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技报告制度实施难点问题研究

来源 :企业科技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6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西科技报告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实施难度巨大的长期性工作,在管理层面上涉及组织架构、政策制度及观念意识等问题,在技术层面上涉及科技报告的类型界定、标准规范、操作运行、部门协调和系统配合等问题。文章从最根本、最首要的问题着手,开展广西科技报告制度实施难点问题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设。
  【关键词】科技报告;制度实施;难点问题
  【中图分类号】G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7)03-0010-03
  《关于广西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实施方案》(简称《方案》)尽管已于2015年年底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以桂政办发〔2015〕96号文件转发,但在实施的具体过程中,仍有很多难点问题需要解决。研究这些难点问题,对《方案》的准确贯彻与实施有着重要意义。
  1 管理层面的难点问题
  1.1 组织管理架构的设计问题
  广西科技报告实施的首要难题是组织管理架构的设计,是实行集中管理还是分级管理?下面对这2种管理方式进行对比和分析。
  1.1.1 实行分级管理的优点及难点
  (1)优点:首先,分级管理符合《国家科技报告建设方案》的指导思想;其次,从科技报告的长远发展来看,分级管理更加科学合理。按照《国家科技报告建设方案》的指导思想,广西科技报告建设应该遵循“谁立项,谁管理”的分级管理原则,参照“国家、部门(地方)和基层科研单位”组成的国家科技报告三级组织管理架构,设立“自治区、部门(地市)和基层科研单位”组成的广西科技报告三级组织管理架构。各部门和各地市设立相应的科技报告管理机构,对本部门、本地市的科技报告进行收藏和服务,更有利于各部门、各地市将科技报告工作纳入本部门归口管理或市级财政资助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程序。
  (2)难点:①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在现有的条件下,要在各部门和各地市设立相应的科技报告管理机构,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人力方面,要培养一批能在各部门和各地市科技报告管理机构承担科技报告审核、管理、咨询、检索等服务工作的专业人员;财力方面,科技报告工作属于公益类事业,各部门、各地市的科技报告管理机构的日常运转需要持续、有保障的财政支出。②组织架构比较庞大,不易管理。由于各部门、各地市的科技报告管理机构大部分是依据原有信息机构或渠道设置,工作人员多数身兼数职,可能导致科技报告工作推行不力、流于形式,提交上来的科技报告质量不高,以及审核人员把关不严等问题。
  1.1.2 实行集中管理的优点及难点
  (1)优点:科技报告组织管理架构比较简单,管理层级少,科技报告资源比较集中,科技报告审核质量容易把关。
  (2)难点:需要建立相对独立的、有一定人员规模的科技报告管理机构。广西的科技报告工作现在仍处于起步阶段,现阶段在科技报告工作量较少的情况下实行集中管理的模式是比较利于近期管理的,但从中长期发展规划来看,这样的模式显然不利于长期管理。各部门、各地市(包括14个地市)每年产生的科技报告全部集中提交到自治区科技报告管理机构,需要培养、配备大批科技报告服务人员集中、专职从事科技报告审核、管理等服务工作,而且随着科技报告工作的持续推进,以后凡是财政资金资助的科技项目都要全部强制呈交科技报告,集中呈交到自治区科技报告管理机构的科技报告将会越来越多,科技报告审核、管理任务将越来越重,仅靠目前的人手是无法承担这一工作的(2013年中信所回溯国家科技报告1万份,抽调了50名专职人员,耗费3个月的时间,加班加点才完成),需要构建相对独立的、有一定人员规模、能专职从事科技报告工作的科技报告管理机构。
  1.2 观念意识的转变
  由于科技报告宣传还不到位,广西大多数科技人员、科技管理人員对科技报告不甚了解,有些科技管理人员甚至对科技报告管理工作的开展形成阻力。因此,要在全区营造科技报告氛围,首先要转变科技管理人员的意识,要在管理层面上做到统一认识并非易事,管理层只有先接受、理解并支持科技报告工作,这项工作才能顺利推动。
  2 技术层面的难点问题
  2.1 与各部门、各地市协调的问题
  各部门、各地市受自治区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不通过科技厅申报,科技厅作为科技报告工作的牵头单位,要推动各部门、各地市开展科技报告工作,在协调方面会面临很多复杂的问题。
  2.2 系统配合的问题
  各部门、各地市通过什么渠道、什么方式呈交科技报告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系统建设是实现科技报告数据呈交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1)如果采取分级管理的模式,就要建设各部门、各地市的科技报告模块,将科技报告模块纳入本部门、本地市的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与本部门、本地市的计划项目流程相结合,由各部门、各地市的科技报告管理机构对本部门、本地市的科技报告进行审核、加工等管理,还要实现与广西科技报告服务系统的衔接及数据的交换,将各部门、各地市审核、加工完成的数据定期报送到广西科技报告服务系统,实现数据的开放共享。
  (2)如果采取集中管理的模式,各部门、各地市的科技报告要集中呈交到广西科技报告管理机构,必须借助科技报告集中呈交系统来实现,这个系统必须覆盖广西各部门、各地市所有财政资金支持的不同类别的项目,目前的广西科技报告呈交系统只能收集广西科技计划项目产生的科技报告,不能收集各部门、各地市产生的科技报告,如果要实行集中呈交,必须另行开发科技报告集中呈交系统。
  3 对策及建议
  3.1 加大科技报告的宣传培训力度
  3.1.1 必须高度重视科技报告宣传培训
  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要针对不同的科研群体,定期分类、分批开展科技报告培训工作。对科研人员,要提高其科技报告意识和科技报告撰写能力;对科研管理人员,要增强其科技报告规范管理水平;对科技报告收藏服务人员,要提升其开放共享意识和综合能力。   3.1.2 重视利用多媒介宣传
  应利用《广西日报》《科技日报》《广西新闻网》《广西科技信息网》等媒体,向社会公众宣传科技报告制度的意义和作用、科技报告的共享使用方法等。通过不断强化科技报告宣传培训工作,不断培养全社会的科技报告意识,提高各利益相关者的科技报告知识,营造全社会重视、参与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良好氛围。
  3.2 建立清晰明确的科技报告组织管理体系
