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如何使文章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来源 :考试·高考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N_cntj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牌教练精讲
  
  形象丰满,是针对叙事类文章的人物形象塑造提出的,它要求考生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人物形象,反映其性格特征,展示其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形象丰满,主要是就记叙性文章(包括散文、故事和小小说等)而言的。形象丰满或是人物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等描写比较齐全,人物丰满生动;或是叙事具体完整,情节曲折有致;或是细节描写细致逼真,有点有面。这样写人就会有血有肉,有个性特点,有复杂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精神世界;状物就会栩栩如生,有层次感,有立体感,有丰富的内涵。
  一人一物一场面都可以是形象。形象丰满对人物而言,是要能使人物从纸上站起来,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使读者把文中的人物当作实有的人来看待,从而引起读者的浮想、遐思。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刻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展现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丰富的精神世界,写出人物的复杂性,活泼地表现作品中的人物。
  考生作文过程中常常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以贴标签的形式进行议论抒情而不是让写作对象自己来说话;二是以叙事代替描写,往往流于空泛、抽象,人物只留下一个影子,不能给读者具体、形象的感受;三是即使抓住了人物的某一个特点来写,但没能把握主要特征,往往过于单一、平板,不能充分展示所写对象的变化和复杂性,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切的感受。
  意境深远,主要是针对散文、诗歌、小说等文学体裁的。意境深远就是“意”与“境”融合得很好,或是景物与抒情结合,情景交融;或是象征隐喻,含意幽远;或是诗情画意,言有尽而意无穷。
  高考作文怎样才能做到“意境深远”呢?
  首先,要理解“意象”和“意境”的关系。“象”和“境”是辩证统一在一起的。“象”指的是作品中具体的艺术形象,“境”指的是产生于具体意象之外的东西,比如传达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等。因此,能否达到意境美,重要的不在于逼真无误地刻画实境,而在于实中蕴虚,在意象之外传达意境。
  以形传神,形神兼备。要使形象丰满必须把握形象的特征以及作者通过这一形象来传达什么思想感受。以形传神是联结“形”和“神”的桥梁,人物形象的丰满自然也离不开形貌逼真,而形貌逼真关键在于形神兼备。
  尽可能多描写少叙述。尽可能采用描写手法,写好几件事,人物形象就会站起来。同样,用描写手法介绍一个物体,赋予物体人的情态,物体就一定会活灵活现。例如,“一片树叶从枝头落下”,是叙述语,而“一片树叶绕树三匝,一步三回头,在树根脚下找到归宿”,则是抒情描写。
  特别要重视神情动作与个性化语言的描写,要让形象本身来说话。演员演戏要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靠的是演员具体入微的神情动作和个性化的语言,而不是让演员站在幕后,只凭导演向观众介绍剧情。要想使文章形象丰满就必须让文章的形象本身说话,不能仅凭在行文时贴标签,“这是一位热情的人”,“那是一个冷漠的人”。这样的文章根本谈不上“形象丰满”。同时描写人物的行为动作时,要有一定的选择,绝不是全盘记录,要选择最有意义的行动,既有思想性又能显示性格的行动,还能最有效地反映出人物性格的行动,这才最好。
  全方位表现描写对象。人物形象是否丰满,与我们的表现角度有很大关系。如果我们全方位思考,那么就有这样一些角度可以选择:人物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人物的外貌有什么特征?人物的动作在哪些方面与众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在什么地方?别人是如何看这个人的?如果能落实这些点,人物形象就会丰满起来。
  
