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租界租房记

来源 :祝你幸福·午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zh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春天我受聘于上海一家公司,便计划开始租房。都说法租界就是上海,上海就是法租界,我对上海的了解和喜爱也多半限于这个区域,自然就从这里开始。
  “姐想看什么风格的?”
  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形容,便只能报上预算,然后从第一家看起来再说。



  最先接触到的中介,是法租界里随便散步遇到的街头公司。业务员小哥们即使烈日炎炎,也都着深色西装,坐在大功率空调的屋里还好,一出门,衬衫很快就粘在背上了。他们带我看的,多是老公房,比如八九十年前某外国银行的职员宿舍。可是看了几处,心很快凉了。
  说起来都是上好的地段,比如小马路对面就是德国领馆或者窗外就是波兰领馆,大点儿的主街上梧桐合天,老上海的浪漫气息十足;可一旦离开“面子”拐进要看的楼区或者楼后的“里子”,看到的常常是泛滥的垃圾。真没想到,大上海这座城市的心脏里竟藏着这么多垃圾!
  终于忍不住问中介,回答:“都是这样的呀,法租界的老房子嘛,就是这样的呀。要不,姐,带你去看稍微新点的?”
  老房子我也见过一些的,纽约、巴黎、伦敦哪座城市不是老房子遍地?我在纽约居住的公寓楼,就有超过70年历史,楼里仍在使用老旧却极为科学的垃圾通道系统,楼道公共区域每隔几年就会翻新一次。至今,除了部分地面已很难找平外仍干净整洁,比很多新楼还宽敞豁亮。若不如此,难以想象这栋楼会有人住,更难以想象大楼管理公司会不收到法院传票。
  可上海就会有。
  更心凉的是,房子内里也未见好。空间小,设施旧,有的门一推开就见蟑螂在饭桌上窜,如果是一楼,墙面上还经常泛出大片发黄的水渍,甚至蜕着厚厚的皮……这样的房子居然租金要过万,我只好接受建议,试着向法租界外围突破。
  第二阶段接触到的中介,大多是网上找的,多属于那一两个有名的连锁中介公司。业务员小哥们也都着深色西装,不过通常会配备一辆电瓶车,或者更高级一点,一辆小电动摩托。他们带我看的,多是有三四十年房龄的公寓房以及十几年房龄的新楼,大多散落在法租界的边缘,靠近肇嘉浜路、内环高架附近的大马路。
  “姐想看什么风格的?”
  这次能说个大概了:“厨房台面多点的。不要一层。至少白天可以拉开窗帘往外瞭望瞭望的。当然,还要有点品位的。”
  通常约一次,会事先通过图片选好几个房源,小哥们就让我坐在他们的后座上,兜风似的转场去看。有趣倒是有趣,可总有一两个条件不能满足。这种房龄的公寓多是改革开放后盖的第一批楼房,那个时候,我们还在普及“基础美学”常识呢,这种楼自然完全不懂格局,离品位也远,旧了就旧得无趣,即使经过一番改造也仍有先天平庸的缺陷。而且一样脏得不可收拾。稍微像点样的新楼盘,则又大多带有暴发的气息,以堆積大体量欧式家具和繁琐的欧式装修风格为美。
  看我对这些房子兴趣缺缺,中介又拿出照片让我挑选。
  “姐我知道了,你是喜欢‘涉外’风格的房子。”“什么是‘涉外’风格?”“厨房是敞开的,不怕油烟的;房梁是木头的,墙面是水泥的,都暴露在外的;最好是复式的,屋顶恨不得5米高;能带个小院子的,可以喝喝咖啡的。”
  终于有了基本线索,于是继续兜风似的看了几处号称符合如此风格的房子。可仍然无法完全满意,比如做了这种风格的外壳,底子还是老公寓楼的底子;或者风格大概对了,外部环境却更加不堪忍受,总不能每天都要黑灯瞎火爬几层油腻肮脏的楼吧?是我过于挑剔,还是我的预算不对?抑或中介小哥的资源对不上?看着法租界里错落有致、风格各异的美丽“洋房”,我不相信它们的里面都是这副模样。那扇奇妙的门应该还没让我摸到。
  在经过了几个月的不断寻觅和尝试适应后,这个月我搬进了长乐路一处上世纪30年代新里的一间老房,而且是一层,窗帘也并不能打开,甚至连遮阳棚都要长期垂下来,因为窗外和对面楼道每天都会有男女邻居在好奇张望。我最初设立的不可妥协的条件最后放弃了不少,这也算租房的成绩吧。以前觉得要了解一个地方,看房是最好的途径;这几个月发现,在上海看房还是改变自己的途径。因为这座城市总有一些奇妙的好东西让你不得不一再妥协。
  其实搬进长乐路时,我刚经历了人生的一场波折,已失去在上海居住的直接理由,搬回纽约可能是最稳妥简便的选择。可我还是决定留在上海,大概因为心里觉得,尽管这城市有各种不完美,但它也有最多的可能性。在走过的城市里,找不出另外一座能像上海这样,在那么狭小的一个空间里,折叠着那么丰富的人情世故而且和睦相处,新与旧,平庸与艺术,算计与和解,肮脏与干净,俗不可耐与特立独行,每一栋老楼里同时进出的,既有烧螃蟹的本地大妈、专门守在你家门口等着收走快递纸盒的阿姨,也有金发碧眼、卷发飘飘、不知从地球哪个角落飘来的不食人间烟火的洋鲜肉。每一个小空间里,都包藏着不同的人性、人情和人种,我们取中就是一段挑战自己的人生。这样的城市,叫人怎么舍得离开呢?
