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区拥有着丰富的泥巴、果园、农田等物质资源;有竹编、剪纸等民间的传统工艺以及地方戏等民俗文化。这些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的利用赋予园本课程浓浓的乡土气息。大自然中充满着神奇的自然现象,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大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学习课堂。我们将社区的自然资源,随机引入课程。让幼儿在认识和适应自然的同时,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他们对自然、生活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顺应自然”告诉我们每个孩子的发展都要顺其自然,要给每一个孩子充分表现的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的空间,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我们利用自然的、本土的社区教育资源,将课程与本土的、自然的文化相结合,初步形成了部分适合本园的特色主题课程。
关键词:主题课程 特色 家园合作 课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我园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金色的都市农业园,金灿灿的稻田,开拓进取的绿色学校,历史悠久的保国寺等,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我们立足本园,利用身边多样化乡土教育资源,拓展园本主题课程。
一、亲近自然课程
大自然中充满着神奇的自然现象,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大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学习课堂。我们将社区的自然资源,随机引入课程。让幼儿在认识和适应自然的同时,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他们对自然、生活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我园地处都市农业园区边,为了使幼小的幼儿从小能见到各种各样的水果及丰收的场景,我结合地域优势设计了“丰收的喜悦”主题教学活动。为了避免安全问题的出现,我以亲子游的形式让家长和我们老师一起带着孩子们来农业园摘葡萄、梨,到稻田里去看收割稻谷的场景。走在田埂上,孩子的心情别有一番滋味,甚至有些小朋友就躲进稻草和果树中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更有些家长,带着铁铲和小车,让孩子玩起了泥巴,在水沟里捉起了泥鳅。回到幼儿园后,我们再根据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如:语言看图说话《有趣的果园》《金灿灿的稻穗》、科学活动《梨和葡萄》《树叶》《他们生长需要什么》《收割稻子》《泥鳅》、美术写生《梨树开花》等等,由于孩子有了参观果园和稻田的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将幼儿零散的经验加以整合,形成了自己的知识,这比平时教师拿着一本书或图片对幼儿进行说教效果来得更好。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幼儿说的欲望。
在开展“有营养的蔬菜”主题活动时,活动从孩子们在田野中“拔青菜”拉开帷幕。拔青菜过程中,幼儿通过运用各种感官,对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绿色蔬菜有了初步的认识,产生了进一步了解绿色蔬菜的浓厚兴趣。为了寻求答案,孩子们通过各种渠道来搜集信息,有的通过网络查寻绿色蔬菜的图片和资料;有的请家长带到书店进行查找、搜集。幼儿园还邀请保健医生为孩子们上“关于绿色蔬菜”的营养课,幼儿运用菜叶进行粘贴、用菜叶汁制作棉签画、菜蒙纸印画、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幼儿进行了一次难忘而生动的生态教育。
在植树节来临之际,我们开展了《我为母校植一棵树》的主题活动,孩子们自己选择地点、树苗,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挖土、种树,还为班级树设计了一个意义非凡的班级树牌,每天派人去为树浇水,经常去拔草、定期施肥等等。从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植树的辛苦,护树的艰难,等待的乐趣。
二、课程贴近生活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蕴涵着许多科技知识和人文现象,其中一些简单的、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挖掘成为幼儿学习的教育资源。于是,老师和孩子一起走出幼儿园、走向社区,来到超市、菜市场,了解、认识多种多样的生活用品,感受浓浓的生活氛围,学习购物的规则和礼仪,在玩中学,在学中体验乐趣。
我们还带领幼儿参观环境优美的街道、小区,激发幼儿热爱小区的情感。在环境保护日、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我们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的主题活动,通过捡垃圾、清洗垃圾桶、清扫白色垃圾等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在幼小衔接《我上小学了》的主题活动中,为了让幼儿了解小学的环境和学习生活,激发幼儿升小学的愿望,我们组织幼儿到附近的小学参观,观看小学生上课的情景、模拟听讲、欣赏小学生的学习成果、在阅览室体会博览群书的乐趣。
