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文本的独特性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57014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我在《读者》上看到约翰·鲍威尔(美)的一篇哲理小故事《欣赏他们的独特性》。这篇文章不长,但很值得回味——
  有一次,一位睿智的老师给一群热心的年轻学生讲课。
  他给他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出去找一朵不引人注意的小花,然后花时间,认真仔细地研究这朵花。
  他说:“用放大镜,研究花瓣精妙的纹理,注意找出细微的差别,还有颜色和形状,再把花瓣慢慢翻过来,观察它们的对称性。”
  回到班里,老师向学生们道出让他们观察花瓣的原因:“记住,要是没有你们的观察和发现,这朵花就可能被忽视,无人欣赏。人也是这样。每个人都各有所长,独一无二。但你们必须花时间跟他们在一起,去了解这一点。所以说,许多人没有受到重视和赏识,是因为从来没有人花费时间去用心地欣赏他们的独特性。”
  “欣赏他们的独特性”,这个观点太有哲理了,一朵花如此,一个人如此,一篇文章亦如此!“用放大镜,研究花瓣精妙的纹理,注意找出细微的差别,还有颜色和形状,再把花瓣慢慢翻过来,观察它们的对称性。”这句话在我读来,其间不正蕴含着某种语文教学的隐喻吗?当我们面对一篇文章时,一目十行,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一定看不到文本中的“独特性”,此时再好的文章也只是“一朵不引人注意的小花”。唯有慢下来,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和发现,用心地揣摩和品味,才能欣赏到文本中独特的“颜色和形状”“纹理和对称”。这“颜色和形状”就是文本中的思想内容,而“纹理和对称”就是文本中的表达形式,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共同构成了一篇文本的独特气质,它静静地沉潜在文本的字里行间,等待着我们来发现。欣赏文本的独特性,恰是能够精准地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习得。因而在课堂上,我们引导学生阅读一篇篇文本时,就应该从具象化内涵(思想内容的独特性)、特色化语言(表达形式的独特性)两个方面,来探究和发现文本中潜藏着的言意密码,并通过这些特殊密码的传递,让语文核心素养融化在文本独特性中。
  一、具象化内涵
  每一篇文本的思想内容都是不一样的,这是文本内容自身的丰富性决定的。但这种不一样,仅仅只是文本表象的“差异性”,并不是我们需要欣赏的文本内涵的“独特性”。因此,我们要欣赏文本的独特性,就不能只是被文本内容的表象迷惑,在語言文字的表面滑过,而是要向文本内涵的深处沉潜,发现文本中那些具象化内涵。课堂上,引导学生品味具象化的字词句段,可以读懂人、事、景、物、情、理……读出画面色彩,读出细节特写,读出形象内涵,读出思想情感,这就是一番欣赏文本内涵的深度阅读。
  不过,文本中具象化内涵所呈现的形态是多姿多彩的:有的是集中于某一段落之中,一望便知,潜入漫溯;有的是散落于整篇文本之中,采撷整合,深入浅出;有的是正面描述,细腻生动,涵泳咀嚼;有的是侧面衬托,表达巧妙,比照回味……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在研读文本内容时,成为独特内涵的欣赏者,深度阅读的开掘者,发现文本中这一株“最大麦穗”——具象化的内涵。
  对于这些具象化内涵,我们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走,欣赏啊”,学会用“一只眼睛看文字,一只眼睛看画面”。“一只眼睛看文字”,就是阅读时专心致志,字字入目,连词成句,理解语意。“一只眼睛看画面”,就是把眼睛里看到的语言,在脑海里做一个思维转化,变成一幅幅画面,有形状、色彩、声音,有静态、动态、变化。这样文本中的具象化内涵,就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那人、事、景、物、情、理,就出现在自己面前,文字变得鲜活起来,形象变得清晰起来,内涵变得丰盈起来。
  1.画面色彩,描摹形象
  语文教材,文质兼美,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生动形象。这样的选文,既合乎儿童的认知规律,也合乎语言的习得规律。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找到儿童认知规律和语言习得规律的同频共振区,而文本中出现的形象的画面感文字,正是链接儿童和语言的最佳区域。这些用文字描摹出来的形象画面,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沉潜其中,如临其境。引导学生沉浸在这样的具象化文字中,可以耳濡目染、口诵心惟,进而获得一种
  语言的直觉。画面色彩,描摹形象,像这样的独特性文字中,所表
  现出来的具象化内涵,是值得欣
  赏的!
