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务驱动型作文有两个重点:目的和对象。所谓“目的”,就是根据症结,进行劝解、疏导、警示、说理,解决情感的纠结和思想的困惑;所谓“对象”,就是面对“具体事件”,写给特定的“读者”,写作者有“限定”的身份。
一、明确“目的”
要想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首先必须明确“目的”。具体体现在:1.要从材料中审读出对立的矛盾或者问题的症结;2.依据对立的矛盾或症结,进行权衡、比较;3.选择主要矛盾,进行思考;4.通过说理,提供建议和解决措施。
依据高考的命题要求,笔者原创了一道“任务驱动”的小练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朋友婷婷留学、定居日本很多年。在中国新冠肺炎最为严峻的阶段,中国国内除了顺丰快递之外,其他快递几近瘫痪。同时,在日人员寄往国内的很多包裹滞留日本邮局,婷婷发了一条这样的微信朋友圈:“日本邮局给力,中国物流混乱造成日本很多口罩的包裹发不过去。日本邮局被逼得包机发货了。”
对这件事情,你有什么看法?请自定立意,选好角度,以朋友的身份,给婷婷的这条朋友圈写一段评论,发表你的看法。
达到“目的”,首先要审读材料、找到“任务”。大情境是“疫情最为严峻的阶段”,症结是“婷婷对中国物流非理性、非客观的评价”。因此,写作任务是:有理有据地说明中国物流滞慢的原因,纠正婷婷对中国物流的偏颇看法。其次,有了这个写作任务,需要权衡说理内容。到底和婷婷“说什么”,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如果自顾自讲、得理不让人,无益于矛盾的解决。达到“目的”,还需要考虑说理的途径。说理要说得有效,要选择“怎么说”。在表达态度、阐发观点的时候,照顾“读者”的感受,从“朋友”身份入手,采用合适的措辞、句式、口吻、态度、说话的顺序,就能有层次、有技巧地说理。
例如,学生的当堂习作如下:
“婷,现在国内疫情处于最为严峻的阶段,国内快递停业一方面是对国内疫情的防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向境外蔓延,所以希望你能够体谅。同时感谢日本对中国的援助,让我们一起加油吧。虽身处异国,却仰望同一轮明月,期待‘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那一天吧。”
这一段文字的“目的”实现得很好,对“物流滞慢”的症结进行多元分析,说理全面、辩证,利用对话双方的身份,采取适当措辞、口吻和说理的顺序,友好沟通。
二、关注“对象”
说理固然要考虑“说什么”“怎么说”,还要通过“对谁说”来优化说理。
关于“对象”的实现,笔者以原创作文题和学生习作片段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卉卉是一名高三的学生,即将面临高考。妈妈是一名医生,平时都是妈妈细心照顾卉卉的饮食起居。2020年1月23日,全国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武汉急需医护人员,卉卉妈妈积极报名,并在春节那天被派往武汉一线支援。妈妈到了武汉后,一方面忙于工作,在一线奋力抗击疫情;另一方面又对在女儿最需要的时候却无法顾及,十分内疚。
请你以“卉卉”的身份,给在武汉一线阻击疫情的妈妈写一封信,向妈妈表明你的态度和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需要引导学生思考:1.面对的具体事件、症结是什么?2.写作任务是什么?3.“对象”关系到哪些要素?4.如何体现“对象”?
此题症结是什么?作为医生,她要治病救人、履行职责;作为妈妈,她担心上高三的女儿,情感纠结。确定写作任务:以女儿“卉卉”的身份,写一封信给妈妈送去安慰,并鼓励妈妈履行治病救人的职责。
某学生信件中有这么一段:
“仍记得小时候,您跟我说起‘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您说那‘铁肩 ’与‘辣手’里,都蕴藏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担当与责任。您向我讲述着在‘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歌声中,荆轲肩负着大义踏上必死之路;屈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投入汨罗江自尽;鲁迅以泣血的文字面对‘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呐喊……”
这里有“荆轲”“屈原”“鲁迅”的例子,有“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名言,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价值观,初次读来学生会感受到“深刻”,但这种“深刻”对写作任务来说,内容不合:“荆轲”“屈原”“鲁迅”这些例子的共同点,是黑暗的政治环境中的以血酬志、以命酬志、以声呐喊,并不适合鼓励妈妈履行医生职责。其次,引用不当:“辣手著文章”本用于写文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是为天下树立价值观、拯救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用来鼓励妈妈救死扶伤,程度太重。最后,“读者”意识缺失:文中人称“您”的使用、措辞的表达、说理的顺序和态度,都不能体现“女儿”对“妈妈”说话的情境。
所以,“对象”关系要考虑几个意识: “针对谁说”——对象意识 ;“怎么说”——角色意识;“说了会怎样”——读者意识。其次要考虑几个要素:人称、身份、细节表现、心理揣测、表达的范围、层次、细腻度、口气、措辞等。再就是考虑几个重点:说理的态度要亲近、真实、诚恳;说理的顺序要能够在人己之间建立沟通桥梁;说理的方法要多元。由此,可实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三、走向“深刻”
