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诵读教学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自古代蒙学起就被普遍运用,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但自现代语文独立设科以来,人们对诵读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教师往往重讲轻读,虽然有语文学家屡屡提倡,但从总体来看,上至小学语文教师下至小学生对诵读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和喜好程度仍显乏力,诵读状况令人担忧。
1、小学阶段语文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课堂仍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很少参与。
尽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诵读的重要性。但是在今天盲目注重结果,追求成绩的大背景下,许多家长包括老师在内都急功近利,千方百计要寻找一条学好语文的捷径,即认为让学生弄懂了诸多知识点就可以拿高分。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普遍存在的情况就是,教师太过注重对文本的理性分析,往往忽略学生外部的情感体验。而研究表明:小学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时期,也是他们思维、心理、理解力发展的转折期,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摹仿力强,依赖性也强。教师过多的讲解,剥夺了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容易使学生觉得课堂琐碎无味,毫无生气,进而逐渐丧失学习兴趣。
1.2 诵读文本选材范围狭隘,诵读方式单一。
如今的诵读教学课堂,教师的重视和对诵读的理解程度还不够,这主要表现在诵读方式单一。往往只停留在范读、齐读这种简单、表面的层次上,而缺乏对新的诵读方式方法的开拓和尝试。例如,配乐诵读、自由诵读等形式。在天津路小学实习时,我注意到英语课上诵读的情况要好于语文课。英语老师开发了好多种方式,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小声读”。所谓“大小声读”,即老师大声读时,学生小声跟读:老师小声读时,学生则要放开声音读。这种形式不仅新颖有趣,更主要的是,在反复诵读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应变和反应能力,使学生们集中精力,进而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在这里,并不是说这种诵读方式,要应用于语文课堂,适合应用于语文课堂。更为重要的是,为我们致力于开发多种多样的诵读方式,给予了一些启示。
1.3 诵读中缺少点拨与指导
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艺术涵养和想象力的不同,学生对同一文本的品评往往也会不同。同样是诵读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有些同学认为是垂钓是件稀罕又好玩的事,因此声音中充满了快乐满足的感觉,有些同学则能真正进入语境,领会到诗人怀才不遇,因此诵读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尽的孤独和失意。理解体悟的不同必然导致学生诵读时语调、语速、情感的差别。此时,对于千奇百怪的诵读,教师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仅仅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读,而应该引导学生充分领会当时的写作背景,揣摩具体语境中主人公的情感,关键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那样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要求的那样,要“设身处地的”把握作者的情感,“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
2、增强诵读效果的策略
2.1 利用在校时间增加学生的诵读体验
阅读将带给孩子一生的成长。一个好的校长,应该想办法,让学校的图书馆成为孩子们流连忘返的地方。一个班级,教师应想办法建立班级图书馆,并试图在班级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给学生安排可以享受的阅读时间。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必须成为一个讲述者,在一个固定的时间,讲述喜欢的故事给学生听,或者也可以成为一个朗读者,选择经典的有趣的童书大声读给学生听,增强学生的诵读体验。
为了达到一定的诵读质量,必须有一定的诵读数量作保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长期的研究证明:在小学阶段,小学生要学会流利地表情朗读,至少需要两百小时以上的练习时间。在学校里,晨读就是种非常好的诵读方式。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人体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脑力、体力、记忆力都处于最佳的状态,也是诵读诗文的最佳时期。放声诵读经典,练气练声,开心益智,也有助于课上集中精力,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晨读有利于学问的积累,让学生多读书大有益处,既能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提高学生读的素质,又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而且六至十三岁是记忆力发展的黄金阶段,能储存大量知识。所以,充分利用好晨读尤为重要。
2.2 诵读材料要文质兼美,短小浅显。
短小的诗歌、童话、寓言及韵文适合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他们或者韵律整齐,易读易记,或者想象丰富,充满感情,或者明白道理,充满童趣,学生读记时不感到困难,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它符合小学生语言处于低级阶段,理解力不强的特点,可以极大地开发、挖掘他们的记忆能力,激发诵读的热情。反之,如果诵读材料的篇幅过长,势必会使学生的诵读热情大打折扣。文质兼美的语文诵读材料,本身就是一种引发情绪愉快的心理活动,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小学语文教材中选人很多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这些课文不仅表现了大量的自然美、社会美,也体现了不同形式的艺术美。通过美的语言、美的构思为我们塑造了美的形象、美的意境。所以,诵读材料的选取真的非常重要。
2.3 增强诵读材料的育人作用
伴随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精神家园的荒芜,而诵读教学的陶冶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建构学生的完美人格。通过有效的诵读教学,使文本深邃的内涵、高尚的情操、优美的语言自然流淌在学生心中,在这种高尚精神的享受中,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和人生境界。“通过诵读,小者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和鉴别能力;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对人生的感悟。”学生在诵读中进行自我调整、超越外在的现实,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实,胸怀得以开阔,最后人性得到升华。
