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新一轮课改中,要落实“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科学教育观,在政治课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善用“点拨”功夫、创造师生心理相容氛围、精巧示范质疑、把握教学节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以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 政治课;问题意识;培养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陆九渊集·语录下》都揭示了“思考”、“质疑”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从“生疑”到最终“释疑”的过程。“思维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恩格斯语),但勤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是要靠后天培养的。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之从有疑到无疑再到产生新疑,是当前的新一轮课改的核心理念即“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题中之义。下面谈谈本人在政治课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方面的尝试,以求教于与各位行家。
一、创设问题情景,为唤醒学生问题意识提供积极动力
心理学家认为:在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的兴趣。它是唤醒学生问题意识、推动学生勇于质疑的“催化剂”和内动力。为此,教师须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巧用热点、依托教材、凭借练习等创设问题情景,通过巧设悬念、层层设疑等方式,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学生情感的激发点、学生思维的展开点,促使学生产生激烈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质疑、求知的欲望,达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论语·述而》)的状态,教师适时“引”,学生主动“发”。例如我在高三“政治常识”中讲授“人民政协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时,提到“监督”,就有学生联想到以前学习的“人大的监督”、“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监督”、“检察院的监督”、“公民的监督”,产生疑问:同为“监督”,它们有什么关系呢?到底哪种监督更为强硬有力?哪种监督需要每个公民自觉参与?各种监督有哪些方式?人大与政协可以互相监督吗?这些监督的根本目的是否一致呢?巴甫洛夫说:“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当学生产生疑问时,就会去分析其中的原因,从而有助于弄清楚知识间的相互关系。
二、善用“点拨”功夫,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坚实基础
政治课教学应力戒空洞的说教和死记硬背,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对学生的双基训练。恰恰相反。只有加强双基训练,才能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坚定基础。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学生问题意识既可以由学生周遭鲜活的事例而生成,也可以由教学内容引起。但教学内容引起的问题意识,更能推动学生对理论问题的分析、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善用“点拨”功夫,帮助学生释疑、明理。所谓“点”,就是点中要害,抓住教学中的关键之处,提醒学生重视与深刻理解;所谓“拨”,就是拨疑解惑,在疑惑之处要引导、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达到懂与通,使其豁然开朗。点拨时,关键之处要“点准”,差异之处“点明”,相关之处要“点清”,疑惑之处“拨明”。例如“政治常识”教学中,学生对“党的宗旨”与“对人民服务的原则”、“依法行政”与“依法执政”、“党的领导”与“国家职能”、“人大、政协、政府、党委的关系”等等易混淆不清,可以通过设疑、比较、辨析等方法,抓住关键,使学生弄懂吃透。
三、师生心理相容,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创造和谐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是人与人在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师生不断地进行情感交流,特别是教师要以情激情,并创设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氛围,才能收到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唤起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的效果。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以知识的权威、真理的代言人自居,而应当好学生遨游知识海洋的向导,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点拨、启迪学生主动思考,对学生回答中的不足之处,不讽刺、不压制、不回避,而是以辩证的思维、鼓励的目光、耐心的态度、宽容的精神,帮助学生分析解决疑点。如在复习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时,就有同学质疑:为什么我国贫富差距还存在并有扩大的趋势?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问题很唐突,但训斥与回避都无济于事,只会造成沉闷的教学气氛,束缚学生思维空间,无益于问题意识的培养。此时,我就以此为传道释疑的契机,组织学生讨论“共同富裕与同步富裕”、“根本目标与具体目标”、“因果联系原理、质量互变原理、事物发展规律性原理”、“国家职能、党的领导、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财政税收”等,从分析问题延伸到解决问题,从经济学到哲学,再到政治学,多角度发散思维,整合相关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多些“宽容”,以利于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想问、敢问、善问。
四、精巧示范质疑,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科学方法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有赖于知识能力的基础和教学氛围,更离不开科学的教学方法。我们提倡的问题意识是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碰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体念。这些疑难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学生对这一些知识内容的拓展深化。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的心里,自己先得有阳光。”为师者的神圣职责必须净化“本我”,控制“自我”,更好的展示“超我”,为学生做好质疑的示范,“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因此教师只有科学、适时、适量、适度地把握好问题材料,在知识的关键处质疑,在知识的转折处质疑,再学生似懂非懂处质疑,在貌似无疑处质疑,使学生进入适宜的教学状态,逐步学会善于质疑。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除了最低的教学界限(现有水平)外,还存在着最高的教学界限(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最近发展区”是教学发展的最佳期限。这个理论为我们教学问题情境的设置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教学实践表明,设置的情景问题太浅显,学生无须花费什么力气垂手可得,是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的,自然也难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让学生在“跳一跳”的努力下摘到果子,才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为此我们一般要考虑问题情景设置的几个“度”:“难度”,把问题设置在“最近发展区”;“跨度”,问题的设置应有主次轻重之分,紧扣教学内容和中心环节,注意问题的内在联系及知识前后衔接;“坡度”,问题的设置要由易到难,层层推时,步步深入;“参差度”,面向多数学生,兼顾两头学生,以期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学生全面的发展”的现代教育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学生思维,更好地培养问题意识和能力。
