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考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ngming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向新课程,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已在我们海南省全面铺开。作为校长,站在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上,怎样抓教学工作,才能使其教法、学法、考法彼此协调,相互促进,进而全面提高该校的教学效益?对于这个问题,我做过专门的研究与探索。
  
  思考之一:教法改革应突出“教”为“学”服务的思想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知识为特征。教育家陶行知一针见血地批评:“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好像学的事体,都被教的事体打消掉了。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却好像是教校。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地将教和学分离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学合一”的观点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原则。因此,当前的教法改革要突出“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要在充分考虑学生学情和学习需要的基础上,科学地选择恰当的教法。
  1,培养兴趣,激发动因。没有无情感的纯认知,也没有无认知的纯情感,认知和情感总是相伴随而产生,并互相作用。在情感因素中,认识性兴趣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指向认知活动本身,是学习活动最有效的动力。教师要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提供一定内容背景,以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的心智处于最佳状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情感转化。方法有:联系生活实际,增强亲切感;利用好胜心理,增强自豪感;巧设悬念,引发新奇感;动静结合。激发兴趣感;创设成功机会,滋生快乐感。
  2,创设情境,激励参与。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导”的优劣。如何“导”?叶圣陶先生精辟地指出:“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益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领受。”并明确指出:“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源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认真贯彻启发式教学,在知识的关键处设问;在思考的转折处设问;在理解的疑问处设问;在规律的探求中设问。此外。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和创造性,给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的时间。增加一些开放式、交流式、活动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3,提供素材,激活思维。学生思维方法的形成较之具体知识点的掌握是更重要的目标。正确的教学方法不是在传授知识之外去“外加”思维训练,也不是在教学过程中“听其自然”地去发展智力。教师要不断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思维活动素材,让学生在自身的学习、思考中,得到一种无可比拟的思维欢乐感,从认知中得到享受。思维能力培养可分四步走:第一步,引发学生思维。依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训练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二步,激活学生思维,积极组织思维热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第三步,优化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第四步,形成数学的思想方法,每当解决了一个数学问题,都要及时进行总结,让学生感悟到思维方式的存在。
  
  思考之二:学法指导应由“学会”向“会学”发展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而首先在教给学生怎样学习,学习发展自己,以及离校后继续发展。”这就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外,还必须引导学生把如何学习也作为认识的对象,掌握学习的方法,形成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
  培养学生“会学”的学习能力,可分两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次:指导学生从“听、读、写、思”入手,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强调“听”:注意听教师在每节课开始时所讲的教学内容的重点、思路和学习要求;注意听教师在讲述例题时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方法;注意听教师对概念要点的剖析和概念体系的串联;注意听教师对某些疑难习题的解答以及课未进行的小结。狠抓“读”:一是粗读,即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粗读教材,边读边圈、点、勾、划。二是精读,即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细嚼教材。把握重要的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弄清问题的因果和实质。三是研读,即在每章节学完后,整理学过的知识,理清体系,小结归纳要求,形成知识网络。着眼“写”,即算一算、练一练、记笔记、学习总结等。注重“思”,即引导学生常思、敢思、善思。
  第二层次:从“讲、看、想、练”着力,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1)诱导表述,强化“讲”的过程。(2)引导观察,强化“看”的过程。帮助学生选准观察点。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在看中辨析、思考,增强观察力,激发求知欲。(3)倡导思索,强化“想”的过程。(4)指导练习,强化“做”的过程。突出练习的目的性、启发性、针对性、多样性,促使学生系统地探索新知识,有效地解决新问题,以达到会、熟、活的目的。
  
  思考之三:考法改革应从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着手
  
  根据新课程对考查和评定成绩的规定及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考试方法应实行四个“转向”:
  1,由单纯的知识考核转向知识、能力、态度、方法等素质全面考核。
  2,由分数评价转向素质教育目标达成情况评价。
  3,由单纯笔试方式转向笔试、口试、操作结合的方式。
  4,由重点知识考查转向全面的知识考查。
  可见,校长抓教学工作,只要抓好教法、学法、考法的协调促进。就能促使该校的教学得到全面的发展。办好高层次的一流学校就自然会达到。
其他文献
开学伊始,云的妈妈找到我,说儿子回家后好多单词读错了,还有些不会读,怎么办?我当时随口就给了一句:你可以在孩子作业本上写出你发现的情况,第二天我批改作业就能看见,然后我会进行相应的辅导。看得出,云的妈妈是带着满意离开了我的办公室。  云的妈妈很负责,于是每天云的家庭作业本上就多了一两行认真的笔迹:“cinema、playground读不准”;“presents和parents读音混淆,分辨不清”;
在分析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软件开发能力不强的原因的基础上,指出通过本科生导师制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研究了以培养学生软件开发能力为目标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传统实验教学体系难以满足实践创新的要求,通过分析学校现有实践教学载体,提出了以创新平台为重要载体推行“卓越
《数学课程标准》把应用题确定为“发展性领域”中的“解决问题”,应用题的内涵是从社会实际中提取出来的,需要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应用题教学对培养学生理解数学知
笔者发现农村多数小学生说话能力不强。在口语交际课中,学生不主动发言、害怕发言。课堂上,老师提出了问题也很少人主动回答,课堂气氛沉闷。这一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教学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那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说”起来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需求     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在具体情境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置身于有话可说的情境中,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情感。产生“一吐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要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关系到课改的成败。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要求教师与课改一道成长,这对提高新教材的使用效果具有促进意义。笔者认为,应从以下
以丙烯酰二茂铁基乙酯(AFc EE)及丙烯酰胺(AM)为单体,通过溶液聚合法制备丙烯酰二茂铁基乙酯和丙烯酰胺共聚物(P(AFc EE-co-AM)),并采用滴涂法制得P(AFcEE-co-AM)修饰电极,并采用循环伏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例证等研究方法,针对长白山区的民族状况、自然和人文环境,以及高校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与分析,并结合高等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仔细观察一下(剪刀、金字塔、扇子......),里面藏着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瞧,老师的衣服上也藏着这个调皮的小朋友,猜一猜,它是谁?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朋友——角(板书:认识角)  二、探究新知  1.由实物抽象出角的图形,认识角  (1)师:(出示三角尺)瞧,这是什么?知道它为什么叫三角尺吗?你能找到其中的一个角,摸一摸吗?  (2)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奠宙先生认为,“数学文化必须走进课堂。”数学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将数学文化渗透数学课堂教学中,会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笔者以为,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数学课堂要充满文化味,必须要挖掘文化的内涵,使之润泽数学课堂。    一、让本土(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