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
【摘要】引入IT治理的思想配置企业信息资源,可以指导和控制企业通过平衡信息技术与过程的风险、增加价值来确保实现企业整体目标,使IT在企业中的价值最大化。本文在介绍IT治理与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基本理论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现状,并构建了其研究框架。
【关键词】企业信息资源;配置;IT治理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经过20余年的不断磨砺与革新,已逐步走出“技术关注”为主的初期发展阶段,进入深化整合的“制度重于技术”时期。“技术关注”让我们在取得信息化初步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一是由于盲目追求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导致企业内部信息孤岛丛生、信息装备大量闲置、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投资效益低下;二是伴随美国安然、世通、施乐、Tyco、Adelphia等公司丑闻的出现,我国企业也同样面临着信息技术管理不善所带来的巨大风险,从银广夏和蓝田股份等财务危机的案例上可见端倪。国际、国内社会普遍认识到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企业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如何有效管理并配置企业信息资源、降低信息风险、优化信息治理机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未来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IT(信息技术)治理正是解决上述深层次问题的有效途径。它是一个由关系和过程所构成的机制,用于指导和控制企业通过平衡信息技术与过程的风险、增加价值来确保实现组织的目标。通过这种机制,IT的决策、实施、服务、监督等流程以及IT的各类资源可以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紧密关联,从而使IT在企业中的价值最大化,真正体现企业信息化发展历程中的“制度重于技术”。
1 核心领域
IT治理涵盖IT审计、信息安全审计、IT服务管理、着重研究IT发展与组织发展在治理结构、组织的整体战略、组织运营管理、风险与价值、成本与控制、审计与监督、服务标准和规范等方面的内容。IT治理的使命即是依据上述业务过程的不断重塑和提升,实现IT与业务目标一致,推动业务发展,合理利用IT资源,减少并管理IT相关风险,从而促使IT收益最大化。IT治理主要包括以下5个核心领域:
(1)战略一致。战略一致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在IT计划与业务计划之间建立关联、如何合理地描述并确认IT价值,以及如何使IT运作与组织的业务运作相一致。
(2)价值交付。价值交付关注的是如何确保信息系统能够按照战略要求,实现组织提供承诺的价值,通过降低组织成本、提高业务效率等方式使组织受益。
(3)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是指如何对支持IT运作的关键资源进行最优化投资和最佳管理。对于一个组织的IT运作而言,这些关键资源包括应用系统、信息、技术架构和人力资源4方面的内容。
(4)风险管理。风险管理要求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必须具备足够的风险意识,能够充分理解组织面临的主要风险,并将风险作为组织管理工作的重点统筹考虑问题,并在组织结构设计中划分和明确指派风险责任。
(5)绩效度量。绩效度量关注的是如何运用平衡计分卡等科学地对IT运作的战略目标实现程度、IT资源的使用情况、IT过程的执行情况以及IT服务的交付效果进行跟踪和监控。
IT治理的这5个方面指明了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为保证IT运作的有效实施而必须重点关注的工作内容。而为了使这5个方面能够落实到具体的IT管理工作中,IT治理体系还必须能够保证总体战略目标从上而下的分解与执行,并且确保在组织的全部范围内深入推行。
在实施过程中,IT治理拥有比较完备的实践标准体系。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些参考模型和通用标准有COBIT第三版(信息及相关技术的控制目标)、ITIL(IT基础架构库)、ISOPIEC17799(信息安全管理国际标准)、CMM/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等。
2 研究进展
IT治理是一个国际性的前沿领域,国外关于这个问题的理论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V.Sambamurthy(1997)等人使用多维权变环境理论研究环境因素如何影响IT治理模式的选择;Peter Weill(2004)等人使用资源基础理论、行为理论以及战略理论对组织信息技术活动中权力和责任的配置以及如何产生所希望的行为进行了分析:Mathisa Salle(1999)从信息技术随时间的推移在组织中所发挥不同作用的角度对IT治理做了分析。Robeas.Roussey(2003)、S.Posthumus&R.V.Solms(2004)、G.Trites(2004)、T.J.Read(2004)等学者也从IT治理的含义、性质、结构、管理体系等角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总体来看,国外理论界对这 问题尚处于多学科、多路径探索阶段。但可以确定的是,在企业实务界,IT治理得到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极大的重视。据国际IT治理研究院(ITGI)公布的2004年《IT治理全球形势报告》显示,欧美国家已有超过半数的大中型企业计划实施或已经实施了IT治理,且效果显著。包括萨班斯一奥克斯利(sOX)法案、国际财务报告标准(IFRS)、新巴塞尔资本协议(BaselⅡ)在内的一系列法规的出台也极大地推动了IT治理在全球范围的发展进程。在国内,以李维安、王德禄、杨一平、孙强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近年来对IT治理的性质、原则、模式及对我国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这些都为该领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研究基础。
