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iv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凉山彝族民间舞蹈在我国多民族的民族民间舞蹈中,是一朵璀璨的奇葩。凉山彝族民间舞蹈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亦有复杂的地理、自然成因。凉山彝族民间舞蹈独特的舞蹈语汇和艺术特征,深刻反映出彝族人民的劳动和生活。继承和发扬凉山彝族民间舞蹈的优良传统,需要广大群众的参与、社会的关注,更需要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凉山彝族;民间舞蹈;继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4-145-03
  【本文著录格式】朱艳.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凉山彝族民间舞蹈浅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1,02(04):145-147.
  拥有彝族人口两百八十多万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文化传承,使得包括舞蹈在内的彝族文化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原生态。这不仅给舞蹈工作者提供了挖掘、整理彝族民间舞蹈的宝贵机遇,同时也给舞蹈工作者提出了如何继承和发展彝族优秀舞蹈文化的重要课题。
  本文拟从凉山彝族民间舞蹈的特点和成因,继承和发展角度,做一番探索性的浅析。
  一、凉山彝族民间舞蹈的特点
  凉山州的彝族聚居地,传统上分为“依诺”“什扎”“所地”三个方言区(人们依其服饰为特征,俗称为“大裤脚”“中脚裤”“小脚裤”)。在这些区域内,至今仍在流传或几近失传的民间舞蹈,具有搜集和挖掘的价值,有如下形式和特点。
  (一)节日性舞蹈
  彝语“都火”,也称“朵乐荷”,意为“火把节的舞”,是一种颇具代表性和广泛性的女子集体舞,舞蹈从头至尾以歌相伴。
  火把节是凉山彝族最盛大也是最主要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跳“都火”都十分的热闹和隆重。有的地方还要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从跳“都火”的女子中选出美女,从而把整个节日活动推向高潮。
  “都火”以歌带舞,无乐器伴奏,旋律多为“所地”山歌风格。歌词旧时多为叙述妇女命运的悲苦与对爱情的无助,以及对亲人的思念。当代则多为歌唱生活的幸福,家乡的美丽以及对爱情的渴望。
  “都火”从艺术形式上,作为女子集体舞,虽无多样的舞步与队形,但姑娘们穿着节日的盛装,佩戴着华丽的银饰,蓝天、白云、绿茵相衬,朵朵黄伞相伴,情景别致。舞者一手持伞,一手前后互牵一块三角头巾或拉住前者的荷包带行进着,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圆圈,人少时形成几个圈,参加人多时十几个圈站满了场坝和山岗,姑娘们微微地低着头,含情脉脉地唱吟,歌声婉转,舞步楚楚,情舞交融,营造出无穷韵味。
  (二)婚礼舞蹈
  “喜希苏且”意为“婚礼舞”,也称“披毡舞”,它是凉山彝族婚礼期间,在男方或女方院坝内跳的舞蹈。“喜希苏且”以双人舞为主,尤以女子双人舞居多。包括“阿嫫尼惹”“阿思莫莫左”“觉吃”“移使乌歌”“唱喜歌”“阿列瓦都史”“作”“阿莫阿尼”等。
  “喜希苏且”在婚礼舞蹈中最具代表性。跳喜希苏且身披查尔瓦,以双腿微弯曲,上身微俯,双手拿披毡两端,脚动,身、头跟着左右晃动,边歌边舞是喜希苏且的动律特征,是凉山彝族广为流传的情趣浓郁的习俗舞蹈。
  “喜希苏且”无音乐伴奏,其歌词内容很丰富,有叙事性长诗,内容有赞美新娘,有表达哀怨或喜悦情感,也有表达离别之情等等。
  (三)自娱性舞蹈
  自娱性舞蹈大致有“谷追”(蹢脚舞)、“达踢”、“对脚舞”和“格子且”(荞子舞)几种。最有特色的是“蹢脚舞”和“对脚舞”。
  聚居在凉山州会理县小黑箐一带的红彝在跳“蹢脚舞”时,人数不限,男女相互间手拉手围成圈,领头与排尾者手持一张毛巾,由一吹笛子者带头或站于圈中,边吹边领舞。舞蹈始终沿逆时针方向进行,舞蹈语言丰富多彩、组合变化多样,情绪热烈、动作奔放,能跳出几十种不同的舞段,以腰带胯左右甩动,上身微俯或拧身、顺手顺拐是其动律特点,与凉山腹心地区舞蹈迥然不同,是凉山民间舞蹈中的一支奇葩。
