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他们决裂,此后他们怀抱对彼此的愤怒,距离那个目标越走越远
1990年,当张荣奎第一次来到北京时,他无法想象19年后自己会对这个城市感情如此复杂:他用短短数年时间创立了名噪一时的荣昌洗衣,却又在兄弟的恩怨纠纷中出了局。在人生的五分之一时间里,命运让这个瘦小的湖北男人在这里迅速起家,此后却又变幻莫测。张荣奎现在并不希望别人重提这些曲折旧事,他已经放下仇恨,并且退出了荣昌,不再和哥哥张荣耀争夺企业。
张荣奎退出之后,张荣耀的压力并没有减小:荣昌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大力推广洗衣卡业务,接连亏损了两年;当年入股的朋友对这样的业绩相当不满,他们认为当年张荣耀支付给弟弟的价格实在太高了,这是公司现在背上沉重债务的原因,最重要的是这些股东们认为,钱始终在张家人手上;弟弟张荣奎虽然退出,但是他仍旧认为从荣昌套现的钱还是太少了,并没有争取到属于自己的合法的利益。张荣耀因此焦头烂额,他甚至没有精力去恨一个人。作为企业的负责人,张荣耀说,仇恨不重要,责任最重要,他不想把这些负面的情感带入企业里,他希望能让荣昌走出当下的困境。
一家人抱团创业
张家有四兄弟,张荣耀排行老二,张荣奎排行老三,都是湖北省仙桃市郭河镇玉带村人。小时候,张家很穷,兄弟四个虽然生活困难,但是彼此感情很好。在张家,张荣耀被寄予厚望,他18岁时就考取了北京轻工业学院(现北京工商大学),成为当地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与张荣耀相比,张荣奎并不那么幸运。在张荣耀考取北京之后,母亲刘前珍患病,张家的生活变得更为拮据,张荣奎于是只能选择辍学,带着弟弟张荣科和妻子罗玲(1992年结婚)跟随张荣耀到北京创业。
张荣耀在学校很勤奋也很活跃,他连年担任学校学生会主席,很早就显示出了其领导才能。象牙塔外张荣奎的商业天赋也逐渐显露。张荣奎学历不高,但天资聪颖。他曾经学过设计制作皮鞋和清洗皮衣,妻子罗玲在部队的时候也经营过洗衣业务。借助当时颇为先进的“皮革翻新乳剂”专利技术,张荣奎创立了荣昌洗衣。那时候,洗衣行业还是一个新鲜行业,全国洗衣店加起来不到1万家,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张荣奎和他的荣昌洗衣很快就在北京站稳了脚跟。
张荣耀毕业之后留在了轻工学院当老师,工资不高,只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开支。这与他之前所憧憬的美好生活有差距。看着小学没毕业的弟弟生意逐渐红火,张荣耀觉得自己应该也能做做生意。1992年张荣耀下海经商,创办奥特洗衣,公司挂靠在轻工学院下面。不过奥特洗衣并没有给张荣耀带来财富,店铺开张之后生意一直惨淡,连年亏损。张荣耀无力支付员工工资和店铺房租,当时只能让张荣奎帮其垫付。这种情况后来一直持续到2000年。
张荣奎体谅张荣耀的难处,从荣昌分了一些业务给奥特,自己也把张荣耀叫来打理荣昌的事务。1994年,张荣奎注册成立了皮舒佳荣昌公司,并且赠送了20%的股份给张荣耀,作为其平时帮忙的谢礼。张荣耀至此算是正式入主荣昌。
几个人的配合刚开始天衣无缝:张荣奎负责主营业务,罗玲负责门市开拓,四弟张荣科负责财务收支,张荣耀则负责策划营销。每个人的优点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荣昌在全国范围内很快拓展到了上百家门店,发展势头蒸蒸日上。
公司走上正轨以后,张荣奎开始逐渐放手公司的业务,转由张荣耀打理,自己则开始研究起金融证券市场来。注意力的转移让张荣奎很快不再过问公司的事务,甚至人都很难找到,荣昌的日常事务交由张荣耀接手。
其时四个人各持一部分公司股权:罗玲30%、张荣奎25%、张荣科25%、张荣耀20%。这并不是张荣耀所希望,家族企业做不大,他希望荣昌能成为一个拥有现代化管理结构的公司。有VC曾经找过张荣耀谈投资荣昌的事,VC很看好荣昌的发展势头,但是投资条件是必须理清股权结构。这时候张荣耀开始着手公司股权结构的调整。
愤怒的出局
公司法人代表由罗玲变成了张荣耀;罗玲名下18%的公司股份转到了张荣耀名下;随后又以折现的形式购买了张荣科25%的公司股份,这样荣昌的股权集中在了张荣耀名下。同时他引进了一些新人替代了原来的老员工。
究竟这种调整是张荣奎许可的,还是不知情的,张氏兄弟各执一词,外界很难知道真相。张荣奎在接受《创业家》采访时表示,他长期在外并不知情,直到2006年他才从朋友口中得知以上的变动。张荣奎甚为惊讶,这个企业已与他早年创立之初大相径庭,作为创始人居然不能掌握公司的变故,张荣耀的解释并未能平息他心中的愤怒。