  技巧1:叙事中融入真挚情感
   叙事类文章要善于在生活琐事的叙述中,融入真挚的情感,有了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就能做到情满于山,意溢于海,富有永久的艺术生命力。 要写好这类文章,最好是在自己被深深打动时,或趁着激情灵感一气呵成。如果你在叙事时,以第二人称切入,并巧妙地运用呼告的修辞手法拉近读者和文章之间的距离,给人情感的倾诉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你的文章叙事就会更出色。2003年湖北宜昌中考满分作文《感谢你,老师的目光》这样写道:“……老师,您还记得吗?胆小而内向的我,是在您一次又一次的期待、鼓励的眼神中鼓足勇气,在众目睽睽下站起来磕磕巴巴地回答问题,然后才逐渐变得流畅的;老师,您还记得吗?也同样是在您“好,说下去!”“不错,有见地!”你又进步了!再加一把劲……的一遍遍的鼓励声中,自卑的我才渐渐变得自信起来,乐观起来,侃侃而谈起来;老师,您还记得吗?每当我安于现状,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而沾沾自喜时,又是您在随记本上及时提醒我:同学,前方有更美丽的风景等着你,你怎么能贪恋于路边的小风景而止步不前呢?……文章叙述娓娓,感情真挚,在叙事中含蓄地抒发了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实例借鉴
  父爱昼无眠  尤天成
  父亲最近总是委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音响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痛。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他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您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生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终于什么也没说。
  第二天,我睡到下午4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不定到哪儿玩小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这样很好。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心。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锐。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又出去了。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在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由于该厂离我住处较远,他们用专车来接我。饭毕,他们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缭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给一具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酬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 爸!”我失声叫了出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
  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
  我说是。我回答是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理解父亲,感激父亲,敬重父亲并抱愧于父亲。我明白了父亲为何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竟未留意父亲的房间没有鼾声。
  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挣了一千多块了,“我想帮你早点把房债还上”。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就是小尤啊?你爸为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些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儿为女哟……父亲把眼往上瞪:“好你个老李头,要你瞎咕嘟个啥!”
  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亲追了进来。父亲问,孩子,想啥呢?我说,让我为您擦一次背……“好吧。咱爷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了下来。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冈。
  
  名师点拨
  文章真实再现了父子在浴池相见的场面,其间洋溢着浓郁的父子亲情。年老的父亲为了儿子的房债,夜间到浴池替人擦背;为了儿子能静心写作,白天在浴池的客座上躺睡。父子在浴池相见时,父亲反而觉得自己给儿子丢了面子。这些不加雕饰的叙写中,显示了父亲的勤劳、纯朴和对儿子的挚爱。“我”失声的惊叫,响亮的回答,则饱含着对父亲理解、感激和抱愧。结尾“我”替父亲擦背的感人一幕,将父子情推向了极致,升华了文章的境界。
  
  技巧2:描写中融入个性观察
  每一个艺术形象都是个性化的,想要达到形象丰满、意境深远的效果,对于形象描摹的独特观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多角度的描写中突出这个形象与众不同的特点,才能使形象塑造得丰满,才能使人物是“一类中的一个”,而不会是任意一个他那样的人都可以成为的样子。
  “形象丰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考生对细节的描摹与刻画。细节描写之重要,不仅可以在“生动”上“出彩”加分,而且可以使作品形象丰满,使整篇文章升格。
  
