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ou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齐白石和李可染都是我国艺术史上的巨匠,李可染从师齐白石,主要是为了回归传统和深化笔墨。李可染在学齐的过程中,他学齐又不似齐,完全领会了齐白石的至理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试将齐白石与李可染的艺术风格做些比较,从中可以看出李可染继承了什么,发展了什么。
  关键词:齐白石;李可染;风格;异同
  齐白石和李可染是中国艺术史上特别值得我们怀念和景仰的艺术家,“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齐白石所说的一个伟大的艺术教育思想。在他门下的学徒中,李可染学齐又不似齐,可为较于典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艺术风格,李可染在向齐白石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做到了青出于蓝,但又不同与蓝。所以,我们必须将李可染与齐白石之间的“似与不似”相比较,探讨出李可染从师齐白石继承了什么,在老师齐白石的基础上又创新了什么,并何以做到继承与发展并存。
  1 论齐、李之同
  (1)人品魅力。一个人首先吸引别人的是他的人格魅力。齐白石将晚年收弟子作为自己人生的一大快事,对可染也是十分推崇的,非常欣赏其的作画方式。并称赞“这才是大写意。”他曾作《五蟹图》送与可染,上面题句:“昔司马,如文章横行天下。今可染弟书画可以横行也。”[1]可染也画一幅写意人物《瓜架老人图》,画的是一位老人在瓜架下乘凉打盹,整幅画超脱秀逸,卓尔不群。齐老看后连连称赞,题句曰:“可染弟画此幅,作为青藤图可矣。若使青藤老人自为之,恐无此超逸也。”[1]李可染拜师齐白石,是为了回归传统和深化笔墨,欣赏白石老人那种大胆肯定却充满着意趣的笔法风格,也欣赏齐白石的人格魅力。齐白石收李可染为徒,同样也是觉得可染是可塑之才,欣赏他的大写意,同样也是因为李的魅力吸引着他。
  (2)对艺术的心态。齐白石和李可染二人都是从乱世中走出来的。齐白石不辨金子的真假,李可染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进牛棚,下农场,游街挨批,在人间扮演着极具悲惨的角色,在这其间未能继续进行创作,但他并没有放弃对艺术的研究。他们两人只痴情于艺术,完完全全地将生命付之于笔墨生涯,也最终在艺术上取得了成功。
  (3)在艺术上的创新。在20世纪的中国艺术史上,画坛上的摹仿风气是十分严重。早些年齐白石学山水画也是从临摹《芥子园画谱》开始的,但他敢于创新,鄙视那种只会临摹的“死功夫”,深深懂得一个漠视自然的纯真,忽视生活中的新鲜感受的画家是不可能有出息的。1902年以后,齐老“五出五归”,通过写生,来寻求新的构图,新的画法,走出了具有自己艺术风格。在这个问题上,李可染也是十分推崇齐老的思想。在山水画的习作中,注重对景落墨,写生与创作统一,创造出自己“李家山”的绘画手法。在继承的基础上,两人都学会了推陈出新,创造出新的艺术。所以,这两位巨匠在历史上赢得了永久的尊重。
  2 论齐、李之别
  在20世纪20年代末,齐白石变法成功,在齐白石门下的学者非常多,能够创新出自己的风格的人却不多。齐老也曾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来告诫学徒们。李可染在齐白石老师家学画十年,学的是他的精髓,并不只是拘于摹仿。师徒两人的不同,不但有先天的不同,也有后天所形成的。
