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浇带是包括基础及上部结构在内的整个建筑物施工中的预留缝,待高层主体结构完成后再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在整个主体结构施工中既解决了高层主体与低层裙房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后浇带按作用不同可分为三种: 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者,称为后浇沉降带;用于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者,称为后浇收缩带;用于解决混凝土温度应力者,称为后浇温度带。后浇带可同时考虑几种作用,但终究是临时性措施,待该处混凝土补齐后,作用才能发挥,所以施工也有其特点。
后浇带模板支撑方法
1、筏板后浇带模板
由于钢筋在后浇带部位连续通过,上部钢筋绑扎完成后,后浇带部位的模板不易拆除,施工操作困难而且施工效率较低,故应改变传统的支模方法。筏板下部钢筋绑扎完后用高强度等级砂浆在后浇带位置抹100mm宽以堵住钢筋和垫层之间的空隙,厚度为设计基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加下层钢筋的直径,上面与钢筋上表面抹平,以防止其下部漏浆。后浇带采用双层钢丝网片,用¢14钢筋做龙骨,间距200mm进行固定,龙骨钢筋应在上下两端与筏板钢筋进行有效固定,以确保浇筑混凝土时钢丝网不鼓胀漏浆,龙骨在钢筋的外侧根据筏板厚度用短方木做2-3道水平背楞,后浇带两侧采取对撑措施保证位置准确,在后浇带适应位置设置积水坑,方便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清理和冲洗杂物。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前应采用多层板将后浇带上口封堵,以防止杂物落入后浇带,封堵的多层板一直到后浇带浇筑混凝土时拆除。
2、剪力墙后浇带模板
后浇带两侧墙先支模板,后浇带宽度范围内先不支设模板,待后浇带具备浇筑混凝土条件时再单独支设后浇带模板,模板采用1220mm*2440mm*15mm的覆膜木模板,采用50mm*100mm方木,艰巨250mm模板竖向背楞、横向背楞为2¢48钢管。模板横向背楞间距为1000mm, ¢14拉杆螺栓拉紧,地下室外墙采用带止水钢板的对拉螺杆。为避免各处螺杆在墙上留下痕迹影响清水混凝土效果,封模时在螺杆两端安18mm厚¢40契形木塞,螺杆割除后用高强度等级防水水泥砂浆填坑。后浇带两侧应预留两排对拉螺栓不切除,后期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时固定模板用。
在后浇带两侧位置用两层钢丝网和剪力墙钢筋绑扎好,用¢14短钢筋龙骨,间距200mm进行固定,以保证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时不漏浆和鼓胀,后浇带上口用模板封口,防止上部杂物落入后浇带。
3、顶板后浇带模板
后浇带部位的模板分两次支设,后浇带两侧的模板及支撑先支设,后浇带部分的模板在后浇带具备浇筑条件时再支设。后浇带两侧先支设的模板在距离后浇带两边200mm处各设宽为1200mm独立模板支撑系统,该部分支撑体系作为独立体系进行计算,应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梁板结构由于后浇带部位混凝土断开时梁板变为悬挑结构,使受力状态发生改变,必须增設可靠的临时支撑以保证后浇带两侧梁板不竖向变形,否则会造成结构破坏,所以必须等到后浇带混凝土具备拆除条件时再拆除临时支撑。临时支撑模板系统与其他模板的同时安装,但不影响后浇带所在跨的其他模板的拆除。当达到后浇带规定的浇筑时间时,凿除已浇筑混凝土边缘处松散混凝土,清除浇筑混凝土表面杂物后,即可安装后浇带模板。模板支撑采用配有可调螺杆的钢管支撑。
该方法优点为清除杂物较为方便,后浇带处模板二次安装时,支撑体系采用配有可调螺杆的钢管支撑,可是模板与已浇筑混凝土面紧密接触;后浇带所在跨模板提前拆除,自由端处加设了有效支撑,此时长梁段受力方式虽已改变,但因支撑的存在,梁的支撑跨度大大减小,而且此时梁所承受的荷载远未达到设计值,故此时梁根部所产生的内力不足以使根部混凝土受损。后浇带所在跨内的模板能够及时拆除,提高了模板的周转率,减少了模板的投入量,降低了施工成本。
二、后浇带两侧隔断做法问题
