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学的关键在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新,让学生在玩中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我们要留足时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思考在头脑中建立丰富的表象.
【关键词】 操作;探究;想象;练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何让学生在枯燥的数学课堂中得到全面的发展,特别是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就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活动因素,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反思、抽象,获得新的认识,从而产生创新意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打下基础. 在教学活动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参与操作,玩中求创新
数学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说不易理解,我们可以根据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对数学知识进行加工,通过设计成利于学生动手的教学活动,引导他们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活动,在玩中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数学广角”的“植树问题”时,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交谈《熊出没》这一学生熟悉的动画片导入:有一天,熊国王派5名熊卫士在洞口的一侧一字排开站岗,已知每相邻熊卫士的间隔是1米,第一名熊卫士距离第五名熊卫士有几米?学生马上说是4米,这时进一步提出要求:“你准备用什么方式理解间隔呢?”学生一听要求马上忙开了,有的开始动手,有的和同学讨论,大部分学生拿出笔在本子上动手画一画:有的用人物表示,有的用竖线表示,有的用圆圈表示……还有的学生利用学具在拼摆着,利用自己的手去理解间隔……整个课堂学生的表现非常活跃,学生在活动中思维被调动起来,课堂中出现了非常多的不一样的声音,学生在活动中极大地开发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在反馈时当听到其他同学的不同方法时,大家都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参与探究,激发创造性思维
《新课程标准》提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小组合作探究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很多创新的想法都得到进一步完善.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我通过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后,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即通过找一找、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推一推、拉一拉、想一想、说一说等小组活动,让每名学生在合作中了解、体会这两种图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验证,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合作的力量对创新思维的影响. 通过“自主探索找特征—合作交流说特征—动手操作验特征”等环节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取了研究空间图形的直接经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参与想象,培养直接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直接思维培养的重要方法,而直接思维又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留足时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思考在头脑中建立丰富的表象,从而丰富直接思维,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综合应用:一亿有多大”时,课前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结合生活经验,先猜想一下一亿有多大,当提出问题“你能想象一亿有多大吗?” 时,学生就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采用不同的量进行猜想,并七嘴八舌地汇报起来:一亿粒大米能装满一间房子吧!马上有同学起来反驳,认为米粒那么小,一个大衣柜就能装下了,又有同学说应该要两个大衣柜吧!……整个猜想过程学生进行了大胆的想象,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满足,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将他们潜在的创新意识有效地激发出来.
四、参与练习,放飞创新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放飞学生的思维是数学课堂不可缺失的主阵地.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活动的必备条件.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在面对新的问题时,我们不要急着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留足充裕的时间和自由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答案. 只有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掌握方法,进而提高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同时增加数学学习的信心,进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借此放飞创新思维.
例如,三年级上册第56页第3题的题目是:4月份有30天,(1)4月份有几个星期,还多几天?(2)如果4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星期日,那么4月1日是星期几?学生在读完题目后很快就能解答出第一小题,在解答第二小题时,让学生读题后从不同角度去理解,重点引导学生理解4月份有4个星期还余2天,这2天指哪两天,以此扩大思维空间,同时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达到想的开放性,并将数学知识活用到数学实践当中. 学生在充裕的时间和宽松的空间中,通过动脑思考、动手实践,有效地放飞了创新思维,发展了自身的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思维的求异性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能达到的,它需要一个长期培养训练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充分把握住各种机会,创设各种活动诱导学生的创新意识. 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主动地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进一步使创新思维展现其蕴含的生命色彩,并有效地进行挖掘,使创新思维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让它焕发出生命的色彩.
【关键词】 操作;探究;想象;练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何让学生在枯燥的数学课堂中得到全面的发展,特别是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就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活动因素,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反思、抽象,获得新的认识,从而产生创新意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打下基础. 在教学活动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参与操作,玩中求创新
数学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说不易理解,我们可以根据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对数学知识进行加工,通过设计成利于学生动手的教学活动,引导他们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活动,在玩中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数学广角”的“植树问题”时,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交谈《熊出没》这一学生熟悉的动画片导入:有一天,熊国王派5名熊卫士在洞口的一侧一字排开站岗,已知每相邻熊卫士的间隔是1米,第一名熊卫士距离第五名熊卫士有几米?学生马上说是4米,这时进一步提出要求:“你准备用什么方式理解间隔呢?”学生一听要求马上忙开了,有的开始动手,有的和同学讨论,大部分学生拿出笔在本子上动手画一画:有的用人物表示,有的用竖线表示,有的用圆圈表示……还有的学生利用学具在拼摆着,利用自己的手去理解间隔……整个课堂学生的表现非常活跃,学生在活动中思维被调动起来,课堂中出现了非常多的不一样的声音,学生在活动中极大地开发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在反馈时当听到其他同学的不同方法时,大家都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参与探究,激发创造性思维
《新课程标准》提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小组合作探究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很多创新的想法都得到进一步完善.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我通过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后,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即通过找一找、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推一推、拉一拉、想一想、说一说等小组活动,让每名学生在合作中了解、体会这两种图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验证,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合作的力量对创新思维的影响. 通过“自主探索找特征—合作交流说特征—动手操作验特征”等环节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取了研究空间图形的直接经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参与想象,培养直接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直接思维培养的重要方法,而直接思维又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留足时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思考在头脑中建立丰富的表象,从而丰富直接思维,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综合应用:一亿有多大”时,课前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结合生活经验,先猜想一下一亿有多大,当提出问题“你能想象一亿有多大吗?” 时,学生就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采用不同的量进行猜想,并七嘴八舌地汇报起来:一亿粒大米能装满一间房子吧!马上有同学起来反驳,认为米粒那么小,一个大衣柜就能装下了,又有同学说应该要两个大衣柜吧!……整个猜想过程学生进行了大胆的想象,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满足,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将他们潜在的创新意识有效地激发出来.
四、参与练习,放飞创新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放飞学生的思维是数学课堂不可缺失的主阵地.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活动的必备条件.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在面对新的问题时,我们不要急着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留足充裕的时间和自由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答案. 只有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掌握方法,进而提高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同时增加数学学习的信心,进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借此放飞创新思维.
例如,三年级上册第56页第3题的题目是:4月份有30天,(1)4月份有几个星期,还多几天?(2)如果4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星期日,那么4月1日是星期几?学生在读完题目后很快就能解答出第一小题,在解答第二小题时,让学生读题后从不同角度去理解,重点引导学生理解4月份有4个星期还余2天,这2天指哪两天,以此扩大思维空间,同时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达到想的开放性,并将数学知识活用到数学实践当中. 学生在充裕的时间和宽松的空间中,通过动脑思考、动手实践,有效地放飞了创新思维,发展了自身的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思维的求异性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能达到的,它需要一个长期培养训练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充分把握住各种机会,创设各种活动诱导学生的创新意识. 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主动地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进一步使创新思维展现其蕴含的生命色彩,并有效地进行挖掘,使创新思维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让它焕发出生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