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土地哪去了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wen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2年到1984年间,中国废除了运行二十余年的人民公社制度,确立了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土地所有权归各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计平均分,归各农户所有,实行土地集体所有权与农户使用权的分离)。1987年1月,颁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并对国家征用集体土地及对失地农民安置补偿做出了一系列的法律规定。在我们看来,此一新的土地制度及农地征用法是理解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低成本、高速度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一个极其重要但常被忽视的视角。
  一、“土地家庭承包制”:土地所有权的模糊性及其经济社会意义
  新的土地制度规定“中国农村土地(包括耕地、宅地、林地与村集体建设用地等),归农民集体所有”。但“集体”指什么,本身具有很大模糊性。这一模糊性源于人民公社的土地制度:“队为基础,三级所有”。“三级”指“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队为基础,三级所有”指土地所有权为三级所共同所有,但经营使用权归属于最基层的生产小队(通常是20~30户,或50~60户为一生产小队,从事共同劳动,按劳分配。在多数情况下,一个生产队相当于一个自然村落。这是中国1958年—1961年大跃进失败之后确定的人民公社基本制度,将“自然村落——生产小队”确定为中国农业基本经济核算单位,后被证明是相对有效的)。
  人民公社是一种“政社合一”的体制。“政”指政府或国家设在农村最基层一级的政权机构,而“社”指农村最高一级的农民集体组织。1982年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后,原人民公社内部的“政”改制为乡政府或镇政府(1984年末,全国建有8.5万余个乡政府和近7200个镇政府,七十余万个村民委员会),原公社内部的“生产大队”转制为“村民委员会”(在法律下,村民委员会为村民自治性组织,每三年改选一次,但在实际上,村民委员会经常成为乡镇政府之下的行政机构),原“生产小队”转制为“村民小组”。当土地由村委或村民小组分配给各农户使用时,对土地的所有权性质始终十分模糊,我们在80年代晚期到整个90年代全国各农村的调查中对农民与地方干部问同一个问题:“土地到底是谁的?”得到的答案相当一致:“土地是国家的”。国家法律上明文规定是“集体的”。但农民与村干部在习惯观念上都认为是“国家的”。这显然是“政社合一”的公社体制下形成的“习惯观念”,虽然公社体制已被废除,但在农户与国家之前的自治集体(村委、村民小组)始终没有形成明确的概念。事实上,“村民委员会”也没有行使土地所有权的权利。
  正是由于“土地集体所有权”中的“集体”的模糊性质,且在推行土地家庭承包制后,广大村民与村干部依然认为“土地是国家的”。其经济与社会含义,便是为中国新一轮的工业化、城市化及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而征用农地带来极大的便利。
  二、农地征用补偿制度:以“人”为代价的城市化
  农地征用制度于1986年制定,1987年1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若干规定及立法意图:1.全国土地实行两种所有制:一为国有制(城市土地属于全民所有),二为集体所有(农村和城市近郊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农民的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2.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土地实行征用。国家建设所征用的集体所有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用地单位只有使用权。3.被征用土地的补偿共分三项: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与土地附属物及青苗补偿费。该法规定:土地补偿费是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农产值的3~6倍;安置补偿费是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农产值的2~3倍;土地附属物及青苗补偿费,由各省市自行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补偿的基数是按“前三年平均农产值”来确定的,这意味着原土地所有者与使用者不能参与该土地非农使用“增值”的分配,换句话说,土地转入工商资本使用的巨大增值部分,只能為“国家所有”或“资本”所有。