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风景绘画观

来源 :粤海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r1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在一些朋友相聚的场合,总有好奇者直指画面,追问我的绘制的相关事端,许多时候,我只能含糊其辞,无法端详。原因是我在绘画上极其感性 ,相对画面十分随意,不能墨守成规,行如郊外散步,遍野漫游,没有计划,少有胸有成竹的程序和画面的终极眺望。自小,我不是一个聪明颖慧的人,但我勤奋无嬉,把绘画当做自己的生命。几十年如一日,对于绘画,我常常寻觅在迷途,看不到路标,更茫然于路途的方向 。传说,古希腊的弗弗西里因为犯禁,宙斯惩罚他把一个巨大石头推到山顶。整整一天,弗弗西里終于把石头推到山顶,精疲力竭,倒地而睡,宙斯趁机把石头推下山去。轰隆隆的响声宣告了弗弗西里第二天的任务:把石头重新推到山顶。千万年过去了,弗弗西里还在那里承受着推石头的灾难。这个巨石日复一日,无时无刻地摧残着弗弗西里,让他备受肉体和精神的折磨。日常,我经常梦见自己像苦难的弗弗西里一般,不分昼夜地竭尽力气向山顶推着艺术这块巨石,苦海无涯,不知彼岸在何方。
  尽管如此,在懵懵懂懂的画面追寻中,我在心中还是深藏着个别朦胧的概念,奉为圭臬,不断涌现于脑际,掌控着绘画过程中的笔笔划划的行进方向。
  风景绘画,早在中国古代就是重要的美学研究的体现。唐代的美学家张彦远则把表达自然当做最高的绘画层次与美学境界。西方也有类似的看法,瑞士思想家阿米尔曾说:“艺术家眼中的自然是一个心灵的世界”。古代艺术家描绘风景是一种对生活的憧憬及理想的形象性倾述,它绝非普罗众生式的观看方式和绘画形式的显现。今人当如此,艺术家把全部的情感世界付诸画面,描绘出的风景,一定不是寻常人眼中的景色,甚至与风景照片格格不入,少有牵连。在这个问题上,康定斯基认为:“艺术是首要的、最敏感的区域,那个向精神因素转折且最容易在这些领域里以现实的形式为人发现,可以预见到那种形若散乱的光点而只被少数人所发现;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存在的伟大的东西”。他还进一步阐述自己的想法:“艺术是心灵的活动,是少有人觉察的心灵震荡,是一种藏匿在自然形式下的心灵的特殊状态”。因此,我常常告诫自己,画面要不正常,构图,色彩,光线要异常殊端,否则,就会与媚俗的商品画和旅游区的景色广告招牌品质相投,同出一辙。
  当然,异常的画面呈现出的一定是特殊的绘画语言编织的结果,无论什么样的画面理想,都最终要落实到绘画技术的实施上,技术是思想的物化。传统的,习以为常的技术语言不足以表达新的画面形式。古罗马思想家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曾就此断言:“技艺既思想”,像是附声随和,美国艺术史学家阿纳森也认为:“一个画家在空白的表面上,画出线条的那个瞬间,就是向人们介绍第三度的幻象,作为艺术家的特殊使命,必须掌握艺术的特殊技法并遵循艺术的特殊规律。”话语直白,通俗易懂,我理解为,艺术家的特殊使命就是要为人们制造出特殊的艺术感受,必须要配套以特殊的技术语言。为此,我常常提醒自己,不正常的画面一定要匹配以不正常的技术语言,而这种技术语言在画面中要呈现出与传统绘画语言相殊异的神秘性,丰富性,经验性和和偶然性。
  准确的说,我不是一个浪漫的人,喜欢扪心自省,终日孤影独守在画室漫无边际的遐想。往往,触景生幻,浮想无沿。有一次,我想到油画风景的品质定位,不要壮烈,也不宜叱咤风云,它是抒情的,神秘的,浪漫的,应该传达给人们一种既舒缓又优雅的快乐情绪,进而体会到与大自然共呼吸的幸福感。因此,艺术家应该以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去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深沉的眷恋,以凸显风景的视觉形象的美丽, 而在赋予对风景的人文关怀中注入自己的慈悲感怀的文人情操,表现出或优雅或壮丽的风景美感。在进行风景画创作时, 艺术家往往是选择触动自身情感, 引发审美情绪的景色, 作为创作对象。在创作时, 自然景色引发艺术家对其中某些美的因素的浮想和妙用,并通过自己的视角和理解, 去实现现代人对风景中人文理想的追寻。还有作品将现存的生活与逝去的记忆自然地流露在画面上,充分发掘出风景画中拙朴的意味, 体现出单纯明朗与质朴中的生机。油画风景,初期发迹在西洋,近代引进于中国,正在形成一种日见壮阔的风尚,端然成为独立的,不可代替的,象征着新贵族文化的审美价值。