在安全教育活动中,我们带领幼儿走向交通岗,实地观察交警指挥交通的场景,幼儿还在交警的协助下,进行了按信号灯指示穿越路口的现场训练。同时,我们还邀请街道交警大队的交通民警来园执教,利用图片、影视、画册等为幼儿讲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教幼儿认识各种交通安全标志,掌握交通规则。通过布置场景进行“路口穿行”的模拟训练,让幼儿更深刻地掌握了各种交通安全知识。
三 、赋予课程乡土气息
社区拥有着丰富的泥巴、果园、农田、农作物等物质资源;有竹编、剪纸等民间的传统工艺以及地方戏等民俗文化。这些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它的利用赋予园本课程浓浓的乡土气息。
在甘蔗园里,孩子们用甘蔗叶搭起了帐篷,在陶艺坊,孩子们用模具制作出形象逼真的泥塑;在沙石区,孩子们用沙车开出了一幅幅绚丽的的沙画;磨坊里,孩子们亲自动手磨出了新鲜的豆浆;面包房里有孩子们做出的香喷喷的面包……生态化的环境中、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在自由、自主的操作中得到提高。
四、增添课程人性色彩
“只有融入生活,才能学会生活;只有融入群体,才能学会交往。”我们持着这样的观点积极为幼儿创设与周围人群互动交往的空间,让幼儿融入到各行各业的人群,使他们了解到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培养他们终身受益的亲社会行为能力及尊重劳动的良好个性品质。
每年的“重阳节”都是孩子和老人齐欢乐的日子,我们有时邀请爷爷奶奶来园庆祝节日,有时我们将孩子带出园门,由于我园处于安置小区内,小区内的老人特别多,于是我们利用节日让孩子为老人送上亲手制作的礼物、奉献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老人们也情不自禁地为孩子们敲起鼓、玩起了游戏,老老少少在节日的氛围中一起唱唱跳跳,一片欢歌笑语。每年的“儿童节”就是一个快乐的音符,也是社区幼儿与在园幼儿共同游戏、共同欢乐的日子、幼儿园为孩子们准备了许多的亲子活动,让孩子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一起交往,与家长一起游戏、交往,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每年的“春节”社区开展新年晚会都邀请我们小朋友为其表演节目助兴,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老少同台表演增进了彼此的合作与关爱,为幼儿园的课程增添了绚丽的人性色彩。
“顺应自然”告诉我们每个孩子的发展都要顺其自然,要给每一个孩子充分表现的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的空间,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我们利用自然的、本土的社区教育资源,将课程与本土的、自然的文化相结合,初步形成了部分适合本园的特色主题课程。
“顺应自然”告诉我们每个孩子的发展都要顺其自然,要给每一个孩子充分表现的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的空间,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我们利用自然的、本土的社区教育资源,将课程与本土的、自然的文化相结合,初步形成了部分适合本园的特色主题课程。
关键词:主题课程 特色 家园合作 课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我园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金色的都市农业园,金灿灿的稻田,开拓进取的绿色学校,历史悠久的保国寺等,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我们立足本园,利用身边多样化乡土教育资源,拓展园本主题课程。
一、亲近自然课程
大自然中充满着神奇的自然现象,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大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学习课堂。我们将社区的自然资源,随机引入课程。让幼儿在认识和适应自然的同时,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他们对自然、生活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我园地处都市农业园区边,为了使幼小的幼儿从小能见到各种各样的水果及丰收的场景,我结合地域优势设计了“丰收的喜悦”主题教学活动。为了避免安全问题的出现,我以亲子游的形式让家长和我们老师一起带着孩子们来农业园摘葡萄、梨,到稻田里去看收割稻谷的场景。走在田埂上,孩子的心情别有一番滋味,甚至有些小朋友就躲进稻草和果树中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更有些家长,带着铁铲和小车,让孩子玩起了泥巴,在水沟里捉起了泥鳅。回到幼儿园后,我们再根据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如:语言看图说话《有趣的果园》《金灿灿的稻穗》、科学活动《梨和葡萄》《树叶》《他们生长需要什么》《收割稻子》《泥鳅》、美术写生《梨树开花》等等,由于孩子有了参观果园和稻田的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将幼儿零散的经验加以整合,形成了自己的知识,这比平时教师拿着一本书或图片对幼儿进行说教效果来得更好。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幼儿说的欲望。
