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抗疫的艰难时刻,印度朋友们的点滴善举让我十分感动,深刻体会到了两国人民间的真挚情谊。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场疫情突如其来,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一次严峻挑战。中国政府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措施迎击疫情,很多远超国际卫生条例要求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体现了中国的责任担当,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经过艰苦卓绝、日以继夜的奋战,目前疫情總体上得到了控制,曙光初现。事实表明,这场疫情总体上可防、可控、可治,中国采取的果断措施是正确和有效的。
我重点想讲三个关键词(3C),就是信心(Confidence)、真情(Compassion)和合作(Cooperation)。
第一是信心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也有把握早日战胜疫情。疫情爆发以来,包括印度朋友在内的很多外国友人都在为武汉加油(Stay StrongWuhan),为中国加油(StayStrong China)。我们感谢大家也有必胜信心。
信心来自于中国共产党的强大领导力(StrongLeadership)。习近平主席在1月7日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就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此后,他多次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并明确要求湖北省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25日,在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当天,他再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农历新年第一天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体现了习近平主席本人对这场疫情的高度重视、敏锐洞察和卓越领导。此后他还亲自到北京基层医院查看新冠肺炎感染者住院诊疗情况,视察社区防控工作。
中国政府构建了以武汉及湖北为重点,从中央到地方的全方位多层次防控体系。李克强总理亲自赴疫情核心区武汉指导工作。国务院建立了联防联控机制,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全部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把疫情防控做得如此彻底、如此全面、如此严格,这是史无前例的。中国对疫情的迅速有效应对,展示了党的坚强领导和各级政府的果断措施。
信心来自于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强大行动力(StrongActions)。我们举全国之力驰援武汉和湖北,调动19个省份全力支持湖北19个地市加强病人救治。截至2月14日,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超过800亿元人民币,银行和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支持超过5370亿元人民币。国家卫健委共派出217支医疗队、3万多名医护人员、3个移动P3实验室支援湖北省的医疗救治工作。全国各地开通11000多条高速公路应急防御物资的绿色通道,从2月17日起至疫情防控结束为止免收全国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在统一调度下,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用品以及食品、日用品等源源不断运抵湖北各地。
在战“疫”过程中,我们一次次刷新“中国速度”。为解决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数百名设计人员24小时内拿出设计方案,1500名建设者、2000人组成的后备队、280套机械设备日夜不停施工,火神山、雷神山两所医院只用10天左右就从平地崛起并交付使用。武汉开放了10个“方舱医院”,目标是确保所有未收治的患者人数清零,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一个都不能少。中国的制度优势充分彰显出来。
信心来自于坚韧不拔、勇于牺牲的中国人民(StrongPeople)。各党政军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紧急行动,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数万名医护人员日日夜夜战斗在抗击疫情一线,广大科研工作者加大科技攻关,相关工厂企业工人加足马力开工,解放军指战员、人民警察纷纷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大批村镇干部、社区工作者坚守岗位。武汉动员1.6万人地毯式排查所有社区,人数排查百分比超过99%。千千万万志愿者为疫区运输物资,提供帮助。疫情阻击战中涌现出无数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
信心来自于中国雄厚的经济实力(Strong Economy)。我们完全有信心保持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强大物质基础。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配置的现代化医疗设施全部为“中国制造”,配备的5G高速网络可支持2.5万人使用需求并为远程诊疗搭建平台。腾讯、阿里巴巴等各大科技企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进行病毒基因分析、体温监控、物资配送、远程诊断和治疗。