2.1 企业信息资源配置
作为信息资源中微观层面的企业信息资源,它的界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企业信息资源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中经过有序化加工处理并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如企业内部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市场需求信息等”(王哲、陈清华,2003)。我国国家信息化评测中心(NIEC)对企业信息资源做出的界定是“企业信息资源包括企业内在结构状态信息、客户群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三大类共60项信息类型”。广义的企业信息资源观点认为,“企业信息资源除了包括信息内容外,还包括信息在交流、处理和传输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相关要素,如信息技术、信息网络、信息系统等”(周毅,2003)。罗光毕(2002)认为“企业信息资源包括信息、信息技术和人”。企业信息资源配置属于信息资源配置的微观层次,也属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部分,是指“单个企业(集团)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即从企业整体和全局最大效益出发,通过统 规划,在各子公司、各部门中分工协调的配置信息、信息人才和信息技 术设备,实现本企业信息资源结构优化,进而达到整体功能最佳,即系统效益最佳。通过企业信息资源配置可实现企业内部信息资源数量、质量和效益的最优配置,形成企业信息优势”(朱战备、寿文霞,2000)。目前,与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直接相关的研究成果很少,现有的成果中大部分局限于定性笼统的阐述,缺乏深入系统的定量细致的分析。
2.2 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与测度
(1)宏观配置评价
目前,国内外对于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与测度大都集中于宏观层面上,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Machlup)(1962)第一次提出知识产业的思想及宏观测度方法,并测算出美国当年的知识生产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9%。马克·波拉特(Marc.Porat)首次以定量方式反映信息行业或信息劳动力在整个经济部门中的比重及变化,具有开拓意义。随后,日本学者小松清崎介提出了信息化指数测度方法。此外,国外在信息资源宏观测度领域内的成果还包括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H.Borko)教授和法国学者迈纽(M.J.Menou)共同提出的IUP方法(1980)以及由美国学者厄斯(Krevitt Eres)(1982)提出的经济一信息活动相关分析法等。国内在信息资源宏观配置的评价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有影响有代表性的成果是:靖继鹏教授提出的“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1982),谢康(1995)构建的“信息资源丰裕系数测度模型”,钟义信、舒华杰、吕延杰利用“信息化的综合指数法”(CIIC)测度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卢泰宏(1992)在国外信息资源宏观测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环境评估模型的总体框架,并对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信息环境进行了初步评估。
(2)微观配置评价
信息资源微观配置评价是以企业为主体在信息管理活动中对本企业所有的信息资源配置情况进行评估。国外学者主要集中在研究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益问题上,例如美国学者布鲁斯·金格马(BruceR.Kingma)(1999)利用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对信息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进行评价。马谦杰、于本海提出了信息资源的期权评价方法,该方法基于期权定价方法,认为“企业和个人对信息资源的利用过程可以看作由一种证券组合的期权所组成,对信息资源的评价就是对相应的期权价值变化的评估”。相对而言,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对信息资源微观配置即企业信息资源配置评价研究的成果都较少。
2.3 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模式
(1)定性分析
