也是社会旅游的一种表现形武。
  总之,要将旅游惠及全体国民,成为民生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超越旅游产业经济属性的传统思维模式,充分发挥各级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企业等相关利益方的作用,加强对于国民旅游的宣传教育,在法律和制度上保障国民旅游与休闲的权利,丰富国民旅游活动,创新国民旅游方式,提升国民旅游服务品质,这是当下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课题。
  (作者系该院院长,教授;收稿日期:2010-06-20)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促进旅游业稳定发展
  张 辉 王 燕
  
  (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北京100044)
  旅游作为人类的基本需要,以存在先于本质的存在主义哲学理论为指导,本质在于人们离开居住地,在空间位移过程中所追求的自在生命及其自由体验的状态。自在、自由、自得是旅游最基本的特征。同时,旅游是人在精神的自由中历经审美的、道德的、创造的、超越的生活方式,呈现自律性与他律性、功利性与超功利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下人的一种自由活动和生命状态,是一种从容自得的境界,是人的自在生命的自由体验。而在现代社会中,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温总理在今年的春节团拜会上提出了政府对民生的一个承诺,即“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正其衣冠,尊其瞻视”的民生状态是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性的充分维护为特征的。因此,当下探讨旅游及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民生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切实的战略指导意义。
  以人本思想为主线,从民生之本、民生之基、民生之依、民生之盾等维度充分剖析旅游及旅游业的发展与就业、教育、分配和稳定等民生现实问题的相关性,以负责任的态度为政府制定旅游规制和实现结构调整诠释新的视角。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旅游业以其综合性和强关联性见长,在拉大就业增长时呈现出就业容量大、门槛低和方式灵活等特点,表现出较强的就业弹性,还可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2007年,旅游业在全球创造了超过2.31亿个就业机会,位居各行业前列,其中在中国就创造了7000多万个就业机会,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认为,2010年中国旅游业直接创造1900万个就业机会,占全国就业职位总数的2.4%;旅游经济将创造6890万个就业机会,占全国就业职位总数的8.5%。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0年就业目标是城镇新 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因此,政府为增加农民就业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应指导就业空间开拓,重视新型旅游业态的创新,如旅游装备工业和纪念品工业;旅游生态农业与观光农业、社区旅游;体验型、度假型的旅游交通运输业;旅游景区、景点的保护、修缮和管理业;出入境旅游服务业、旅游策划咨询服务业;会展旅游业、都市旅游业;度假旅游和特色专项旅游业;汽车旅馆业、旅游餐饮业和度假酒店业等,从而扩大就业规模,改变就业的地区和产业结构的失衡性。
  教育是民生之基。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使2010年成为教育改革年,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然而,教育公平的实现不仅要求政府的公共财政加大向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和财力薄弱学校倾斜的力度,更重要的是改变落后地区排斥教育的落后理念,从而使教育公平的民众自觉性力量充分发挥,实现受教育的权利切实由民众自觉享有并执行。基于此,旅游的教育功能应该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大开发旅游教育产品的支持力度,如道德教育旅游产品、修学教育旅游产品、健康教育旅游产品和美育教育旅游产品。因为,旅游通过对个体的知识、技能、健康、思想意识等方面的作用机制,从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系统的民族凝聚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旅游者的“示范效应”不仅提升了落后地区居民保护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同时通过模仿和学习,在行为举止、卫生习惯、经商意识、审美倾向、爱国精神和环境友好态度等方面都得到了改善和提高,是落后地区居民以受益于先进文化的态度,积极响应于政府的教育公平的改革目标。
  对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给予更多关爱,保障好他们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继续抓好扶贫工作是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七五”计划将旅游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批贫穷落后但拥有较高质量旅游资源的地区得到了国家和地方计划内资金的扶持,开始有计划的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工作,在旅游扶贫方面取得了大面积丰收。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3年底的2900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到3%左右。2004年,全国592个贫困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了5.8%,比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高出1.5个百分点。