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喻到寓言

来源 :语文建设·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p1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有些文体,是从某种修辞手法发展而来的,比如铺张手法发展出了辞赋,对偶手法发展出了骈文。而寓言,则由比喻手法发展而来。我国人民似乎天生擅长形象思维,即使抽象说理,也多形象性。因此,哲学家、思想家的著作也可以是很精彩的文学作品,有些甚至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并产生重大影响,如《庄子》《孟子》等。这在西方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在还没有“著作”之前,我国人民即使日常讲话说理,也爱用富有形象性的比喻。如上古早期的文献《尚书》中,有一篇记录殷商帝王的著名演讲《盘庚》(上),内容是动员臣民赞成迁都,说旧都好比是腐朽的“颠木”,而新都则是新生的富有活力的“由蘖”。君臣上下要团結一心,“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倘若有人煽动抵制,后果就如同“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无法扑灭,等等。到了后来,如语录体的《论语》,也有不少诸如“杀鸡焉用牛刀”“待价而沽”等经典的比喻。总之,在孔子及其之前,借助感性表达理性,在感性事实上进行抽象立论,已是人们说理论辩的基本方法和鲜明特色。
  到了战国,这类简单的比喻逐渐发展为短小的故事。孟子游说国君,与国君辩论,着重推理。推理靠逻辑,逻辑是抽象的,故孟子多讲故事,以增强感性,如揠苗助长、齐人乞墦之类。《孟子》还只是较长篇的语录,而此后其他诸子乃至西汉的专题论文、著作,更往往用故事来说明观点。《庄子》有邯郸学步、庖丁解牛、朝三暮四等,《韩非子》有守株待兔,《战国策》有鹬蚌相争、三人成虎,《吕氏春秋》有刻舟求剑,《淮南子》有塞翁失马,等等。
  此类故事的特点是,在具体、特殊的感性基础上进行普遍性的概括,抽象道理与感性情节相得益彰。许多故事比较接近现实人生,如五十步笑百步、塞翁失马,仅仅作为某一论点的例子。故事是从属于论述的,从逻辑上说,具有类比推理的功能,没有独立性,不能成为一种文体。不少故事的寓意比较深厚,主角往往为动物,情节超越现实,虚拟性很强,如鹬蚌相争、朝三暮四等,成为成语、典故,在书面和口头广泛传播,往往脱离上下文,被反复引用,论述反倒被忽略了。有了这样的相对独立性,故事就具备了寓言的性质。
  寓言要成为文体,关键是不再从属于议论,具有完全独立性,如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但成为独立的寓言,成为文体以后,议论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情节加结论就成为寓言的基本结构。精练的结论,往往成为广泛运用的成语或者格言。
  寓言的故事情节,不同于一般的故事。一般的故事并不一定把道理直接讲出来,而成熟的寓言在最后把道理概括出来。寓言之道理从属于故事。寓言的道理,与一般论说文的结论不同。《文心雕龙·论说》中的“说”作为一种文体,其结论是要从类比推理中层层推演出来的。如刘基的《虎说》,第一个层次,说老虎比人力气大得多,人与虎斗,必败无疑;接着说不是老虎经常吃人,而是人吃虎肉,享用虎皮。第二个层次,强弱转化的原因是:虎用力,人用智;人由弱变强,虎由强变弱。第三个层次,这种转化不仅存在于老虎与人,而且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中,主要是掌权者与人才的关系。第四个层次,从“用力而不用智”,引出“自用而不用人”。掌权者就算很有本事,但只用自己有限的智力,而不能用人,都是老虎一类。而寓言的道理是直接下结论,文章就结束了,并不需要层层类比推演。这一特点与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不约而同。
  刘基《郁离子》是脍炙人口的寓言体政论散文集,其中《良桐》《狙公》《赵人患鼠》被选入台湾地区高中语文课本。下面对这三则寓言作详细解析。
  第一则:《良桐》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裒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日:“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良桐》情节的好处是,对比极其强烈。
  对比的第一层次:琴是极品评价却极低。
  质料是良桐,性能是上佳(“金声而玉应”),第一流的(“天下之美也”);却遭到全国最权威的行家(“国工”)的否定,理由是“弗古”——不是古代的,不管多优越的性能,也要遭到拒绝。这是对比的第一层次,其荒谬是显而易见的。
  对比的第二层次:同样的琴,做了仿古的工艺,加了“断纹”“古裒”,埋在土里做了旧,于是不但身价百倍,而且被视为“希世之珍”。第二重对比,使其荒谬性更加显而易见。
  寓言的道理也有两个层次。第一,从具体的感性上升为普遍的规律——“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这并不是一物的孤立事件,而是人世普遍的现象。第二,如果不早作打算,可能与这个世道一起完蛋(“不早图之,其与亡矣”)。
  这个结论,不像一般寓言那样为单纯的格言,最后用的是假定句法:如果不,就怎样。结局带着神秘的意味(“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也许,是慑于元朝的思想统治不便明言。文章写于刘基辞元朝官职隐居之时,可能反映了他当时还没有下定决心。后来他果然改变了对汉族起义军的立场,成为明王朝的开国功臣。结论中隐含着某种个人化的意味,而不仅仅是普遍的客观规律。
  结论的语言有一个不可忽略的特点,那就是与故事叙述简洁、不作抒情相反,用了感叹词语,是相当抒情的。郁离子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这样抒情的语言与伊索寓言不同。在伊索寓言中,故事结束,都是“这个故事说明”,大都是客观的、反讽的。例如,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结论是“有些人,做不成事,却说时机还不成熟”,这与抒情是绝缘的。
