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约有500万千瓦的风电机组没有并网运行,按每千瓦造价1万元计算,约500亿元资金闲置,为什么?
11月上旬,中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一轮大风降温的天气。在呼啸的寒风中,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的不少风电厂的风机却无法正常运转,大多数时间,都只能任凭风力从扇叶间呼啸而过。
“这么大的风刮过去,机组却不能发电,流走的都是钱啊。”内蒙古电力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马占祥说,“风电布局太集中,没有风的时候发不了电。风来的时候,风电厂都要求发电,电网又接纳不了。”
根据内蒙古电力协会的统计,内蒙古风电装机近350万千瓦。其中,风电约有三分之一的装机闲置,未闲置的风电机组也开开停停。
“冬季风大,但风电的日子更不好过了。”马占祥对《财经》记者感叹。
内蒙古的风电闲置并非偶然的现象。截至今年年中,全国约有500万千瓦的风电机组没有并网运行。按照每千瓦造价1万元计算,就是500亿元的闲置资金。
风电与热电是一对天然的“冤家”。随着供暖季的到来,电网更加会优先照顾担负供暖任务的热电机组的电上网,内蒙古风电过剩的问题将更加明显。
风电的布局有比较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内蒙古、甘肃、吉林、黑龙江,以及东南沿海的省份地区,是风电比较集中的地方。而在每个省份内,分布也并不均匀。除了江苏,上述风电比重较大省份的风力发电主要集中在电网末端、负荷较低或者热负荷集中的地区。从电网区域来看,“三北区域”有冬季热负荷高的特点,风电并网装机容量与热负荷的矛盾集中。
“风电集中地区相对过剩的现象已经不容忽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一位专家告诉《财经》记者,由于当地市场规模、电网建设和风电场建设配套、调峰能力等因素影响,导致风电场等效满负荷运行小时数偏低。
针对这一现状,国务院研究室近日在调研基础上,完成了一份关于风电产业的调研报告,侧重从“机制上”促进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
报告作者、国务院研究室副司长范必指出,国家鼓励风电发展的政策没有变,但是由于风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对其大规模应用形成了制约。政府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建立有利于风电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
闲置的风电
今年上半年,甘肃瓜州、玉门地区,因电网接纳能力原因造成弃风电量14937万千瓦时,分别占实际风电发电量的27%和33%。事实上,风电场遭遇限电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6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风力与潮汐发电专业委员会,联合开展了风电场由于电网限电所造成的电量损失情况的调查工作。根据调查结果,中国前七大风电开发商(龙源电力集团公司、大唐新能源有限公司、华能新能源产业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共报告48个风电场在2008年1月到2009年5月期间出现过电网限电事件。
2008年底,上述48个风电场总装机容量440万千瓦,超过这七家公司总装机容量600万千瓦的70%。因电网限电,2008年48个风电场的电量损失约为3.7亿千瓦时,折合年满负荷利用小时数(下称折等效小时数)为103小时。
由于前七大风电开发商在2008年底合计风电装机容量约占全国总风电装机容量的50%,因此他们报告的限电情况基本能够反映全国整体情况。
由此可以推断,2008年由于电网限电,全国共损失的风电电量可能达到7.4亿千瓦时,接近全国风电总发电量128亿千瓦的6%。2009年前五个月,损失电量约为6.2亿千瓦时,折等效小时数为140小时,全年应超过200小时,由此估计2009年限电问题更加突出,造成的全国风电电量损失很可能超过20亿千瓦时。
国家发改委的一组数据,也说明了风电闲置情况的严重。国家发改委根据各地上报材料统计,2009年1月至9月,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风电厂发电量182.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72%,占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总量的比例为0.45%,远小于装机占比1.15%。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风电存在大量闲置情况。
国企吹泡沫
“风电项目的业主大都是国有企业;而做风电设备的,大都是民营和外资企业。”中电联一位专家对《财经》记者说,“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风电的问题。”