然而,为避免旅游“飞地”现象在落后地区出现,最大限度地规避农民利益受损,发挥旅游扶贫的最大效益,政府应制定规则,强化对投资主体的社会责任的约束力,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旅游业作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在拉动内需、扩大消费、调整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和增加就业规模等方面发挥着显著的功效,从而成为经济转型时期的重要稳定器。通过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几项重要改革的相互关系分析,当下政府制定旅游规制的意识根本转变在于,对旅游价值取向在单一经济价值的基础上,开始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重价值取向转变,重视旅游业的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以人为本,注重人的旅游需求的全面满足和旅游与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共生、稳定发展,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作者为该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作者为该系博士生;收稿日期:2010-06-28)
  
  彰显旅游民生价值,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
  汪宇明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200062)
  “发展方式的转型”是最近几年来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走向最流行的话语。2009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赋予了旅游业“国计民生”的战略高端地位,也把“人民群众更加满意”提升为衡量旅游业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为旅游业发展方式的转型指明了方向。
  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的进程表明,国民旅游发育发展的程度,说到底是一个国家民生质量的标志。旅游业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改善,促进国际社会关系和谐与和平发展,促进地区公正与公平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水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推进旅游业发展和改善国民休闲旅游状况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1994年中国政府实行双休日制度,1999年实施“旅游黄金周”制度,使得数以亿计的公民享受了长距离外出旅游的游憩机会。2007年清明、端午、中秋3个传统节日纳入国民假日制度体系,使得公民游憩休闲的总体时间达到115天;其中,公民的法定假日总体上达到了11天的水平;法定假日和双休日的组合,形成一些具有一定弹性的休假制度,使得国民享受休闲旅游的机会更具有选择性。随着国民休闲计划的相继推出和实施,休闲旅游已经成为中国公民彰显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和旅游客源地国家之一。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始终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第一要务,也是彰显民众发展权的民生价值所在。但对于发展方式的探索,优先发展领域的选择,发展在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和统筹,却是需要人们严肃对待的长远战略性命题。从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历程来看,推进旅游发展的政策基点存在着经济关注度远远高于民生关注度的倾向。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旅游业被列为许多地方的经济发展增长极或主导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政府公共投资对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景区建设的倾斜,也带来了公共游憩资源的部门分割与权益博弈格局的多元化。尤其是具有全民属性的国家级游憩资源权益的地方化或资本化,一定程度上带来公共游憩资源民生价值的流失或配置格局的失范。即便是“旅游黄金周制度”的推出,也主要是基于扩大内需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考虑。对旅游GDP的过度关注,以至于公共政策领域里彰显旅游民生价值方面的公共品供给不足,成为人民群众对于现代服务业不尽满意的一个重要诉求点。
  这些年来,公共政策领域里的民生与生态环境的政治伦理倾向,赋予政府在引导旅游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更多的独特服务功能。随着国际自然、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旅游业成长与发展的条件正在发生急剧变化,旅游民生价值的凸显、旅游发展要素的重组、旅游产业重心的转移、旅游业态格局的创新、旅游产业质量提升是其主潮流。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要适应这种格局的变化,顺应民生价值的诉求。“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进一步切实保障和赋予公民更多的游憩权,促进国民旅游质量水平的大幅提升。