因为,在画面的光色跌宕中, 人们仿佛看到一条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的回归大自然怀抱的捷径,使囚禁于都市而极度缺氧的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呼唤, 从中得到神游风景的乐趣和满足,并通过它,也寻回了曾一度失落的企盼和大自然亲近的种种感觉, 从而获得一种审美意义上的生理的快感。亚里士多德说,绘画是凝固的音乐。如果以此为标,进行比对,油画风景可以攀附在西洋的抒情音乐的情景节奏中。抒情音乐,自成体系,形成纯粹,弥漫着崇高境界的艺术品质,引导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我不懂音乐,亦无知于国中的音乐民族化的现状,但我知道,如果山东人用鲁调吟唱咏叹调,山西人用晋腔改造诙谐曲,东北人以二人转的舞步演绎波尔卡,将是失去滋味,不伦不类,因为破坏了抒情音乐的审美规律,使原本美妙的情景沦为狭隘的地域情结。那么,油画风景也当如此,有着自身完善的审美创造规律和模式。在油画风景画面中,艺术家绝不仅仅表白的是风的静动和景的大小。而是假借风与景,来诉说自己的某种感触,也是一种情感寄托。因为,在作品中,风与景已不是自然的翻版,而是艺术家的情感律动。画面中的一切景物安排,或增或减,或大或小,清晰与朦胧,皆不以自然为标,是以情感表达的需要而设定。因此,优秀的油画风景,是画家心灵的体现,也是一个灵魂牵引另一个灵魂的召唤。所以,欣赏油画风景,千万不要去追问画中物象的真伪,这样,只会让你与艺术境界擦肩而过,还不如去简单地揣度旅游照片。感受作品画面之中的情感世界,不是刻意审查画中的景,而要轻松地领会景里的意。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油画风景的意义在于艺术家从改造自然景物的创造中赞美自然,洋溢出人类寄托于大自然的对生活的新的理想和希望。在画面上没有社会的明争暗斗,也没有政坛的尔虞我诈,更不见疆场的硝烟弥漫,它是人类的伊甸园。这样的画面展现出来的景色应该是梦幻般的,体现人类共同理想的,而不是地域性的风景图说。文艺复兴骁杰达·芬奇认为在艺术的表达上,大宇宙和小宇宙是相似的,河川是大地的血脉,岩石是大地的骨骼,江海的潮汐涨落类似大地的呼吸,一石一木都贯注了大地的生命,这种寄托于风景的情怀和理想是多么的博大恢弘啊。因此,在画面境界的企图中,我时刻要求自己,画面中景色的选择与组合,取舍与构成,光色的想象与认定,力争回避地域性自然景物的局部特征的选用,避免地方风景区旅游导引图式的倾向滋生,一切画面元素的铺摆,皆根据体现境界的完美,严格遵循发自内心的审美呼唤和画面意境的需要,把自己全部的理想付诸方寸之中。
其他文献
世有张爱玲,故有“张迷”。  “张迷”爱张爱玲,往往爱屋及乌,做出许多出乎预料的事情。有人爱她作品的情调,有人爱她本人的风格,有人效仿她的作品,有人模仿她的为人,有人痴迷于她笔下的人物,有人专门研究她的衣饰、饮食、住行、恋爱、交友,甚至她丢出来的垃圾。有人为了她死去,有人为她陷入官司,有人靠她成名,有人因她成为笑柄……来自各个层面的“张迷”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世间一切只要和张爱玲有關,便都是好
期刊
一  《封锁》在1943年11月发表于上海《天地》第二期,和《琉璃瓦》发表于同一个月,但是创作完成的时间比《琉璃瓦》早两个月,是1943年8月完成的。《封锁》虽然不是《琉璃瓦》那样的诙谐闹剧小说,但是,张爱玲冷幽默讽刺的风格,已经在这篇小说里展现出来。  这篇小说的主题看似是“搭讪和艳遇”,其实不是。张爱玲以一个特殊时空下短暂的两性之梦作为故事动力,展开了对文明与人性的冲突、好人与真人对立的挖掘,
期刊
编者按:“影像传播与中国故事”——首届华语电影文化广东圆桌论坛,是广东省文联在构建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背景下举办的一场研讨会。与会专家就粤产戏曲电影讲述“中国故事”的现状、粤港澳大湾区与当代电影的未来、大湾区背景下粤产电影的发展机遇等专题从故事题材、与故事匹配的影像创作艺术和制作技术、传播方式和渠道以及平台搭建等层面展开了热烈讨论。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精心选择中国故事题材,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其他优秀
期刊