另一值得注意的是:规定土地补偿的上限,而非确定补偿的最低下限。按此法律规定,全部补偿费不得超过“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农产值的10倍”。该法第29条规定“若按前规定支付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偿费,尚不能使农民保有原生活水平的,经省市自治区批准,可增加安置补偿费,但两项总和不得超过前三年平均农产值的20倍”。至于这笔补偿费在“村集体、失地农户与劳动力安置单位”三者之间的再分配,各地情况不一,难以概述。考虑到中国首条高速公路建设启动于1984年,该法的立法意图便显现出来:为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及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廉价的土地。此一农地征用补偿制度,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重大且深远的影响,突出表现为以“物”为中心的城市化。
  农地征用补偿制度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的益处。农地征用补偿制度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持续高速推进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被征用土地的四类用途和不同的租金政策及经济社会效果。有学者估计,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三十余年间,全国超过20亿亩耕地中,被国家征用的农地1亿余亩,另有1亿余亩用于“退耕还林、还湖、还草”。被征土地一般分为四类用途: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一是公共建设设施(政府大楼、城市广场、绿化带、学校、医院等),一类是工业批租,最后一类是商业批租(包括商业用地和商品房建设用地)。工业批租的租期为50年,商业批租70年。各地各级政府为追求GDP的增长率与扩大地方财政收入(土地出让金一般列入土地财政收入)——顺便说及,这两项硬指标是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最重要指标,当然也是官员晋升、奖励的主要依据。在“政绩考核”的压力下,各级政府竞相展开招商引资的竞争,使用的手段也大体相同:竞相压低土地批租价格,凡不具备这项优势的市、县、乡镇,常常取消土地租金。这样,在中国制造的各类工业产品中,几乎不含地租。按古典经济学的说法,商品的价值主要由地租、劳动与利息构成。几乎不含地租的中国制造,因促使中国商品具有极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从而促使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大规模的向中国土地转移,从而使长期沉淀在农村与农业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商业的转移提供了不断增长的空间。在2003年到2005年之间,中国传统部门的劳动力向新兴产业部门的转移进入了所谓的“刘易斯拐点”:一个显著的标志是自2003年后,曾长期维持在低水平上的“农民工薪酬”突然出现上涨,此后十余年间,逐渐上升。至2014年,全国农民工的平均工资已达2600元人民币。
  土地批租与刘易斯拐点所蕴含的经济政治意义。目前,中国的所谓“资本”,按其所有权不同大体分为三类:国有资本、民资与外资。这三项资本所需土地都是各级政府控制的国有土地(政府将征用的集体农地转变为国有土地),这就是说“资本”只能通过“土地批租”的形式从政府取得土地,确切地说租赁土地,这使得随私人资本不断扩大而成长起来的私人资本集团(或称资产阶级)与政府(政权)的实际关系变得微妙而复杂起来。国内外政治自由主义者,一再预言的“民主政治变革”没有在中国出现,我们认为,这或可从中国的土地制度安排中得到说明。当然,直接征用土地的是各级地方政府。原来的“资本”与“地权”的矛盾,如今转变为失地农民与地方政府的矛盾。
  三、农地征用补偿制度也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
  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大量低补偿地征用农民的承包地,早已成为各地农民群体性抗议事件的主因。被征用土地的批租,也存在大量不透明现象,成为地方官员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的确,农地非农使用而形成的巨大“土地增值”,如何合理分配早已成为一个极大的经济——社会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不断加剧的贫富分化,原因繁多,但中国1987年确定的土地征用、补偿、出让制度确实是推动分化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大量揭露的官员腐败案来看,其巨额资产主要来源于土地的批租或出让。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中国的首富阶层大多是房地产开发商,这与廉价的土地密切相关,至于被剥夺了土地的农民只能进入“农民工阶层”。