  为此,要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针,切实改变“过分注重旅游业的经济或产业功能属性而忽视旅游业的民生价值倾向”,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政府保障民众公共游憩权利、改善民生质量的重要作为领域:一是以建 构国家公园体系为抓手,创新公共游憩空间的供给模式,推进国家级自然文化遗产类资源管理的机制体制创新,为国民提供更多、更优质、更舒适、更自然、更生态、更便利的公共游憩空间;二是进一步改革公民假日制度,完善和创新既具有中央统一意志又彰显地方化特点的国民休闲计划,优化公民休闲游憩的时间配置,适应国民收入增加的变化趋势,适度增加国民法定假目的天数,为实现国民休闲游憩权益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三是扎实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把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强化政府旅游职能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结合起来,转变政府作为方式,提高政府作为质量,统筹利用和配置好公共交通、公共信息、公共安全、公共教育等社会资源,营造便利与畅爽的旅游体验环境;四是推进国民旅游素质教育,由浅入深,以点带面,促进国民旅游素质教育在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及大学教育等不同阶段全面普及;要把户外休闲旅游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教育环节;五是进一步推进旅游规制建设,以维护公民游憩权的时空保障,维系国家遗产类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提高全民游憩福利水平,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作者系该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收稿日期:2010-06-21)
  
  相关者利益博弈:另一种视角看旅游与民生
  郑世卿
  
  (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上海200020)
  旅游业关乎国计民生。国计者,支柱产业;民生者,狭义为民之生计,广义则是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服务业。让人民群众满意,让游客获得预期甚至超过预期的体验,是旅游业最大的民生行为。我国旅游业当前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产品的同质化程度比较高,游客多元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这也是很多游客出境旅游的主要诉求。保障民生,并非否定旅游产品的商品属性,并非要求所开发出的景区或所组合出的旅游产品都针对大众市场。针对各类游客的不同需求,设计并提供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是旅游业重视民生的本意,更是旅游业满足民众各类不同需求的必然措施。多元化发展就是旅游业重视民生的首要任务。
  撇开游客这个“外生变量”,具体到旅游开发的微观层面,如何在保障民生的基础上改善民生?分析利益相关者在开发过程中的博弈也许不失为一个独特而有效的视角。
  首先看博弈的主体。利益相关者所涉及的主要三类主体是地方政府、旅游企业与当地居民。在开发过程中,三类主体存在利益博弈的过程,而博弈的结果就是民生。旅游开发过程中,地方政府将获得景区经营权让渡带来的资金、旅游企业的税收与旅游开发形成的带动效应。而旅游企业则投入开发所需的人、财、物,获得经营期限内的营业收入。当地居民还可以获得因旅游开发而通过经营相应产业获利的可能性以及部分就业机会。但他们可能因旅游开发而失去土地,作为弱势群体的当地居民,其分享旅游开发带来的成果是民生的难题,更是旅游开发中的不确定因素。
  其次看博弈过程。景区或旅游资源经营权让渡博弈基本上发生在当地政府与旅游企业之间,居民只是这个博弈结果的被动接受者。征地或者拆迁过程只是当地居民处于不利地位的另一个信息不对称博弈。第三个博弈则发生在三者之间,即旅游开发中形成规模市场,当地居民尝试分一杯羹,旅游企业则想收益最大化,地方政府则是以行业管理者身份出现进行调节。
  再看博弈的结果。三次博弈的结果以第一次博弈结果最为重要。这个结果无非是相关者达到利益均衡的一个契约。该契约存在3个问题:第一,契约订立过程中当地居民缺位,因而当地居民利益缺少保障机制;第二,契约的时间期限不可能太短,因为旅游企业在开发过程中需要长期且金额巨大的投入,而投资回收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第三,契约期限长导致另一个问题是原有的利益均衡格局可能被一些不确定因素打破,因此博弈主体有动力追求一种新的均衡,也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旅游企业不愿放弃预期利益,而地方政府与当地居民则有动力通过各种手段去侵占原有属于旅游企业的利益,包括各种行政手段的刁难与不正当竞争。博弈的结果很可能是三者皆输,更是对民生最大的侵害。旅游企业对资源破坏性开发,因为对未来预期变差。地方政府税收减少,资源难以再生。而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前期投入也将可能化为沉没成本,就业及相应收入都会因旅游业的败落而大幅减少。
  如何建立合理的博弈规则以最大限度保护民生?笔者以为应关注以下3个要点:
  其一,博弈三方参与,确保各自利益。当地居民在博弈中的缺位(话语权的缺位)导致其利益难以保障。因此,强调当地居民的参与是保障民生的根本,也唯有此,三方在旅游发展中才能形成合力。将居民的土地、资源、人力等生产要素资本化,即居民以土地经营权、旅游资源经营权和劳动力等入股,成为旅游企业的员工,又是股东。这样,居民的收益并非一次性的土地征用补贴,而是年年分红形式的长期收益。
  其二,利益分配执行公开透明,保障民生。政府作为旅游资源经营权让渡资金的实际支配者,需要在这笔资金的二次分配中尽可能更多地惠及当地居民。而企业在分红过程中也要保证公开透明,以股东大会的方式确定利润分配方式,确保居民获得应有的收益。
  其三,建立契约履行的保障机制。“契约必须遵守”,是一个古老的法律命题。契约一旦订立,应建立保障其履行的相应机制。当然,契约履行最大的保障是订立过程中多方利益均衡。契约的履行是对各方利益最为基础的保障。政府作为公共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必须有着始终如一的态度。企业与居民是契约的执行者,即使利益均衡被打破,也不能因此而破坏契约履行。契约的坚定履行使得各方对未来预期非常明确,也有利于各方获取预期的利益。
  博弈规则显性,契约履行坚定,民生保障与改善,并非难事。博弈的各个主体之间形成共同的利益诉求:政府因旅游业兴盛而获得税收和相关带动效应;企业因经营而获得预期利润;居民也因旅游业发展而获得稳定收益。旅游与民生互相推进,在更大层面上也有利于满足民众的旅游需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作者系该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收稿日期:2010-06-22)
  