  要推进广西科技报告制度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明确采取何种组织管理体系。分级管理与集中管理各有利弊,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进行组织管理,都要先做好顶层设计、科学布局,自上而下地推动,这项工作才能持续、快速、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否则,如果没有充分的科学论证和上层设计,一开始就匆忙地推行下去,后续将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可能导致责权不明、推诿扯皮等混乱局面,甚至会面临难以推动的局面。因此,目前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最重要的是根据广西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实際情况,充分综合各种利弊因素,结合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建设指导意见,研究确定本地区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组织管理架构,把这个首要问题研究清楚后再去考虑别的问题。而且,只有把这个总的组织管理框架搭建好,才能更好地开展下一步的工作。
  3.3 建立纵横协调的工作领导机制
  无论是分级管理还是集中管理,都不可避免地牵涉到与各部门、各地市协调的问题。如果没有各部门、各地市的积极配合,广西科技报告工作将很难推动下去。因此,需要建立切实有效的协调机制,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地市参与科技报告工作的积极性,以协调机制约束各部门、各地市的参与行为,清除广西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障碍。
  具体要落实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广西科技报告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和突出问题。各市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开展本地区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工作。
  3.4 投入大量持续稳定的财政资金
  前面谈到组织管理层面的难点问题在于实行分级管理还是集中管理,技术层面的难点问题在于与各部门、各地市协调的问题及系统配合的问题,无论是组织管理层面还是技术层面的难题,都需要通过投入大量持续稳定的财政资金来解决,这些难题归根结底是资金保障的问题。
  在组织管理层面方面,如果实行分级管理,各部门和各地市要设立相应的科技报告管理机构,必须有充足的财政资金保障和推动这些科技报告管理机构的日常开支和正常运转;如果实行集中管理,需要建立集中的自治区科技报告管理机构,这个机构必须能支持庞大的科技报告服务人员队伍专职从事科技报告审核、管理等服务工作,同样需要巨大的财政资金投入。
  在技术层面方面,涉及与各部门、各地市协调的问题,系统配合、数据交换的问题,科技报告信息平台开发、硬件设备采购、宣传培训、劳务支出、技术服务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同时由于科技报告制度建设是一项具有公共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工作,长期开展必须要有常态化运行管理经费。
  因此,要解决广西科技报告制度实施难点问题,保证广西科技报告顺利开展,科技行政管理机构必须针对科技报告制度建设长期划拨常态化的专项工作经费,保证专项资金落实到位,保证专款专用。
  广西的科技报告体系建设任重道远,是一项复杂的、实施难度巨大的长期性基础工作。需要采取系统设计、分步落实、先行试点的方式推进,需要全社会的不懈努力。
  参 考 文 献
  [1]佚名.科技报告体系构建研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6
  (12).
  [2]朱晓蕾,李建伟.甘肃省科技报告工作实践研究[J].甘肃科技,2016(22).
  [3]李玉凤,杨芳.我国科技报告体系研究综述[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6(5).
  [4]范文.中国科技报告制度体系与运行机制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14(7).
  [5]贺德方.科技报告资源体系研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3(1).
  [责任编辑:邓进利]
其他文献
目前畜牧养殖业是我国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产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一定的地位,还帮助我国人们有很好的饮食。传统的畜牧养殖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影响了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不利于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概念的深入人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成为全社会共识。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畜禽规
猪腹泻作为影响生猪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了生猪的健康,本文介绍了猪腹泻疾病的预防方法、治疗方式,以期提升猪肉的品质,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保障我国的食品安全,希
【摘 要】随着工程建设日趋国际化,投资与建设经营模式日趋多元化,为突破发达国家长期以来软性贸易保护壁垒和市场准入的隐形门槛,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将发生重大改变,由此带来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文章通过分析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供给侧现状,从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相关理论的角度,提出了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供给侧发展战略和主要改革思路,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急性猪肺疫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急性和传染性,一般情况下,该疾病可能在多个国家发生,同时呈现地方流行性的特点。需要注意的是,该疾病没有明显的
【摘 要】高速铁路具有运输量大、不受气候影响、社会经济效益好及对环境污染小等诸多优点,全球高铁行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会。文章对高速铁路领域的专利申请的数量、类型、IPC分类、主要申请人及技术领域等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为我国高速铁路技术领域的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速铁路;专利;分析  【中图分类号】T-18,D923.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7)
随着畜牧业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疫情期间的动物防疫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此时艰之际,基层畜牧兽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做好动物防疫的相关工作,已成为每个畜牧兽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