  实例借鉴
  粉红色的别离  袁薇薇
  侯璐斯,那个粉红色的女孩,真的要退宿了。
  昨晚开完欢送会,我爬上她的床,抱着我们送她的白色毛绒小狗,愣愣地坐在那里。
  记得走进一中校门那天,我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她,用粉红色的辫绳扎两个小辫子,拉着好友好奇地看着我。不想进了宿舍,我竟看见她晃着两个小辫在铺床,同样扎两个小辫的好友和她妈妈就站在下面。说来好笑,那时我也扎两个小辫子,短得根本扎不住,而且我清楚地记得我用的是红皮筋。记得当时看着她们的辫子,我一直在暗恨姐姐干嘛非要拉我去剪头发。那天我们没有说话,我只是出于礼貌和她的妈妈聊了几句。后来熟识了,我才知道她的好友叫林妙聃,就住在楼下,俩人围在我身边笑得前仰后合,侯璐斯告诉我:“我有个朋友告诉我,一中校园里少有梳两个傻乎乎的小辫子的女孩,我们俩就约好了扎两个辫子。不想一来就遇上了你,小辫那么短。”我至今还记得她一边咯咯笑着一边说话的声调。想着我们仨,一人支愣着两个傻乎乎的小辫,在偌大的校园里好奇地对视,我就忍不住也笑了起来。
  她爬上上铺,坐在我身后,麻利地拆下我头发上的两根红皮筋,又麻利地抓过一把木梳。我的头发长长了,可是她和林妙聃都剪成了短发。她的动作那么麻利,麻利而又轻巧,她飞快地一下一下梳着我的头发。她的手在我的头上飞舞着,我记起她搂着我的脖子,亲昵地叫我“妹子”,她抓过一把头发,还是十分麻利地套上皮筋。我记起她从上铺下来时总会大叫“妈妈”,引来我一阵坏笑。我听见她轻轻的抽泣声,我记起她要我给她唱歌,唱:“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终于梳好了,她伏在我肩上无声地哭着,我的泪也无声地流着。她哽咽着,良久。我只觉心里难受,不知该说什么好。最终,我只是无言,从她的床上跳下来。
  熄灯了,我还没想好该留给她什么作纪念。后来,我打开柜子,摸出那袋包装颇为可爱的纸巾塞进她手里:“我见你第一次时身上就装着它……留给你吧。”她又开始抽泣:“我留着。”她也往我手中塞进什么东西:“辫绳……送你,我大概一辈子也用不上它们了……”她已泣不成声,又搂过我的脖子,低低地叫一声:“妹子……”我不知如何安慰她,只能一次一次告诉她:“不哭了……你可以去找我玩的……快睡吧……”我的泪,不知不觉又涌了上来。
  转身,我忽然想起了什么,又回头问她:“这辫绳是粉红色的吗?”我觉得粉红色最适合她,而我喜欢蓝色。她依然在抽泣:“是蓝色的。”
  我还是不知说什么好。终于,我挤出一句:“十年以后,你还给我梳头。”她只是抽泣着“嗯”了一声,便又泣不成声了。
  黑暗中我拉过她的手。闭眼,眼前浮起一片柔柔的粉红。
  
  名师点拨
  本文有感人的细节,且颇有画面感,某些画面更像电影中的特写。对话不多,但很具催泪效果。“粉红色的女孩”“粉红色的别离”,一样的别离,却有着不一样的领悟和感受,这就是个性观察的妙处。文章读来当然丝丝入扣,感人至深。
  
  技巧3:写景中融入独特彩光
  可以说,记叙文或叙事散文中的景物描写起着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作用。多数情况下,景物描写应该是人物心情的折射,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用心加强景物描写对于文章意境深远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种眼光,一片天,在景物描摹中笼罩上的浓浓色彩是绝对主观化的。渗透了作者浓浓深情的意象经过生花妙笔,自然境界全出。
  