中国风电场的大规模建设始于2005年。这一年,国家发改委开始组织风电特许权招标,迄今已经完成了15个项目的招标,每个项目都不低于10万千瓦。此外,国家从销售电价中每度电加收0.002元——每年约45亿元,作为可再生能源的补贴,也主要用于风电补贴。
2009年初,国家能源局又提出,将风电2010年规划目标调增到2000万千瓦,2020年的目标调整到1亿千瓦左右。按照“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思路,制定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规划,力争用十多年的时间,在甘肃、内蒙古、河北、江苏等地形成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
中电联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跑马圈风”的基本上都是国有电力集团。在中国风电开发的七个主要省区中,共有92家风电企业,其中中央企业占总数的73%,装机容量占总容量的81%。
“國有的发电企业都在竞相扩大风电装机。”中电投集团的一位人士告诉《财经》记者,近两年,国家严格控制新上的大型火电项目,而2008年和今年又没有批准大型的水电项目,大规模新上风电,已成为企业扩大装机容量的重要途径。
风机制造企业也乘机扩大产能。据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副所长李俊峰统计,目前,中国风电设备制造商已从2004年的6家猛增至70多家;风电装机容量也从2002年前的46.8万千瓦,发展到2008年底的1200万千瓦,七年足足增长了25倍。
在风电装机最多的内蒙古,风电过剩危机也最为严重。大量仓促上马的“买图纸”风机制造项目,以及仓促上马的风电场,最终形成了“有风不能发电,有电无处可送”的窘境。
据内蒙古电力协会统计,目前,内蒙古电力总装机容量5000余万千瓦,其中,富余装机容量多达1000余万千瓦,包括风电装机容量348.5万千瓦。此外,正在安装的风电装机容量还有数十万千瓦。
一般来说,风电在整个电力装机中的比重为11%至12%左右。如果区域电网中有水电站、燃气机厂,能抽水蓄能,就可以起到比较迅速的调节作用,缓解并不稳定的风电负荷对电网的冲击,但内蒙古都是火电机组,加上电源点建设太过超前,电力输出通道早已饱和,导致有电送不出。
内蒙古当地一家风电厂的技术人员告诉《财经》记者,内蒙古电力装机一直以火电为主,缺乏抽水蓄能电站和燃气电站的调峰能力,这使得电网调度非常困难。
此外,风电技术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其在野外运行的技术含量非常高,即便是国内风电龙头企业金风科技(002202.SZ),在技术上也并不能保证风机在野外全天候运行。
风电新思路
今年下半年,一直高歌猛进的新能源产业,遭遇了政策“急刹车”。8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一纸“有过剩倾向”的定论,给火热的新能源行业当头泼下一瓢凉水。
此后数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联合发布《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2009年版)》,剔除了对多晶硅和2000千瓦(KW)以上风机进口的补贴。
9月19日,在水电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的会议间隙,《财经》记者反复追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对于风电等新能源过剩的看法。张国宝一直避而不谈。他只是强调:“国务院对过剩的问题已有政策。”
不过,9月下旬,张国宝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产能过剩是指风电设备,而不是风电事业。“没有人发出这样的信息,说中国的风电搞得太多了,要少搞。”
一位参与国务院研究室调研的专家对《财经》记者表示,风电问题既涉及电价机制,又涉及电网规划、布局、接入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体制,也只能通过体制改革,去理顺这个机制。”
范必分析说,《可再生能源法》规定,可再生能源发电电网必须全额收购。尽管大量风电无法接入电网,很多地方政府和企业仍在制定和实施雄心勃勃的风电计划,大型国有企业则希望借风电扩大装机容量。由于国家对风电上网超出常规电价的部分进行补贴,“这就好比地方和企业请客,中央财政埋单。”因此,风电总规模以现有的补贴财力能够满足开发规模比较合适。
范必还在报告中提出了新的风电发展思路。首先提高风电补贴透明度,包括资金来源和补贴总量,抑制开发商的盲目开发。其次是继续坚持以特许招标的方式对这些补贴进行分配,这将有利于风电上网电价在竞争中不断降低,使国家尽可能用较少的补贴资金支持较多的风电项目。
此外,报告还建议国家加强风电发展规划,确定合理规模、统筹考虑风电布局,并改革风电项目的审批、核准方式。
“不过,根本上还是需要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一位参与国务院研究室调研的专家告诉《财经》记者,“应先实施输配分开试点和对电网企业单独定价工作,将配电网资产划转至各省管理。这样,可以通过体制改革消纳风电能力。”■