疫情对交通运输、旅游餐饮等行业以及中小企业造成较大冲击,短期看会增加下行压力,但这种影响是局部、暂时、有限的。中国是个大国,韧性强、潜力大、回旋余地大,我们的目标是坚持完成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
一是中国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强,拥有充足的资源和政策工具应对经济波动。疫情发生后,各级政府陆续出台鼓励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如加大资金投入、阶段性减税降费、加大优惠信贷支持等,在保障物资供应、恢复生产运营、扶持中小企业、保障就业民生等方面及时推出应对举措。
二是经过这次考验,中国经济结构更为合理,“免疫系统”不断增强。当前,中国的数字经济新业态十分活跃,形成了新的增长点,民众消费也更多转向电子商务,产生新兴消费潜力。
三是我们的市场足够大,疫情过后积累的消费需求会快速释放,中国经济的动能会强力反弹,市场规模也会持续扩大。中国政府正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着力稳定居民消费。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向好的基本面。我们有能力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至最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对中国经济极强的韧性充满信心。
中国经济正如一座大山。狂风可以吹倒树木,但刮不倒大山。撼山易,撼中国难。我们坚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制度的巨大优势,有伟大的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有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 第二是真情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有许许多多可爱的人值得我们尊敬、感谢和铭记。
首先,是医护工作者。
他们中,有中国医学界的“领军人物”。钟南山院士虽已84岁高龄,在疫情发生后义无反顾赶赴武汉,由于买不到火车票,他只能在餐车上找个座位休息。年逾古稀的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3小时,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加紧研究有效治疗方法。
他们中,更多的是普通的医护工作者。他们为了守护生命、抗击疫情,展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敬业精神,作出了超乎寻常的选择、牺牲和奉献。
一位刚刚大学畢业的女护士,在没有公共交通的情况下,用四天三夜的时间,靠搭车、骑自行车、步行赶了300多公里回到自己所在医院。为减少感染风险,很多女医护人员含泪剪掉长发,以便于穿上防护服。长时间的工作使得她们的脸上满是护目镜和口罩压出的血印,手上是反复消毒导致的伤口。他们长时间高负荷工作,为节省时间,椅子甚至地板都成了他们休息的地方。
中国农历除夕是中国人最重视的团圆节日,但就在这一天,陆军军医大学百余名医务人员前往武汉支援。大家看到的图片中,有母亲在安慰舍不得她离开的女儿,有丈夫在和妻子洒泪告别,他的妻子是一位即将前往武汉的医生,还有火神山医院的一名护士,母亲突然病逝,她只能痛哭着向家的方向鞠了三个躬,又回到工作岗位。
“国家需要我,我义不容辞。”在使命和责任面前,恐惧黯然褪色。这些人正是中国的“脊梁”。有他们在,中国人民放心,世界也会放心。
第二,是基层工作者。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疫情发生后,大批基层工作者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点滴力量汇聚成抗击疫情的巨大力量。
他们的坚守确保了人们正常生活,也确保了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武汉封城后,为确保居民特别是困难人群的正常生活,社区工作者成了居民的“服务员”“快递员”。大批乡镇干部、派出所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放弃春节休假,火速返回工作岗位,严格管控人员流动,认真记录进出车辆,耐心细致宣传防疫知识。不久前中国很多地方突降大雪,社区工作者在零下二十几度的风雪中,认真细致地记录每个进入小区人员的体温。
第三,是普通劳动者。
武汉的劳动者表现出难以想象的坚韧和无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中国人的集体主义和家国情怀在这场疫情阻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菜农秦师傅,骑电动三轮车40公里,给医疗队送来24箱新鲜蔬菜。他说:“挑了最新鲜的,不要钱。”
在武汉经营清真餐厅的一家人为医护人员、交警、环卫工人等免费送餐。他们说,“作为武汉的一分子,我觉得我们有责任,去帮助有需要的一线工作者。”
成冬是一名司机,疫情期间,他成为了一名24小时待命的医护专车司机,每天天不亮就要出门,送完医生还要接着去社区当志愿者,帮忙搬运捐赠的物资。
54岁的苏启云是一名清洁工,疫情发生后她坚持每天为武汉的多个公厕清洁消毒。目前武汉有一千多个公厕正常开放,每个公厕都有一名清洁人员作为“守护者”。
火神山医院建设工作很辛苦,工人骆名良却把刚领到工资全部用来买牛奶,送给医护人员补充营养。