  实例借鉴
  窗外  吕圆
  老屋的窗外没有花团锦簇,没有高山峻岭,也没有城市的繁荣景象。那时的我觉得乏味和孤寂,因为在这个似乎是被城市遗忘的角落里,窗外只留给我一棵沧桑的树,一棵自我有记忆以来就一直默默伫立在那里的树。
  也许是因为窗外只有一棵树,没有其他的诱惑,或许更因为它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和魅力,在不知不觉中闪现以至成为永恒,所以我只能试着体味了解这棵树了。我只知道,从成长的那一刻起,我便习惯了坐在窗边的角落里看窗外的那棵树。
  曾坐在窗边的角落里失落地发呆.阳光丝丝缕缕地照在依然干裂的我的身上。北方春天的冷风似乎没有把我摇醒,我想起了去年秋天,我的心一步步地滑向深谷,冬天的霜雪预谋着爬上我的额际。我就那样沉沉地睡去。我莫名地凝视着窗外的那棵树,似乎已经淡忘了新的一年的到来。就在许久的注视中,我欣喜地发现一片从铜色掩盖下挤出的绿意。在与整个干枯的枝条相比中,它真的是那样的渺小,然而却可以让人感到一种强大的 生命力,虽然是一抹新绿,却拥有了整个春的气息,在接受了冬的洗礼后,它依然带给人们一份盼望已久的惊喜。悠远的天空绽放出更多的云。飘出一种亘古不变的自在。莫名地,听到远方的呼唤.仿佛来自时间和空间的起点,来自那第一个细胞形成之际的激动。然而,个体终会逝去,但我们可以企盼生命之火的永恒。每一个终点预示着起点,每一轮夜晚都迎接着白天,每一次泯灭都孕育着新生,每一场坍塌都意味着重建。
  窗外的那棵树终于不再是铜色的了,细细斜斜的树枝吐出整片的绿色。蓬勃的绿色像火,炽热地燃烧在树枝,燃烧在风里,燃烧在阳光中。若把叶子比作婴儿的眼睛,这份绿则是它瞳人中的那份水灵,是使任何生命都为之呼吸的美丽和奇迹。在暴雨中,它被一次次地压弯了腰,然而又一次次坚强地挺起胸膛。在似火的骄阳中,阳光似乎要把它的水分蒸干,可它依旧伸开臂膀为人们遮阳,为鸟儿避阴。娇气的我仿佛被置身于它的臂弯之下,它只让阳光透过它的身躯,穿过窗子,洒在我面前几点斑驳的亮点。任凭多么的酷热难耐,它依旧从容,我忽然发觉不管多少个炎炎夏日,我的心都不再燥热,我默默地坐在窗边,和它一起,经受着考验,越是在一个躁动不安的季节里,越要学会平静和清醒,越要学会平淡和坦然。风吹过,很冷,我只好开始隔着窗子陪伴它,叶子从树梢坠下,无声地落在地上,落了满满的一地。我抬头看天空,却只见起舞的黄叶和斑驳的开始有点空旷的树枝,然而却无奈。我把它当作我的雪,片片飞舞,起伏,轮回,也静静地端详被时间滑过的脸颊。窗外的树不曾逃避,因为它编织过网,网住绿的灵魂,网住过为人们播种的鸟儿的家,于是便收获了希望,收获了永恒。所以,窗外的那棵树啊,你连落叶都落得这样执著。落叶满地,只有怀恋,而无忧伤——生命永远的录像。
  窗外的树静默着,我在窗边也静默着。
  
  名师点拨
  一个干瘪的风景,一个充盈的世界。作者将对树的观察、描绘与对生活的感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单调而丰富的景象。尤其是对树的极有层次的细致描绘,与我从中体悟到的情理有机地结合,由树的变化,引发情绪的渲染和勾勒;由那一抹新绿所透出的春的气息,揭示生命力的强大,展示自己思索的脉络,及成长的思想,给人一种震撼。选材难度较大,但驾驭得很好,这样的构思,这样的表达,不会流于空洞的说教,只会引发人的憧憬与思索。这就是感悟。
  小说的创作同样在塑造人物形象,构建意味深长的意境,力求给人以充实丰满、鲜活有型的形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效果。例如孙犁先生的《荷花淀》中的水生嫂,这是一个描写非常成功的妇女形象。在特定的时代形势下,独特的个性光彩又被笼罩了苍茫的战争风云,她在短短的篇章中鲜活地站立了起来,实现了她自己的成长。在对这一形象进行描摹的过程中,“吮吸手指”的细节不可忽视,读者正是通过这样的生活细节透视了水生嫂善良、稳重,顾大体、识大局。而又内心柔弱矛盾的性格特征。
  