在复习“经济常识”时,我让学生用经济常识理解以下材料:“党的十七大强调,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动区 域协调发展,要继续实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动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学生初次接触后感到无从下手,为此我引导学生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个给我们重庆的发展带来良好机遇的国家重要战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顺序,层层设疑: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成因是什么?西部地区为什么需要东部地区支援?大力开发西部地区体现了我国什么政策?怎样才能有效开发西部地区?这个情景材料题可以说是“题在课外、理在书内”,而对学生解答能力的要求则又活于教材、高于教材。在层层设问中,学生逐步找到了解析的依据:生产力因素、共同富裕政策、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资源优化配置、宏观调控、科技的作用、财政金融税收的作用等等。学生的问题意识被大大地激活起来。正是“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五、把握教学节奏,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预留适当时空
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即人的潜能的实现,每个人业已存在的潜能是自我实现的前提。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传道释疑要富有科学性、连贯性、逻辑性、启发性,同时应把握好教学节奏,忌“满堂灌”、“一言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给其提供适当的时空余地。回答问题要有思考的时间,接受知识要有消化的时间,学习新知识要有质疑思考的空间。例如在学习“经济效益”这一内容时,如果只是照着教材,给出经济效益的含义,紧接着就搬出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学生就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习的效果也不理想。我在讲完其含义后,并不急着往下讲,而是组织学生讨论以下几个问题:①资源消耗越少,生产成本越低,经济效益越好吗?②企业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产品越多,经济效益越好吗?③经济发展越迅速,经济效益越好吗?④企业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吗?产品质量越好,经济效益越好吗?通过算帐比较,学生明白在核算产品成本时,不仅要考虑原材料成本、设备厂房折旧成本、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还要包括环境成本、机会成本、信誉(品牌)成本,自然可以总结出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还要注重质量适销对路。这样,一方面完善了教材,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大胆质疑,提高其质疑能力,同时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的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教育。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开展,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的更新,惟有不断的求索、不停的创新,作为教师,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需要!
关键词 政治课;问题意识;培养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陆九渊集·语录下》都揭示了“思考”、“质疑”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从“生疑”到最终“释疑”的过程。“思维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恩格斯语),但勤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是要靠后天培养的。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之从有疑到无疑再到产生新疑,是当前的新一轮课改的核心理念即“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题中之义。下面谈谈本人在政治课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方面的尝试,以求教于与各位行家。
一、创设问题情景,为唤醒学生问题意识提供积极动力
心理学家认为:在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的兴趣。它是唤醒学生问题意识、推动学生勇于质疑的“催化剂”和内动力。为此,教师须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巧用热点、依托教材、凭借练习等创设问题情景,通过巧设悬念、层层设疑等方式,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学生情感的激发点、学生思维的展开点,促使学生产生激烈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质疑、求知的欲望,达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论语·述而》)的状态,教师适时“引”,学生主动“发”。例如我在高三“政治常识”中讲授“人民政协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时,提到“监督”,就有学生联想到以前学习的“人大的监督”、“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监督”、“检察院的监督”、“公民的监督”,产生疑问:同为“监督”,它们有什么关系呢?到底哪种监督更为强硬有力?哪种监督需要每个公民自觉参与?各种监督有哪些方式?人大与政协可以互相监督吗?这些监督的根本目的是否一致呢?巴甫洛夫说:“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当学生产生疑问时,就会去分析其中的原因,从而有助于弄清楚知识间的相互关系。
二、善用“点拨”功夫,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坚实基础
政治课教学应力戒空洞的说教和死记硬背,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对学生的双基训练。恰恰相反。只有加强双基训练,才能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坚定基础。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学生问题意识既可以由学生周遭鲜活的事例而生成,也可以由教学内容引起。但教学内容引起的问题意识,更能推动学生对理论问题的分析、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善用“点拨”功夫,帮助学生释疑、明理。所谓“点”,就是点中要害,抓住教学中的关键之处,提醒学生重视与深刻理解;所谓“拨”,就是拨疑解惑,在疑惑之处要引导、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达到懂与通,使其豁然开朗。点拨时,关键之处要“点准”,差异之处“点明”,相关之处要“点清”,疑惑之处“拨明”。例如“政治常识”教学中,学生对“党的宗旨”与“对人民服务的原则”、“依法行政”与“依法执政”、“党的领导”与“国家职能”、“人大、政协、政府、党委的关系”等等易混淆不清,可以通过设疑、比较、辨析等方法,抓住关键,使学生弄懂吃透。