  (1)气质之别。齐白石出生于农民,当然身上带着浓厚的农民气息,本是学艺木雕,从而接触民间艺术。他的绘画艺术尤其以花鸟鱼虫成就最高,他的画、印、诗、书全能。尤其他的印独出手眼,完全有着自己的生活情趣。李可染出生于一个平民家庭,由于受到民间当代艺术民族戏曲和中国书画的熏陶,所以他有着深厚的爱国热情,在“九一八”和“七七事变”之后创作了大量的宣传画,来传播爱国思想。用水墨画牛,向世人表达整个民族需要像“牛”那样顽强奋进、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他还命名画室为“师牛堂”来自勉。在这点上齐白石以避世来讽世,李可染却敢于用自己的画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操。就他们处世态度上的差异决定了他们的艺术风格的差异。
  (2)从艺道路之别。齐白石从艺之路始于木雕的学习,逐渐的步入艺术的道路,并没有接受西方的教育,他对色彩感觉还是十分单纯的,曾说过“我要是再年轻些,一定要学学西洋的素描。”[2]李可染学过西洋画和素描,并在22岁时考取了油画的研究生,受到老师克罗多的指导,李可染在油画的习作中多用黑色作画,但洛克多并不用色彩原理束缚他,致使他在后期的山水中的“黑”的效果十分突出。再者还有在山水创作中吸收了西方印象派“色彩”与“光”的关系,使明暗关系与色彩的相统一,突破了传统的山水创作手法。
  (3)绘画的题材之别。齐白石的绘画艺术尤其以花鸟的成就最高,最有名的是对虾描写,可谓是生动传神,卓然成家。齐老还兼擅山水和人物。齐老的绘画题材内容多受民间艺术的影响,表现题材十分宽广,乡间、市井的事物都在画面中,但表达的愿望始终都是健康、吉祥、美好和幸福的,画面中总是充满着寓意吉祥的题材,几乎没有画过什么表达不美好的物像,画面也充满着童趣,好似他那不老的心。李可染的绘画艺术尤其以山水画的成就最高,他创就了“李家山”的绘画风貌。他兼擅人物画和牧牛图,这些创作题材多表现家乡徐州的一些民俗文化,也曾将城市建筑、民房等题材搬到山水画中,以及其他一些爱国思想的题材,传达一些激进思想,表达可染老人内心世界的平民意识与简单朴素的审美理想。
  (4)笔墨用法之别。李可染多次提到:“我在齐白石老人家学画十年,主要是学他的创作态度和笔墨功夫。我从师齐白石,最大的心得是线条不能快。好的线条要完全主动,要完全控制,控制到每一个点,达到积点成线的程度。”[3]齐白石老人用笔不慌不忙,如同在写大楷,一笔一笔慢慢写出,单纯明快,“拿住笔,不要掉下来。”[4]多以中锋和侧锋为主,拉拖兼施,柔中带着刚强,主题调充满着齐老的无限童趣。李可染的用笔喜湿,曾学八大山人,多侧锋;学黄宾虹,讲究“黑、亮、厚、满”,中锋用笔。画面以草书的感觉来表现。曾被齐老称赞:“这才是大写意”。
  (5)修养之别。齐白石画、印、诗、书四样全能,除画外,他自称印第一。李可染诗、印都不及齐,唯独书法还有些自己的味道。在书法的笔法方面有“力”,在字的结构上有‘势’。“有‘拙’外表,‘巧’是内在;‘拙’是造型的形式感,‘巧’是内涵的意蕴。”[3]爱书画外,还受益于戏剧与音律,并以这些来谈论书画。他曾说过:“用笔不能像溜冰,一滑而过。音乐家也是如此,唱的每一分钟,声音都控制,有高低、摇曳的变化。古人讲‘行处皆留’要作得笔主。”[3]一生中对听戏有莫大的兴趣,并也将其融合到绘画当中。
  齐白石和李可染两位巨匠在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性是不可比拟的。两人似却又不似,最主要的是李可染在从师齐老时懂得如何做出取舍,齐老擅长画花鸟,但他并不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是学习齐老绘画中的意境、情趣,以及大胆的用笔方式,同时也接受改良思想,折衷调和思想,也不乏一些传统的信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走出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 陈勇.李可染拜师[M].思维与智慧出版社,2011.
  [2] 高文亮.张大壮、齐白石、黄宾虹绘画风格之别[M].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出版社,2012.