这些都是最普通的老百姓,是建筑工人、环卫工人、老师、公司职工、志愿者,但每个人都竭尽所能地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展示着中国人百折不挠、团结互助的民族性格。
第三是合作
疫情爆发后,中国一直本着公开、透明和高度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同国际社会开展合作。我们从判定病源到主动同世卫组织和其他国家分享有关基因序列,仅用了短短一周多时间,为其他国家及时准备测试和诊断工具、尽早预防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在春节前夕果断暂停团队出境游、暂停重点疫区的对外交通,防止疫情向其他地区和国家扩散,并对武汉采取了封闭措施。我们的措施阻止了疫情在全球范围的扩散,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巨大努力,付出了自己的牺牲。
WHO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中国所采取的防控措施已远超世卫组织的建议,设立了应对疫情的新标杆。他说,“这是事实而不是恐惧的时刻,这是科学而不是谣言的时刻,这是团结而不是污名化的时刻。”各方对疫情不要过度恐慌,不要过度反应,更不要歧视中国人。
国际社会纷纷支持中国采取的有力举措。截至2月14日,已经有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发电或发函,对中国表示慰问和支持。金砖、上合等近20个地区组织公开发声力挺中国。截至2月14日,33个国家政府和4个国际组织向中方提供了疫情防控医疗物资;17个国家政府和1个国际组织宣布将向中方提供相关医疗物资。近期一些国家主动调整或撤销了对中国过度的人员往来限制措施。
中印一直就疫情保持密切沟通。前不久,莫迪总理向习近平主席致慰问信,表示肯定中国政府为应对疫情付出的巨大努力。印方随时准备同中方站在一起,为应对这一挑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苏杰生外长同王毅国务委员通电话时表示,印方主张客观理性评估疫情,不赞成采取可能使问题复杂化的举措。中方对印方给予的支持表示赞赏和感谢。
中印就疫情防控积极开展合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中方及时向印方通报疫情信息和进展。中国外交部及有关地方政府为外国驻华使领馆举办疫情防控情况通报会,中国驻印使馆与印卫生部建立联系机制。
二是为在湖北的印度公民返印提供必要帮助和便利,保障在华印公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专门向湖北省方面作了了解,目前仍留在中国的印公民未出现感染病例。
三是印度在湖北的留学生得到了特殊关照。有关高校派专人定时为他们送口罩等防护物资,还定期购买食品和生活必需品送至留学生住所。他们的医疗条件和安全保障也得到优先满足,学校还会为一些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并开通线上课程。关于疫情期间中国院校推迟开学时间,目前各高校已根据所在省疫情防控情况陆续发布延迟开学通知,并通过邮件和电话通知到每位留学生。准备赴华的留学生可通过联系在华院校确定具体开学日期。
“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向好的基本面。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对中国经济极强的韧性充满信心。”
近一段时间来,我收到许多来自印度社会各界的慰问,这些素不相识的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对中国抗击疫情的支持和理解,有的专门录制视频,为中国加油、为武汉加油。一位在印度的中国同胞告诉我,他在街头遇到一位卖奶茶的印度小哥,这位印度小哥得知他是中国人,专门和他拥抱,以体现支持。在中国抗疫的艰难时刻,印度朋友们的点滴善举让我十分感动,深刻体会到了两国人民间的真挚情谊。
这让我回想起当年柯棣华大夫救死扶伤,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这也让我回想起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2003年4月非典肆虐之际,我在中国外交部亚洲司主管印度事务,接待时任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率团访华。他在上海接受印度报业托拉斯采访时,批评外国媒体过分渲染“非典”和在民众中制造恐怖。返印后,他又指示印军向中方捐赠药品。这些友善的举动,中国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中印是世界上两个发展中大国,又都是文明古国,我们的智慧可以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挑战提供启示。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是两国共同的目标,双方可加强合作,相互借鉴。当前中印各领域合作紧密,两国每年人员往来超过100万,双边贸易额接近1000亿美元。中国经济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中国早日战胜疫情,对中印各自发展和全球经济都是有利的,有助于两国经贸合作重回正轨。从某种意义上说,帮助中国就是帮助自己。
纵观历史长河,人类一直在同病毒作抗争。近年来,全球爆发了SARS、MERS、H1N1、埃博拉等多次疫情,未来我们也会面对一些未知的病毒。病毒没有国界,对每一个人都是威胁。在面对共同挑战时,我们要相互理解,加强合作,团结互助,同舟共济。这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相信在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必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总体战和阻击战!
