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u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游戏是游戏的一种,是在体育运动的基础上,综合人体的跑、跳、投等基本生活与劳动技能及各种体育基本形式,创编出多种形体动作,并根据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拟订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情节和竞技性较强的比赛规则而创编的游戏。
  一、体育游戏使学生轻松、快乐
  体育游戏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以及特有的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和一定的观赏性,调动学生的积极地从事体育锻炼。吸引众多学生参与,通过游戏使人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活动中锻炼了身体,强健了身躯,愉悦了精神,达到健身、健心的效果。在体育游戏中,有趣味的活动就有极大的吸引力,学生就会从中享受到体育游戏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满足体育活动的欲望和需求。
  二、体育游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体育游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教材的内容,并结合实际,把学生的爱好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体育游戏是可以每个人都参与,并可以自己编排的,这不仅培养到学生的动脑能力,同时也培养学习的技巧能力。初级中学的学生大都是12-16岁,这一时间是人的心理和生理发展期,他们都会有一种强烈的进取心,如果在体育教学中能够以最好的形式来调动他们的进取心的话,就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很多体育竞争性的游戏,学生都会最大限度地投入进去,通过自我表现和自我努力来争取最好的效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这些游戏中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心等都等得到很好的发挥,从而达到最佳的体育教学效果。体育某些运动项目和技术学习起来并不容易, 比如:在铅球的教学中,侧向滑步推铅球的要点是蹬、转、送、挺、推、拨,直接要求学生完成铅球技术就非常难, 如果改用实心球并分析完成推铅球动作的重点,就能解决蹬转发力的问题。如果单一的练习这几个动作,那么学生自然会觉得枯燥,练习的积极性不高。 如果用游戏的形式来练习,加入各种比赛形式的抛接、有高度和有远度的游戏,然后分组积分比赛,要求远、准,这样就可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比赛之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究竟怎样才能将球推得更远,并且不出投掷范围,学生在以后的游戏中就会积极思考、判断、解决。再通过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启发,复杂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三、体育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体育游戏与其它的学科相比,存在独特的优越性,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我们老师在进行体育游戏过程中,通过发掘和构思,能使学生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改变态度,在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从而提高了道德品质,培养出学生独立,协作等精神,并培养出良好的品质。体育游戏教学法以其竞争性增强学生自信心、集体荣誉感,降低焦虑水平参与竞争、接受挑战是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他们很多积极情绪也是在竞争与挑战中得到发展和完善的。学校体育的诸多方面,蕴含着竞争因素,体育游戏的教学比赛和对抗练习,课余时间班级和校际之间各种形式的对抗赛、邀请赛、达标赛、选拔赛,全校性的运动会,都为学生投入竞争提供了参与机会。一方面,体育游戏比赛反映了青少年学生乐于参与竞争的心理需求,是他们参加体育游戏活动最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一种形式;另一方面,体育游戏比赛的效应,在于以运动竞争为媒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推动群众性体育游戏活动的广泛开展,而且必将在学生(包括参赛学生和观赛学生)中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他们对所代表群体(班级和学校)的集体感。
  责任编辑 邱丽
其他文献
采用正硅酸乙酯(tetraethyl orthosi Iicate,TEOS)和Cu、Co、Mn的醋酸盐溶液,通过溶胶-凝胶法、常压干燥制备了过渡金属氧化物含量高达75wt%的CuO(CoO,MnO)/SiO2纳米复合气凝胶。采用
景德镇以其拥有的陶瓷制作传统而闻名于世.在元以前景德镇就已拥有了相当优良的陶瓷制作产业,并开创了除青瓷和白瓷之外的青白瓷装饰体系,这一装饰体系的成熟时期就是宋代,而
如何利用数学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探究,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是我们数学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一、民主氛围的营造是创新精神的阳光雨露  1. 兴趣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前奏  实践活动课的题材是来自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数学实践活动是让学生通过活动、实践,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经历一个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引导学生尝试探索与成功.“无限风光在险峰,吹尽黄沙始到金”.老师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创新思维的训练是核心。因此,教师必须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因素,改革教学方法,将创新教育贯穿教育始终,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把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与学生自主的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启发学生创造想象,打破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发散性、灵活性。  一、鼓励质疑,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