  [3] 梅墨生.中国名画家全集李可染[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4] 齐良迟.齐白石研究院[M].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
  作者简介:康佳佩(1991—),女,浙江金华人,丽水学院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民间舞蹈素有一切舞蹈之母之称,而民间舞蹈的研究更是离不开对地域文化的探索。中国不仅拥有广阔的地域,更是拥有着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类型造就了不同的民间舞蹈。任何一种民间舞蹈都有其特有的风格特点,本文试图以地域文化类型对其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予以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民间舞蹈;地域文化;风格特点  舞蹈,是人类最早创造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沿续至此。舞蹈是以人的肢
期刊
摘 要:诞生于16世纪的威尼斯画派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艺术流派之一。代表画家乔尔乔涅、提香等不注重文艺复兴早期绘画中雕塑般的造型和硬朗的轮廓线,把微弱的光线和色彩作为绘画追求的目标,倡导描绘大自然秀美的风光,画面也随之出呈现明丽、欢乐的色彩感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留下了最后一抹光辉。  关键词:威尼斯画派;色彩;欢乐  1 威尼斯画派形成的背景  始建于公元5世纪的威尼斯城10世开始发展,
期刊
摘 要:线条是中国画的精髓和命脉,它贯穿于中国自古至今的绘画历程,经过千百年的锤炼,逐渐成熟,走上一条程式化的道路。线条作为最基本、最单纯的造型手段,它具有抽象特征;有追求形似和营造意境功能;有丰富的独立审美品格及程式化特征。它显示了传统工笔画的写实能力,体现了古代画家的精神性追求,是中国传统工笔画的灵魂。  关键词:线条;造型;工笔画  1 中国工笔画中线与造型的释义  在中国画中,线条一直是中
期刊
17世纪的荷兰是一个典型的商业资产阶级国家,教会和君主都不占统治地位,这就决定了荷兰绘画题材中的宗教画和神话画要比当时其他国家少得多。荷兰绘画题材非常广泛,而且主要是世俗题材,即使是宗教画和神话画中也更多地充满了世俗的趣味,这就使得艺术作品本身充满了现实主义的况味,荷兰的现实主义艺术独树一帜。  伦勃朗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是荷兰画派的骄傲,他不迎合当时买主的口味,坚持自己的艺术理念,拒绝因为金钱而
期刊
摘 要:张择端与夏尔丹的风俗绘画展现了中下层人民身上朴实无华的美,将风俗绘画的朴素与真实,展现的淋漓尽致,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引发对自身绘画创作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风俗画;现实主义;朴实;独特性  风俗画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绘画形式,具有画风朴实自然,内容亲切感人,形象鲜明生动,生活气息浓厚的艺术特点。风俗绘画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时代的、民族的与地域的生活百态。这为了解各地人民的生活习
期刊
摘 要:定窑陶瓷的刻花装饰艺术受宋代当时政局的影响,结合中国画与书法反映出了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刻花艺术的构图展现出了较强的形式美法则;刻花刀法遒劲有力,细腻有节奏;刻画的线条潇洒有力,充满韵律感,有动有静,表现出了极高的刻花工艺水平。  关键词:定窑陶瓷;刻花;形式美;节奏;韵律  中华文明创造了中国唯美的陶瓷,同样,中国陶瓷必须置身于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的大背景下才能品味出它独特的艺术韵味和形式美
期刊
摘 要:福建泉州德化县有着悠久的瓷器生产历史,它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成为“中国三大瓷都”。德化县的瓷雕多为白釉瓷器,这些白瓷雕体现着古代德化瓷雕艺术的高超技艺。本文着重分析了德化瓷雕创作中的工艺技巧,以及德化瓷雕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德化瓷雕;雕塑工艺  0 引言  德化瓷雕以其光泽的外表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中外。早在宋元时期,德化瓷雕就已经非常兴盛,有些瓷雕作品甚至销往西欧及东南亚各国。到了
期刊
摘 要:刻意曲解是实现言语幽默的重要手段。在言语交际中,听话者刻意曲解讲话者的意思以制造幽默,实现其特定的交际目的。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中很多言语幽默都是因刻意曲解而产生的,探索美式幽默的产生机制。  关键词:言语幽默;刻意曲解;《生活大爆炸》  0 引言  随着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的热播,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语用分析,刻意曲解作为言语幽默中的一种重要语用策略却缺乏应有的研究。以情景喜
期刊
摘 要:“文化大革命”总路线即“以阶级斗争为纲”见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畸形发展进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条路线的制定和推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遭受重大挫折。“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和实践都是根本错误的。  关键词:“以阶级斗争为纲”;建构;解构  “文化大革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畸形发展下的产物,给党和国家乃至整个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它产生的根源是马克思主义
期刊
摘 要:传统文人画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绘画流派,其独特的绘画美学观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显示出了,他们现代社会性的一面:对反叛精神、个性的张扬以及对艺术创作中技术因素的否定,这些特征都与现代水墨画的审美观念有着共通的地方。这两种的艺术才成为真正的“自由的艺术”,他们的本质上的接近说明人类在本性上的共通。  关键词:传统文人画;现代水墨画;审美价值;共通性  1 文人画的传统审美价值演变  唐代诗歌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