  “民生改善”引领旅游发展方式转变
  刘 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10)
  中国旅游业经历了从新中国建立时的外交业,到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型产业,再到当前正在酝酿的国民休闲旅游计划,经历了从关注政治一经济一民生的历程,呈现出从单一注重经济功能转向关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人本等多元功能。“民生改善”将引领中国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变。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今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4000美元,即将踏入世界银行标准的上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未来10年,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的时期。与此同时,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劳动力 成本、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因此,推进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将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的一条主线。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必须认真思考未来中国旅游发展之路,着力从改善民生的角度来促进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变。
  长期以来,旅游与民生联系得并不紧密。事实上,2009年13亿人口实现近20亿人次的国内外旅游,旅游消费不亚于其他任何一种民生消费。一般意义上的民生,涉及公民的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和人身安全等,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按照层次递进性,获得了“物质满足”的民生将更多转向“精神和文化的追求”的民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无疑是未来更值得关注的民生,是更高层次的民生。
  旅游是人追求更好生活与发展的基本权利。对旅游休闲的本质理解应该是:旅游休闲关注的是生命的本质,是人类对自身的人文关怀,是对真、善、美与自由的追求。旅游不是少数人独享的特权,不是所谓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不是民生之后的事。旅游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人人皆能旅,旅者皆满意”。要以旅游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保护传统文化,实现社会全面和谐、人民幸福。这样,旅游才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实现战略转型,要转变发展方式。国务院41号文件对旅游业确定了两个重要定位,现在大家似乎更多关注的是“战略性支柱产业”,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才是根本。旅游业发展了30多年,现在应该追求什么?笔者认为,不应该再单纯追求游客和收入规模的量的增长,而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追求质效提高和让人民群众满意,既要让游者满意、也要让业者满意、还要让社区居民满意。如此,到2020年,我国才能实现不仅旅游产业规模达到世界前列,而且质量和效益也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
  为此,各地各层级的旅游政绩观和发展理念必须转变,不能单纯以建设多少旅游景区、接待多少游客、增加多少收入作为评价业绩的主要标准,而应更多关注综合质量、旅游者权益等的提升。要实现这些转变,以下几点需要优先关注:第一,让旅游普及大众。让更多人能参与到旅游中来,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要着力转变各地的门票经济模式,从“一票经济”向食、住、行、游、购、娱、会、康、教等多要素融合的“一链经济”转化。门票降下来,但游客多起来,好评多起来,消费多起来,旅游综合收益不降反升,何乐而不为。要更多地从依靠资源、资金驱动转变到依靠创新、人才和服务驱动上来。这方面,西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第二,提高旅游体验质量。大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国外旅游发达地区普遍有良好的旅游服务品质和旅游公共服务作为支撑。服务将越来越成为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我们需要在提供优质和完善的旅游信息服务、旅游者权益保护、旅游安全救援等方面加大力度,以适应旅游业大众化、散客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第三,积极扩大旅游就业空间。重点发挥旅游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大力增加旅游就业。重视人才、教育和职业培训等工作,加强对农村地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以旅游的途径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第四,继续推进旅游扶贫工作。应加大向中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和革命老区的政策倾斜,加大旅游扶持力度,培育特色“造血产业”;第五,要保障当地居民权益。强化旅游反哺社区,例如云南的普达措推出的“旅游反哺农民”方案就是一个很好的创举,需要很好的体制机制设计来规避旅游业的不良效应,如资源破坏、乱占土地、文化冲击、物价上涨等。
  总之,旅游发展要做到“旅游利民生,利为民所谋”!