  《良桐》最后的结论却是抒情的,其源可能出自中国史传。史传叙述客观,记言记事,不直接褒贬,更不抒情,但在叙述之后,则可以直接褒贬,《左传》有“书曰”,《史记》有“太史公曰”。“郁离子”显然是把中国史传文学的手法用到了寓言里。结论的抒情性与情节语言简洁的叙述性相得益彰。   开头九句皆为短句,最长为第一句(七字),最短两字(“还之”)。皆为叙述,不作描写。桐之良,琴何状,如何鼓,皆不着一字。国工视态,为琴者表情,皆无形容,唯一的形容是“金声而玉应”中“金”“玉”二字而已。至于“还之”,则极简,无可再简。谋诸漆工、篆工,埋诸土,出土,抱适市,得售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短句并列。其间时空之转换,因果关系,无连续词(只有一个“又”字),动作心态皆留白。
  第二则:《狙公》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眾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故事以前后对比取胜,与《良桐》相似。但是,发生在人与动物之间,故事的主角为动物,使得文章的寓言色彩更加鲜明。
  狙公育狙,使之入山求草木之实。文章强调的不是取之多,狙公仅以自给为足。文章最表层的意思是狙公取之无道:草木之实,非狙公所植,出于自然生息。文章显示,比之取之无道更重要的是取之无“术”。文章开头交代,狙公“养狙以为生”,也就是说,此人不是凭空剥夺众狙,而是为众狙提供生活资料的。其次,狙公也不是无所事事,而是“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也就是,他做了组织、分工,即管理工作。付出了这么多,仅仅取其山果十分之一“以自奉”,只是维持生活而已。是不是可以说,取之不是绝对无道?
  文章之旨更在讽喻其取之以暴,取之无“术”。“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纯粹以暴力恐怖统治,可以震慑于一时,一旦众狙觉悟到狙公没有理由暴取,乃窃其所积,逃亡林中。狙公乃饿毙。
  文脉中的“以术使民”“其术穷矣”皆是文眼。强取者本为强者,被取者本为弱者,弱不敌强,弱者虽畏苦,亦不敢违抗。一旦强者过暴,刺激弱者觉悟其施暴无理,采取报复行动,强者不但转化为弱者,而且馁毙。故事的深刻意义在于,表面上的强者似拥天然之权力施暴,然而,强者权力是建立在弱者不敢反抗的基础上的。一旦超越了弱者忍受的程度,弱者乃先有觉悟,次有行动,强者生命所系不复存在。
  故事的结论与《良桐》一样,从特殊的故事引申出普遍的道理:从人与动物拓展到人与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上来。批评狙公这样的统治者,“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不择手段把老百姓弄得不遵守法度。老百姓在通常情况下,“昏而未觉”,敢怒而不敢言,但是,过度暴虐,却使其变得觉悟起来,“其术穷矣”,就什么办法也没有了。
  文章的语言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众狙的对话:“公所树与?”“否也,天生也。”“非公不得而取与?”“否也,皆得而取也。”“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其中的语气词,对表达众狙对话的心态是不可少的。但并不是每一句都同样生动,一些短句如“否也”“天生也”“非公不得而取与”,似乎比之“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这样的长句要传神得多。看来,短句比较到位,原因是符合众狙推理简单的特点,复杂长句不但绕口,而且不太符合动物的特点。最后的结论虽有长句“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亦无妨,因为这是“郁离子”的,当然最后带感叹词的“其如狙公乎”“其术穷矣”更精彩。
  第三则:《赵人患鼠》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日:“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这一则,患鼠而育猫,鼠尽而其鸡亦尽。为保鸡,是否要驱猫?答案是否定的。故事简单,道理却含有哲理性。患鼠与无鸡,孰重?患鼠导致饥寒,无鸡则无患于饥寒,故不当去猫。从理论上说,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一,事物无绝对的好,亦无绝对的坏。好与坏、利与弊、善与恶、正与反、生与死,都相反相成,处于同一体之中。有益中亦可能蕴含着有害,这是普遍规律。但是,这并非说事物就不能定性了。矛盾双方如利与弊,并不绝对平衡,在益与害的矛盾中,不但要衡量其质,而且要衡量其量。事物的性质,由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在这里,鼠害的主要方面是导致饥寒,危及生存,而鸡亡仅失美味而已,故不当废猫。如一见有害,即弃之,则如西谚所云,把脏水和孩子一起泼出去。从实践上来说,两害相比,取其轻;两益相衡,取其大。
  这里还有个思想方法问题,具有普遍的认识意义,可以助我们在政治、军事、商业、行政等决策上,全面权衡利弊。其实,它涉及人生的一切方面,爱情可能产生的失恋,购物必要的付出,体育运动不可避免的伤害,药品的副作用,空气中的雾霾,都应两者相权取其轻。否则人类就不能生存,文明就不能发展。
其他文献
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高校一门重要的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专业课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当前,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经过近年来的新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朝着有效教育的方向发展,改变了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模式,逐步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由邓心强撰写的《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研究》一书,对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的多维思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用。作者依托高