  实例借鉴
  闪光的心灵  江海洋
  我曾在一家蛋糕店兼职。这是一个店面很大的自选商店,一排排的货柜上摆满了中式和西式的糕点,诱人而炫目。尤其是那些一元一盒的小蛋糕深受孩子们欢迎。
  那天周末,收银台的小姐正在忙碌着,我也在给那些新进来的商品贴价标。突然,瞥见柜台边正走过来一个孩子。我心中顿时一阵感伤,这个孩子一身衣服早已破旧而发黄,瘦削的脸上满是灰尘,使我看不出他的表情。他的嘴角嚅动着,那双因饥饿而深陷的眼睛却放着惊奇的光芒,紧紧地盯着那些蛋糕,恨不得将面前的一切都盯到肚子里去。
  我紧锁着眉头,心中满是对这个孩子的同情。当我转过身,这个孩子已走进里面的货柜不见了。
  我转身继续给那些新进的商品贴价标。过了不久,我听见商店的老板在出口处愤怒地大声怒吼。我心中一颤。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知道有人偷东西被抓住了。
  我赶忙走出货柜,看见商店老板背对着收银台,一脸凶相,面前站着那个瘦弱的颤抖的孩子。
  “把你的衣服掀开,不然打断你的腿。”老板大声呵斥。
  孩子因害怕而露出极度惊惧的眼神。他脸上的肌肉不停地抽搐,手和身体毫无节奏地颤抖着。
  我这才发现,他单薄的上衣靠近腰部位有一处微微隆起,像是塞着什么东西。
  “我……我没有……我没有……”孩子的声音打着颤,夹着一丝哭的声调。
  这时店老板像是怒极了,一把掀起孩子的胸前的衣服,猛然从孩子的腰间拽出一件东西来——我们店销售的一元钱一盒的小蛋糕。
  孩子霎时间吓得脸色苍白,这时收银台里的小姐突然惊声说:“哇!胡老板,他没有偷,原来他已经付过钱了。”
  店老板一愣,回头一望,看见收银台不起眼的一角上果然有一枚一元的硬币。在那里闪着冷冷的、微弱的光芒。
  店老板尴尬地将抓着孩子的手,慢慢地松开了。
  那一刻,我看得清楚:那枚硬币是收款小姐趁机偷偷地放在上面的。
  透过这枚小小的硬币我看到了收款小姐那闪光的心灵。
  名师点拨
  面对饥寒交迫正在遭到老板责骂的儿童,机敏的收款小姐,在收银台上偷偷放上一枚硬币,使那名儿童免遭毒打,让我们看到了收款小姐心灵的善良,行为的高尚。冷冷的闪着微弱光芒的硬币,昭示了人性的美好——这是细节描写的力量。这一细节的安排恰到好处地布置了悬念,实现了文章的曲折和迂回,使得小说读来有吸引力,再加上画龙点睛的一笔,这一细节的力量被淋漓尽致地彰显出来。
  
