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们常把自己对宇宙的认识与对人生的体验称为感悟,由此引申、推衍开来,把人对美的认识与体验也划为感悟之列,称之为审美感悟。
关键词:音乐;感悟;审美特点
我国古典美学把审美过程分为“观、品、悟”三个阶段。“观”,主要是指对作品“形象”的观看、观察、观赏。这里实质是指对作品形式的感知。“品”主要是指对作品形式的品位,即对蕴藏在作品形式中情感的体验及其内涵的揣摩。“悟”,是了解、领会、感悟。这里主要是思索,重在对作品形式意味的理解,是理性的认识。结合现代审美心理学研究成果,我们可以这样说:审美感悟就是审美主体通过对审美客体感性形式的把握,并通过自己的联想、想象和情感体验去深刻领会、理解审美客体所包含的内在意蕴,从而获得感官的舒适、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过程。
在艺术美的欣赏过程中有所感悟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比如,我国唐代大书法家张旭观看可举世闻名的舞蹈家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从她的精湛的舞姿所包含的深刻艺理中领悟到草书的真谛。他把公孙大娘流旋飘逸、摇曳有致的舞姿同自己的书法联系起来,运用到书法上,创造了千古卓绝的“颠草”书体。
俄国画家列维坦有一幅著名的风景画《佛拉基米尔克》,画的是荒野上有一条坎坷不平的小路,在乌云笼罩下,意志伸向西伯利亚远方。人们、尤其是俄国人在欣赏这幅画时,自然会想到经过这条小路被沙皇流放到西伯利亚的革命者,进而想到更多、更深的东西;人们看到了画面上看不见的东西,说的就是主体的感悟。
人们欣赏绘画、雕塑、戏剧等形象清晰可辨的艺术品时能产生感悟,即使是欣赏比较抽象的音乐作品时也会有所感悟。例如,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获悉儿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消息后,一言不发,他做到钢琴钱弹奏起巴赫的曲子。它的目的就是籍此获得心灵的平静。这既可看作是普朗克当时内心情感状态的表达,又可看作是他从巴赫曲子中所获得的感悟。
又如,我们在了解了柴可夫斯基的经历、思想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后,再去聆听他的《悲怆交响乐》,就一定能通过那呈现巨大悲怆的感情状态的音乐,想象和体验到作者当时感到压抑、屈辱和失望的心情以及他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而感悟到这部交响曲的“弦外之音”——在沙皇统治下,俄国知识分子极度的精神苦闷以及他们向社会发出的悲愤的抗议。如果再深入一部分析和思考,还会认识到:这部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生动而强烈地表现了人类丰富的情感,更在于蕴藏在这情感表现中的深刻的思想性。既然如此,能不能说任何人对任何音乐作品都能产生正确而深刻的审美感悟呢?不能这样说。一方面,并不是每一首音乐作品都具备美的品位;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就几乎不能对音乐发生审美愉悦。常见的是,有的人对某些作品产生不了正确的、深刻的审美感悟。从主观看,审美感悟中的情况是复杂的。它的复杂性不仅在于审美过程是一个多种心理形式及其动态的综合运动过程,还由于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审美创造。由于主体的积极参与,主体的意识、经验、修养、个性等因素的渗入,又使审美感悟表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审美感悟是一个渐进过程。审美感悟不是瞬间完成的,往往是由主体饶有兴趣地反复品味而逐步达到的。就个人而言,其审美活动是一个由感悟到不断拓展、不断深化的过程。主题的兴趣越浓烈,审美经验、生活经历越丰富,文化程度越高,他的感悟水平就越高,获得的审美享受也就越充分。当然,这个渐进过程不排除审美顿悟,即审美过程中突发的奇想和感受。然而顿悟也是以渐悟为基础的。
第二,审美感受具有主观性,由此造成不同主体的审美感悟的差异性。我们知道,审美感受的产生不仅取决于客体的审美属性,还取决于主题的创造。古人有云:“写字者,写志也。”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为本。如果书法艺术的欣赏者进入领悟阶段,就会透过字的线条粗细、刚柔、断续等等见到书法家的才能,修养与志向,体会到他书写时的情感,进而能领悟更多的东西。不但如此,即使是同一主体,由于时间、环境、心境、年龄阶段的不同,也会对同一客体产生不同的审美感悟与理解。在审美感悟中,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意蕴的感受是无穷尽的。歌德说:“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么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我们对于意蕴深厚的审美客体的领悟,也是没有穷尽的。
第三,审美感悟具有朦胧性、多义性、不可言传性。审美感悟的这个特点在感与悟的两个层次上都由表现:在审美感知阶段,由于审美知觉具有选择性,所以,面对审美客体,主体的审美知觉既有确定性、又有不确定性。同一个主体都会有这种不同的审美感知,更不要说不同审美主题的审美感知了。
我们在审美感悟中,常常会有一种自己能体验到却无法用语言说清楚的感受,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为什么呢?这是由于对象的美不在概念而在形象。形象本身的意蕴是丰富的、复杂的、朦胧的、不确定的。
音乐主要是表现人的情感状态的。它作为声音的艺术,并不把这内容外化为一种人们可以看得见摸不着的事物,而是化作组织起来的音调进入人的大脑。织体对音乐的感悟,实质上是省察自己的灵魂。
总之,在审美感受过程中,直觉和思维既有区别又不能截然分开。它们相伴相随,动态地、协调地统一着。
参考文献:
[1] 程民生.音乐美纵横谈[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 郑雪莱,方成.艺术鉴赏概要[M].求实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高雨佳(1975—),女,集宁师范学院音乐系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关键词:音乐;感悟;审美特点