  如,教学《夹竹桃》第2自然段:“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的心里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这段描写夹竹桃“花色”的文字,画面奇妙,语言美妙,最佳的教学路径就是“口诵心惟”,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来朗读品味,从而走进文字画面中:
  (1)指名朗读,感知画面:我们先来看看这两盆夹竹桃的样子。
  (2)品味朗读,欣赏画面:用
  “
其他文献
教材解读  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是“童年多彩的生活”,围绕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以激发学生对童年趣味生活的珍惜和喜爱。从课后习题的设计和课文学习提示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三篇课文是怎样围绕单元学习要素展开学习的,并为习作做好铺垫:《牛和鹅》是从几个具体的动词体会我们对鹅的恐惧;《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要求写一写印象深刻的经历;《陀螺》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通过这三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把印象深刻的
【教材分析】  《雨后》是一篇反映孩提生活、富有童趣的诗歌。诗人运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对小兄妹雨后踩水嬉戏的有趣情景,准确而又传神地刻画了兄妹俩不同的性格特点及雨后玩水的快乐。识字、写字和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我通过设立知识窗、朗读厅,创设学习情境,朗读和体验人物动作,引导学生体会小哥哥和小妹妹各自的特点。  【设计思路】  课前导入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把学生带入课文要表达的
《在柏林》是统编本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篇微型小说堪称战争题材小说名篇中的精品。北京于松建老师在第三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执教本课,可以说不落窠臼,回味无穷。在这节课上,于老师带领学生破译小小说的文本密码,设计了颇具特色的语文教学活动,对小小说的教学价值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种探索主要表现在这样两个方面。  第一,量体裁衣,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  从教材分析里,我们可以看到执教者
工作第四年,我参加了区级小学语文优秀教师特色课堂邀请赛活动,有幸公开执教《坐井观天》一课。  教学活动很顺利,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课堂情景。但在朗读时,几个学生总把“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误读成“不信,你跳出井来看看吧”。我一遍一遍地纠正,但还是有学生读错,这让我很着急,一下子就出了很多汗,但我告诉自己不能慌:一定是学生对文本了解还不够透彻。  我定了定神,随即卷起书当望远镜看教室,学生也开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反复读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想象文中描绘的画  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美好的景象。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做过梦吗?你的梦境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鲁迅先生的梦里。哪位同学为大家介绍下你认识的鲁迅?(生介绍)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梦,看看他的梦是什么样子的。  二、导入新课,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借助
近期,在书橱中翻到一本2006年第22期《读者》杂志。看到王小音的一篇文章《野村教画》。读完后,深有感触。  野村,日本著名画家。从20世纪80年代起,她几乎年年参加日本东京油画大展,得过很多奖项。文中她教作者的侄女朵朵画画的一些做法,给我们教师的教学,尤其是习作教学提供了很多借鉴,值得学习。  一、不教而教的智慧  这样一位大师级的老太太,如何教孩子画画呢?作者每次问侄女这个问题时,朵朵总是认真
2013年的秋天,梁琳来我的工作室挂职。见到她,我劈头就问:“你们学校的那棵老银杏怎样了?”谁知话音未落,她的眼圈就红了。  我前后三次去过梁琳的学校,那时,她还在钱塘小学教书。每次去,梁琳一定陪我看那棵老银杏。她知道我喜欢树,尤其是上了年岁的树。我跟她说起过,老树都有灵气。用心抚一抚,或者抱一抱,人的心就会静下来。  第三次去,梁琳告诉我,老银杏病了,怕是不久于人世了。说着,她哽咽起来。  我默
时间会让一切染上神秘色彩吧?要不,童话为什么总是以“很久很久以前”“从前”“古时候”“那时候”这些词开头呢?我童年时候的事,在孩子们眼里也应该神秘,并值得期待吧。因此,和孩子们说话,常以“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为开头。  教室讲台上经常有一支支完好无损的铅笔,却从来找不到失主。于是,我說:“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会做一样手工——竹管铅笔套。铅笔用得只剩一小段,手已经没有办法握住它,依然舍不得丢。怎
歌德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我认为,“纸的背面”就是文字背后的秘密。发现“文字背后的秘密”,这是语文教师的第一本领。  如何发现“文字背后的秘密”?  方法一:发现文字背后的矛盾。  以张继的《枫桥夜泊》为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两句“纸面上的话”非常好理解,那就是“诗人看到月亮落下去了,听到乌鸦发出凄凉的叫声,天上布满
教学目标:  1.整体回顾故事内容,梳理并分享爱丽丝在奇境中漫游的历程,发现爱丽丝在奇境中的变化,交流奇境中荒诞的人物和情节。  2.链接补充资料,对比感知荒诞文字背后映射的社会现实。聚焦爱丽丝在奇境中的变化,思辨变化中愛丽丝的成长,体会荒诞文学中的智慧。  3.延伸补充,积累阅读同类型文本的方法,激发阅读荒诞文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交流奇境中荒诞的人物和情节,链接补充资料,对比感知荒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