三、师生心理相容,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创造和谐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是人与人在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师生不断地进行情感交流,特别是教师要以情激情,并创设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氛围,才能收到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唤起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的效果。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以知识的权威、真理的代言人自居,而应当好学生遨游知识海洋的向导,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点拨、启迪学生主动思考,对学生回答中的不足之处,不讽刺、不压制、不回避,而是以辩证的思维、鼓励的目光、耐心的态度、宽容的精神,帮助学生分析解决疑点。如在复习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时,就有同学质疑:为什么我国贫富差距还存在并有扩大的趋势?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问题很唐突,但训斥与回避都无济于事,只会造成沉闷的教学气氛,束缚学生思维空间,无益于问题意识的培养。此时,我就以此为传道释疑的契机,组织学生讨论“共同富裕与同步富裕”、“根本目标与具体目标”、“因果联系原理、质量互变原理、事物发展规律性原理”、“国家职能、党的领导、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财政税收”等,从分析问题延伸到解决问题,从经济学到哲学,再到政治学,多角度发散思维,整合相关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多些“宽容”,以利于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想问、敢问、善问。
四、精巧示范质疑,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科学方法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有赖于知识能力的基础和教学氛围,更离不开科学的教学方法。我们提倡的问题意识是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碰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体念。这些疑难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学生对这一些知识内容的拓展深化。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的心里,自己先得有阳光。”为师者的神圣职责必须净化“本我”,控制“自我”,更好的展示“超我”,为学生做好质疑的示范,“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因此教师只有科学、适时、适量、适度地把握好问题材料,在知识的关键处质疑,在知识的转折处质疑,再学生似懂非懂处质疑,在貌似无疑处质疑,使学生进入适宜的教学状态,逐步学会善于质疑。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除了最低的教学界限(现有水平)外,还存在着最高的教学界限(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最近发展区”是教学发展的最佳期限。这个理论为我们教学问题情境的设置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教学实践表明,设置的情景问题太浅显,学生无须花费什么力气垂手可得,是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的,自然也难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让学生在“跳一跳”的努力下摘到果子,才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为此我们一般要考虑问题情景设置的几个“度”:“难度”,把问题设置在“最近发展区”;“跨度”,问题的设置应有主次轻重之分,紧扣教学内容和中心环节,注意问题的内在联系及知识前后衔接;“坡度”,问题的设置要由易到难,层层推时,步步深入;“参差度”,面向多数学生,兼顾两头学生,以期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学生全面的发展”的现代教育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学生思维,更好地培养问题意识和能力。
在复习“经济常识”时,我让学生用经济常识理解以下材料:“党的十七大强调,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动区 域协调发展,要继续实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动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学生初次接触后感到无从下手,为此我引导学生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个给我们重庆的发展带来良好机遇的国家重要战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顺序,层层设疑: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成因是什么?西部地区为什么需要东部地区支援?大力开发西部地区体现了我国什么政策?怎样才能有效开发西部地区?这个情景材料题可以说是“题在课外、理在书内”,而对学生解答能力的要求则又活于教材、高于教材。在层层设问中,学生逐步找到了解析的依据:生产力因素、共同富裕政策、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资源优化配置、宏观调控、科技的作用、财政金融税收的作用等等。学生的问题意识被大大地激活起来。正是“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五、把握教学节奏,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预留适当时空
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即人的潜能的实现,每个人业已存在的潜能是自我实现的前提。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传道释疑要富有科学性、连贯性、逻辑性、启发性,同时应把握好教学节奏,忌“满堂灌”、“一言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给其提供适当的时空余地。回答问题要有思考的时间,接受知识要有消化的时间,学习新知识要有质疑思考的空间。例如在学习“经济效益”这一内容时,如果只是照着教材,给出经济效益的含义,紧接着就搬出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学生就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习的效果也不理想。我在讲完其含义后,并不急着往下讲,而是组织学生讨论以下几个问题:①资源消耗越少,生产成本越低,经济效益越好吗?②企业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产品越多,经济效益越好吗?③经济发展越迅速,经济效益越好吗?④企业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吗?产品质量越好,经济效益越好吗?通过算帐比较,学生明白在核算产品成本时,不仅要考虑原材料成本、设备厂房折旧成本、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还要包括环境成本、机会成本、信誉(品牌)成本,自然可以总结出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还要注重质量适销对路。这样,一方面完善了教材,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大胆质疑,提高其质疑能力,同时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的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教育。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开展,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的更新,惟有不断的求索、不停的创新,作为教师,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