  “对脚舞”是凉山彝族民间舞蹈的重要舞种之一。这种以抒发情绪,表达友谊为内涵的自然性舞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深受青年男女喜爱。它不受人数、环境、服饰和音乐等的限制。在节日里或劳动休息时,人们在晒场、院坝和草坪自然起舞。其跳法多样,队形竖排或圆圈,虽无音乐伴奏,但有舞者的吆喝声、踏步、拐腿、对膝、对脚、勾脚、跳跃等动律,是对脚舞的风格特征。
  (四)祭祀性舞蹈
  此类舞蹈较典型的,是“苏尼且”即“皮鼓舞”。“苏尼且”的随意性很大,舞蹈时间的长短,均由舞者,也就是苏尼本人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彼此的情绪而定,没有严格的程式要求和规定。舞蹈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的神秘色彩。
  苏尼是凉山彝族中的巫师。所谓“苏里且”就是苏尼作法的过程。一开始,他盘坐于地上,双目微闭,双腿颤动,左手执皮鼓,右手握鼓,槌击地面,口中念念有词,随着情绪的变化,动作幅度逐渐加强,当全身强有力的颤抖跳到高潮时,甚至可以用牙咬住一只羊的脖子不停地转圈,最后把羊甩出去。笔者在凉山美姑县釆风见着一老者把羊皮鼓脱手顶在头上,右手拿鼓槌双手与肩平行举起,平跳步转圈两个小时之久,且鼓不落地、人不晕倒。摇头、抖肩、甩臀部、颤膝、跳跃、旋转与敲击鼓的鼓点有机结合,是“苏尼且”突出的风格特征。
  (五)丧事性舞蹈
  这种悼念亡者的舞蹈,一般是当族人中深孚众望的老者去世后,在其家中的院坝里跳,借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之情。丧事舞只限于安葬死者前的守灵期间跳。
  丧事性舞蹈大致有下列几种:
  (1)“知孜苏且”即“敬酒舞”。这是有五个以上儿媳(侄儿媳)或是洪福齐天的彝族老人辞世后方能享受到的礼遇,是在死者屋内举行的仪式性舞蹈。(2)“的知伟”汉译“迎宾舞”。系丧家和邻里们迎接前来悼念死者的亲友所跳男子长刀集体舞。(3)“扯格”(道具、铃铛、马铃串).是边口念诵经文边舞蹈的传统节目之一。 (4)“阿骨格”意为“指路经”。以歌伴舞、歌词内容十分丰富.这种舞盛行于凉山许多地区,舞者限于男子跳且多为单数。(5)“瓦孜嘿”汉称“追悼舞”。一般是在跳“知孜苏且”之后跳的刀舞。舞蹈无乐器伴奏,仅从内容丰富的诵唱相伴。其诵唱节奏鲜明,韵律均匀,保持了凉山彝族“尔比尔吉”传统的朗誦风格。   (六)游戲性舞蹈
  此类舞蹈基本上是解放后才出现的。如“哪呷咱火且”也称“牛儿跳圈”。“舍解且”译为“铁叉舞”,“都自且”译为“跳火绳”等,十几种名称的游戏。其中以“舍解且”“都自且”最具特色。
  “舍解且”是一种显示勇敢、炫耀武艺的带有杂耍性的娱己娱众男子单人舞。舞者动作娴熟多变,铁叉舞得浑圆,身体前俯后仰,不断地跳跃、旋转,将个人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都自且”汉译“火绳舞”,多为男子单人舞。舞者持长绳中部或一端,绳的两端或另一端用毡衣捆成一团,然后将其点燃。舞者仰身躺在地上,双脚快速移动转圈,同时将大绳在空中甩转。舞者之间相互比赛,看谁甩得圆,花样多,动作更惊险。无乐器伴奏,不唱不诵,自由随意。
  上述六类彝族民间舞蹈,都与彝族的婚、丧、礼、仪、宗教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明了的社会功能,保留了原始的舞蹈遗风,并具有古朴平稳、流畅舒缓、浅显易懂的动律特点。
  二、凉山彝族民间舞蹈形成的原因
  从表象看,有地理、气候和环境因素,从本质看,则是彝民族文化思想的反映。
  (一)地理环境与社会形态因素
  凉山彝族在新中国成立前长期生活在交通不便、偏僻闭塞的层峦叠嶂之中,外受封建统治和大民族的压迫与歧视,内受奴隶社会等级制度的剥削和欺凌,加之家支间的相互掳掠,年年不断的冤家械斗,致使凉山地区社会发展停滞不前,客观上成为我国较完整保持奴隶制度和奴隶文化的特殊地区。作为上层封建观念形态的艺术至今也保持着某种原始、古朴的形态与特色,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二)生产、生活方式与审美观念因素
  凉山彝族以畜牧为主,农耕为辅,狩猎为副。彝人多数居住在高寒地区,在这样的严酷环境下,羊在彝民族生活中便占据了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前,奴隶主的财富就表现为“羊子”“银子”“娃子”。羊,除供人们食用外,其皮毛可制衣,制毡,制卧具。尤其以羊毛为原料的“披毡”更是彝族人民人手一件不能须臾离开的伴侣。因此,披毡便制约着舞蹈的动作,反过来又是舞蹈的一个依托。