对于事实的理解,张荣奎完全是另一个版本。
张荣奎说,1998年,意大利伊尔萨洗衣进入中国,他经过商谈取得了伊尔萨的代理权。在他和罗玲去深圳海关提取伊尔萨设备的数月之间,张荣耀让会计周洁假冒签名,先后转走罗玲18%的公司股份到其名下。很多事情他并不知情,在张荣奎的印象里,他每次出差归来,整个公司的人员好像都又换了。2002年,张荣科在北京朝阳区富力城买了一间商铺,急需钱用。张荣奎那时候在深圳投资房地产,手头没有现金,张荣科只得找张荣耀借钱购房。面对弟弟的请求,张荣耀起初不借,后来又改口劝其变卖股份。后者情急之下只好将其手中的25%股份全部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转让给了张荣耀。
纷争开始在两人的血液里埋下仇恨的种子。2007年底,张荣耀决定退出。他对张荣奎说,只要他在半个月内筹集1000万元,他就主动将股份折现,自己移居加拿大。张荣奎手头并没有这么多现金,但是机会难得,他随即答应。两人签了协议后,张荣奎开始发动一切力量筹集资金。他请人吃饭,跟人聊天,甚至到朋友家送礼,终于在最后三天从一个经营矿产资源的老板那儿筹到了这笔钱。原本去意已决的张荣耀在得知这笔钱的来历后,非常反对这笔交易。他说正因为是弟弟买,他要的价格很低,他担心股权转到该老板手上后难以保证荣昌今后的战略发展方向。交易最终没有达成。
对于此次张荣耀的反悔,张荣奎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兄弟两人的关系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见面频率越来越少,即使过年回家,两人也基本上互不搭话,原本热闹的张家开始变得冷清起来。两个人最初创业的想法都是想让这个家庭过得安稳一点,但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家庭却由此走向了不断的矛盾与冲突。
张荣奎决定以法律手段讨回自己的权利,这原本是他预计到的最坏的结果。张家人都很反对这个决定,几乎所有人都劝过他。有一次张荣奎照常7点多起床下楼晨练,一开门竟发现60多岁的父亲张泽义站在门口。张荣奎当时惊呆了,赶忙把父亲请进屋内,父亲的来意是很清楚的,张泽义规劝他不要把张荣耀逼上绝路,张荣奎听了之后非常感慨。他了解父亲,张泽义的习惯是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这样算起来,父亲在门外等了将近1个小时,期间不敲门则是因为怕吵到他休息而导致劝说失败。
在父亲的规劝下,张荣奎最终放弃了先前的决定,也选择了退出荣昌。他向张荣耀开出了3倍于2007年底的价格,后者也答应了他的要求。张荣耀其实手头也没有现钱,他后来支付给张荣奎的钱来自他中欧商学院的四个同学。张荣奎这一次没有像张荣耀一样担心公司的发展,他拿了钱从此决定不再回头。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张荣奎不喜欢别人用失败来形容自己,他说他只是被哥哥张荣耀逼到了这一步。这是一种夹杂着无奈的愤怒,比单纯的仇恨更难以描述。对于张荣奎的指责,张荣耀大多数时候保持沉默,他觉得两人之间误会太多,裂缝几乎无法弥合。矛盾的焦点在于谁在操盘荣昌。张荣耀说,张荣奎拿到的钱其实远高于荣昌实际的股权价值。张荣奎当年研究金融市场时,荣昌的整个发展脉络他早已不再清晰,发展的情况他也只是偶尔从报刊上了解到,所以他并不了解荣昌真实的发展情况。张荣耀也很无奈,一个对外号称几个亿的公司,其实每年的实际收入有限,那些宣传不过是为了吸引VC。荣昌是开在大街上的企业,业绩怎么样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他操这个盘压力很大,远没有张荣奎想象得那么轻松。
张荣奎理解张荣耀的处境花了一些时间,直到他的拓铺洗衣创立之后这种恨意才慢慢变淡。他当年参加《赢在中国》的时候就因为不经意间展示出了自己的恨意而被评委冠以“情商太低”。选择二次创业,成立拓铺洗衣,继续在他熟知的洗衣行业里打拼,初衷也是为了赶超荣昌。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张荣奎甚至一开始就规范了管理制度和团队结构,股权分配也变得非常明晰。熊晓鸽当年对他说,最好的报复就是成功,张荣奎曾经是如此坚信这句话,但是现在他不是为了报复,而是为了再一次证明自己。
