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联网和养鱼,在许多人眼中,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对于养了近十年鱼的章利恩来说,物联网让他“安心睡觉”了。
章利恩与妻子在浙江湖州市菱湖镇的千丰村承包了11 个鱼塘。菱湖是浙江的渔业重镇,作为传统的露天鱼塘养殖模式,与许多养殖户一样,因为怕鱼缺氧,章利恩与妻子每隔两个小时就得巡塘一次。
“到了晚上最多睡3个小时就得起来一次,每晚都睡不踏实。”章利恩说,现在他不仅能随时随地掌握整个鱼塘的水质变化,还能通过手机App在家遥控增氧机的开关,实时监控鱼塘情况。“即便一时忘记了,软件后台也会有人24小时监控并打电话通知”。
物联网渗透传统渔业
让章利恩“安心睡觉”的便是高效便捷的物联网技术。
2016年,深知父辈养鱼艰辛的沈杰,“跳出农门”15年后,带着全世界最先进的物联网理念,回到了家乡湖州,一手创办起浙江庆渔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今年38岁的沈杰是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总体组组长,是国内物联网领域的专家。
回到家乡,“渔二代”沈杰成了一名“博士渔夫”,搭建起了汇集养殖户、饲料厂商、销售档口、金融机构等相关各方的“智慧水产服务”物联网平台。
“鱼塘边的表箱连着远在城镇的监控中心,水温、含氧量等信息通过App及时发送到渔民手机上。”沈杰说,“智慧水产服务”平台的物联网水质监控服务,目前注册用户已超过8000户,不仅真正做到了“两人通宵,渔民千人睡觉”,减少了渔民深夜巡逻的强度,还把鱼浮头的死亡率降到零,降低电耗、提升产能。
章利恩说,以前渔民养鱼凭经验判断鱼塘含氧量足不足。“现在,只要看数据就行,等于请了一个工人不停地给我巡塘,也省下了不少电费。”
事实上,物联网不仅颠覆了传统渔民积累了数十年的“养鱼经”,也渗透到了传统渔业的全产业链。
“这是一个包括实时监控、智能增氧、自动投料、纯物理杀菌等技术的物联网生态水循环养殖系统,不仅可以轻松养鱼,还可以极大降低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水体面源污染,实现智慧养鱼、高效养鱼、生态养鱼。”沈杰说。
学生娃回家“种菜”
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丰城街道横坑村,与小溪、竹林与小山坡毗邻的一片100多亩的农场中瓜果飘香。在悦耳的鸟叫虫鸣声中,几名年轻人正带领着一群农户,弯腰埋首于田间,挥汗如雨。这百多亩土地盛产着逾百种时鲜瓜果、鸡鸭、蛋奶青菜,稳定地向珠三角地区逾百家客户供应当季新鲜健康食材。
这个农场的领导者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皱纹满脸、皮肤黝黑的老农,而是一群曾被附近农户认为是“细皮嫩肉”的“学生娃”。这个小小的团队核心成员有4个人,其中有硕士、本科生,还有经验丰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在不少同龄人坐在空调房里玩着手游的时候,他们却毅然舍弃了舒适的城市生活,在粤北乡村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健康农场。
今年29岁的潘伟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新丰人,在国外就读工商管理硕士期间,他对当地建立自然和谐的人与土地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有了回国创立“社区支持农业(CSA)”农场的想法。
2017年2月,潘伟和朋友们共同创立了“蔬东坡农场”。但一直到9月,农场都没有正式投入生产。小伙伴们首先将菜地改种成了稻田。“轮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农地的活力,通过水旱交替耕作的方式,能有效减少蟲害和病害的发生。”而之前的水田则任其长满紫云英、野油菜等野草。长出来的草成了13头产奶水牛的粮食,而这群“吃货”排出的牛粪则成了田里的有机肥。
令周围农户惊讶的是,这群年轻的农夫在种植过程中并没有使用成本低、效率高的各种农药和化肥。“中国的古人是很聪明的,古往今来积累了大量的农业智慧,古人所遵循的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仍十分值得我们借鉴。”潘伟说。
在汲取了传统农业智慧的基础上,现代农业科技成果也被大量使用。他们通过科学的应季种植、轮作间作、休耕等方式,保持土壤活性和规避虫季。
附近村民们各种实用的“土办法”也被他们学习借鉴。漫步于田间,随处可见各类简单却功能实用的捕虫板、杀虫灯、蜂瓶工具。“这是村民教我们的生物防治的办法,可以更安全高效地解决除虫问题。”
寒窗苦读,出国留学,最终却回到了农村从事农夫的工作。这些年轻人的创业过程起初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
潘伟用农场的产出改变了家人的看法。“有一次,父亲尝了尝我种出的黄瓜。那是他阔别已久,在一般城市超市买来的黄瓜所吃不到的‘小时候的味道’。”
他告诉父亲:“我们除了填饱肚子和享用美食,还要细细品尝在食材上留下的自然气息。这是很多老人心中故乡的味道,这是很多大人脑海中儿时的味道。这就是纯粹的阳光和雨露交织的自然味道。”从此,父亲再也没有反对他回乡创业的行动。
从耕耘中,潘伟也感悟了更为深刻的人生哲学:“农活依节气而行,作物随自然而律动。但即使年复一年的耕作,重复地种下同一种庄稼,我们不会收获相同的果实。庄稼之生长有如人生之无常。”