  彝人在生产劳动中常靠人背,尤其妇女背水,是用臀部上端尾尻处作为支点托载重物,形成臀部微翘,身体前倾的“s”形。此外妇女脖颈佩戴的领圈和领牌,使头部不能灵活转动,又形成了挺胸昂首,目不斜视的体态。这些原本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动作特点,就凝结在彝族民间舞蹈语汇中,成为其显著的动律特点。
  (三)原始宗教信仰因素
  凉山彝族崇拜自然,笃信鬼神,认为万物有灵。宗教信仰活动在彝民族的精神生活乃至社会生活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至于凉山彝族民间舞蹈的绝大多数,都与宗教仪式相关。主持宗教祭祀活动的是“毕摩”和“苏里”他们是彝族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主要代表。因此在彝族民间舞蹈中随处可见“毕摩”和“苏里”的身影,其舞蹈的动律特点,亦是彝族文化精神和文化心理的表现。
  三、凉山彝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和发展
  在对彝族民间舞蹈有了由表及里的了解和把握后,继承与发展便有了前提和基础。
  (一)吸取精华,拓展彝族民间舞蹈发展的空间
  从上百件彝族民间音乐、舞蹈中收集整理、提炼加工,编创而成的彝族“达体舞”,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风靡凉山,走进蓉城,享誉京华,蜚声海外。“达体舞”是在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组织专业和业余舞蹈、音乐工作者(其中不乏艺术造诣甚高的专家)历时两年方才完成的一项大众文化系统工程。
  凉山彝族民间舞蹈的传统形式,多类舞蹈的基本语言,在“达体舞”中得到了充分地运用和展示。这种运用和展示不是原有动作的简单重复和再现,而是在新的排列组合中点石成金,化平淡为香醇,甚至化腐朽为神奇。
  “达体舞”对其他省区的彝族兄弟音乐舞蹈语言采取“拿来主义”,使之渗入凉山音乐舞蹈之中。这种“拿来”,不是生硬地镶嵌、拼凑,而是有机地融合。也可以说,“达体舞”吸取了新的营养并将其完全消化,使凉山彝族民间舞蹈的表现领域得到了拓展。
  “达体舞”的广泛推广,群众对“达体舞”的认同,改变和升华了凉山各地民间舞蹈。“达体舞”使群众舞蹈不仅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而且最大限度地拥有了表现的舞台。
  “达体舞”放大了传统的民间舞蹈所具备的社会功能和娱乐功能,使之上升到新的审美层次,在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上,写下了崭新的一页。笔者认为“达体舞”的成功,为继承和发展凉山彝族民间舞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当然,仅有“达体舞”是不够的,不能说有了“达体舞”就完成了对凉山彝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和发展。
  因为就外部形态而言,舞蹈是一种肢体运动,但舞蹈的艺术本质是揭示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人的丰富情感。因此,像“达体舞”那种既能自娱还能健身,且还可以在一般层面上宣泄情感的舞蹈,绝不是凉山民间舞蹈的终极境界。因而2008年由彭蓉、沙玛瓦铁创作的彝族群众舞蹈专辑《卡德尼且》(大家跳),2010年由彭蓉、沙玛瓦铁创作的群众舞蹈专辑《凉山之舞》,就再次掀起群众广场舞热潮。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舞蹈文化在形态和内涵上,必然发生不断变化,但其民族文化的底蕴却始终不会消失。有了底蕴,一切变化发展才有根,才有特定的民族和文化属性。凉山彝族舞蹈的变化发展如果脱离了继承的轨道,也就不成其为凉山彝族舞蹈了。
  (二)充分发挥文艺工作者作用,发展和创新凉山彝族民间舞蹈
  继承、发展和创新凉山彝族民间舞蹈,需要广大群众的参与,需要社会的关注,更需要凉山的文艺工作者不懈的努力。凉山文艺工作者长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潜心挖掘,创作出大量成功的艺术作品。例如,凉山歌舞团老一辈的编导冷茂弘、黄石他们编创的《快乐的哆嗦》《阿哥追》分别获20世纪经典舞蹈“金奖”和“提名奖”。凉山歌舞团参加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比赛评奖,由沙呷阿依等创作的《情深谊长》,由何川等创作的《生在火塘边》《永远的诺苏》蝉联三连冠——金奖。马琳创作的《阿嫫惹牛》(译:妈妈的儿子)在全国第六届“桃李杯”获三个金奖(编导、表演、音乐),创作的《阿惹妞》《银塑》获首届、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比赛评奖——金奖。这些作品被广大彝族人民喜爱、认同并逐步走进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
