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启导•自主教育思想,加强对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结合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谈几点自己的认识和作法:
1 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气氛,启导、唤起学生创新的信心
传统的教育,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不敢想、不敢说,这种现象显然是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扬。在课堂的师生人际关系上,就应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气氛,在教学中,教师应“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心声”,以朋友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和尊重每一位学生,使师生间、生生间平等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勇于标心立异、大胆创新。放手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有利于学生多向交流,积极合作,主动探究,学生在课堂上也敢想敢说,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从而树立自信,唤起学生创新的信心。
2 “善教”与“乐学”互为促进,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兴趣
“善教”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优化教育过程,强化教育设计创新和教育组织创新。如在二年级教学“7的乘法口诀”一课时,选准以“七巧板”的玩法为切入点,启导学生在玩中学,接着出示知识点,激发兴奋点,让学生小组自己体会编口诀,自己学习,自己记,最后教师培植发散点,问:今天离××节有两个星期是多少天?学生讨论用“二七一十四”的口诀解决。学生还自主地观察出班上四十名同学,分别坐成6排,前5排都是7人,第6排有5人,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自己列式解:7×5+5=40,还有同学列式为:7×6-2=40。
“乐学”是对学生的“动”进行探讨。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时,运用“启导”教育,让学生自主推导出求长方形的周长,可以是“长+宽+长+宽”,也可以是“2个长+2个宽”,还可以是“(长+宽)×2”,学生“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变学为创”,激发起学生创新的兴趣。
3 解放学生的头脑,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思维
陶行知说过:“头脑帮手生长,手帮头脑生长。脑与手联合才能产生力量;把弱与愚都去掉”。 因此,教师要“用教材教”,相信学生,信任学生,解放学生的头脑和手脚,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时,通过“化圆为方”实验让学生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可提出“怎样计算圆的面积”这一探索问题,学生思维就集中在面积上,再利用小组探讨、实验操作、观察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形变而面积不变”上,注意圆的周长与半径和拼成的近似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上,从而自己发现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处于引导,学生处于主学地位,体现教育教学价值。
4 启导、激发创造诱因,释放学生自主创新激情
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小学数学教学中常常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诱因,使他们产生探索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和愿望。例如,教学工程应用题“一段公路长120千米。甲工程队单独修20天完成,乙工程队单独修30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时,教师设置了这样的问题:①如果去掉“长120千米”这个条件,能不能解答?②你准备怎样解答?③通过解答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由于设置的问题使学生好奇,使他们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欲望。
5 适当引入开放性习题,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
在练习和巩固阶段,适当引入开放性习题,将有利于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
(1)条件开放:(条件多余或条件不足)
如: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4倍,(补充条件) ,爸爸和小明各几岁?
(2)问题开放:(它所提出的问题常常是不确定的)
如:甲队有12人,乙队有4人,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生1:甲乙两队一共有多少人?生2:甲队比乙队多几人?……
新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时时刻刻都在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造条件和时机。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启导•自主教育办学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我所面临的主要课题。为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地更新观念、改进教法、研究学法,把启导•自主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修订版).
[3] 云祥洺.启导•自主教育.重庆市涪陵区荔枝希望小学.
1 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气氛,启导、唤起学生创新的信心
传统的教育,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不敢想、不敢说,这种现象显然是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扬。在课堂的师生人际关系上,就应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气氛,在教学中,教师应“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心声”,以朋友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和尊重每一位学生,使师生间、生生间平等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勇于标心立异、大胆创新。放手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有利于学生多向交流,积极合作,主动探究,学生在课堂上也敢想敢说,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从而树立自信,唤起学生创新的信心。
2 “善教”与“乐学”互为促进,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兴趣
“善教”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优化教育过程,强化教育设计创新和教育组织创新。如在二年级教学“7的乘法口诀”一课时,选准以“七巧板”的玩法为切入点,启导学生在玩中学,接着出示知识点,激发兴奋点,让学生小组自己体会编口诀,自己学习,自己记,最后教师培植发散点,问:今天离××节有两个星期是多少天?学生讨论用“二七一十四”的口诀解决。学生还自主地观察出班上四十名同学,分别坐成6排,前5排都是7人,第6排有5人,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自己列式解:7×5+5=40,还有同学列式为:7×6-2=40。
“乐学”是对学生的“动”进行探讨。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时,运用“启导”教育,让学生自主推导出求长方形的周长,可以是“长+宽+长+宽”,也可以是“2个长+2个宽”,还可以是“(长+宽)×2”,学生“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变学为创”,激发起学生创新的兴趣。
3 解放学生的头脑,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思维
陶行知说过:“头脑帮手生长,手帮头脑生长。脑与手联合才能产生力量;把弱与愚都去掉”。 因此,教师要“用教材教”,相信学生,信任学生,解放学生的头脑和手脚,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时,通过“化圆为方”实验让学生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可提出“怎样计算圆的面积”这一探索问题,学生思维就集中在面积上,再利用小组探讨、实验操作、观察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形变而面积不变”上,注意圆的周长与半径和拼成的近似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上,从而自己发现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处于引导,学生处于主学地位,体现教育教学价值。
4 启导、激发创造诱因,释放学生自主创新激情
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小学数学教学中常常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诱因,使他们产生探索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和愿望。例如,教学工程应用题“一段公路长120千米。甲工程队单独修20天完成,乙工程队单独修30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时,教师设置了这样的问题:①如果去掉“长120千米”这个条件,能不能解答?②你准备怎样解答?③通过解答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由于设置的问题使学生好奇,使他们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欲望。
5 适当引入开放性习题,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
在练习和巩固阶段,适当引入开放性习题,将有利于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
(1)条件开放:(条件多余或条件不足)
如: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4倍,(补充条件) ,爸爸和小明各几岁?
(2)问题开放:(它所提出的问题常常是不确定的)
如:甲队有12人,乙队有4人,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生1:甲乙两队一共有多少人?生2:甲队比乙队多几人?……
新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时时刻刻都在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造条件和时机。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启导•自主教育办学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我所面临的主要课题。为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地更新观念、改进教法、研究学法,把启导•自主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修订版).
[3] 云祥洺.启导•自主教育.重庆市涪陵区荔枝希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