日本学者藤井智比佐(2002)提出了企业在组织内实行资讯(信息)资源管理的7个步骤,分别为“内部和外部环境分析、事业模式分析、资料架构分析、应用架构分析、技术战略设计、企业内外的组织战略设计以及IT现金流动管理设计”。胡延平(2002)提出,“信息化并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还是管理问题,包括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加强企业外部资源的利用;通过互联网,在同业和上下游企业间开展贸易和业务协同,以信息的实时交互实现信息共享,减少中间环节,消除信息障碍”。聂规划(1999)提出了企业信息资源总体规划的概念。霍燕滨(2002)吸收了决策理论的合理成分,对x一效率学派的人格理论作了探索性梳理。朱备战、寿文霞(2000)指出,“企业信息资源微观优化配置的模式结构应该有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两部分组成。软件系统指的是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分配等工作系统。硬件系统主要指为企业各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外界实体间提供信息存储、加工、通畅交流环境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杨浣明(2004)认为,“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的策略有自底向上的集成策略、自顶向下的集成策略和通过Web服务技术实现的集成方法”。娄策群、桂学文(1998)提出,“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模式分为分散配置模式、联合配置模式、集团配置模式和整体化配置模式”。
(2)定量分析
我国学者卫元能(2001),成俊杰(2003),周寄中、刘鹏(2000),李岭霞(2002)等分别在其著作中对企业资源配置的方法进行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分析研究。这些成果利用经济学、数学、概率统计学理论对企业资源或信息资源的规划提出建议,并对其配置及优化进行经济分析及建模分析。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对于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研究的成果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宏观和中观角度的研究成果较多,微观研究成果较少;二是与IT治理和企业信息资源配置间接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多,直接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少;三是从技术角度切入的研究成果较多,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与企业战略目标的研究成果较少;四是定性研究的成果较多,定量研究的成果较少;五是在信息资源中,关于信息内容本身的研究成果较多,关于信息设备、信息人员的研究成果较少。
3 研究框架
基于IT治理的视角对企业信息资源配置进行研究,应立足于IT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描述基于该框架下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深层机理,明确配置效率和提升策略,建立企业信息资源合理配置的战略规划和可行性模型,从而指导企业在其下属各子公司、各部门之间应如何配置信息、信息人才和信息技术设备,最终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结构合理和最优配置,控制企业IT风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体内容包括:
(1)理论原点:通过阐释分析IT治理的概念框架和运作体系以及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相关理论方法,总结出IT治理背景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念的特点及程式,提炼二者结合后形成的一系列新的管理方式和规则体系。
(2)运行机制:将涉及满足组织需求的IT资源(包括人员、应用软件、技术、设备、数据等)划分为企业核心信息资源配置、企业信息设备配置、企业信息人员配置3个子系统,分别对其配置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明确系统功能之间关联性、限制性以及系统运行机制,充分诠释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内在机理。
(3)模型构建:企业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是要最大化使用IT资源并最优化其成本,需要确定信息资源配置成本的适度规模。在研究过程中,应深入分析企业信息需求、信息价值和信息成本的层次、结构及形成特点,结合企业实际,构造出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成本适度规模模型,并对实现适度规模的运作方式进行探讨。
(4)风险特性分析与规制管理:从企业各种IT风险特性分析入手,通过对IT资源的投入产出风险、管理IT过程中发生或存在的IT风险、测度IT投资风险等充分剖析的基础上,针对每种IT风险的发生原因、发生环境、作用特性等建立相应的规制管理方案,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及重大风险的透明度,以维护企业信息安全,实现对IT资产的保护、灾难恢复及持续性运营。
(5)效率测度与提升策略:依据IT治理的核心思想,从企业长远战略出发,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多层面因素,建立测度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实现企业信息资源配置工作的和谐有序及企业科学发展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事前、事中及事后全程评价方法,帮助企业在制定和调整未来信息资源战略过程中获取科学的定量依据。
(6)实现途径:基于IT治理的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完善的信息资源治理体系,即正确处理信息化涉及的各利益方的关系以及近期与长远、局部与全局、企业与市场的关系,最终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价值最大化。通过对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实现方式的梳理和企业信息资源战略的总结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上述目的。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摘要】引入IT治理的思想配置企业信息资源,可以指导和控制企业通过平衡信息技术与过程的风险、增加价值来确保实现企业整体目标,使IT在企业中的价值最大化。本文在介绍IT治理与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基本理论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现状,并构建了其研究框架。