  (作者为该中心研究员;收稿日期:2010-07-02)
  
  1 国计民生与旅游发展
  将旅游与民生结合起来,意味着从旅游视角来看待社会福祉,也意味着旅游要对国计民生做出重大贡献。
  全国范围内改善民生质量最为紧迫的大区域当属西部。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一直没有间断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扶持,西部居民生活质量虽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总体相对落后的经济形势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家各部门及东部发达地区在过去60余年里为西部都做了很大的努力,但远没有达到那种给人以渔且使人能渔的理想状态,等待上级救济意识在西部仍占有一定的市场。中央政府投资及沿海发达地区援建的许多设施往往利用率不高,没有产生应有程度的民生意义。
  2009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国务院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为旅游以民生意义在西部大发展提供了机遇,旅游解决社会重大问题将成为学术研究一个新域。
  2 提案旅游民生西部计划
  事业开始于文本,提案旅游西部计划便具有这一理念。长期以来,旅游在国家政策层面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原因恐怕在于迄今为止的旅游实践未能达到对国计民生有显著贡献的高度。近年来,各地政府重视旅游是因为其提高了属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正因为诸多地方关于旅游的适时觉醒,才促使国家开始重视并积极推进旅游。
  在国家层面上,旅游如何操作才能对改善民生有显著作用,由东部发达地区的精神需求和西部地区的物质需求所决定,需要国家怎样的政策支持才能效果更好,让发达地区居民的旅游权益实现在西部地区,将发达地区被赋予的单纯的扶贫责任转化于自身权益的落实中,甲之权益也可为乙之民生,这不仅是一个大胆的设想,也在东西部之间创建了一种公平,是以循环经济思想来整合旅游需求。
  旅游民生西部计划或日国民休闲旅游西部计划,本质上即是同时给予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以支持,发达地区得到的是权益,不发达地区得到的是设施和技能,然后政策规定那种权益要以在西部旅游的方式得以实现,如此可让西部地区的接受生活救济改为有市场保证的生产活动,让东部地区单纯的扶贫责任同时兼有实现旅游权益的功能,最终实现改善西部民生、兼顾东部权益的双重目的。
  3 旅游民生乃国家战略
  旅游要大力发展的路径之一是自身要真正成为国家战略的主要组成。假定富有后而求精神享受的旅游定位,在现阶段难以让旅游在国家战略层面占据重要席位,通过旅游让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联系起来,进而研究政策该怎样支持,则有助于旅游升级为国家战略并得到足够的重视。
  东部地区需要度假性旅游资源,如:森林、高原、温泉、海边、荒漠等,国家可在西部此类资源所在地做扶持性建设——设置国民健康与度假基地。国家旅游局曾提出“国民休闲旅游计划”,广东等发达省份也曾一度给予媒体上的响应,但目前还不能启动的事实值得思考。
  以旅游资源作为操作上的切入点还有其学术启示,度假性旅游资源具有非物质视角意义——不具有一定的物质形态和不占有一定的空间,森林之不可数、温泉涌出的不定型、高原的平台性及海洋的辽阔等,西部景观之原始或苍凉,正是东部发达地区居民精神所追求。西部以自身的非物质服务于东部的精神需求,东部则以精神消费给予西部以物质支持,这样可以大幅度削减旅游环保的成本。
  除国家在政策上要扶植西部旅游度假等设施建设外,也要对东部地区给予资助,但要限定受资助者只能在西部实现接受资助的权益,可以在交通上做补贴,也可以在获准假期上给予行政规定,还可以面向老人、儿童、军人等发放西部旅游券。旅游民生西部计划还需要课题支持,要研究适合西部的旅游民生发展模式及一揽子政策支持要点,深刻理解现代性、公平性与创新性则有助于目标的实现。
其他文献
摘要 酒店网站功能作为酒店信息化的研究要点之一,已有成果多关注网站本身的结构和内容,忽视了酒店网站为其顾客服务的本质。本文在确定网站功能结构和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首先利用问卷调查法了解顾客对于酒店网站功能的需求。然后对60家样本酒店的网站进行了访问,分析其所具有的功能。研究认为,目前广州市星级酒店网站功能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基础层能提供简单的酒店信息,但忽视了酒店顾客的旅游需求;主体层的功能不能满足
期刊
摘要 近年来,高速城市化进程所引发的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对我国的大遗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遗址地地方政府在新形势下面临着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两难选择。如何实现大遗址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并举,一个与之匹配的管理体制是其前提与保障。为此,本文对我国大遗址管理体制进行了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在论证大遗址管理对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可借鉴性的基础上,通过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改革历程总结与经验教训分析,