  创新是基于民族的个性表达。著名彝族编剧马琳在历年的创作中总结出创新的宝贵经验:“好的舞蹈:一是要有奇特巧妙的构思,选材上要选常见中的不常见。二是严谨不俗的立意和紧密的结构、新颖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画面感。三是要包容和吸纳,要有大民族的胸怀”。
  随着群众对舞蹈文化需求的增加,对舞蹈美的感知能力的日益增强,随着凉山彝族整体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凉山彝族民间舞蹈必然会出现欣欣向荣、繁花似锦的可喜局面。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在借鉴中传新、创新的凉山彝族舞蹈文化必将创造新的辉煌。
  作者简介:朱艳(1963-),女,彝族,中共党员,凉山州歌舞团创研室,国家二级舞蹈编导,大专文化,四川舞蹈家协会会员,凉山州舞蹈家协会理事,主要研究凉山彝族舞蹈。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国家人民素质的不断发展,教育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幼儿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在教育门类中,音乐教育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也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担任未来幼儿园老师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身上肩负着一种独特的责任和使命。而琴法课程在学前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提高高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综合实力,现必须加强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琴法课堂的音乐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弹要与唱相结合,并且
【摘要】我国的乡村宗教文化遗产不仅数量大、分布广泛,而且由于受社会变迁与城镇建设的影响较小等原因,大多保留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另一方面,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程度较差、价值挖掘不够深入等问题也十分突出。湖北省黄袍山兰若寺便是我国乡村宗教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之一,本文运用历史法与SWOT分析法,对这座乡村小庙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分析,进而尝试对黄袍山兰若寺的保护与发展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将对建立具有中国特
【摘要】设计作为设计师的一种有目的的创作和创意活动,随人类的产生而被创造、发展和变化。纵观设计的发展之路,每一步都离不开时代赋予的独特含义,在快节奏的社会下人们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事物,极简主义的出现正是时代发展对设计形式的一种转变,设计开始更多地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越发注重用户体验,以人为本的极简主义以设计探寻设计的根本为目标,既满足了设计师的设计初衷又满足了消费者的设计需求。而无印良品作为其中代