在开展“有营养的蔬菜”主题活动时,活动从孩子们在田野中“拔青菜”拉开帷幕。拔青菜过程中,幼儿通过运用各种感官,对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绿色蔬菜有了初步的认识,产生了进一步了解绿色蔬菜的浓厚兴趣。为了寻求答案,孩子们通过各种渠道来搜集信息,有的通过网络查寻绿色蔬菜的图片和资料;有的请家长带到书店进行查找、搜集。幼儿园还邀请保健医生为孩子们上“关于绿色蔬菜”的营养课,幼儿运用菜叶进行粘贴、用菜叶汁制作棉签画、菜蒙纸印画、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幼儿进行了一次难忘而生动的生态教育。
在植树节来临之际,我们开展了《我为母校植一棵树》的主题活动,孩子们自己选择地点、树苗,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挖土、种树,还为班级树设计了一个意义非凡的班级树牌,每天派人去为树浇水,经常去拔草、定期施肥等等。从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植树的辛苦,护树的艰难,等待的乐趣。
二、课程贴近生活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蕴涵着许多科技知识和人文现象,其中一些简单的、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挖掘成为幼儿学习的教育资源。于是,老师和孩子一起走出幼儿园、走向社区,来到超市、菜市场,了解、认识多种多样的生活用品,感受浓浓的生活氛围,学习购物的规则和礼仪,在玩中学,在学中体验乐趣。
我们还带领幼儿参观环境优美的街道、小区,激发幼儿热爱小区的情感。在环境保护日、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我们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的主题活动,通过捡垃圾、清洗垃圾桶、清扫白色垃圾等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在幼小衔接《我上小学了》的主题活动中,为了让幼儿了解小学的环境和学习生活,激发幼儿升小学的愿望,我们组织幼儿到附近的小学参观,观看小学生上课的情景、模拟听讲、欣赏小学生的学习成果、在阅览室体会博览群书的乐趣。
在安全教育活动中,我们带领幼儿走向交通岗,实地观察交警指挥交通的场景,幼儿还在交警的协助下,进行了按信号灯指示穿越路口的现场训练。同时,我们还邀请街道交警大队的交通民警来园执教,利用图片、影视、画册等为幼儿讲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教幼儿认识各种交通安全标志,掌握交通规则。通过布置场景进行“路口穿行”的模拟训练,让幼儿更深刻地掌握了各种交通安全知识。
三 、赋予课程乡土气息
社区拥有着丰富的泥巴、果园、农田、农作物等物质资源;有竹编、剪纸等民间的传统工艺以及地方戏等民俗文化。这些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它的利用赋予园本课程浓浓的乡土气息。
在甘蔗园里,孩子们用甘蔗叶搭起了帐篷,在陶艺坊,孩子们用模具制作出形象逼真的泥塑;在沙石区,孩子们用沙车开出了一幅幅绚丽的的沙画;磨坊里,孩子们亲自动手磨出了新鲜的豆浆;面包房里有孩子们做出的香喷喷的面包……生态化的环境中、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在自由、自主的操作中得到提高。
四、增添课程人性色彩
“只有融入生活,才能学会生活;只有融入群体,才能学会交往。”我们持着这样的观点积极为幼儿创设与周围人群互动交往的空间,让幼儿融入到各行各业的人群,使他们了解到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培养他们终身受益的亲社会行为能力及尊重劳动的良好个性品质。
每年的“重阳节”都是孩子和老人齐欢乐的日子,我们有时邀请爷爷奶奶来园庆祝节日,有时我们将孩子带出园门,由于我园处于安置小区内,小区内的老人特别多,于是我们利用节日让孩子为老人送上亲手制作的礼物、奉献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老人们也情不自禁地为孩子们敲起鼓、玩起了游戏,老老少少在节日的氛围中一起唱唱跳跳,一片欢歌笑语。每年的“儿童节”就是一个快乐的音符,也是社区幼儿与在园幼儿共同游戏、共同欢乐的日子、幼儿园为孩子们准备了许多的亲子活动,让孩子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一起交往,与家长一起游戏、交往,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每年的“春节”社区开展新年晚会都邀请我们小朋友为其表演节目助兴,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老少同台表演增进了彼此的合作与关爱,为幼儿园的课程增添了绚丽的人性色彩。
“顺应自然”告诉我们每个孩子的发展都要顺其自然,要给每一个孩子充分表现的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的空间,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我们利用自然的、本土的社区教育资源,将课程与本土的、自然的文化相结合,初步形成了部分适合本园的特色主题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