【关键词】企业信息资源;配置;IT治理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经过20余年的不断磨砺与革新,已逐步走出“技术关注”为主的初期发展阶段,进入深化整合的“制度重于技术”时期。“技术关注”让我们在取得信息化初步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一是由于盲目追求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导致企业内部信息孤岛丛生、信息装备大量闲置、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投资效益低下;二是伴随美国安然、世通、施乐、Tyco、Adelphia等公司丑闻的出现,我国企业也同样面临着信息技术管理不善所带来的巨大风险,从银广夏和蓝田股份等财务危机的案例上可见端倪。国际、国内社会普遍认识到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企业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如何有效管理并配置企业信息资源、降低信息风险、优化信息治理机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未来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IT(信息技术)治理正是解决上述深层次问题的有效途径。它是一个由关系和过程所构成的机制,用于指导和控制企业通过平衡信息技术与过程的风险、增加价值来确保实现组织的目标。通过这种机制,IT的决策、实施、服务、监督等流程以及IT的各类资源可以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紧密关联,从而使IT在企业中的价值最大化,真正体现企业信息化发展历程中的“制度重于技术”。
1 核心领域
IT治理涵盖IT审计、信息安全审计、IT服务管理、着重研究IT发展与组织发展在治理结构、组织的整体战略、组织运营管理、风险与价值、成本与控制、审计与监督、服务标准和规范等方面的内容。IT治理的使命即是依据上述业务过程的不断重塑和提升,实现IT与业务目标一致,推动业务发展,合理利用IT资源,减少并管理IT相关风险,从而促使IT收益最大化。IT治理主要包括以下5个核心领域:
(1)战略一致。战略一致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在IT计划与业务计划之间建立关联、如何合理地描述并确认IT价值,以及如何使IT运作与组织的业务运作相一致。
(2)价值交付。价值交付关注的是如何确保信息系统能够按照战略要求,实现组织提供承诺的价值,通过降低组织成本、提高业务效率等方式使组织受益。
(3)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是指如何对支持IT运作的关键资源进行最优化投资和最佳管理。对于一个组织的IT运作而言,这些关键资源包括应用系统、信息、技术架构和人力资源4方面的内容。
(4)风险管理。风险管理要求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必须具备足够的风险意识,能够充分理解组织面临的主要风险,并将风险作为组织管理工作的重点统筹考虑问题,并在组织结构设计中划分和明确指派风险责任。
(5)绩效度量。绩效度量关注的是如何运用平衡计分卡等科学地对IT运作的战略目标实现程度、IT资源的使用情况、IT过程的执行情况以及IT服务的交付效果进行跟踪和监控。
IT治理的这5个方面指明了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为保证IT运作的有效实施而必须重点关注的工作内容。而为了使这5个方面能够落实到具体的IT管理工作中,IT治理体系还必须能够保证总体战略目标从上而下的分解与执行,并且确保在组织的全部范围内深入推行。
在实施过程中,IT治理拥有比较完备的实践标准体系。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些参考模型和通用标准有COBIT第三版(信息及相关技术的控制目标)、ITIL(IT基础架构库)、ISOPIEC17799(信息安全管理国际标准)、CMM/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等。
2 研究进展
IT治理是一个国际性的前沿领域,国外关于这个问题的理论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V.Sambamurthy(1997)等人使用多维权变环境理论研究环境因素如何影响IT治理模式的选择;Peter Weill(2004)等人使用资源基础理论、行为理论以及战略理论对组织信息技术活动中权力和责任的配置以及如何产生所希望的行为进行了分析:Mathisa Salle(1999)从信息技术随时间的推移在组织中所发挥不同作用的角度对IT治理做了分析。Robeas.Roussey(2003)、S.Posthumus&R.V.Solms(2004)、G.Trites(2004)、T.J.Read(2004)等学者也从IT治理的含义、性质、结构、管理体系等角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总体来看,国外理论界对这 问题尚处于多学科、多路径探索阶段。但可以确定的是,在企业实务界,IT治理得到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极大的重视。据国际IT治理研究院(ITGI)公布的2004年《IT治理全球形势报告》显示,欧美国家已有超过半数的大中型企业计划实施或已经实施了IT治理,且效果显著。包括萨班斯一奥克斯利(sOX)法案、国际财务报告标准(IFRS)、新巴塞尔资本协议(BaselⅡ)在内的一系列法规的出台也极大地推动了IT治理在全球范围的发展进程。在国内,以李维安、王德禄、杨一平、孙强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近年来对IT治理的性质、原则、模式及对我国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这些都为该领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研究基础。