【摘要】随着我国博物馆快速的发展,我国的博物馆逐渐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现如今,我国的博物馆已经发展到了高级阶段——智慧博物馆。该篇文章主要对智慧博物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今后发展的具体背景和建设意义做了详细地分析,并且对智慧博物馆的运作模式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同时对一些小型和中型的智慧博物馆的建设过程进行了研究,最后给出这些小型和中型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单位和人员给出了一些较好的建议,希望可以帮助他们的智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最大机遇。那么,如何使群众文化可持续发展,永葆青春呢,这是每一位热爱群文事业,有历史使命感和担当意识的群文工作者需要不断思考的课题。本人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多年,结合长春市朝鲜族群众艺术馆(以下简称“本馆”)群文工作实践,从群众文化的人民性、民族性、创新性、人才队伍等四个方面阐述推动群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以供与群文界同仁分享。  【关键词】群众文
【摘要】《归来》为张艺谋导演拍摄的一部剧情文艺电影,改编自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的结尾部分。电影对原著进行了大幅删减,将原著丰富的内蕴简化,通过对主人公陆焉识越狱和归来两个片段的描绘,深层次地表现出人伦情感的温情,也体现出张艺谋电影一贯的审美趣味。本文在仔细比对原著文本与电影文本的基础上,阐述电影与原著片段的异同,从主题、人物、情节选取方面对原著《陆犯焉识》和电影《归来》进行多方位的对比分析,并从
【摘要】随着浙江“两山”理论的开发研究与潜能挖掘的提升,遂昌以优越的生态资源迎来旅游发展新机遇,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但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对政府的经济效益还有较大空间提升。研究在全面分析遂昌旅游基础上,对当前区域内合作的现状、问题和挑战进行归纳,提出以地缘特点、生态资源现状为抓手的具体实施路径,建立遂昌旅游功能区域内合作的新思路和新模式,扩大旅游合作的溢出效应。  【关键词】生态资源;旅游;大
【摘要】礼仪来源于生活,重“礼”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礼与饮食经过长时间的融合形成了交融互嵌的关系,北京的饮食礼俗可谓是中华饮食礼俗的缩影。独具特色的北京餐桌饮食礼俗体现了北京人的礼节与规范,展现着北京的文明与包容。饮食礼俗本质上保证了上下有礼、不逾矩的社会秩序的有效运行。  【关键词】礼仪;餐桌饮食礼俗;规范;秩序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一、礼与饮食的交融  中国素有“礼仪
【摘要】本文以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广州农讲所旧址)为例,对红色文化品牌的错位发展、开发具有农讲所特色的红色文化创意品牌产品、红色文化品牌活动的规划与管理、红色文化品牌的持续创新动力等四方面进行了深度的思考。  【关键词】新时代;红色文化;品牌;农讲所旧址  【中图分类号】G268 【文献标识码】A  一、新时代红色文化及其品牌的定义  什么是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
百年一世纪,六十一甲子。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华誕,也是世界奇迹,人工天河红旗渠开工修建六十一周年。在这个特殊意义的日子,我想,最好的纪念莫过于认真思考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奋力弘扬宝贵的民族精神;如何扎实践行党的宗旨目标;把习总书记提出的“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在今年2月由中央党史办编发的《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再次把红旗渠精神联同大庆、焦裕禄、雷锋、“两弹一星”等五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