11月上旬,中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一轮大风降温的天气。在呼啸的寒风中,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的不少风电厂的风机却无法正常运转,大多数时间,都只能任凭风力从扇叶间呼啸而过。
“这么大的风刮过去,机组却不能发电,流走的都是钱啊。”内蒙古电力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马占祥说,“风电布局太集中,没有风的时候发不了电。风来的时候,风电厂都要求发电,电网又接纳不了。”
根据内蒙古电力协会的统计,内蒙古风电装机近350万千瓦。其中,风电约有三分之一的装机闲置,未闲置的风电机组也开开停停。
“冬季风大,但风电的日子更不好过了。”马占祥对《财经》记者感叹。
内蒙古的风电闲置并非偶然的现象。截至今年年中,全国约有500万千瓦的风电机组没有并网运行。按照每千瓦造价1万元计算,就是500亿元的闲置资金。
风电与热电是一对天然的“冤家”。随着供暖季的到来,电网更加会优先照顾担负供暖任务的热电机组的电上网,内蒙古风电过剩的问题将更加明显。
风电的布局有比较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内蒙古、甘肃、吉林、黑龙江,以及东南沿海的省份地区,是风电比较集中的地方。而在每个省份内,分布也并不均匀。除了江苏,上述风电比重较大省份的风力发电主要集中在电网末端、负荷较低或者热负荷集中的地区。从电网区域来看,“三北区域”有冬季热负荷高的特点,风电并网装机容量与热负荷的矛盾集中。
“风电集中地区相对过剩的现象已经不容忽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一位专家告诉《财经》记者,由于当地市场规模、电网建设和风电场建设配套、调峰能力等因素影响,导致风电场等效满负荷运行小时数偏低。
针对这一现状,国务院研究室近日在调研基础上,完成了一份关于风电产业的调研报告,侧重从“机制上”促进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
报告作者、国务院研究室副司长范必指出,国家鼓励风电发展的政策没有变,但是由于风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对其大规模应用形成了制约。政府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建立有利于风电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
闲置的风电
今年上半年,甘肃瓜州、玉门地区,因电网接纳能力原因造成弃风电量14937万千瓦时,分别占实际风电发电量的27%和33%。事实上,风电场遭遇限电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6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风力与潮汐发电专业委员会,联合开展了风电场由于电网限电所造成的电量损失情况的调查工作。根据调查结果,中国前七大风电开发商(龙源电力集团公司、大唐新能源有限公司、华能新能源产业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共报告48个风电场在2008年1月到2009年5月期间出现过电网限电事件。
2008年底,上述48个风电场总装机容量440万千瓦,超过这七家公司总装机容量600万千瓦的70%。因电网限电,2008年48个风电场的电量损失约为3.7亿千瓦时,折合年满负荷利用小时数(下称折等效小时数)为103小时。
由于前七大风电开发商在2008年底合计风电装机容量约占全国总风电装机容量的50%,因此他们报告的限电情况基本能够反映全国整体情况。
由此可以推断,2008年由于电网限电,全国共损失的风电电量可能达到7.4亿千瓦时,接近全国风电总发电量128亿千瓦的6%。2009年前五个月,损失电量约为6.2亿千瓦时,折等效小时数为140小时,全年应超过200小时,由此估计2009年限电问题更加突出,造成的全国风电电量损失很可能超过20亿千瓦时。
国家发改委的一组数据,也说明了风电闲置情况的严重。国家发改委根据各地上报材料统计,2009年1月至9月,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风电厂发电量182.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72%,占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总量的比例为0.45%,远小于装机占比1.15%。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风电存在大量闲置情况。
国企吹泡沫
“风电项目的业主大都是国有企业;而做风电设备的,大都是民营和外资企业。”中电联一位专家对《财经》记者说,“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风电的问题。”
中国风电场的大规模建设始于2005年。这一年,国家发改委开始组织风电特许权招标,迄今已经完成了15个项目的招标,每个项目都不低于10万千瓦。此外,国家从销售电价中每度电加收0.002元——每年约45亿元,作为可再生能源的补贴,也主要用于风电补贴。