其他文献
可可今年26岁,不尴不尬的年纪,老家同学工作相亲结婚怀孕生娃一条龙作业完毕,过起了标配的人生。自己自读书起便在一线城市,从开始的格格不入,不知所措,到如今的早九晚五,还是不知所措。  男朋友一个接一个地谈,更新的虽然不勤但是衔接紧密。为什么呢?从大学毕业之后可可就想早日嫁人生子,住进不再侵占一半工资的出租房,遇到知冷热的人,一起供个小房子,踏踏实实窝在一起。  可惜事与愿违,要么可可的温柔贤淑抵不
期刊
从2011年确诊患有肺气肿至今,父亲与肺病相处,已经5年多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相伴的时间应该不止于此。病根可能早已种下,只是严重到住院并诊断,花费了漫长的时间而已。  追溯一下,父亲得肺病几乎是难以避免的事。从1982年起,他大部分的时间就是跟圆盘电锯相处。他那片小小的木材来料加工地,整日机器嘶鸣,锯末纷飞,粗粗细细的粉尘常年在空中飘荡。没有活儿的间隙,他又要修整锯条,将锯条锯齿朝上围成一
期刊
清人袁牧在《随园食单》中写道——古语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煎炒宜盘,汤羹宜碗,煎炒宜铁锅,煨煮宜砂罐。  作为一只吃货,需有味觉敏锐的口感。而作为一个在意“食而知其味”这件事的厨娘,有一只两只用得顺手的砂罐或是砂锅,则是必须的工作道具。  在说到我手边这只现任砂锅之前,还是想先说说它的前任,早年不得已殉职的那一只砂锅。  当初在旧金山湾区某个小型华人超市卖锅碗瓢盆的货架上初见前任砂锅时
期刊
有句话叫“君子远庖厨”,好些懒得下厨的男人爱拿这句话当托词,其实这话原意并不是下了厨房就失了男子气概。就像曹操,风云一世,临死前叨叨着分香卖履,婆婆妈妈地死去也不影响他被后人定性为“枭雄”,铁汉柔情反而让人动容。我周围一干女性同胞认为男人时不时下下厨,不仅不失男子气概,而且让人觉得接地气、有人情味。再说厨房里的事不管是谁都该略通一二,这是一种生存技能,明显能提高生活质量。  厨房里的男人,除去男厨
期刊
4  这时传来金枪鱼罐头的消息。我想象某一天使用那些罐头,这使我觉得非常愉快。当然,使用罐头得非常注意。我决不想让鲁道尔夫和我误食。如果我决定使用金枪鱼罐头,我要如何做呢?当然,我决不会真干的,我只是假设而已。在侦探小说中,用食品毒死人经常会出错,该死的人没有被毒死,不相干的人反而被毒死了。啊,这事情真是荒唐。我又不是杀人犯。  如果不是由于客厅窗帘,我可能永远也只是想想而已。窗帘已经用了20年了
期刊
有几年我迷恋收集古董瓷器,每逢周末就到英雄山大集上瞎转悠,也试着买点老古董。此前读了不少有关的书籍,自认为对历代瓷器特征、款识,不能说烂熟于胸,也基本能够把握;但真正面对实物,最初依然感到茫然。你想想,人家仿,仿的就是这些特征;仿得不像那是本事不够,认不出来那是自己眼力不够。  上世纪90年代,大集上还真有真东西,不像现在,几乎全是新仿的;那时候是真假参半,不过真假参半也挺麻烦,考较的就是眼力。济
期刊
话说老伴七十大寿那天早上,正是寒冬时节。  我一贯早起,拿出头天买来的一束扶郎花,姹紫嫣红甚有活力,插好;再拿出生日礼物:红色跑步鞋、红色的新年手账,当然还有每年一封手写的信。  把这些都放在最醒目的餐桌上面,候着。一般他会睡到自然醒,用膳。那天也是,起来出了卧室就看见了。不动声色习以为常,看完了信,说:谢谢老婆,小同学心真细。  然后,撤台,开饭,开始新一天。  70岁的生日仪式结束了,虽简单虽
期刊
儿子24个月的时候,女儿出生了,原本我妈打算过来帮我,但是因为签证不顺,所以我又需要请月嫂。  韩国对外国产妇免费提供一个月的月嫂支援,我去街道申请了,因为需要照顾两个孩子,所以这次请的月嫂是入住型的,24小时服务。  晚上老公自己住另一个房间,我、月嫂和孩子们住一个房间,入住月嫂多了很多服务项目,需要陪我儿子玩,晚上要起床负责给女儿换尿布、喂奶粉。  这位月嫂同样年纪比较大,长了一副凶像,双眼皮
期刊
对大多数人而言,职业装似乎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东西。职业装很容易就被打上万劫不复的标签:呆板啊,老气啊,一成不变啊……职业装真就这么刻板无趣吗?当然不是。  真正的高管们需要依托的更多还是西装、西裤,黑白灰,能在这其中解救她们的,才是真朋友。我愿意推荐美剧《傲骨贤妻》给她们。女精英们穿西装外套、修身连衣裙、羊绒长大衣……却依然不妨碍此剧成为时尚经典。那些不假思索就给职业装打上“七宗罪”的姑娘,且慢下断
期刊
在美国没见过走街串巷的算命先生,不是说美国人不玩封建迷信这一套。算命占卜跟行医治病一样,是人类最古老的社会活动之一,而且永不过时。  新奥尔良盛产女巫,美国别的城镇也有灵媒。灵媒们有自己的工作室,开门问诊,跟牙医差不多,只是不知道收不收保险。此外还有看手相的,读茶叶的,以及占星师——老布什总统的夫人据说就是占星术的忠实信徒。  我在本地广播里听到过一个节目,听众打电话进来,跟灵媒描述刚离世的亲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