2018年12月5日中午,我接到江门市侨联副主席余泽权同志的电话:著名华侨史专家梅伟强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当天上午与世长辞,享年79岁。梅伟强教授不幸患上癌症,这几年一直在与癌魔作斗争,这是本地学术界同仁一直关切关心的话题,对于他的离世,尽管我们此前已经有了隐隐约约的心理准备,但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我们依然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  一  我自小对地方史研究有兴趣,14岁开始投拜新会地方史研究
期刊
李经纶诗词作品,读后让人忘虑思缘,掩卷长思。作品以人性为基础,以情感为纽带,以境界为超越,以启迪为终极,凸现作者大爱与博爱的情怀,给人真善美的享受。  万物有情  对待无缘的生命,也生发出仁慈之心,表达深度的爱护之意,抒怀感叹。《悲壮的行程》一诗,描写原产于北美大草原的数以百万计的角马的迁徙情景,为它们颤抖、心惊、悲叹、祈祷:“猛兽列队兮以待,尸骸枕籍,魂化汤羹,天阴地惨泪如雨,余心瑟缩兮敬畏生灵
期刊
冯桢炯的诗歌写作开始于30年前的中学时期,活跃于20世纪80年代中学生文坛。毕业后从政弃笔,后投身商海多年,突然有一天重新上岸写作。我想一定是什么触动了他的灵魂,加之多年的商海浮沉,积攒了足够的磨炼、生活体悟和内心的力量,精神上更加坚定和从容,写作上呈现一种心灵的选择和归属。  书写生命的起起落落  诗歌是人类精神的创作物,但其产生却是藕发莲生,必定有根。我们说一个诗人写出了什么样的作品,绝不是一
期刊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题材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201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一座营盘》《活着之上》塑造了布小朋、聂致远这两个军界、学界的反腐、拒腐人物形象。这两个人物面对腐败泥沼,奋力反抗,却得不到足够的支持。作为一种文学现象,这种“无力的英雄”反映出文学家对当下中国社会现实以及反腐败斗争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的深刻洞见,也以艺术的力量使人们深刻认识到反腐是一场与腐败者比拼影响力的搏斗,一场争夺人
期刊
2020年上半年,由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指导,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主办,广东南方二八九创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高质量发展电影产业,助推一流城市建设”首届惠州电影文化产业峰会在惠州市举行,来自广东省电影家协会的20多位专家学者和惠州本地电影创作者汇聚一堂,围绕“惠州电影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及“惠州故事的形成与电影资源的开发”主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峰会由主题研讨、现场调研、调研会议三大环节组成。中国电
期刊
油画风景,是人类走向诗意生活的心灵通道  古往今来, 美丽的风景都是人类生存的梦想,阳光跳跃在草坡上,山峦游弋在水流中,盈目的清朗与开阔给予我们生命中惬意的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就是古人妙不可言的生活理想。劳动之余,微醺之后,清爽的山岚氤氲缓缓,流淌在晚霞温暖的气氛之中,原野蛮荒,花开遍野,掬攫入怀,不经意间看见南山幽静的黄昏景色中,缤
期刊
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奠基人戴爱莲,曾创造出《荷花舞》《飞天》等经典作品,晚年却不再致力于舞台艺术的创作与表演,转而倾全力推行名为“人人跳”的群众性自娱性舞蹈运动。由2011年出版的《戴爱莲纪念文集》可知:她在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创立中国舞的两项内容,一是要对中国的一切舞蹈作一次完整的考察,探索、搜集各种舞蹈素材的来源,做通盘研究,以这些材料为舞台,建立起新的中国现代舞;二是开展土风舞运动,使之推而广之,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