其他文献
我的窗外,是一小块一小块的菜地。每当倦怠的时候,抬眼就可以看到那些五颜六色、高高低低的植物们。有8年多的时间,每个晨早与日暮,那些菜地里的绿色植物们与我亲密相处,细碎地对话,日子也会变得温润起来。  這里本是一块块荒地。更准确点说,是一块块宅基地。在此之前是水田。不知因为什么,几年都没有人建房,于是就被周围的居民种成了菜地。邻近的几个看门人也参加到开荒运动中来了。于是田埂边堆积起不少的杂草和碎石。
在作文课上,老师给我们发了一些黑黑的、小小的,只有2毫米长的东西。它长得像芝麻,可又不是芝麻。仔细看,它扁扁的,闻起来没什么味道,我好奇地拿了几粒放入嘴里咀嚼起来,它既没有味道,也不怎么好吃。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呢?看着同学们疑惑的样子,老师告诉我们,它是兰香子。  兰香子是“罗勒”这种植物的果实。它有许多别名:罗勒子、珍珠果、奇异果,等等。它是东南亚一种常见的药材,已经有3500年的漫长历史了。  
2021年2月18日 星期四 晴  中午吃饭,我只咬了一口水煮蛋就不想再吃了,妈妈觉得扔了可惜,叮嘱我晚上把鸡蛋加热后吃掉。  晚饭前,我把鸡蛋放进一个小碗里,只见蛋白嫩嫩、圆滚滚的身子不安分地在碗中骨碌碌转动,甚是可爱,我先前讨厌吃蛋的情绪顿时一扫而空。我把碗盖上盖,放进微波炉,选好时间,按下“开始”键。  微波炉嗡嗡地转动着,卖力地工作。我走到其他房间转悠,打算过会儿再来取蛋。大概半分钟后,我
山水方滋是一枚印章。  汉篆。钝刀冲刻,古朴苍劲,算是圈内某篆刻名家的扛鼎之作。  肖彬获赠这方印,是在周日的午后。  他喜滋滋地钻进书房,一个人,把玩良久,意犹未尽。  就像当年伯牙遇上了子期,高山流水才更加绝美一样,印章里的四个字也似乎一下子戳中了肖彬心底某个最柔软的角落。  他点燃支烟,深吸一口,又慢悠悠地吐出来。袅袅的烟雾,四下弥散。  恍惚间,他的眼前黑白片样的闪过连绵的山峦、通幽的曲径
一  我决定作一次无拘无束的远行,逃离一座城,去到另一座城。  六百多年前我就应该来到这里,如果我早知道它的存在。我要去的地方,它就在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交汇处、马来西亚的西海岸边。在大海的偏僻处,在透明的半岛上,它究竟等了我多少个朝代?  无论向哪个方向行走,最终都与大海相遇。大海是世界上最早的道路,当高原、山峦、冰川、丛林试图将世界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时,人们只好选择大海作为彼此沟通的渠道。尽管大海
一日,我下楼,一只小鸟鸣叫着从我面前掠过,落在一堵废弃的墙上。我顺着它的踪迹望去,赫然发现墙面上竟冒出了一棵鲜嫩的绿色植物。  这堵墙,墙根湿润,墙角布满苔藓。墙上贴满了瓷砖,其中有一块瓷砖破裂了,露出了里面红色的砖头。从砖的缝隙里钻出来的那棵小小的植物,正微笑着向我招手。我靠过去,发现它的根须留在缝里,只露出了饱满的茎部,上面还有几片碧绿的叶子舒展开来。在那堵墙上,没有其他植物,它显得如此弱小孤
有许多地方是要亲自看了,才知道究竟。比如埃及,在过往的所有认识里都是文明古国,伟大得不得了。没有人告诉我,这个古老而伟大的国家百分之九十几是沙漠。它所有的古老文明都沿着世界第二大河——尼罗河孕育发展起来的。  2017年3月17日我们从上海浦东机场出发,18日上午到多哈转机,中午就到了埃及开罗。飞机飞临埃及的国土,从上往下看,看到的就是灰黄。飞机下降,看到低矮的山岭,黄沙填满了山岭之间的低矮之处。
一  上午8点30分,还有半个小时才到与汤姆·莫顿的会面时间,我便给埃迪·布拉格打了一个电话。埃迪是我在《丹佛检查报》的编辑。不过,他今天似乎有点反常,言语和态度显得有点唐突,老是催我挂电话。我打断了他的话,告诉他,我9点要去见莫顿。  “不是开玩笑吧?”他问。    “不是开玩笑。”我回答。  莫顿是理查德·多佛的律师。五天前,有人在一家汽车旅馆里发现理查德的未婚妻苏珊·莱姆的尸体,她是被人掐死
林暮的肚腹那一块似乎又疼起来了。  如此反复的这种疼痛持续了三个月,在林暮经历一次手术后慢慢开始,每次清晨醒来后约半个小时,深夜失眠后约半个小时。她不敢轻易判断这种疼痛缘于何故,就独自一人偷偷地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身体很健康,一切恢复得很好,她将有时间和机会拥有更多的孩子,现在她这种痛不是真的,很可能是她自己臆想出来,如果有需要,他很愿意给林暮介绍一个心理医生。  她还是不愿相信,她的孩子确实不
提起名著,同学们是不是都觉得名著“高大上”?其实,“高大上”的名著背后,可能有曲折的故事。下面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著,诞生过程就很离奇有趣。  吵嘴吵出来的《鲁滨孙漂流记》  1704年,一艘英国货轮在海上航行。船长和他的助手谢爾克莱格常因为一点小事而争吵。谢尔克莱格怒气冲冲地对船长说:“谁稀罕你这艘臭船,我宁可上岸,也比整天总受你的气强!”谁知话音刚落,船长就赶他上岸。谢尔克莱格硬着头皮上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