1990年,当张荣奎第一次来到北京时,他无法想象19年后自己会对这个城市感情如此复杂:他用短短数年时间创立了名噪一时的荣昌洗衣,却又在兄弟的恩怨纠纷中出了局。在人生的五分之一时间里,命运让这个瘦小的湖北男人在这里迅速起家,此后却又变幻莫测。张荣奎现在并不希望别人重提这些曲折旧事,他已经放下仇恨,并且退出了荣昌,不再和哥哥张荣耀争夺企业。
张荣奎退出之后,张荣耀的压力并没有减小:荣昌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大力推广洗衣卡业务,接连亏损了两年;当年入股的朋友对这样的业绩相当不满,他们认为当年张荣耀支付给弟弟的价格实在太高了,这是公司现在背上沉重债务的原因,最重要的是这些股东们认为,钱始终在张家人手上;弟弟张荣奎虽然退出,但是他仍旧认为从荣昌套现的钱还是太少了,并没有争取到属于自己的合法的利益。张荣耀因此焦头烂额,他甚至没有精力去恨一个人。作为企业的负责人,张荣耀说,仇恨不重要,责任最重要,他不想把这些负面的情感带入企业里,他希望能让荣昌走出当下的困境。
一家人抱团创业
张家有四兄弟,张荣耀排行老二,张荣奎排行老三,都是湖北省仙桃市郭河镇玉带村人。小时候,张家很穷,兄弟四个虽然生活困难,但是彼此感情很好。在张家,张荣耀被寄予厚望,他18岁时就考取了北京轻工业学院(现北京工商大学),成为当地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与张荣耀相比,张荣奎并不那么幸运。在张荣耀考取北京之后,母亲刘前珍患病,张家的生活变得更为拮据,张荣奎于是只能选择辍学,带着弟弟张荣科和妻子罗玲(1992年结婚)跟随张荣耀到北京创业。
张荣耀在学校很勤奋也很活跃,他连年担任学校学生会主席,很早就显示出了其领导才能。象牙塔外张荣奎的商业天赋也逐渐显露。张荣奎学历不高,但天资聪颖。他曾经学过设计制作皮鞋和清洗皮衣,妻子罗玲在部队的时候也经营过洗衣业务。借助当时颇为先进的“皮革翻新乳剂”专利技术,张荣奎创立了荣昌洗衣。那时候,洗衣行业还是一个新鲜行业,全国洗衣店加起来不到1万家,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张荣奎和他的荣昌洗衣很快就在北京站稳了脚跟。
张荣耀毕业之后留在了轻工学院当老师,工资不高,只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开支。这与他之前所憧憬的美好生活有差距。看着小学没毕业的弟弟生意逐渐红火,张荣耀觉得自己应该也能做做生意。1992年张荣耀下海经商,创办奥特洗衣,公司挂靠在轻工学院下面。不过奥特洗衣并没有给张荣耀带来财富,店铺开张之后生意一直惨淡,连年亏损。张荣耀无力支付员工工资和店铺房租,当时只能让张荣奎帮其垫付。这种情况后来一直持续到2000年。
张荣奎体谅张荣耀的难处,从荣昌分了一些业务给奥特,自己也把张荣耀叫来打理荣昌的事务。1994年,张荣奎注册成立了皮舒佳荣昌公司,并且赠送了20%的股份给张荣耀,作为其平时帮忙的谢礼。张荣耀至此算是正式入主荣昌。
几个人的配合刚开始天衣无缝:张荣奎负责主营业务,罗玲负责门市开拓,四弟张荣科负责财务收支,张荣耀则负责策划营销。每个人的优点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荣昌在全国范围内很快拓展到了上百家门店,发展势头蒸蒸日上。
公司走上正轨以后,张荣奎开始逐渐放手公司的业务,转由张荣耀打理,自己则开始研究起金融证券市场来。注意力的转移让张荣奎很快不再过问公司的事务,甚至人都很难找到,荣昌的日常事务交由张荣耀接手。
其时四个人各持一部分公司股权:罗玲30%、张荣奎25%、张荣科25%、张荣耀20%。这并不是张荣耀所希望,家族企业做不大,他希望荣昌能成为一个拥有现代化管理结构的公司。有VC曾经找过张荣耀谈投资荣昌的事,VC很看好荣昌的发展势头,但是投资条件是必须理清股权结构。这时候张荣耀开始着手公司股权结构的调整。
愤怒的出局
公司法人代表由罗玲变成了张荣耀;罗玲名下18%的公司股份转到了张荣耀名下;随后又以折现的形式购买了张荣科25%的公司股份,这样荣昌的股权集中在了张荣耀名下。同时他引进了一些新人替代了原来的老员工。
究竟这种调整是张荣奎许可的,还是不知情的,张氏兄弟各执一词,外界很难知道真相。张荣奎在接受《创业家》采访时表示,他长期在外并不知情,直到2006年他才从朋友口中得知以上的变动。张荣奎甚为惊讶,这个企业已与他早年创立之初大相径庭,作为创始人居然不能掌握公司的变故,张荣耀的解释并未能平息他心中的愤怒。