  金牌教练集训
  
  真题体验
  文题一
  (2007年湖南卷)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①注意题目中的“地”字。②不得抄袭。
  文题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06年湖南卷)
  “意气”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列有三个义项:
  ①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②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请联系你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过关检测
  文题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从前,有一个饥渴疲惫的乞丐倒在草丛中。这时,一颗硕大的露珠掉在了他的掌心上。乞丐把手掌移到唇边,对露珠说:“你知道我要做什么吗?”
  露珠说:“你要把我吞下去。”
  乞丐笑道:“看来你比我更可怜,生命全部都操纵在别人手里。”
  露珠说:“不,我一点也不可怜。我曾经滋润过一朵很大的丁香花蕾,让她美丽地开放。现在我又要滋润另一个生命,这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运!”
  把滋润别人当作自己的快乐,这是露珠的心。虽然一颗露珠未必真的能解救别人的饥渴,但那水晶般的剔透却足以滋润干涸的心田。
  请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要与原材料有一个切合点。②自拟标题。③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
  文题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一批大学生到国家某部委实验室参观。部长秘书给大家倒水,同学们表情木然地看着她忙活,其中一个问:“有绿茶吗?天太热了。”给林晖倒水时,他轻声说:“谢谢,大热天的,辛苦了。”部长来了,和大家打招呼,只有林晖鼓了几下掌。部长讲了一番话后发纪念手册,同学们都很随意地用一只手接过部长双手递过来的手册,只有林晖双手接过,并恭敬地说了一声:“谢谢您!”两个月后,部委实验室录用了林晖,有些同学颇感不满。导师却说:“其实你们的机会完全一样,你们的成绩比他好,但是除了学习之外,你们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修养是第一课。”
  要求:阅读上面材料,揣摩寓意,写一篇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要做到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其他文献
陈维贤 胡家曙  范维胜 曹公奇  主持人:本刊记者 刘静  嘉 宾:北京市丰台区第二中学 陈维贤  安徽省巢湖市第一中学 胡家曙  浙江省永嘉中学 范维胜  陕西省宝鸡市教研室 曹公奇  主持人:截止2010年,全国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扩大到80所。自主招生考试给了高校更大的自主权,因此考题也是各显其能,具有较强典型性。就语文试题而言,近几年呈
期刊
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在文章阅读中起关键性作用的语句,包括昭示全文或段落中心、主要倾向的语句, 传达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语句,暗示作者感情或思想的语句,体现文章思路的起总领、总结或过渡作用的语句, 标志文章转折或突破的语句,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使用了修辞、内涵较为丰富的语句等。那么,怎样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呢?  1.比喻句  【例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季风虽有四时之变,而惟有其风骨不变”这
期刊
领先起跑线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包括两个要素——正确书写标点符号和规范书写标点符号。正确书写标点符号就是不能用错误标点符号,规范书写标点符号就是在行文中把标点符号写得工整清晰。《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二册附录《标点符号用法》,对常用的16种标点符号用法作了详细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捷径金手指    高考常考以及易错标点符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冒号(:
期刊
中国国画最高的三大境界是“可以观,可以游,可以居”。意思是说:当我们初看一张画时,常常只能客观欣赏。然后将自己投入画中,就可以四处游览。至于自我完全融入之后,则甚至可以居住在画里了。面对一张好画,如果我们都能由“可以观”,而后“可以游”,最后“可以居”,也就能够达到欣赏的极高境界了。我以为把这三层境界视为欣赏山水诗的三大境界也未尝不可。  苏东坡曾评王维的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现在一提这句
期刊
立意是指作者在一篇文章中所要表达的好恶、观点等。立意高远,要求我们先要养成独立思考、有创造性地思考、善于从多角度思考的习惯。立意高远,还要求我们要善于感受时代气息,从新鲜的现实生活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发现生活中新的矛盾,抓住生活中的焦点、热点、闪光点,运用求异思维,多向思维等方式,找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新角度、新办法。立意高远,还要求我们必须做到正确审题,快速、准确地捕捉题目中的信息。小而巧的切
期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和“四”是出现频率非常高的数字,其涉及的文学常识更令人津津乐道。“才如湖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但我们目前没有多少时间去读浩如烟海的诗书,怎么办?运用“溯源法”“集约法”“链接法”,或许可以让我们在较短的时间里积累丰富的文学常识,提升文学素养。  一、追根溯源,探幽索隐  俗话说,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三”是数词,古人爱用“三”表示具体数字,因为古人崇拜“山”,
期刊
领先起跑线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语言运用提出的较高的要求。  从最近几年的全国高考题来看,对“简明”的考查侧重在“简”,考试的形式主要有续接句子、消除歧义、选择表意明确的句子、删改使之简明等。近年来对“连贯”的考查几乎年年都有,是三者中的重中之重,考查的形式主要有关联词语填空、句子衔接判断、修饰成分及句子排序等。对语言“得体”的考查形式有,依据语境进行转述说明、选造词填
期刊
金牌教练精讲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标题则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标题就像一壶好茶,香气越芬芳,招引的顾客就越多。一个靓丽夺目的标题能迅速激发阅卷老师的好奇心,扣住读者的心弦,也能为作者行文提供一个明确的中心点。所以,“题好一半文”,要闯过高考作文关,使阅卷老师对你的作文一见心动,拟题好坏举足轻重。一个好标题的诞生,有的是精雕细琢,有的是妙手偶得,有的厚积薄发,有的灵光乍现,考场作文拟题则必须掌握
期刊
金牌教练精讲    浔阳江边的琵琶女,“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用的是“先声夺人”之法。一开始就展示出自己的才华与个性,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写文章也应学习这种手法,精心刻画好“凤头”,收到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效果。  开头求奇。要想在开头给人亮点,就要注意奇:奇乃出奇制胜,奇即与众不同,奇即独到独创。例如一学生在题为“作业”的文章中这样开头:  看不完的,是书;听不完的,是唠叨;怕不
期刊
金牌教练精讲    古人作文重视结尾,把好的结尾比喻为“豹尾”,要求结尾简明有力,“如截奔马”,留有余味,言有尽而意无穷。成功的作文,结尾总能给读者“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收尾要做到有利于揭示文章的主题,有利于文章的结构,要做到词虽尽而意无穷,就像欣赏一首绝妙的乐章,一曲终了,余音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