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分析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jdxy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仅仅是一些选择题,学生只需要回答对或不对,很难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文章就如何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1-015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1.076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即问题的产生是创造的根源,只有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思考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
   一、主动创设问题情境,重视对学生的启发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有效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情境的创设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降低单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带来的枯燥感,帮助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1]。但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要避免单一情境的创设,充分发挥问题在情境中的引导意义。同时,教学情境的创设也要体现多样化特征,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主动进行课堂教学知识的学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以阅读内容为主题,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进行思考,对所阅读的相关篇目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教师要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为下一步在教学情境中进行合作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为了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情境创设也需要充分体现不拘一格的特点。教师可以借助班级中的多媒体设备进行视频的播放以及图片的展示,借助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小故事引入本节课将要讲解的话题。无论教师采用哪一种方式进行教学情境创设,都要避免教学活动的开展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要能够让学生进入相应情境,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以及传递的情感。教师要在相应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展示问题,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思考。
   二、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保证提问的针对性
   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教师不再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借助课堂教学问题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思考,使学生能够拥有阅读活动的主动权。教师在正式开始教学活动之前,即在设置课堂教学问题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所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最大限度地契合学生的学习情况[2]。正常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要先对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分层,而分层的依据可以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是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将学生分成多个不同的层次,进而设置难度合适的问题,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合作探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学习水平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教师在实际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按照上中下的分层方式对学生进行分层,然后在充分考虑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基础知识水平的前提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课堂教学中,所有学生都需要掌握基本的生字词等,然后引导学生概括文本内容。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以及下等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大体结构,做好文章的段落划分,而对于上等层次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概括。
   三、充分考虑教学目标,切实体现提问的层次性
   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所有阅读活动的设计都要以教学目标的达成为前提。在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多数情况下教师都是通过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探究式教学模式虽然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却并没有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导致课堂教学由以往的“满堂灌”逐渐转化成“满堂问”。要想使课堂提问更契合教学目标,教师要充分体现自身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要切实保证层次性,要能夠层层深入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前一个问题的解决基础之上能够受到启发,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后一个问题,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
   教师在实际设置课堂教学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文本的整体内容,引导学生理清文本写作的结构特点,明确文章的写作线索。然后逐渐提升教学的高度,将针对文本内容的探究逐渐转化为针对文本情感的探究,使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前提下,对阅读文本所表现的思想内涵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进而有效突破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问题,为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升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为学生设置延伸性的问题
   初中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的特征,同时也具有人文性的特征,严格来说,两者之间应该是一个相互统一的整体[3]。教师在实际组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想切实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提问的设置环节就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地联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实现自身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能有效提升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很多课文都能在某一方面给学生带来启发,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尝试对课本中的阅读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使所设计的问题能够具有更强的延伸性。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思考相关的问题,进而使学生不仅能够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能有效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为学生后续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体现教学的开放性,体现提问过程的互动性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设置过程中,所设计的问题多为闭合性问题,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只需要回答“对”或“不对”,“是”或“不是”,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很难拥有独立的思考空间,严重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想最大限度地保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就要切实保证提问的开放性,使学生能够拥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对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教学问题要能够引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有效启发,确保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就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并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除此之外,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所设置的课堂问题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要控制好课堂提问的频率,避免课堂问题设置数量过多,要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以及空间进行独立思考。另外,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提出问题,主动与教师进行课堂互动,使课堂教学的氛围更加活跃,促使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探究过程中能够共同思考,实现共同进步。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日常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不断发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通过不断的学习来解决问题,切实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实现课堂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六、创新提问方式,重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不同阶段,教师的提问方式也需要进行实时调节,要保证提问方式的多样性,使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能够得到有效激发,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真正实现平等交流。
   在课前导入环节中,为了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尝试采用悬念式的提问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只有在学生的学习情绪得到充分调动的情况下,学生才能认真参与到课堂的阅读教学活动中,主动进行文本阅读,寻找问题的答案。但是,教师在设置悬念式提问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相关问题需要始终围绕课本教学内容来进行设计,避免脱离课本教学的主题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尽可能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能够促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思考问题。如果学生在进行问题思考的过程中能够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那么课堂教学的活跃度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进而有效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在正式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师需要充分突出学生在文本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细节问题,促使学生在学习与思考的过程中能够主动与其他学生或者教师进行思想交流,在持续不断的思维碰撞中解决内心的疑惑,完成问题的解决。
   在课堂教学的总结阶段,教师要在对本节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梳理的基础之上,有效串联起每节课讲解的知识点,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學生是以问题为引导开始课文学习的,为了使课堂教学能够有始有终,教师也可以尝试为学生设计一些课后问题,让学生在课程结束后也能够在问题的引导下主动回想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有效拓宽课堂教学的外延。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有助于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也能够充分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提升以及整体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艳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分析[J].科技风,2020(6):109.
  [2]宋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分析[J].科技资讯,2020(5):189.
  [3]彭向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1):243.
  [责任编辑 李爱莉]
其他文献
摘 要: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对当代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有着极强的影响力。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的宣扬、教育,有助于其充分理解和吸收传统文化内容,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能够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弘扬。文章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渗
摘 要: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因材施教属于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与理念,它主要是结合中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个性特征来开展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教育。因此,学校与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因材施教教育教学的重视,做到充分尊重与理解学生,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有所成长与收获。  关键词:中小学;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效率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
摘 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学生积累知识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格外重视阅读教学。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国家对人才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特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并且提出几点应对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
摘 要:小学体育课程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培养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尤其在新时期下,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彰显出小学生的主导性;依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身体成长的需求等各方面的要素,为小学生设计出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案,引导小学生积极投入体育学习,进而增强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分析趣味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探究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并提出趣味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现状;趣味教学法;策略;小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越来越多的学校在教学中注重语感教学,尤其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变得更加重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加强培养学生语感的力度,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语文学科以及其他学科的能力。文章就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语感;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兴趣教学法是现如今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型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兴趣教学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而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学
摘 要:在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素质教育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时,不仅要加强数学概念、计算等基础知识教学,还要关注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发展,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基于此,文章对当前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行之有效的思维培养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摘 要:欣赏是音乐学习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音乐学习中必不可缺,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感受能力、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最终促使学生在有效的欣赏教学中,获得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但是在当前小学音乐鉴赏教学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呈现出明显的低效化,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基于此,必须要立足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现状,实施有针对性的欣赏教学策略,不断提升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摘 要:由于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当前患有感觉统合失调症的儿童逐渐增多,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考虑到我国在此方面的实际情况,当前有必要对感觉统合失调的治疗进行深入研究,以完善的感觉统合理论为小学体育教学的指导,在课堂准备活动和体育游戏中合理融入感觉统合理论,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展活动,促使感觉统合理论和小学体育教学的融合,为小学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此阶段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提供有力支撑
英语知识是一门单纯的语言学科,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尤其高中阶段的英语知识难度更高,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拉低英语教学效率。因此,在高中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