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党员是党的队伍中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群体,积极组织大学生党员投身社会实践,使他们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长效化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 ;长效化
一、当前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目前虽然已有部分高校在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上积极进行了尝试,但还是集中校内多、外出实践少,讲究形式多、强调内容少,即使在校内开展还是多以演讲赛、知识竞赛、义务劳动等形式单一、容易组织的活动。而在这些实践活动中,除了义务劳动外,大多数党员是作为服务者或观众参与的,这些问题便导致实践教育活动内容不丰富、目标不明确、形式不灵活、参与面狭窄,影响了培养教育的效果。
2、部分高校虽然也积极地对实践教育长效机制进行探索,建立了实践教育基地,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健全的考核监督机制、配套的的评价激励机制,出现了活动内容不丰富、开展落实不积极等问题,这些问题致使部分学生党员存在自身定位不准、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不讲方法,活动不去参加等问题。而在学生党员实践基地教育评价考核体系、长效机制构建研究方面尚属空白。
二、 实现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长效化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开展实践教育,让学生党员广泛了解国情,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 将党的理论与社会现实进行对比,从而得出自己正确的判断,明确未来的成长道路。通过引导学生党员广泛参加实践性教育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党员更好地把握党的理论的时代主题,切身感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现实生活中的鲜活体现和良好效果,不断提高其政治敏感性和理论鉴别力,筑牢爱国爱党的理想信念。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党员了解党情、国情、民情,有利于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把个人的发展与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实践教育, 使大学生党员提高认识现象能力、沟通交往能力、实际工作能力等,有助于他们把党的理论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从而达到不断提高自身党性意识的目的。
三、实现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长效化的途径分析
1、积极拓展教育空间,使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化
大学生党员由于接触社会较少,对事物的认识基本局限于书本知识,在现实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 因此,高校应充分重视社会育人的功能,积极拓展实践空间,选择一些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的单位,并与之协商建立长期实践合作关系,通过构建稳固的实践基地,确保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基地的建立为学生党员经常性地接触生活,了解社会,服务群众,提升修养,磨砺思想,锤炼党性创造了条件,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搭建新的平台,而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可以弥补大学生党员教育只有“理论课堂”没有“实验室”的不足,创新了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实现了由课堂型向实践型的转变。为了使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得以连续性和经常化,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党员参加创先争优活动的积极性,保证学生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我校选定盲聋职业学校市光荣院、市儿童福利院,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等作为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基地,基层学生党支部如何充分利用好市校共建、共同打造的实践教育基地的机会,组织学生党员积极踊跃地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增强活动实效性。
2、构建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活动评价考核体系,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
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效果评价是提升活动质量、构建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内在要求。在学生党建工作和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中,应重视从社会影响力、学生参与的实际效果、是否有利于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等多种维度进行考察和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并努力促进社会实践的效果连锁化,引导学生全面的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党员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坚定理想和信念,弥补对实践基地教育活动只重实施过程缺乏效果评估的空白,有利于实现对实践基地教育活动进行目标管理,增强活动实效性,巩固活动效果。
3、围绕实践主题组成社会实践团队,实现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内容主题化。
高校要认真分析大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方面的需求,从实践内容、形式,类型上精心设计、区分情况、分类指导,提出不同的教育目标,根据学生党员不同年级、不同兴趣爱好,从实际出发、区别情况,组建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团队,如“弘扬传统、创先争优”革命传统教育系列、“亮党员身份、发挥才智,服务群众”支教助学系列、“学党史、知党情、强党性”形势政策宣讲系列,“优势互补、奉献社会、共建双赢” 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共建系列等,使每一次实践基地教育活动的开展都有明确的主题,树立明确的目标,保证活动富有成效。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 ;长效化
一、当前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目前虽然已有部分高校在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上积极进行了尝试,但还是集中校内多、外出实践少,讲究形式多、强调内容少,即使在校内开展还是多以演讲赛、知识竞赛、义务劳动等形式单一、容易组织的活动。而在这些实践活动中,除了义务劳动外,大多数党员是作为服务者或观众参与的,这些问题便导致实践教育活动内容不丰富、目标不明确、形式不灵活、参与面狭窄,影响了培养教育的效果。
2、部分高校虽然也积极地对实践教育长效机制进行探索,建立了实践教育基地,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健全的考核监督机制、配套的的评价激励机制,出现了活动内容不丰富、开展落实不积极等问题,这些问题致使部分学生党员存在自身定位不准、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不讲方法,活动不去参加等问题。而在学生党员实践基地教育评价考核体系、长效机制构建研究方面尚属空白。
二、 实现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长效化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开展实践教育,让学生党员广泛了解国情,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 将党的理论与社会现实进行对比,从而得出自己正确的判断,明确未来的成长道路。通过引导学生党员广泛参加实践性教育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党员更好地把握党的理论的时代主题,切身感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现实生活中的鲜活体现和良好效果,不断提高其政治敏感性和理论鉴别力,筑牢爱国爱党的理想信念。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党员了解党情、国情、民情,有利于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把个人的发展与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实践教育, 使大学生党员提高认识现象能力、沟通交往能力、实际工作能力等,有助于他们把党的理论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从而达到不断提高自身党性意识的目的。
三、实现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长效化的途径分析
1、积极拓展教育空间,使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化
大学生党员由于接触社会较少,对事物的认识基本局限于书本知识,在现实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 因此,高校应充分重视社会育人的功能,积极拓展实践空间,选择一些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的单位,并与之协商建立长期实践合作关系,通过构建稳固的实践基地,确保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基地的建立为学生党员经常性地接触生活,了解社会,服务群众,提升修养,磨砺思想,锤炼党性创造了条件,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搭建新的平台,而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可以弥补大学生党员教育只有“理论课堂”没有“实验室”的不足,创新了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实现了由课堂型向实践型的转变。为了使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得以连续性和经常化,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党员参加创先争优活动的积极性,保证学生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我校选定盲聋职业学校市光荣院、市儿童福利院,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等作为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基地,基层学生党支部如何充分利用好市校共建、共同打造的实践教育基地的机会,组织学生党员积极踊跃地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增强活动实效性。
2、构建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活动评价考核体系,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
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效果评价是提升活动质量、构建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内在要求。在学生党建工作和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中,应重视从社会影响力、学生参与的实际效果、是否有利于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等多种维度进行考察和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并努力促进社会实践的效果连锁化,引导学生全面的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党员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坚定理想和信念,弥补对实践基地教育活动只重实施过程缺乏效果评估的空白,有利于实现对实践基地教育活动进行目标管理,增强活动实效性,巩固活动效果。
3、围绕实践主题组成社会实践团队,实现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内容主题化。
高校要认真分析大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方面的需求,从实践内容、形式,类型上精心设计、区分情况、分类指导,提出不同的教育目标,根据学生党员不同年级、不同兴趣爱好,从实际出发、区别情况,组建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团队,如“弘扬传统、创先争优”革命传统教育系列、“亮党员身份、发挥才智,服务群众”支教助学系列、“学党史、知党情、强党性”形势政策宣讲系列,“优势互补、奉献社会、共建双赢” 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共建系列等,使每一次实践基地教育活动的开展都有明确的主题,树立明确的目标,保证活动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