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视角下的“恶之花”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jie83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巴尔扎克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贝姨》作于1847年,正值法国的七月王朝,作者通过主人公李斯贝特的形象和性格刻画,不仅详尽地描摹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面貌,丰富了作品的社会学价值,而且将贝姨这一带偏执狂特质的人物形象典型化,赋予文本普遍的哲学意义。
   【关键词】批判现实主义;李斯贝特;心理危机;典型性
   前言:
   本文拟从两大方面探讨贝姨道德危机的典型性:从社会现实描摹到心理现实探讨、机械史观与典型道德困境,以揭示这一人物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一、从社会现实描摹到心理现实探讨
   (一)对社会现实的描摹
   1.资本逻辑——偏执钱财的破产
   贝姨故事以大资产阶级为领导的七月王朝为历史背景,资本主义思想开始蚕食新贵族的政治资本,进一步掠夺社会生产资源,压榨无产阶级和小资产者,法国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贝姨在文本中是作为一个被资本逻辑牢牢把控的无产者的典型,她生在一个父亲战死沙场的农民家庭,迫于生计她到巴黎从事刺绣加工,她贫苦惨淡的工厂生活与于洛夫妇的豪华生活相对比,二者结合使得她对金钱有一种与生俱来并日甚一日的敏感。
   2.父权逻辑——偏执平权的破产
   贝姨偏执性格形成的另一原因在于,她生在一个未完全开化的新贵族和大资本家共同统治的伪共和社会。女性平权意识在法国社会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普通女性主要作为一种家庭附庸、工厂雇工存在,未能在经济政治领域占得相当的社会资源,在文化上更是处于弱势,女性的基本尊严被物化并流于艳俗的权色交易。
   3.革命逻辑——偏执反抗的破产
   巴尔扎克并没有赋予贝姨这一无产者任何良好的品性和形象,贝姨从里到外都是丑的,散发出道德腐烂敗坏的恶臭,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下人性异化的恶果。作者向我们解释了一个现象: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者并不完全是被剥削的对象,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沾染上了上层阶级的贪婪淫欲,并成为践踏社会道德的一分子。无产者的道德世界和物质世界都是金钱社会的牺牲品,不能产生价值的东西在社会上是注定被唾弃的,贝姨这类社会毒虫以吞噬他人的血液和痛苦为生,使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越来越多,最后汇成一种社会拜金主义流感。
   (二)向心理现实靠拢
   1.以善恶理念为导向
   巴尔扎克的创作存在理念化的倾向,在刻画人物的精神现实时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离不开对比手法的运用。他认为“精神世界变化源于客观现实。”这说明了他笔下的人物在面对动荡的社会环境变革时,还存在内部心理空间的相对独立性,这是他塑造典型的重要环节。用这句话来概括巴尔扎克的塑造人物典型心理的过程当不为过。就拿贝姨和阿特丽娜两个人物形象来说,贝姨是无产者反动势力的代表,而阿特丽娜则是贵族阶级的正派人物,阿特丽娜纯洁善良,与贝姨形成鲜明对照,纵使家破人亡,她依旧恪守心中的基督教理念——自由、平等、博爱。
   2.社会发展动因和典型道德困境
   贝姨对金钱的偏执,既是社会发展的阻碍,又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人类历史就面临着这样一个悖论。金钱作为一种新式的历史经验被强加在社会伦理道德之上,使得人们不得不僭越道德的底线来获取新式价值,这一过程无疑是痛苦的,贝姨的偏执心理就是当时法国社会普遍欲望的写照。
   二、机械唯物主义史观
   巴尔扎克对偏执狂形象的批判是有局限性的,具体表现为他个人所处阶级的不彻底性。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时代,作为中产的小资产阶是不具有彻底的革命性的,一方面,他们依赖上层大资产阶级或新贵族的经济援助,另一方面,他们有一部分人是无产者出生,对工人农民阶级怀有深切的同情,这导致他用上层阶级的虚伪价值观来关照下层阶级。巴尔扎克认为能够拯救法国社会的是宗教或哲学中的善的概念,他甚至对封建王权时代的贵族道德有所向往,于是,他误入了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中。
   结语:
   李斯贝特的偏执狂特质实际上是19世纪法国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异化,巴尔扎克通过刻画贝姨偏执的多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和人们被资产阶级道德奴役的道德困境和心灵创伤。然而,由于他所处的阶级局限性,不免使贝姨这一人物陷于机械唯物主义史观中,实乃一大遗憾。
   参考文献:
   [1]尹义.论《人间喜剧》中的老处女群[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84(3):21-27
   [2]刘伯奎.把人物藏在涡流的中心深处——《贝姨》的环形结构特点赏析[J].名作欣赏,1985(4):35-39
其他文献
通过大量的课堂教学表明,初中语文的教学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兴趣学习,在有兴趣的情况下去学习语文,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是学生学习的表现之一,具有主动性学生的学习效率往往会翻倍,学习速度往往会更迅速。当然,在日常学习中也会比其他学生接受程度更为迅速一点,接受范围也会更加广泛。教师也要提高教学的活跃度,让学生紧贴课堂发展,更好地完成教学的质量考核,等等。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讲述教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必须根据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出发点,结合学生实际,着眼于学生发展,把多媒体适时适度地运用在语文课堂上,既展示多媒体的优势,又能激活学生自主意识,培养能力,发展思维,从而成就语文课堂的无限风光。   一、以“红杏”引“春天”——以点激面 营造情趣   有位教师在执教人教版第三册《假如》一课时,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小作者的美好心愿时,注重以点引面,