如何解决情境中复杂的思想问题,让文章更具有逻辑的力量? 笔者设计了一道原创任务驱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作文训练。
傅雷的儿子傅聪,远赴波兰学习钢琴多年,并且有所成就。有一天傅聪给父亲傅雷写了一封信,提及始终不能达成对莫扎特曲目的完美再现,非常困惑,希望父亲傅雷能够给予一些指点,帮助他走出瓶颈。
對于这件事,你怎么看?以“傅雷”的身份,给儿子傅聪写一封信,表达你的态度,阐明你的看法,帮助傅聪走出困惑。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不得在文章中泄露个人信息。
就这道作文题来说,具体症结——傅聪因为不能完美再现莫扎特的曲目,感到困惑;写作任务——通过说理解决“傅聪”的思想困惑,帮助他走出瓶颈;写作要求——以“傅雷”的身份给他写一封信。“目的”可以明确,就是要“傅雷”说理,帮助傅聪一步一步解开困惑,揭示原因,提供策略,解决问题;“对象”就是作为父亲和朋友,“傅雷”应该要循循善诱,从傅聪那里建立人己共知的桥梁,以便对方悦纳,还要就所谈的问题提供一些论据,运用论证的逻辑层次和结构,以此深入说明道理。笔者选择了《傅雷家书》中一九五六年二月二十九日夜,傅雷给傅聪的一封信作为案例,学习傅雷所用的逻辑结构。
提出观点:“这是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差别,要在理性基础上,进一步地感性深入”
分析原因:原因1——没有共鸣——没有高尚、纯洁、热烈的“爱”(主观)
原因2——艺术家都有世界的人间性和独特的个性(客观)
原因3——大多数从事艺术的人不够真诚(其他因素)
追想:受到个人“自以为是”观念和家庭、社会的影响(析)
分析范围:从个人到群体,从“弹琴”到“艺术”(拓)
公认验证:用群体现象和公认真理再次强化 (证)
提供措施:要虚心、真诚等(结)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任务驱动型写作,有几点启示:1.要“就事论事、缘事说理”,有“针对性”;2.说理要观点鲜明,有“目的性”;3.论据要符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有“对象性”;4.分析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综合运用,有“逻辑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一、明确“目的”
要想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首先必须明确“目的”。具体体现在:1.要从材料中审读出对立的矛盾或者问题的症结;2.依据对立的矛盾或症结,进行权衡、比较;3.选择主要矛盾,进行思考;4.通过说理,提供建议和解决措施。
依据高考的命题要求,笔者原创了一道“任务驱动”的小练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朋友婷婷留学、定居日本很多年。在中国新冠肺炎最为严峻的阶段,中国国内除了顺丰快递之外,其他快递几近瘫痪。同时,在日人员寄往国内的很多包裹滞留日本邮局,婷婷发了一条这样的微信朋友圈:“日本邮局给力,中国物流混乱造成日本很多口罩的包裹发不过去。日本邮局被逼得包机发货了。”
对这件事情,你有什么看法?请自定立意,选好角度,以朋友的身份,给婷婷的这条朋友圈写一段评论,发表你的看法。
达到“目的”,首先要审读材料、找到“任务”。大情境是“疫情最为严峻的阶段”,症结是“婷婷对中国物流非理性、非客观的评价”。因此,写作任务是:有理有据地说明中国物流滞慢的原因,纠正婷婷对中国物流的偏颇看法。其次,有了这个写作任务,需要权衡说理内容。到底和婷婷“说什么”,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如果自顾自讲、得理不让人,无益于矛盾的解决。达到“目的”,还需要考虑说理的途径。说理要说得有效,要选择“怎么说”。在表达态度、阐发观点的时候,照顾“读者”的感受,从“朋友”身份入手,采用合适的措辞、句式、口吻、态度、说话的顺序,就能有层次、有技巧地说理。
例如,学生的当堂习作如下:
“婷,现在国内疫情处于最为严峻的阶段,国内快递停业一方面是对国内疫情的防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向境外蔓延,所以希望你能够体谅。同时感谢日本对中国的援助,让我们一起加油吧。虽身处异国,却仰望同一轮明月,期待‘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那一天吧。”
这一段文字的“目的”实现得很好,对“物流滞慢”的症结进行多元分析,说理全面、辩证,利用对话双方的身份,采取适当措辞、口吻和说理的顺序,友好沟通。
二、关注“对象”
说理固然要考虑“说什么”“怎么说”,还要通过“对谁说”来优化说理。
关于“对象”的实现,笔者以原创作文题和学生习作片段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卉卉是一名高三的学生,即将面临高考。妈妈是一名医生,平时都是妈妈细心照顾卉卉的饮食起居。2020年1月23日,全国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武汉急需医护人员,卉卉妈妈积极报名,并在春节那天被派往武汉一线支援。妈妈到了武汉后,一方面忙于工作,在一线奋力抗击疫情;另一方面又对在女儿最需要的时候却无法顾及,十分内疚。
请你以“卉卉”的身份,给在武汉一线阻击疫情的妈妈写一封信,向妈妈表明你的态度和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需要引导学生思考:1.面对的具体事件、症结是什么?2.写作任务是什么?3.“对象”关系到哪些要素?4.如何体现“对象”?