对于事实的理解,张荣奎完全是另一个版本。
张荣奎说,1998年,意大利伊尔萨洗衣进入中国,他经过商谈取得了伊尔萨的代理权。在他和罗玲去深圳海关提取伊尔萨设备的数月之间,张荣耀让会计周洁假冒签名,先后转走罗玲18%的公司股份到其名下。很多事情他并不知情,在张荣奎的印象里,他每次出差归来,整个公司的人员好像都又换了。2002年,张荣科在北京朝阳区富力城买了一间商铺,急需钱用。张荣奎那时候在深圳投资房地产,手头没有现金,张荣科只得找张荣耀借钱购房。面对弟弟的请求,张荣耀起初不借,后来又改口劝其变卖股份。后者情急之下只好将其手中的25%股份全部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转让给了张荣耀。
纷争开始在两人的血液里埋下仇恨的种子。2007年底,张荣耀决定退出。他对张荣奎说,只要他在半个月内筹集1000万元,他就主动将股份折现,自己移居加拿大。张荣奎手头并没有这么多现金,但是机会难得,他随即答应。两人签了协议后,张荣奎开始发动一切力量筹集资金。他请人吃饭,跟人聊天,甚至到朋友家送礼,终于在最后三天从一个经营矿产资源的老板那儿筹到了这笔钱。原本去意已决的张荣耀在得知这笔钱的来历后,非常反对这笔交易。他说正因为是弟弟买,他要的价格很低,他担心股权转到该老板手上后难以保证荣昌今后的战略发展方向。交易最终没有达成。
对于此次张荣耀的反悔,张荣奎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兄弟两人的关系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见面频率越来越少,即使过年回家,两人也基本上互不搭话,原本热闹的张家开始变得冷清起来。两个人最初创业的想法都是想让这个家庭过得安稳一点,但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家庭却由此走向了不断的矛盾与冲突。
张荣奎决定以法律手段讨回自己的权利,这原本是他预计到的最坏的结果。张家人都很反对这个决定,几乎所有人都劝过他。有一次张荣奎照常7点多起床下楼晨练,一开门竟发现60多岁的父亲张泽义站在门口。张荣奎当时惊呆了,赶忙把父亲请进屋内,父亲的来意是很清楚的,张泽义规劝他不要把张荣耀逼上绝路,张荣奎听了之后非常感慨。他了解父亲,张泽义的习惯是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这样算起来,父亲在门外等了将近1个小时,期间不敲门则是因为怕吵到他休息而导致劝说失败。
在父亲的规劝下,张荣奎最终放弃了先前的决定,也选择了退出荣昌。他向张荣耀开出了3倍于2007年底的价格,后者也答应了他的要求。张荣耀其实手头也没有现钱,他后来支付给张荣奎的钱来自他中欧商学院的四个同学。张荣奎这一次没有像张荣耀一样担心公司的发展,他拿了钱从此决定不再回头。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张荣奎不喜欢别人用失败来形容自己,他说他只是被哥哥张荣耀逼到了这一步。这是一种夹杂着无奈的愤怒,比单纯的仇恨更难以描述。对于张荣奎的指责,张荣耀大多数时候保持沉默,他觉得两人之间误会太多,裂缝几乎无法弥合。矛盾的焦点在于谁在操盘荣昌。张荣耀说,张荣奎拿到的钱其实远高于荣昌实际的股权价值。张荣奎当年研究金融市场时,荣昌的整个发展脉络他早已不再清晰,发展的情况他也只是偶尔从报刊上了解到,所以他并不了解荣昌真实的发展情况。张荣耀也很无奈,一个对外号称几个亿的公司,其实每年的实际收入有限,那些宣传不过是为了吸引VC。荣昌是开在大街上的企业,业绩怎么样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他操这个盘压力很大,远没有张荣奎想象得那么轻松。
张荣奎理解张荣耀的处境花了一些时间,直到他的拓铺洗衣创立之后这种恨意才慢慢变淡。他当年参加《赢在中国》的时候就因为不经意间展示出了自己的恨意而被评委冠以“情商太低”。选择二次创业,成立拓铺洗衣,继续在他熟知的洗衣行业里打拼,初衷也是为了赶超荣昌。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张荣奎甚至一开始就规范了管理制度和团队结构,股权分配也变得非常明晰。熊晓鸽当年对他说,最好的报复就是成功,张荣奎曾经是如此坚信这句话,但是现在他不是为了报复,而是为了再一次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