后浇带两侧采用钢筋支架铁丝网或单层钢板网隔断,建议采用铁丝网做隔断。由于铁丝网较软,必须用钢筋支架支撑,铁丝网与钢筋支架应绑扎牢固。按规定后浇带要做成企口式,故钢筋支架也要按企口的形式预先制作好,其形状与企口形式应一致。钢筋支架的钢筋直径及间距设置视构件截面大小而定,以支撑稳定为原则,铁丝网的网眼一般不大于10mm ,以避免浇筑混凝土时跑浆。 若网眼偏大,可在网外粘贴一层塑料薄膜,并支挡固定好,承受浇筑混凝土时的挤压力,以保证不跑浆。待混凝土凝固后。薄膜与钢筋支架即可拆除,而铁丝网应留在后浇带两侧,即永久留在后浇带内。至于单层钢板网,其作用与铁丝网相同,只不过钢板网有一定的刚度,可按企口形式要求,做成同一形式,它不需要钢筋支架,只需要设置临时固定支撑,其孔眼不宜偏大,以避免跑浆。也有的工程采用木模隔断做法,由于钢筋不断,木模缝隙较大,浇筑混凝土时不易保证质量。对于楼板的后浇带两侧,有的不支模,留成自然坡槎,更不容易使混凝土密实。
三、后浇带处钢筋位置问题
后浇带一般预留700-1000mm,常用者为800mm宽,考虑施工操作的需要,钢筋应保证位置准确且连续不断。对于板,单层钢筋应设置垫块,双层钢筋应设置支架;对于梁,底部钢筋亦应加设垫块,上部钢筋一般直径较大,可不用支架。但应注意的是,在后浇带部位应加设马道,不得直接踩踏钢筋。某些工程施工中,由于对钢筋保护不力,造成有些板的钢筋被踩弯或压弯,虽然相对数量并不多,但如果不采取重新调直,加设垫块等补救措施,就直接浇筑混凝土,则会影响板的施工质量。
四、后浇带处整体连接问题
后浇带的施工,有些不完全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做,例如设计要求留凹凸缝,实际却留直缝,使浇筑混凝土后新旧混凝土连接不牢固。若采用钢筋支架铁丝网隔断,后浇带两侧局部混凝土会干硬一些,即水灰比小一些,这样既能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不会跑浆,使侧面混凝土强度和其他混凝土一致。但有些工程施工嫌麻烦,不采取任何措施,致使出现漏浆甚至蜂窝麻面等问题。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应将后浇带处侧面混凝土凿毛,清刷干净,底部碎屑应彻底清除,防止有些工人清理不认真,疏松混凝土未完全凿除,简单凿毛了事,致使混凝土补齐后连接质量较差。如某高层商业大厦,裙房与高层连接处的后浇带,特别是板低后浇带,由于采用坡槎,且未认真凿除清刷,使后浇带侧面混凝土不密实,个别处疏松,虽采用膨胀混凝土补齐,但仍有个别新老混凝土接触处出现裂缝。
五、后浇带混凝土浇筑问题
对于以解决沉降差异问题为主的后浇带,应在高层主体结构完工之后浇筑混凝土,让高层楼体先沉降,以减小浇筑混凝土后的差异沉降量。但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当高层主楼地基为天然地基,采用以摩擦为主的桩基时,由于沉降量较大,应待高层主体结构完成后,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当高层主楼基础建在卵石层或基岩上,采用端承桩为主的摩擦桩时,由于沉降量较小,可根据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在高层主体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时,浇筑后浇带。当有的高层建筑施工因资金等原因而停工缓建时(裙房已完成,主楼只完成一部分),建设单位要求对已建成部分装修使用。后浇带则必须浇筑混凝土,这是事先预料不到的,施工单位要会同设计部门慎重处理这一难题。一般情况下,可按高层主体与裙房的差异沉降变形反算内力,这个差异沉降要按实际情况,即已建成裙房与部分高层来考虑。如某高层大厦,地下2层,地上19层,裙房5层,当裙房建成5层,主楼建成7层时停工缓建,建设单位要求将5层以下全部装修使用,施工单位自行将后浇带浇筑混凝土,给今后高层主体缓建留下了难题。
六、后浇收缩带浇筑时间问题
前述后浇带主要是指后浇沉降带,或者是指后浇带同时也是收缩带和温度带,即同时起到三种作用。如果后浇收缩带单独设置,则浇筑混凝土的时间宜在设置后浇带两个月之后,这样估计可以完成混凝土收缩的60%,如果确实有困难时,也不宜少于一个月;后浇温度带如果单独设置,则浇筑混凝土的时间宜选择在温度较低时,不要在热天补齐冷天留下来的后浇温度带。
七、后浇带注意事项
1、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浇筑完成两天内必须将该处后浇带内的钢筋刷上素水泥浆,以防止钢筋锈蚀,然后用竹胶合板对后浇带进行封闭。
2、后浇带部位严禁堆放重物,严禁拆卸后浇带支撑体系内的任何构件。