此题症结是什么?作为医生,她要治病救人、履行职责;作为妈妈,她担心上高三的女儿,情感纠结。确定写作任务:以女儿“卉卉”的身份,写一封信给妈妈送去安慰,并鼓励妈妈履行治病救人的职责。
某学生信件中有这么一段:
“仍记得小时候,您跟我说起‘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您说那‘铁肩 ’与‘辣手’里,都蕴藏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担当与责任。您向我讲述着在‘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歌声中,荆轲肩负着大义踏上必死之路;屈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投入汨罗江自尽;鲁迅以泣血的文字面对‘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呐喊……”
这里有“荆轲”“屈原”“鲁迅”的例子,有“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名言,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价值观,初次读来学生会感受到“深刻”,但这种“深刻”对写作任务来说,内容不合:“荆轲”“屈原”“鲁迅”这些例子的共同点,是黑暗的政治环境中的以血酬志、以命酬志、以声呐喊,并不适合鼓励妈妈履行医生职责。其次,引用不当:“辣手著文章”本用于写文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是为天下树立价值观、拯救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用来鼓励妈妈救死扶伤,程度太重。最后,“读者”意识缺失:文中人称“您”的使用、措辞的表达、说理的顺序和态度,都不能体现“女儿”对“妈妈”说话的情境。
所以,“对象”关系要考虑几个意识: “针对谁说”——对象意识 ;“怎么说”——角色意识;“说了会怎样”——读者意识。其次要考虑几个要素:人称、身份、细节表现、心理揣测、表达的范围、层次、细腻度、口气、措辞等。再就是考虑几个重点:说理的态度要亲近、真实、诚恳;说理的顺序要能够在人己之间建立沟通桥梁;说理的方法要多元。由此,可实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三、走向“深刻”
如何解决情境中复杂的思想问题,让文章更具有逻辑的力量? 笔者设计了一道原创任务驱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作文训练。
傅雷的儿子傅聪,远赴波兰学习钢琴多年,并且有所成就。有一天傅聪给父亲傅雷写了一封信,提及始终不能达成对莫扎特曲目的完美再现,非常困惑,希望父亲傅雷能够给予一些指点,帮助他走出瓶颈。
對于这件事,你怎么看?以“傅雷”的身份,给儿子傅聪写一封信,表达你的态度,阐明你的看法,帮助傅聪走出困惑。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不得在文章中泄露个人信息。
就这道作文题来说,具体症结——傅聪因为不能完美再现莫扎特的曲目,感到困惑;写作任务——通过说理解决“傅聪”的思想困惑,帮助他走出瓶颈;写作要求——以“傅雷”的身份给他写一封信。“目的”可以明确,就是要“傅雷”说理,帮助傅聪一步一步解开困惑,揭示原因,提供策略,解决问题;“对象”就是作为父亲和朋友,“傅雷”应该要循循善诱,从傅聪那里建立人己共知的桥梁,以便对方悦纳,还要就所谈的问题提供一些论据,运用论证的逻辑层次和结构,以此深入说明道理。笔者选择了《傅雷家书》中一九五六年二月二十九日夜,傅雷给傅聪的一封信作为案例,学习傅雷所用的逻辑结构。
提出观点:“这是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差别,要在理性基础上,进一步地感性深入”
分析原因:原因1——没有共鸣——没有高尚、纯洁、热烈的“爱”(主观)
原因2——艺术家都有世界的人间性和独特的个性(客观)
原因3——大多数从事艺术的人不够真诚(其他因素)
追想:受到个人“自以为是”观念和家庭、社会的影响(析)
分析范围:从个人到群体,从“弹琴”到“艺术”(拓)
公认验证:用群体现象和公认真理再次强化 (证)
提供措施:要虚心、真诚等(结)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任务驱动型写作,有几点启示:1.要“就事论事、缘事说理”,有“针对性”;2.说理要观点鲜明,有“目的性”;3.论据要符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有“对象性”;4.分析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综合运用,有“逻辑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