2.1 企业信息资源配置
作为信息资源中微观层面的企业信息资源,它的界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企业信息资源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中经过有序化加工处理并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如企业内部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市场需求信息等”(王哲、陈清华,2003)。我国国家信息化评测中心(NIEC)对企业信息资源做出的界定是“企业信息资源包括企业内在结构状态信息、客户群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三大类共60项信息类型”。广义的企业信息资源观点认为,“企业信息资源除了包括信息内容外,还包括信息在交流、处理和传输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相关要素,如信息技术、信息网络、信息系统等”(周毅,2003)。罗光毕(2002)认为“企业信息资源包括信息、信息技术和人”。企业信息资源配置属于信息资源配置的微观层次,也属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部分,是指“单个企业(集团)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即从企业整体和全局最大效益出发,通过统 规划,在各子公司、各部门中分工协调的配置信息、信息人才和信息技 术设备,实现本企业信息资源结构优化,进而达到整体功能最佳,即系统效益最佳。通过企业信息资源配置可实现企业内部信息资源数量、质量和效益的最优配置,形成企业信息优势”(朱战备、寿文霞,2000)。目前,与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直接相关的研究成果很少,现有的成果中大部分局限于定性笼统的阐述,缺乏深入系统的定量细致的分析。
2.2 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与测度
(1)宏观配置评价
目前,国内外对于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与测度大都集中于宏观层面上,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Machlup)(1962)第一次提出知识产业的思想及宏观测度方法,并测算出美国当年的知识生产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9%。马克·波拉特(Marc.Porat)首次以定量方式反映信息行业或信息劳动力在整个经济部门中的比重及变化,具有开拓意义。随后,日本学者小松清崎介提出了信息化指数测度方法。此外,国外在信息资源宏观测度领域内的成果还包括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H.Borko)教授和法国学者迈纽(M.J.Menou)共同提出的IUP方法(1980)以及由美国学者厄斯(Krevitt Eres)(1982)提出的经济一信息活动相关分析法等。国内在信息资源宏观配置的评价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有影响有代表性的成果是:靖继鹏教授提出的“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1982),谢康(1995)构建的“信息资源丰裕系数测度模型”,钟义信、舒华杰、吕延杰利用“信息化的综合指数法”(CIIC)测度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卢泰宏(1992)在国外信息资源宏观测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环境评估模型的总体框架,并对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信息环境进行了初步评估。
(2)微观配置评价
信息资源微观配置评价是以企业为主体在信息管理活动中对本企业所有的信息资源配置情况进行评估。国外学者主要集中在研究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益问题上,例如美国学者布鲁斯·金格马(BruceR.Kingma)(1999)利用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对信息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进行评价。马谦杰、于本海提出了信息资源的期权评价方法,该方法基于期权定价方法,认为“企业和个人对信息资源的利用过程可以看作由一种证券组合的期权所组成,对信息资源的评价就是对相应的期权价值变化的评估”。相对而言,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对信息资源微观配置即企业信息资源配置评价研究的成果都较少。
2.3 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模式
(1)定性分析