3、后浇带两侧板进行浇水养护时注意不得积水,浇水时应轻洒,不得有水流入后浇带内,造成后浇带支撑不均匀沉降。
4、在后浇带浇筑混凝土时不得踩踏后浇带内的板钢筋。
综上所述,后浇带是解决高层主楼与低裙房差异沉降、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的较好形式和有效措施,作为施工方,就要正确按设计要求预留,并按规定时间补齐混凝土。
后浇带模板支撑方法
1、筏板后浇带模板
由于钢筋在后浇带部位连续通过,上部钢筋绑扎完成后,后浇带部位的模板不易拆除,施工操作困难而且施工效率较低,故应改变传统的支模方法。筏板下部钢筋绑扎完后用高强度等级砂浆在后浇带位置抹100mm宽以堵住钢筋和垫层之间的空隙,厚度为设计基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加下层钢筋的直径,上面与钢筋上表面抹平,以防止其下部漏浆。后浇带采用双层钢丝网片,用¢14钢筋做龙骨,间距200mm进行固定,龙骨钢筋应在上下两端与筏板钢筋进行有效固定,以确保浇筑混凝土时钢丝网不鼓胀漏浆,龙骨在钢筋的外侧根据筏板厚度用短方木做2-3道水平背楞,后浇带两侧采取对撑措施保证位置准确,在后浇带适应位置设置积水坑,方便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清理和冲洗杂物。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前应采用多层板将后浇带上口封堵,以防止杂物落入后浇带,封堵的多层板一直到后浇带浇筑混凝土时拆除。
2、剪力墙后浇带模板
后浇带两侧墙先支模板,后浇带宽度范围内先不支设模板,待后浇带具备浇筑混凝土条件时再单独支设后浇带模板,模板采用1220mm*2440mm*15mm的覆膜木模板,采用50mm*100mm方木,艰巨250mm模板竖向背楞、横向背楞为2¢48钢管。模板横向背楞间距为1000mm, ¢14拉杆螺栓拉紧,地下室外墙采用带止水钢板的对拉螺杆。为避免各处螺杆在墙上留下痕迹影响清水混凝土效果,封模时在螺杆两端安18mm厚¢40契形木塞,螺杆割除后用高强度等级防水水泥砂浆填坑。后浇带两侧应预留两排对拉螺栓不切除,后期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时固定模板用。
在后浇带两侧位置用两层钢丝网和剪力墙钢筋绑扎好,用¢14短钢筋龙骨,间距200mm进行固定,以保证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时不漏浆和鼓胀,后浇带上口用模板封口,防止上部杂物落入后浇带。
3、顶板后浇带模板
后浇带部位的模板分两次支设,后浇带两侧的模板及支撑先支设,后浇带部分的模板在后浇带具备浇筑条件时再支设。后浇带两侧先支设的模板在距离后浇带两边200mm处各设宽为1200mm独立模板支撑系统,该部分支撑体系作为独立体系进行计算,应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梁板结构由于后浇带部位混凝土断开时梁板变为悬挑结构,使受力状态发生改变,必须增設可靠的临时支撑以保证后浇带两侧梁板不竖向变形,否则会造成结构破坏,所以必须等到后浇带混凝土具备拆除条件时再拆除临时支撑。临时支撑模板系统与其他模板的同时安装,但不影响后浇带所在跨的其他模板的拆除。当达到后浇带规定的浇筑时间时,凿除已浇筑混凝土边缘处松散混凝土,清除浇筑混凝土表面杂物后,即可安装后浇带模板。模板支撑采用配有可调螺杆的钢管支撑。
该方法优点为清除杂物较为方便,后浇带处模板二次安装时,支撑体系采用配有可调螺杆的钢管支撑,可是模板与已浇筑混凝土面紧密接触;后浇带所在跨模板提前拆除,自由端处加设了有效支撑,此时长梁段受力方式虽已改变,但因支撑的存在,梁的支撑跨度大大减小,而且此时梁所承受的荷载远未达到设计值,故此时梁根部所产生的内力不足以使根部混凝土受损。后浇带所在跨内的模板能够及时拆除,提高了模板的周转率,减少了模板的投入量,降低了施工成本。
二、后浇带两侧隔断做法问题
后浇带两侧采用钢筋支架铁丝网或单层钢板网隔断,建议采用铁丝网做隔断。由于铁丝网较软,必须用钢筋支架支撑,铁丝网与钢筋支架应绑扎牢固。按规定后浇带要做成企口式,故钢筋支架也要按企口的形式预先制作好,其形状与企口形式应一致。钢筋支架的钢筋直径及间距设置视构件截面大小而定,以支撑稳定为原则,铁丝网的网眼一般不大于10mm ,以避免浇筑混凝土时跑浆。 若网眼偏大,可在网外粘贴一层塑料薄膜,并支挡固定好,承受浇筑混凝土时的挤压力,以保证不跑浆。待混凝土凝固后。薄膜与钢筋支架即可拆除,而铁丝网应留在后浇带两侧,即永久留在后浇带内。至于单层钢板网,其作用与铁丝网相同,只不过钢板网有一定的刚度,可按企口形式要求,做成同一形式,它不需要钢筋支架,只需要设置临时固定支撑,其孔眼不宜偏大,以避免跑浆。也有的工程采用木模隔断做法,由于钢筋不断,木模缝隙较大,浇筑混凝土时不易保证质量。对于楼板的后浇带两侧,有的不支模,留成自然坡槎,更不容易使混凝土密实。
