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技术文化视域中的德国劳动教育课程

来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iling1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教育课程(Arbeitslehre)是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联邦德国的一门学校教学科目,旨在使学生了解各类劳动活动,养成劳动兴趣,形成积极的劳动观念,促进个体全面且和谐发展,最终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职业领域.受德国联邦州教育自治的影响,各州劳动教育课程名称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如劳动—经济—技术、经济—劳动—技术、经济/职业—学业规划课程等.
其他文献
民族地区一直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区域.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是“后扶贫时代”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适时转换的重大战略,必须要遵循历史逻辑、政治逻辑、现实逻辑以及实践逻辑等四重逻辑主线.基于此,从发展驱动、语境转移、质量发展及功能耦合等维度出发,提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内生动能;拓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纵向发展的视域;增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适应性;构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校—企—行—村”协同多维供给机制.
为弥补欧盟职业教育和培训质量保障参考框架实施过程中在学习成果、利益相关者、基于工作的学习和透明度等方面的不足,在多项政策推动下,欧盟于2020年对其进行了修订.修订的框架体现了成果导向理念、强化利益相关者参与、重视数字教育保障、可持续发展和试行同行评议的新动态.借鉴欧盟的经验,我国应从关注学生的学习产出,促进利益相关者合作,提升数字教育保障水平,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导向培育绿色技能,完善同行评议制度来提高质量保障成效.
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中的多个场和场景特色鲜明,手法独到,被后世奉为经典.这些场景的成功构建,源于作曲家多年的技术锤炼和敏锐的戏剧直觉,依据戏剧情境创造性地运用多种音乐要素,从而使其经久不衰,位居经典之列.
舞蹈人类学是将舞蹈本体形态结构与身体语言的文化表征置于其特定的历史、社会、政治、宗教、民俗等综合语境中进行系统的互动关系考察.它多关注于将身体语言建构的舞蹈文本放置在乐舞表演语境中,考察乐舞本体艺术结构特征与其文化表征之间的相互指涉关系,以及将乐舞本体建构过程与表演行为作为一种文化展演来进行考察的学术理念与研究范式.同时,中国的舞蹈人类学研究应加强“新文科”视野下的,并基于田野工作基础上的跨学科性质的应用与历史层面的舞蹈人类学研究.
音乐文献翻译是一门涉及广泛学术领域的跨学科专业.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学科横向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应注意到除了文学性、语言学属性、音乐性之外,音乐文献翻译也应和历史学科及学科史联系起来.在对其学科属性和理论框架进行梳理和探讨的过程中,应对音乐文献翻译史、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这三方面进行探究,从而对音乐文献翻译进行反思,进一步明确音乐文献翻译的学科属性和理论框架.
上海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彰显区域产业特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推动龙头企业参与、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实现理论科学指导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特点.在优化管理运行体制机制、证书标准融人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高质量教师培训体系以及建立多元参与的质量保障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明显实施成效.未来围绕提高X证书的含金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将X证书打造成“黄金学分”,注重加大证书配套资源建设,规范培训评价组织行为,做好证书实施顶层规划,以此有效实现1+X证书制度试点实施的预期目标.
音乐时长控制和速度是电影音乐创作中最需关注的内容之一,此内容在日本著名作曲家武满彻创作的99部电影音乐中有较为独特的表现.本文总结了七种武满彻电影音乐创作中的音乐时长控制方式,以此我们发现武满彻是用时间的思维来创作电影音乐,而不是用小节线、节拍的思维,小节线和节拍仅仅是外表,真正的内核是时间的叙述.电影音乐速度在武满彻音乐创作的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但真正构建和体现武满彻独特电影音乐风格的是慢板(Lento)、柔板(Adagio)、行板(Andante)等较慢速度.
德国的双元制高等学校近来受到国内研究界的关注,而其最初的原型就是所谓的“斯图加特模式”.斯图加特职业学院建立于1974年,最初只是一种尝试,一种探索.但在企业界强大的支持下,该学院很快就获得了声誉.1982年巴符州制定了“职业学院法”,认可其毕业证书具有公立高等学校的毕业证书法律地位.2009年这所学院改名为巴登—符腾堡州双元制大学(DHBW),也成为德国第一所双元制高等学校.现在有9000个合作企业,学生数从最初的160名达到今天的34000名,成为巴符州大型高校之一.
期刊
“近局内”是赵宴会教授新著《苏北唢呐班百年活态流变研究》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这一概念是对Ethnomusicology“局外”“局内”二分法思维的拓展,可以打通田野基础与理论方法之间的分野.持有“近局内”文化立场的、原本从民间文化土壤中培育出来的新一代学者可以成为“局内”“局外”间“明敏的沟通人”角色.而这一角色定位,又能够使他们对研究对象有非比寻常的理解与诠释.
混合所有制办学概念源于经济领域所有制改革,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与泛化,而混合所有制办学涉及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等多个领域相关理论,其理论建设亟须进一步明确与完善.立足现有混合所有制办学实际,总结梳理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必要性理论、可行性理论和操作性理论,为深化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奠定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