期刊
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员工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在社会基层单位中发挥核心作用。   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在每个单位和团体内都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在职期间,他们兢兢业业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确保单位正确的政治方向;他们组织单位成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单位人员的政治觉悟;他们密切联系员工,及时发现员工内的不良状态并纠正,做
期刊
信访是我国公民的一项权利,信访是公民个人或群体以书信、电子邮件、走访、电话、传真、短信等多种参与形式与国家的政党、政府、社团、人大、司法、政协、社区、企事业单位负责信访工作的机构或人员接触,以反映情况,表达自身意见,吁请解决问题,有关信访工作机构或人员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处理的一种制度。   信访是国家赋予公民的一项政治权利,切实解决员工遇到的问题,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在企业内部设立信
期刊
“人生因梦想而美丽。”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梦想,我也不例外,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   记得我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喜欢上了阅读,妈妈为了培养我的阅读兴趣给我买了许多故事书,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插图,我开心极了……当时我最喜欢读的就是杨红樱阿姨的书,她的故事书“甜甜地”吸引著我,就这样,我成了杨红樱阿姨的忠实粉丝——铁杆樱桃中的一员。也正因为这样,杨红樱阿姨的书陪伴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这也是我
期刊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一言一行,美德正与我同行;一举一动,文明已在我心中。让我们心守美德的一方净土,成就光阴中的文明之风。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人人美德心,年年文明风”。   问世间美德是何物?美德是垃圾与垃圾箱的一次小小的邂逅,美德是老师甘做园丁半夜忙碌的身影,美德是救人于困境中的一双有力的手掌。内心点滴清澈的善意凝聚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基因中陈陈相因的密码,打造文明的地球村。美德与文明
期刊
企业党员作为企业职工中的积极分子和先进分子,是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活动中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力量。峰峰集团提出打造“以煤为主、多元发展、效益突出、职工幸福”百年强企的宏伟蓝图,广大党员应充分发挥先锋队和主力军作用,站前排,打头阵,勇于担当,敢于奉献,在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建功立业。   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不断加强学习,通过学习,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认同、
期刊
群文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核心部分,它不但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种特殊阅读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在语言表达、写作特别是人际交流等各方面的意识思维能力,实现全方位提高。因此探究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方法成为关键。   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应用的基本思路   群文阅读是在语文阅读基础之上所提出的创新阅读教学应用模式,从本质上讲它属于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强调对学
期刊
【摘要】大自然就是活教材,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鲜明的自然生态性和乡土人文性,是农村幼儿园拓展区域游戏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自然资源;区域游戏   农村幼儿园周围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山上一年四季都有各种动植物,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能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孩子们愿意亲近自然,所以我园因地制宜开发的自然游戏课程,能引发孩子的探究欲望,促进幼儿整体的有机发展。   一、自然
期刊
小学一年级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不仅关系学生的学习成绩,还直接对孩子的能力、性格、身心健康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动力,使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我从一开始就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