期刊
摘要 本研究运用关键事件法探讨顾客感知的服务不公平性问题。作者在广州收集顾客在旅游服务中经历的不公平关键事件264个。对这些事件的分析表明,顾客在旅游服务中感知的不公平涉及结果公平性、程序公平性、交往公平性和信息公平性4个方面。在此基础上,作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如何提高顾客感知的服务公平性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对研究局限性、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服务公平性;关键事件法;顾客
期刊
[摘要]目前关于周边环境与景区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还几乎是个空白,尚缺少统一的规范和普遍认同的评价体系。本文基于广义环境指标,以游客体验为各因子值的数据及重要性程度百分比来源,对周边环境与景区协调度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设计、模型确立、评价方式与协调度量表等问题做了一些探讨,并以2007年5月26日~6月3日问卷调查为基础,对平遥古城周边环境及景区协调状况进行定量分析。从古城的实证研究中,可以看出景区
期刊
摘要 传统地名翻译的不足在于对语言转换的理解存在表征性的偏狭。本文从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现存英译本所涉及的地名英译切入,通过汉语拼音方案的运用之于国家统一形象、地名翻译的范式及其变通以及音译、直译与文化传神意译原则之于国际交流意象,引出对旅游地名翻译的范式及规范管理可能的向度的探讨,并上升到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 地名转译与管理;《徐霞客游记》;文化生态  中图分
期刊
[摘要]在综合分析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及旅游地竞争力评价体系基础上,结合可持续旅游核心标准,着重关注当地居民与旅游者感知,构建农业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系,体系包括3个层次26个因子。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旅游地为例,运用非线性模型,结合MATLAB软件中的GA遗传算法工具箱进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分类单项指标发展指数式具有“广义”的普适性。案例地评价结果为农业旅游地发展提供适时
期刊
[摘 要]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对与国外会议策划者选址过程相关的实证性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以期引起对该领域的关注,并推进我国会展业策划实践。文章通过对关键词的搜索,从外文数据库中选取1977~2012年的27篇与会议策划者选址相关的公开出版文献,对这些文献进行述评并梳理每篇文献中会议策划者的选址标准。研究结果发现,目的地及目的地酒店及会展场馆设备设施的质量和性能、成本、安全和人力资源是会议策划者最重要的
期刊
摘要 廉价航空近年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交通方式。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检验抵达澳门国际机场的飞机乘客如何对比传统和廉价航空在服务质量、票价及再次和推荐他人搭乘的意向,从而比较两者的优势。同时也检验服务质量及票价是否影响再次和推荐他人搭乘。结果发现,传统航空只在部分类别的服务质量有优势,廉价航空则在机票价格及推荐他人搭乘具有优势。另外。两种航空各有不同的服务质量类别影响再次和推荐他人搭乘。在此基
期刊
陆林: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旅游业的风险及对策  高静: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旅游总体形象建构  伍延基:文明旅游与旅游文明:提升国际旅游竞争力的软实力  赵黎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观念创新  刘俊:中国海滨旅游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王群:中国旅游企业在转型升级中要走国际化路,创民族品牌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旅游业的风险及对策  陆 林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
期刊
[摘要]为了有利于人类更好地适应未来自然和社会的变--化,未来学正在发展成为具有广阔覆盖并拥有众多重点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在已过的10年中,中国居民的旅游生活和中国的旅游产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有利于旅游研究者、旅游实际工作者、旅游管理层和旅游主管部门更好地测度未来的发展,安排下一步的研究、管理和决策,中国旅游未来研究会课题组特邀请有关专家就各自的学科专长对21世纪第二个10年中国居民的出游格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