我国古典美学把审美过程分为“观、品、悟”三个阶段。“观”,主要是指对作品“形象”的观看、观察、观赏。这里实质是指对作品形式的感知。“品”主要是指对作品形式的品位,即对蕴藏在作品形式中情感的体验及其内涵的揣摩。“悟”,是了解、领会、感悟。这里主要是思索,重在对作品形式意味的理解,是理性的认识。结合现代审美心理学研究成果,我们可以这样说:审美感悟就是审美主体通过对审美客体感性形式的把握,并通过自己的联想、想象和情感体验去深刻领会、理解审美客体所包含的内在意蕴,从而获得感官的舒适、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过程。
在艺术美的欣赏过程中有所感悟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比如,我国唐代大书法家张旭观看可举世闻名的舞蹈家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从她的精湛的舞姿所包含的深刻艺理中领悟到草书的真谛。他把公孙大娘流旋飘逸、摇曳有致的舞姿同自己的书法联系起来,运用到书法上,创造了千古卓绝的“颠草”书体。
俄国画家列维坦有一幅著名的风景画《佛拉基米尔克》,画的是荒野上有一条坎坷不平的小路,在乌云笼罩下,意志伸向西伯利亚远方。人们、尤其是俄国人在欣赏这幅画时,自然会想到经过这条小路被沙皇流放到西伯利亚的革命者,进而想到更多、更深的东西;人们看到了画面上看不见的东西,说的就是主体的感悟。
人们欣赏绘画、雕塑、戏剧等形象清晰可辨的艺术品时能产生感悟,即使是欣赏比较抽象的音乐作品时也会有所感悟。例如,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获悉儿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消息后,一言不发,他做到钢琴钱弹奏起巴赫的曲子。它的目的就是籍此获得心灵的平静。这既可看作是普朗克当时内心情感状态的表达,又可看作是他从巴赫曲子中所获得的感悟。
又如,我们在了解了柴可夫斯基的经历、思想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后,再去聆听他的《悲怆交响乐》,就一定能通过那呈现巨大悲怆的感情状态的音乐,想象和体验到作者当时感到压抑、屈辱和失望的心情以及他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而感悟到这部交响曲的“弦外之音”——在沙皇统治下,俄国知识分子极度的精神苦闷以及他们向社会发出的悲愤的抗议。如果再深入一部分析和思考,还会认识到:这部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生动而强烈地表现了人类丰富的情感,更在于蕴藏在这情感表现中的深刻的思想性。既然如此,能不能说任何人对任何音乐作品都能产生正确而深刻的审美感悟呢?不能这样说。一方面,并不是每一首音乐作品都具备美的品位;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就几乎不能对音乐发生审美愉悦。常见的是,有的人对某些作品产生不了正确的、深刻的审美感悟。从主观看,审美感悟中的情况是复杂的。它的复杂性不仅在于审美过程是一个多种心理形式及其动态的综合运动过程,还由于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审美创造。由于主体的积极参与,主体的意识、经验、修养、个性等因素的渗入,又使审美感悟表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审美感悟是一个渐进过程。审美感悟不是瞬间完成的,往往是由主体饶有兴趣地反复品味而逐步达到的。就个人而言,其审美活动是一个由感悟到不断拓展、不断深化的过程。主题的兴趣越浓烈,审美经验、生活经历越丰富,文化程度越高,他的感悟水平就越高,获得的审美享受也就越充分。当然,这个渐进过程不排除审美顿悟,即审美过程中突发的奇想和感受。然而顿悟也是以渐悟为基础的。
第二,审美感受具有主观性,由此造成不同主体的审美感悟的差异性。我们知道,审美感受的产生不仅取决于客体的审美属性,还取决于主题的创造。古人有云:“写字者,写志也。”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为本。如果书法艺术的欣赏者进入领悟阶段,就会透过字的线条粗细、刚柔、断续等等见到书法家的才能,修养与志向,体会到他书写时的情感,进而能领悟更多的东西。不但如此,即使是同一主体,由于时间、环境、心境、年龄阶段的不同,也会对同一客体产生不同的审美感悟与理解。在审美感悟中,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意蕴的感受是无穷尽的。歌德说:“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么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我们对于意蕴深厚的审美客体的领悟,也是没有穷尽的。
第三,审美感悟具有朦胧性、多义性、不可言传性。审美感悟的这个特点在感与悟的两个层次上都由表现:在审美感知阶段,由于审美知觉具有选择性,所以,面对审美客体,主体的审美知觉既有确定性、又有不确定性。同一个主体都会有这种不同的审美感知,更不要说不同审美主题的审美感知了。
我们在审美感悟中,常常会有一种自己能体验到却无法用语言说清楚的感受,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为什么呢?这是由于对象的美不在概念而在形象。形象本身的意蕴是丰富的、复杂的、朦胧的、不确定的。
音乐主要是表现人的情感状态的。它作为声音的艺术,并不把这内容外化为一种人们可以看得见摸不着的事物,而是化作组织起来的音调进入人的大脑。织体对音乐的感悟,实质上是省察自己的灵魂。
总之,在审美感受过程中,直觉和思维既有区别又不能截然分开。它们相伴相随,动态地、协调地统一着。
参考文献:
[1] 程民生.音乐美纵横谈[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 郑雪莱,方成.艺术鉴赏概要[M].求实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高雨佳(1975—),女,集宁师范学院音乐系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