本文作者孙卫东为中国驻印度大使。本文摘编自孙卫东大使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印媒体吹风会上的讲话。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场疫情突如其来,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一次严峻挑战。中国政府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措施迎击疫情,很多远超国际卫生条例要求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体现了中国的责任担当,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经过艰苦卓绝、日以继夜的奋战,目前疫情總体上得到了控制,曙光初现。事实表明,这场疫情总体上可防、可控、可治,中国采取的果断措施是正确和有效的。
我重点想讲三个关键词(3C),就是信心(Confidence)、真情(Compassion)和合作(Cooperation)。
第一是信心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也有把握早日战胜疫情。疫情爆发以来,包括印度朋友在内的很多外国友人都在为武汉加油(Stay StrongWuhan),为中国加油(StayStrong China)。我们感谢大家也有必胜信心。
信心来自于中国共产党的强大领导力(StrongLeadership)。习近平主席在1月7日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就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此后,他多次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并明确要求湖北省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25日,在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当天,他再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农历新年第一天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体现了习近平主席本人对这场疫情的高度重视、敏锐洞察和卓越领导。此后他还亲自到北京基层医院查看新冠肺炎感染者住院诊疗情况,视察社区防控工作。
中国政府构建了以武汉及湖北为重点,从中央到地方的全方位多层次防控体系。李克强总理亲自赴疫情核心区武汉指导工作。国务院建立了联防联控机制,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全部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把疫情防控做得如此彻底、如此全面、如此严格,这是史无前例的。中国对疫情的迅速有效应对,展示了党的坚强领导和各级政府的果断措施。
信心来自于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强大行动力(StrongActions)。我们举全国之力驰援武汉和湖北,调动19个省份全力支持湖北19个地市加强病人救治。截至2月14日,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超过800亿元人民币,银行和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支持超过5370亿元人民币。国家卫健委共派出217支医疗队、3万多名医护人员、3个移动P3实验室支援湖北省的医疗救治工作。全国各地开通11000多条高速公路应急防御物资的绿色通道,从2月17日起至疫情防控结束为止免收全国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在统一调度下,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用品以及食品、日用品等源源不断运抵湖北各地。
在战“疫”过程中,我们一次次刷新“中国速度”。为解决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数百名设计人员24小时内拿出设计方案,1500名建设者、2000人组成的后备队、280套机械设备日夜不停施工,火神山、雷神山两所医院只用10天左右就从平地崛起并交付使用。武汉开放了10个“方舱医院”,目标是确保所有未收治的患者人数清零,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一个都不能少。中国的制度优势充分彰显出来。
信心来自于坚韧不拔、勇于牺牲的中国人民(StrongPeople)。各党政军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紧急行动,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数万名医护人员日日夜夜战斗在抗击疫情一线,广大科研工作者加大科技攻关,相关工厂企业工人加足马力开工,解放军指战员、人民警察纷纷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大批村镇干部、社区工作者坚守岗位。武汉动员1.6万人地毯式排查所有社区,人数排查百分比超过99%。千千万万志愿者为疫区运输物资,提供帮助。疫情阻击战中涌现出无数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
信心来自于中国雄厚的经济实力(Strong Economy)。我们完全有信心保持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强大物质基础。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配置的现代化医疗设施全部为“中国制造”,配备的5G高速网络可支持2.5万人使用需求并为远程诊疗搭建平台。腾讯、阿里巴巴等各大科技企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进行病毒基因分析、体温监控、物资配送、远程诊断和治疗。
