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

来源 :课堂内外(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machin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很害怕孤独的感觉,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我总是想方设法让自己引起别人的注意。日久天长,变成习惯,我却开始渐渐讨厌这种“本事”,尤其是有负面新闻的时候。比如班里乱作一团时,老班会先抓我,比如玻璃碎了、桌子坏了,同学们也准是先想到我。不是我人品有问题,而是大家在思考的时候总是会先想到某些人,我很不幸成了某些人中的一个。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自从我有了鄙视这种“超能力”的想法之后,就试图改变,但收效甚微。我依然不自觉地夸大听到的某个故事,不自觉地提高说话的分贝,不自觉地展示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一次不自觉的夸大让我背上撒谎者的骂名,一次不自觉的高声讲话让我成为别人眼中的“蛮女”,一次不自觉的展示让我在别人眼里更加“特立独行”。
  我吃尽了苦头,逃避孤独却更加孤独。
  开学两周后,我成了全校的名人。
  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我掌握的八卦资料也越来越多。比如某人有某种特长,某人与某人不和,某人曾暗恋过某人。这些八卦中,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关于班长的。
  班长以最高分进入这个班,一开始就让我对他侧目,接着又以一票之差让我和班长之位失之交臂。因为他是异性,我没有嫉妒,反而对他在短时间内聚集人气的手段暗中赞叹。我是以“探子”的身份走进他生活的,却在了解之后不能自拔。
  我用搜集来的很多只言片语,拼凑出他的残破形象,然后像喜欢文学作品里的男主角一样喜欢上了他。同时我还打探到了他的绯闻女友L。纯情校园中的所谓爱情,十对有八对是假的,是同学为丰富课余生活而刻意制造的谈资。
  这条八卦本来根本不入耳。
  当我和班长混了个脸熟之后,谣言已经传到班主任那里了。我正在定位和班长的关系时,L从分校调到了我们班,她的理由是无法接受分校的封闭式教育。我从心里对这位娇滴滴的大小姐很是有几分鄙视。
  很巧,她被安排坐在我后面。我和她套近乎,询问她的名字,想确认一下是不是流言中的L。她以为我很关心她,把她的包括名字在内的很多信息都讲给了我。
  之后的日子,不用我特意求证就能证明她是传说中的L。班长是个严肃的冷面帅哥,只有见到她时才会笑,同理,她只用甜腻腻的声音和班长说话。故事里的男主角都有女主角相伴,但这恨妨碍我悄悄地继续喜欢班长,“第三者”这么不华丽的帽子扣下来,我可戴不起。
  流言按照既有的轨迹传进了L的耳朵里。不久之后,身后甜腻腻的声音就消失了。原来女生不只有一种,除了像我一样听到绯闻一笑置之的,还有完全相信的傻瓜。
  我本可以解释的,也许我的解释还可以促成一段佳话,但我没有。因为看见他们在一起,多少有点别扭,实力中等的L配优秀的班长一实在是很浪费资源。
  整个故事情节,因为我的沉默改变了发展方向。班长还是那样优秀,L不再喜欢他了,而我被另外一个男生喜欢上了,三个人都有了各自心仪的新对象。
  童话里的结局,是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那只是童话。在现实世界里,很多事情的结局,就如流言,你永远不知道的,总是真相。
其他文献
年轻人的心总向往远方,跟着火车,跟着船,跟着长唳的雁群,希望探险,渴望漂泊……  有一天,我突然觉得现实是那样的苍白无力,生活在其中,我觉得沉闷而压抑,胸腔中总有—种奠名的情绪在涌动,折磨得人想要疯掉。  我萌生了想要远走的念头,想到南方的古镇去,享受一种宁静的氛围,呼吸自由的空气,感受生命的存在……    一、18小时的旅程    郑州开往杭州。19:45发车,硬座。  第一次独自坐火车,去一个
期刊
在回流风洞实验段中,以平板气膜冷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红外热像技术监测沿主流流向不同横向截面的平板壁面温度分布,对比分析横向气膜冷却绝热效率。结果显示:采用30°流
建筑垃圾夯扩异形桩是一种新型地基加固处理技术,但是由于夯击能量较大,施工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振动效应.此种振动效应能否对环境、特别是临近建筑物产生有害影响,是制约本施工
为了解气膜冷却技术中孔型作用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在主流速度20m/s,湍流度6%,主、射流温分别为333K和293K的条件下,考察无复合角、流向角为35°时的圆柱孔、收缩一扩散孔
研究揭示了Gamma、Beta与Psi函数的一些组合的单调性和凹凸性等性质,并据此获得了这些重要特殊函数的渐进精确的上下界,从而改进和推广了关于这些函数的几个已知结果。
西安工业大学很早就已经建成了现代化、信息化教学体系,在几乎所有的教室、阶梯教室都应用了投影机大屏幕显示方案,让授课更加的直观和高效,提升教学质量。更具环境特点和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