日本学者藤井智比佐(2002)提出了企业在组织内实行资讯(信息)资源管理的7个步骤,分别为“内部和外部环境分析、事业模式分析、资料架构分析、应用架构分析、技术战略设计、企业内外的组织战略设计以及IT现金流动管理设计”。胡延平(2002)提出,“信息化并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还是管理问题,包括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加强企业外部资源的利用;通过互联网,在同业和上下游企业间开展贸易和业务协同,以信息的实时交互实现信息共享,减少中间环节,消除信息障碍”。聂规划(1999)提出了企业信息资源总体规划的概念。霍燕滨(2002)吸收了决策理论的合理成分,对x一效率学派的人格理论作了探索性梳理。朱备战、寿文霞(2000)指出,“企业信息资源微观优化配置的模式结构应该有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两部分组成。软件系统指的是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分配等工作系统。硬件系统主要指为企业各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外界实体间提供信息存储、加工、通畅交流环境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杨浣明(2004)认为,“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的策略有自底向上的集成策略、自顶向下的集成策略和通过Web服务技术实现的集成方法”。娄策群、桂学文(1998)提出,“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模式分为分散配置模式、联合配置模式、集团配置模式和整体化配置模式”。
(2)定量分析
我国学者卫元能(2001),成俊杰(2003),周寄中、刘鹏(2000),李岭霞(2002)等分别在其著作中对企业资源配置的方法进行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分析研究。这些成果利用经济学、数学、概率统计学理论对企业资源或信息资源的规划提出建议,并对其配置及优化进行经济分析及建模分析。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对于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研究的成果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宏观和中观角度的研究成果较多,微观研究成果较少;二是与IT治理和企业信息资源配置间接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多,直接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少;三是从技术角度切入的研究成果较多,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与企业战略目标的研究成果较少;四是定性研究的成果较多,定量研究的成果较少;五是在信息资源中,关于信息内容本身的研究成果较多,关于信息设备、信息人员的研究成果较少。
3 研究框架
基于IT治理的视角对企业信息资源配置进行研究,应立足于IT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描述基于该框架下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深层机理,明确配置效率和提升策略,建立企业信息资源合理配置的战略规划和可行性模型,从而指导企业在其下属各子公司、各部门之间应如何配置信息、信息人才和信息技术设备,最终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结构合理和最优配置,控制企业IT风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体内容包括:
(1)理论原点:通过阐释分析IT治理的概念框架和运作体系以及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相关理论方法,总结出IT治理背景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念的特点及程式,提炼二者结合后形成的一系列新的管理方式和规则体系。
(2)运行机制:将涉及满足组织需求的IT资源(包括人员、应用软件、技术、设备、数据等)划分为企业核心信息资源配置、企业信息设备配置、企业信息人员配置3个子系统,分别对其配置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明确系统功能之间关联性、限制性以及系统运行机制,充分诠释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内在机理。
(3)模型构建:企业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是要最大化使用IT资源并最优化其成本,需要确定信息资源配置成本的适度规模。在研究过程中,应深入分析企业信息需求、信息价值和信息成本的层次、结构及形成特点,结合企业实际,构造出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成本适度规模模型,并对实现适度规模的运作方式进行探讨。
(4)风险特性分析与规制管理:从企业各种IT风险特性分析入手,通过对IT资源的投入产出风险、管理IT过程中发生或存在的IT风险、测度IT投资风险等充分剖析的基础上,针对每种IT风险的发生原因、发生环境、作用特性等建立相应的规制管理方案,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及重大风险的透明度,以维护企业信息安全,实现对IT资产的保护、灾难恢复及持续性运营。
(5)效率测度与提升策略:依据IT治理的核心思想,从企业长远战略出发,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多层面因素,建立测度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实现企业信息资源配置工作的和谐有序及企业科学发展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事前、事中及事后全程评价方法,帮助企业在制定和调整未来信息资源战略过程中获取科学的定量依据。
(6)实现途径:基于IT治理的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完善的信息资源治理体系,即正确处理信息化涉及的各利益方的关系以及近期与长远、局部与全局、企业与市场的关系,最终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价值最大化。通过对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实现方式的梳理和企业信息资源战略的总结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上述目的。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