疫情对交通运输、旅游餐饮等行业以及中小企业造成较大冲击,短期看会增加下行压力,但这种影响是局部、暂时、有限的。中国是个大国,韧性强、潜力大、回旋余地大,我们的目标是坚持完成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
一是中国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强,拥有充足的资源和政策工具应对经济波动。疫情发生后,各级政府陆续出台鼓励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如加大资金投入、阶段性减税降费、加大优惠信贷支持等,在保障物资供应、恢复生产运营、扶持中小企业、保障就业民生等方面及时推出应对举措。
二是经过这次考验,中国经济结构更为合理,“免疫系统”不断增强。当前,中国的数字经济新业态十分活跃,形成了新的增长点,民众消费也更多转向电子商务,产生新兴消费潜力。
三是我们的市场足够大,疫情过后积累的消费需求会快速释放,中国经济的动能会强力反弹,市场规模也会持续扩大。中国政府正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着力稳定居民消费。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向好的基本面。我们有能力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至最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对中国经济极强的韧性充满信心。
中国经济正如一座大山。狂风可以吹倒树木,但刮不倒大山。撼山易,撼中国难。我们坚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制度的巨大优势,有伟大的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有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 第二是真情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有许许多多可爱的人值得我们尊敬、感谢和铭记。
首先,是医护工作者。
他们中,有中国医学界的“领军人物”。钟南山院士虽已84岁高龄,在疫情发生后义无反顾赶赴武汉,由于买不到火车票,他只能在餐车上找个座位休息。年逾古稀的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3小时,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加紧研究有效治疗方法。
他们中,更多的是普通的医护工作者。他们为了守护生命、抗击疫情,展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敬业精神,作出了超乎寻常的选择、牺牲和奉献。
一位刚刚大学畢业的女护士,在没有公共交通的情况下,用四天三夜的时间,靠搭车、骑自行车、步行赶了300多公里回到自己所在医院。为减少感染风险,很多女医护人员含泪剪掉长发,以便于穿上防护服。长时间的工作使得她们的脸上满是护目镜和口罩压出的血印,手上是反复消毒导致的伤口。他们长时间高负荷工作,为节省时间,椅子甚至地板都成了他们休息的地方。
中国农历除夕是中国人最重视的团圆节日,但就在这一天,陆军军医大学百余名医务人员前往武汉支援。大家看到的图片中,有母亲在安慰舍不得她离开的女儿,有丈夫在和妻子洒泪告别,他的妻子是一位即将前往武汉的医生,还有火神山医院的一名护士,母亲突然病逝,她只能痛哭着向家的方向鞠了三个躬,又回到工作岗位。
“国家需要我,我义不容辞。”在使命和责任面前,恐惧黯然褪色。这些人正是中国的“脊梁”。有他们在,中国人民放心,世界也会放心。
第二,是基层工作者。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疫情发生后,大批基层工作者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点滴力量汇聚成抗击疫情的巨大力量。
他们的坚守确保了人们正常生活,也确保了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武汉封城后,为确保居民特别是困难人群的正常生活,社区工作者成了居民的“服务员”“快递员”。大批乡镇干部、派出所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放弃春节休假,火速返回工作岗位,严格管控人员流动,认真记录进出车辆,耐心细致宣传防疫知识。不久前中国很多地方突降大雪,社区工作者在零下二十几度的风雪中,认真细致地记录每个进入小区人员的体温。
第三,是普通劳动者。
武汉的劳动者表现出难以想象的坚韧和无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中国人的集体主义和家国情怀在这场疫情阻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菜农秦师傅,骑电动三轮车40公里,给医疗队送来24箱新鲜蔬菜。他说:“挑了最新鲜的,不要钱。”
在武汉经营清真餐厅的一家人为医护人员、交警、环卫工人等免费送餐。他们说,“作为武汉的一分子,我觉得我们有责任,去帮助有需要的一线工作者。”
成冬是一名司机,疫情期间,他成为了一名24小时待命的医护专车司机,每天天不亮就要出门,送完医生还要接着去社区当志愿者,帮忙搬运捐赠的物资。
54岁的苏启云是一名清洁工,疫情发生后她坚持每天为武汉的多个公厕清洁消毒。目前武汉有一千多个公厕正常开放,每个公厕都有一名清洁人员作为“守护者”。
火神山医院建设工作很辛苦,工人骆名良却把刚领到工资全部用来买牛奶,送给医护人员补充营养。
这些都是最普通的老百姓,是建筑工人、环卫工人、老师、公司职工、志愿者,但每个人都竭尽所能地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展示着中国人百折不挠、团结互助的民族性格。
第三是合作