2009年初,国家能源局又提出,将风电2010年规划目标调增到2000万千瓦,2020年的目标调整到1亿千瓦左右。按照“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思路,制定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规划,力争用十多年的时间,在甘肃、内蒙古、河北、江苏等地形成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
中电联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跑马圈风”的基本上都是国有电力集团。在中国风电开发的七个主要省区中,共有92家风电企业,其中中央企业占总数的73%,装机容量占总容量的81%。
“國有的发电企业都在竞相扩大风电装机。”中电投集团的一位人士告诉《财经》记者,近两年,国家严格控制新上的大型火电项目,而2008年和今年又没有批准大型的水电项目,大规模新上风电,已成为企业扩大装机容量的重要途径。
风机制造企业也乘机扩大产能。据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副所长李俊峰统计,目前,中国风电设备制造商已从2004年的6家猛增至70多家;风电装机容量也从2002年前的46.8万千瓦,发展到2008年底的1200万千瓦,七年足足增长了25倍。
在风电装机最多的内蒙古,风电过剩危机也最为严重。大量仓促上马的“买图纸”风机制造项目,以及仓促上马的风电场,最终形成了“有风不能发电,有电无处可送”的窘境。
据内蒙古电力协会统计,目前,内蒙古电力总装机容量5000余万千瓦,其中,富余装机容量多达1000余万千瓦,包括风电装机容量348.5万千瓦。此外,正在安装的风电装机容量还有数十万千瓦。
一般来说,风电在整个电力装机中的比重为11%至12%左右。如果区域电网中有水电站、燃气机厂,能抽水蓄能,就可以起到比较迅速的调节作用,缓解并不稳定的风电负荷对电网的冲击,但内蒙古都是火电机组,加上电源点建设太过超前,电力输出通道早已饱和,导致有电送不出。
内蒙古当地一家风电厂的技术人员告诉《财经》记者,内蒙古电力装机一直以火电为主,缺乏抽水蓄能电站和燃气电站的调峰能力,这使得电网调度非常困难。
此外,风电技术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其在野外运行的技术含量非常高,即便是国内风电龙头企业金风科技(002202.SZ),在技术上也并不能保证风机在野外全天候运行。
风电新思路
今年下半年,一直高歌猛进的新能源产业,遭遇了政策“急刹车”。8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一纸“有过剩倾向”的定论,给火热的新能源行业当头泼下一瓢凉水。
此后数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联合发布《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2009年版)》,剔除了对多晶硅和2000千瓦(KW)以上风机进口的补贴。
9月19日,在水电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的会议间隙,《财经》记者反复追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对于风电等新能源过剩的看法。张国宝一直避而不谈。他只是强调:“国务院对过剩的问题已有政策。”
不过,9月下旬,张国宝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产能过剩是指风电设备,而不是风电事业。“没有人发出这样的信息,说中国的风电搞得太多了,要少搞。”
一位参与国务院研究室调研的专家对《财经》记者表示,风电问题既涉及电价机制,又涉及电网规划、布局、接入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体制,也只能通过体制改革,去理顺这个机制。”
范必分析说,《可再生能源法》规定,可再生能源发电电网必须全额收购。尽管大量风电无法接入电网,很多地方政府和企业仍在制定和实施雄心勃勃的风电计划,大型国有企业则希望借风电扩大装机容量。由于国家对风电上网超出常规电价的部分进行补贴,“这就好比地方和企业请客,中央财政埋单。”因此,风电总规模以现有的补贴财力能够满足开发规模比较合适。
范必还在报告中提出了新的风电发展思路。首先提高风电补贴透明度,包括资金来源和补贴总量,抑制开发商的盲目开发。其次是继续坚持以特许招标的方式对这些补贴进行分配,这将有利于风电上网电价在竞争中不断降低,使国家尽可能用较少的补贴资金支持较多的风电项目。
此外,报告还建议国家加强风电发展规划,确定合理规模、统筹考虑风电布局,并改革风电项目的审批、核准方式。
“不过,根本上还是需要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一位参与国务院研究室调研的专家告诉《财经》记者,“应先实施输配分开试点和对电网企业单独定价工作,将配电网资产划转至各省管理。这样,可以通过体制改革消纳风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