三、后浇带处钢筋位置问题
后浇带一般预留700-1000mm,常用者为800mm宽,考虑施工操作的需要,钢筋应保证位置准确且连续不断。对于板,单层钢筋应设置垫块,双层钢筋应设置支架;对于梁,底部钢筋亦应加设垫块,上部钢筋一般直径较大,可不用支架。但应注意的是,在后浇带部位应加设马道,不得直接踩踏钢筋。某些工程施工中,由于对钢筋保护不力,造成有些板的钢筋被踩弯或压弯,虽然相对数量并不多,但如果不采取重新调直,加设垫块等补救措施,就直接浇筑混凝土,则会影响板的施工质量。
四、后浇带处整体连接问题
后浇带的施工,有些不完全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做,例如设计要求留凹凸缝,实际却留直缝,使浇筑混凝土后新旧混凝土连接不牢固。若采用钢筋支架铁丝网隔断,后浇带两侧局部混凝土会干硬一些,即水灰比小一些,这样既能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不会跑浆,使侧面混凝土强度和其他混凝土一致。但有些工程施工嫌麻烦,不采取任何措施,致使出现漏浆甚至蜂窝麻面等问题。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应将后浇带处侧面混凝土凿毛,清刷干净,底部碎屑应彻底清除,防止有些工人清理不认真,疏松混凝土未完全凿除,简单凿毛了事,致使混凝土补齐后连接质量较差。如某高层商业大厦,裙房与高层连接处的后浇带,特别是板低后浇带,由于采用坡槎,且未认真凿除清刷,使后浇带侧面混凝土不密实,个别处疏松,虽采用膨胀混凝土补齐,但仍有个别新老混凝土接触处出现裂缝。
五、后浇带混凝土浇筑问题
对于以解决沉降差异问题为主的后浇带,应在高层主体结构完工之后浇筑混凝土,让高层楼体先沉降,以减小浇筑混凝土后的差异沉降量。但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当高层主楼地基为天然地基,采用以摩擦为主的桩基时,由于沉降量较大,应待高层主体结构完成后,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当高层主楼基础建在卵石层或基岩上,采用端承桩为主的摩擦桩时,由于沉降量较小,可根据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在高层主体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时,浇筑后浇带。当有的高层建筑施工因资金等原因而停工缓建时(裙房已完成,主楼只完成一部分),建设单位要求对已建成部分装修使用。后浇带则必须浇筑混凝土,这是事先预料不到的,施工单位要会同设计部门慎重处理这一难题。一般情况下,可按高层主体与裙房的差异沉降变形反算内力,这个差异沉降要按实际情况,即已建成裙房与部分高层来考虑。如某高层大厦,地下2层,地上19层,裙房5层,当裙房建成5层,主楼建成7层时停工缓建,建设单位要求将5层以下全部装修使用,施工单位自行将后浇带浇筑混凝土,给今后高层主体缓建留下了难题。
六、后浇收缩带浇筑时间问题
前述后浇带主要是指后浇沉降带,或者是指后浇带同时也是收缩带和温度带,即同时起到三种作用。如果后浇收缩带单独设置,则浇筑混凝土的时间宜在设置后浇带两个月之后,这样估计可以完成混凝土收缩的60%,如果确实有困难时,也不宜少于一个月;后浇温度带如果单独设置,则浇筑混凝土的时间宜选择在温度较低时,不要在热天补齐冷天留下来的后浇温度带。
七、后浇带注意事项
1、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浇筑完成两天内必须将该处后浇带内的钢筋刷上素水泥浆,以防止钢筋锈蚀,然后用竹胶合板对后浇带进行封闭。
2、后浇带部位严禁堆放重物,严禁拆卸后浇带支撑体系内的任何构件。
3、后浇带两侧板进行浇水养护时注意不得积水,浇水时应轻洒,不得有水流入后浇带内,造成后浇带支撑不均匀沉降。
4、在后浇带浇筑混凝土时不得踩踏后浇带内的板钢筋。
综上所述,后浇带是解决高层主楼与低裙房差异沉降、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的较好形式和有效措施,作为施工方,就要正确按设计要求预留,并按规定时间补齐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