疫情爆发后,中国一直本着公开、透明和高度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同国际社会开展合作。我们从判定病源到主动同世卫组织和其他国家分享有关基因序列,仅用了短短一周多时间,为其他国家及时准备测试和诊断工具、尽早预防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在春节前夕果断暂停团队出境游、暂停重点疫区的对外交通,防止疫情向其他地区和国家扩散,并对武汉采取了封闭措施。我们的措施阻止了疫情在全球范围的扩散,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巨大努力,付出了自己的牺牲。
WHO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中国所采取的防控措施已远超世卫组织的建议,设立了应对疫情的新标杆。他说,“这是事实而不是恐惧的时刻,这是科学而不是谣言的时刻,这是团结而不是污名化的时刻。”各方对疫情不要过度恐慌,不要过度反应,更不要歧视中国人。
国际社会纷纷支持中国采取的有力举措。截至2月14日,已经有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发电或发函,对中国表示慰问和支持。金砖、上合等近20个地区组织公开发声力挺中国。截至2月14日,33个国家政府和4个国际组织向中方提供了疫情防控医疗物资;17个国家政府和1个国际组织宣布将向中方提供相关医疗物资。近期一些国家主动调整或撤销了对中国过度的人员往来限制措施。
中印一直就疫情保持密切沟通。前不久,莫迪总理向习近平主席致慰问信,表示肯定中国政府为应对疫情付出的巨大努力。印方随时准备同中方站在一起,为应对这一挑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苏杰生外长同王毅国务委员通电话时表示,印方主张客观理性评估疫情,不赞成采取可能使问题复杂化的举措。中方对印方给予的支持表示赞赏和感谢。
中印就疫情防控积极开展合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中方及时向印方通报疫情信息和进展。中国外交部及有关地方政府为外国驻华使领馆举办疫情防控情况通报会,中国驻印使馆与印卫生部建立联系机制。
二是为在湖北的印度公民返印提供必要帮助和便利,保障在华印公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专门向湖北省方面作了了解,目前仍留在中国的印公民未出现感染病例。
三是印度在湖北的留学生得到了特殊关照。有关高校派专人定时为他们送口罩等防护物资,还定期购买食品和生活必需品送至留学生住所。他们的医疗条件和安全保障也得到优先满足,学校还会为一些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并开通线上课程。关于疫情期间中国院校推迟开学时间,目前各高校已根据所在省疫情防控情况陆续发布延迟开学通知,并通过邮件和电话通知到每位留学生。准备赴华的留学生可通过联系在华院校确定具体开学日期。
“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向好的基本面。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对中国经济极强的韧性充满信心。”
近一段时间来,我收到许多来自印度社会各界的慰问,这些素不相识的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对中国抗击疫情的支持和理解,有的专门录制视频,为中国加油、为武汉加油。一位在印度的中国同胞告诉我,他在街头遇到一位卖奶茶的印度小哥,这位印度小哥得知他是中国人,专门和他拥抱,以体现支持。在中国抗疫的艰难时刻,印度朋友们的点滴善举让我十分感动,深刻体会到了两国人民间的真挚情谊。
这让我回想起当年柯棣华大夫救死扶伤,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这也让我回想起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2003年4月非典肆虐之际,我在中国外交部亚洲司主管印度事务,接待时任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率团访华。他在上海接受印度报业托拉斯采访时,批评外国媒体过分渲染“非典”和在民众中制造恐怖。返印后,他又指示印军向中方捐赠药品。这些友善的举动,中国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中印是世界上两个发展中大国,又都是文明古国,我们的智慧可以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挑战提供启示。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是两国共同的目标,双方可加强合作,相互借鉴。当前中印各领域合作紧密,两国每年人员往来超过100万,双边贸易额接近1000亿美元。中国经济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中国早日战胜疫情,对中印各自发展和全球经济都是有利的,有助于两国经贸合作重回正轨。从某种意义上说,帮助中国就是帮助自己。
纵观历史长河,人类一直在同病毒作抗争。近年来,全球爆发了SARS、MERS、H1N1、埃博拉等多次疫情,未来我们也会面对一些未知的病毒。病毒没有国界,对每一个人都是威胁。在面对共同挑战时,我们要相互理解,加强合作,团结互助,同舟共济。这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相信在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必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总体战和阻击战!
本文作者孙卫东为中国驻印度大使。本文摘编自孙卫东大使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印媒体吹风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