周边农户的观念也在日渐改变。从起初的不解、观望、讨论,到充满好奇、不时询问,再到主动学习、动手帮忙,成了横坑村不少村民的演化过程。
章利恩与妻子在浙江湖州市菱湖镇的千丰村承包了11 个鱼塘。菱湖是浙江的渔业重镇,作为传统的露天鱼塘养殖模式,与许多养殖户一样,因为怕鱼缺氧,章利恩与妻子每隔两个小时就得巡塘一次。
“到了晚上最多睡3个小时就得起来一次,每晚都睡不踏实。”章利恩说,现在他不仅能随时随地掌握整个鱼塘的水质变化,还能通过手机App在家遥控增氧机的开关,实时监控鱼塘情况。“即便一时忘记了,软件后台也会有人24小时监控并打电话通知”。
物联网渗透传统渔业
让章利恩“安心睡觉”的便是高效便捷的物联网技术。
2016年,深知父辈养鱼艰辛的沈杰,“跳出农门”15年后,带着全世界最先进的物联网理念,回到了家乡湖州,一手创办起浙江庆渔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今年38岁的沈杰是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总体组组长,是国内物联网领域的专家。
回到家乡,“渔二代”沈杰成了一名“博士渔夫”,搭建起了汇集养殖户、饲料厂商、销售档口、金融机构等相关各方的“智慧水产服务”物联网平台。
“鱼塘边的表箱连着远在城镇的监控中心,水温、含氧量等信息通过App及时发送到渔民手机上。”沈杰说,“智慧水产服务”平台的物联网水质监控服务,目前注册用户已超过8000户,不仅真正做到了“两人通宵,渔民千人睡觉”,减少了渔民深夜巡逻的强度,还把鱼浮头的死亡率降到零,降低电耗、提升产能。
章利恩说,以前渔民养鱼凭经验判断鱼塘含氧量足不足。“现在,只要看数据就行,等于请了一个工人不停地给我巡塘,也省下了不少电费。”
事实上,物联网不仅颠覆了传统渔民积累了数十年的“养鱼经”,也渗透到了传统渔业的全产业链。
“这是一个包括实时监控、智能增氧、自动投料、纯物理杀菌等技术的物联网生态水循环养殖系统,不仅可以轻松养鱼,还可以极大降低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水体面源污染,实现智慧养鱼、高效养鱼、生态养鱼。”沈杰说。
学生娃回家“种菜”
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丰城街道横坑村,与小溪、竹林与小山坡毗邻的一片100多亩的农场中瓜果飘香。在悦耳的鸟叫虫鸣声中,几名年轻人正带领着一群农户,弯腰埋首于田间,挥汗如雨。这百多亩土地盛产着逾百种时鲜瓜果、鸡鸭、蛋奶青菜,稳定地向珠三角地区逾百家客户供应当季新鲜健康食材。
这个农场的领导者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皱纹满脸、皮肤黝黑的老农,而是一群曾被附近农户认为是“细皮嫩肉”的“学生娃”。这个小小的团队核心成员有4个人,其中有硕士、本科生,还有经验丰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在不少同龄人坐在空调房里玩着手游的时候,他们却毅然舍弃了舒适的城市生活,在粤北乡村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健康农场。
今年29岁的潘伟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新丰人,在国外就读工商管理硕士期间,他对当地建立自然和谐的人与土地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有了回国创立“社区支持农业(CSA)”农场的想法。
2017年2月,潘伟和朋友们共同创立了“蔬东坡农场”。但一直到9月,农场都没有正式投入生产。小伙伴们首先将菜地改种成了稻田。“轮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农地的活力,通过水旱交替耕作的方式,能有效减少蟲害和病害的发生。”而之前的水田则任其长满紫云英、野油菜等野草。长出来的草成了13头产奶水牛的粮食,而这群“吃货”排出的牛粪则成了田里的有机肥。
令周围农户惊讶的是,这群年轻的农夫在种植过程中并没有使用成本低、效率高的各种农药和化肥。“中国的古人是很聪明的,古往今来积累了大量的农业智慧,古人所遵循的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仍十分值得我们借鉴。”潘伟说。
在汲取了传统农业智慧的基础上,现代农业科技成果也被大量使用。他们通过科学的应季种植、轮作间作、休耕等方式,保持土壤活性和规避虫季。
附近村民们各种实用的“土办法”也被他们学习借鉴。漫步于田间,随处可见各类简单却功能实用的捕虫板、杀虫灯、蜂瓶工具。“这是村民教我们的生物防治的办法,可以更安全高效地解决除虫问题。”
寒窗苦读,出国留学,最终却回到了农村从事农夫的工作。这些年轻人的创业过程起初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
潘伟用农场的产出改变了家人的看法。“有一次,父亲尝了尝我种出的黄瓜。那是他阔别已久,在一般城市超市买来的黄瓜所吃不到的‘小时候的味道’。”
他告诉父亲:“我们除了填饱肚子和享用美食,还要细细品尝在食材上留下的自然气息。这是很多老人心中故乡的味道,这是很多大人脑海中儿时的味道。这就是纯粹的阳光和雨露交织的自然味道。”从此,父亲再也没有反对他回乡创业的行动。
从耕耘中,潘伟也感悟了更为深刻的人生哲学:“农活依节气而行,作物随自然而律动。但即使年复一年的耕作,重复地种下同一种庄稼,我们不会收获相同的果实。庄稼之生长有如人生之无常。”
周边农户的观念也在日渐改变。从起初的不解、观望、讨论,到充满好奇、不时询问,再到主动学习、动手帮忙,成了横坑村不少村民的演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