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弥补欧盟职业教育和培训质量保障参考框架实施过程中在学习成果、利益相关者、基于工作的学习和透明度等方面的不足,在多项政策推动下,欧盟于2020年对其进行了修订.修订的框架体现了成果导向理念、强化利益相关者参与、重视数字教育保障、可持续发展和试行同行评议的新动态.借鉴欧盟的经验,我国应从关注学生的学习产出,促进利益相关者合作,提升数字教育保障水平,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导向培育绿色技能,完善同行评议制度来提高质量保障成效.
【机 构】
: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弥补欧盟职业教育和培训质量保障参考框架实施过程中在学习成果、利益相关者、基于工作的学习和透明度等方面的不足,在多项政策推动下,欧盟于2020年对其进行了修订.修订的框架体现了成果导向理念、强化利益相关者参与、重视数字教育保障、可持续发展和试行同行评议的新动态.借鉴欧盟的经验,我国应从关注学生的学习产出,促进利益相关者合作,提升数字教育保障水平,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导向培育绿色技能,完善同行评议制度来提高质量保障成效.
其他文献
古人基于社会功用和音乐形态,以雅俗划分琴乐和筝乐.古琴作为文人修身养性的器具,形制、乐曲和行为方式都有讲究,饱含深厚的文化意蕴,是为雅者.古筝音声华丽,乐曲多表现世俗情趣,多在市井流传,是为俗者.古筝弹奏琴乐改编曲,又体现了趋雅倾向.琴曲改编筝曲的特点,从表层上来说,是既有琴的韵味,又有筝的特色,从深层来说,则是使筝由俗入雅.结合琴筝的历史传承及当代发展,琴曲改编筝曲的雅俗问题,应从多个层次来看.第一层,从大的方面,即琴筝的整体来看,仍然是琴雅筝俗.第二层,从当代筝的发展及其曲目建设来看,筝乐自身也呈现出
以黄炎培为代表的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先驱们怀抱教育救国的理想,广泛宣传、推广和实施职业教育,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进程.在此过程中,黄炎培等职教先驱们围绕职业教育的内涵、宗旨、办学方式以及发展路径建构了职业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体系,并反映出他们的职业教育思想所具有的历史穿透性与现实启迪性.他们秉承人本主义的职业教育理念以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培养健全公民,促进民众广泛就业以维护社会安定.职业教育需要通过自身的改良满足社会需要.虽时移世易,黄炎培等先驱人物发展职业教育的思想,于今日之社会仍有重要参考和指导意义
词乐是中国音乐文学发展史中的重要篇章,自后蜀人赵崇祚编辑的第一部文人词选集《花间集》问世(940)后,标志着在晚唐五代时期词乐已由民间创作转向了以文人为创作主体的发展状态.文章以记录晚唐五代词作为主的两部词集《尊前集》和《金奁集》为例,对其中存有的宫调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认为晚唐五代时期词乐的发展处于文人词体形成的开端阶段,这时词乐艺术形成了独特的形式和风格,尤其是以“柔婉”为美的特质,不仅奠定了文人词乐的美学品格,更深深地影响着北宋词乐创作的美学追求.
美国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模式有“项目/课题”模式与合作教育模式两种类型.在“项目/课题”模式中,政府设立科研项目、提供资金与政策资助,大学参与、承担政府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实现高端科研人才培养.合作教育模式通过培养对象选拔、教学与指导、协调与服务、责任与约束及考核与评价机制,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国家层面应设立科研创新项目,助推重点职业院校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端技术人才;职业院校大力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地方政府进一步落实产学研合作政策支持机制,完善科技孵化制度,为
通过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多案例企业参与产教融合行为分析发现:企业参与产教融合行为受到国家制度逻辑、企业制度逻辑的二元影响.在国家制度逻辑下,企业参与产教融合行为主要受政府制度压力、激励诱导等外源性动力驱动.在企业制度逻辑下,企业参与产教融合行为主要受企业认知和内部发展需求等内源性动力驱动.前者以权力依赖机制调节为主,后者以成本—收益和资源依赖机制调节为主.只有两种制度逻辑具有高的兼容性、中心性时才能对企业形成强大的动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参与.
贾达群的作品《吟》(1990—1994)是其室内乐代表作之一.该作品技术精湛,富有吸引力,在音色音响、音势、结构布局、音高材料的组合及发展方式等方面均形成了独特的音乐语言、写作方式、立意表达和艺术气质.作品《吟》在音高材料上,将五声性主题与无调性音高集合相结合.在音势的处理上借鉴了中国书法中的“势”,持续贯穿,音响富有流动性.音乐结构的布局有传统结构的痕迹,但更多的是通过主题化的音势的引入、渐变、衍展与叠置,使结构具有连续性并富有张力.作品体现了作曲家一贯以来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术相融合
自职业教育定位类型教育以来,打通职业教育学历上升通道势在必行.各地各校在举办职业教育本科专业方面亦进行了大量探索实践,高职院校对接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联合举办本科专业,培养本科学生,为职业教育本科改革提供了有益思路.专业培养方案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必须厘清制订的逻辑起点、逻辑终点、逻辑中介及实践策略,从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声情关系论”是中国古代声乐美学的核心命题,总体来说,中国古代经典声乐理论研究叙事呈现以下五个特点:其一,情动形声既是中国古代声乐理论体系的发端也是其理论核心,在其语境中歌唱是表达情感内容的艺术形式.其二,歌唱的道德规范既是对演唱者自身道德品格的规范,也是对歌唱作品与形式的规范,更是对歌唱这一艺术形式自身的规范.其三,中国古代声乐理论的语境中,歌唱艺术的审美标准有着其独特的内涵.其四,字是歌唱艺术的前端,也是歌唱之美的部分,而腔则是歌唱的特质,也是歌唱之美的体现,二者相协,则歌唱美矣.其五,歌唱的方法及其
在二胡专业训练体系中,对于二胡基本音色以及不同音量变化的练习相对缺乏,特别是在音量变化中,对如何保持高质量的音色缺乏深入研究与系统性训练.“亥姆霍兹振动”作为一种通过持续摩擦使拉弦乐器发声的特殊振动方式,对于二胡的运弓控制与音色保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二胡音量分区训练的基础在于找到训练“原点”,在此基础上运用五种不同的“弓速/弓压”组合方式,形成包含在三个音高分区中十二种音量分区的整体架构,由此设计出在保持高质量音色的同时控制音量变化的训练步骤;以期避免在二胡长弓训练中过多依赖“感性”体会的教学方法,为二
民族地区一直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区域.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是“后扶贫时代”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适时转换的重大战略,必须要遵循历史逻辑、政治逻辑、现实逻辑以及实践逻辑等四重逻辑主线.基于此,从发展驱动、语境转移、质量发展及功能耦合等维度出发,提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内生动能;拓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纵向发展的视域;增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适应性;构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校—企—行—村”协同多维供给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