新课标在写作教学实施建议中指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指导学生把心里想说的真心话写出来,做一个真性情的人,这是对小学生习作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写真话、做真人”,一是要让学生能够表达;二是要让学生善于表达。新课标还指出:“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在语文教学中,我们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目标  1.会读复韵母ai、ei、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能正确拼读。  3.掌握ai、ei、ui标调的方法。    情感领域目标  1.初步知道学习汉语拼音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学习拼音、进行拼读的兴趣,使他们乐学、愿学、主动地学。    教学准备    花环一个,写有单韵母的6个彩球,苹果树贴图,写有音节
把游记当作抒情散文来教,是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这种做法,是无视游记特征的表现。还有一种现象,虽然把游记当作游记来教,但是仅停留于游记的要素以及作品的信息上,教不出游記的真味,这是无视语文教学特殊性的表现。以上两种现象,是游记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下面以统编本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一滴水经过丽江》为例,从辨体、定性、选点、变形四个步骤说明游记教学内容开发的路径。  一、辨体  游记属于散文的范
乐府,是秦汉两代政府机构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集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还可以供统治者观察风土人情,考察政治得失。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汉乐府扎根于民间,“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具有一种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永鑫先生所著的《汉乐府研究》是《古文献研究丛书》中的一部研究汉乐府的专著,由凤凰出版社出版。本书汇集
这天,我执教口语交际课《春天的发现》。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有描写春天的名诗、对联;有关于春天的童话故事;有春天景色的精美图片等等。我满心期待在课堂上和学生同奏一曲“春天交响曲”。  上课不久,同学们的话匣子刚刚打开,让我始料未及的情况发生了。一个同学举手说:“老师,可不可以说春天不好的地方?”这一问把我给问住了,教室里也戛然无声。是啊,多少年来,我们都习惯了为春天唱赞歌,还真的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国学家钱基博先生(1887—1957)在中学国文教学研究界是一位不容忽视的名家,他从小学到中学大学执教国文达四十余年,发表了大量文章,涉及语文教育诸多问题;又有编写教材的经验。周作人为夏仁虎《枝巢四述》和《旧京琐记》作的序里谈道:“名山事业未足为奇,唯能以法施人,念及童蒙,委曲敷说,斯乃胜业,值得赞叹耳。”[1]  一、钱基博的教育活动和国文教学著述  钱基博行状近几年介绍得较多,此处稍略。他受的
从游记乃登山临水而发观感角度而言,苏轼的《前赤壁赋》与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以下称“苏柳二文”)都属山水游记。将两文放在一起比较解读,可以看出不同的山水风景和不同的抒情方式所内隐的不同的人生参悟。  一、山水文章风景异  山水游记的叙写主体一般应是山川风景,但恰在这一点上,苏柳二文却显差异。  我们先看苏轼《前赤壁赋》中的风景。通篇观之,读者貌似会觉得自己处于一种月光水色的笼罩之中,聆听一位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纲要》既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显著成效”,又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主要是增加比重)的要求。就语文教材(本文指常规课本)而言,其成效、问题和强化主要体现在选文和设计两方面。  首先谈选文。  最主要的成效是人选了大量优秀古诗文以及蕴含优秀传统文化的现
[设计理念]    送别诗的共同特点就在一个“送”字上,因为同是送别,心情自然有相似之处。但是又由于送别的背景不一样,心情又会有所不同。以此为切入点,将两首送别诗进行整合教学,在对比中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材分析]    这两首诗都是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虽然都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但是诗人内心的情怀却截然不同:一个是满心欢喜,一个是心怀惆怅。扬州本来就以风景美丽而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