3、结论
总之,希望能引起更多小学语文教师对诵读教学的重视,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郭齐家.寻回民族智慧重植文化之根——重视对中华文化元典的诵读和教育[J].北京教育,2002(11)
[2]王财贵.儿童经典诵读的基本理论[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4)
1、小学阶段语文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课堂仍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很少参与。
尽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诵读的重要性。但是在今天盲目注重结果,追求成绩的大背景下,许多家长包括老师在内都急功近利,千方百计要寻找一条学好语文的捷径,即认为让学生弄懂了诸多知识点就可以拿高分。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普遍存在的情况就是,教师太过注重对文本的理性分析,往往忽略学生外部的情感体验。而研究表明:小学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时期,也是他们思维、心理、理解力发展的转折期,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摹仿力强,依赖性也强。教师过多的讲解,剥夺了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容易使学生觉得课堂琐碎无味,毫无生气,进而逐渐丧失学习兴趣。
1.2 诵读文本选材范围狭隘,诵读方式单一。
如今的诵读教学课堂,教师的重视和对诵读的理解程度还不够,这主要表现在诵读方式单一。往往只停留在范读、齐读这种简单、表面的层次上,而缺乏对新的诵读方式方法的开拓和尝试。例如,配乐诵读、自由诵读等形式。在天津路小学实习时,我注意到英语课上诵读的情况要好于语文课。英语老师开发了好多种方式,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小声读”。所谓“大小声读”,即老师大声读时,学生小声跟读:老师小声读时,学生则要放开声音读。这种形式不仅新颖有趣,更主要的是,在反复诵读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应变和反应能力,使学生们集中精力,进而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在这里,并不是说这种诵读方式,要应用于语文课堂,适合应用于语文课堂。更为重要的是,为我们致力于开发多种多样的诵读方式,给予了一些启示。
1.3 诵读中缺少点拨与指导
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艺术涵养和想象力的不同,学生对同一文本的品评往往也会不同。同样是诵读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有些同学认为是垂钓是件稀罕又好玩的事,因此声音中充满了快乐满足的感觉,有些同学则能真正进入语境,领会到诗人怀才不遇,因此诵读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尽的孤独和失意。理解体悟的不同必然导致学生诵读时语调、语速、情感的差别。此时,对于千奇百怪的诵读,教师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仅仅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读,而应该引导学生充分领会当时的写作背景,揣摩具体语境中主人公的情感,关键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那样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要求的那样,要“设身处地的”把握作者的情感,“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
2、增强诵读效果的策略
2.1 利用在校时间增加学生的诵读体验
阅读将带给孩子一生的成长。一个好的校长,应该想办法,让学校的图书馆成为孩子们流连忘返的地方。一个班级,教师应想办法建立班级图书馆,并试图在班级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给学生安排可以享受的阅读时间。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必须成为一个讲述者,在一个固定的时间,讲述喜欢的故事给学生听,或者也可以成为一个朗读者,选择经典的有趣的童书大声读给学生听,增强学生的诵读体验。
为了达到一定的诵读质量,必须有一定的诵读数量作保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长期的研究证明:在小学阶段,小学生要学会流利地表情朗读,至少需要两百小时以上的练习时间。在学校里,晨读就是种非常好的诵读方式。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人体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脑力、体力、记忆力都处于最佳的状态,也是诵读诗文的最佳时期。放声诵读经典,练气练声,开心益智,也有助于课上集中精力,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晨读有利于学问的积累,让学生多读书大有益处,既能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提高学生读的素质,又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而且六至十三岁是记忆力发展的黄金阶段,能储存大量知识。所以,充分利用好晨读尤为重要。
2.2 诵读材料要文质兼美,短小浅显。
短小的诗歌、童话、寓言及韵文适合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他们或者韵律整齐,易读易记,或者想象丰富,充满感情,或者明白道理,充满童趣,学生读记时不感到困难,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它符合小学生语言处于低级阶段,理解力不强的特点,可以极大地开发、挖掘他们的记忆能力,激发诵读的热情。反之,如果诵读材料的篇幅过长,势必会使学生的诵读热情大打折扣。文质兼美的语文诵读材料,本身就是一种引发情绪愉快的心理活动,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小学语文教材中选人很多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这些课文不仅表现了大量的自然美、社会美,也体现了不同形式的艺术美。通过美的语言、美的构思为我们塑造了美的形象、美的意境。所以,诵读材料的选取真的非常重要。
2.3 增强诵读材料的育人作用
伴随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精神家园的荒芜,而诵读教学的陶冶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建构学生的完美人格。通过有效的诵读教学,使文本深邃的内涵、高尚的情操、优美的语言自然流淌在学生心中,在这种高尚精神的享受中,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和人生境界。“通过诵读,小者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和鉴别能力;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对人生的感悟。”学生在诵读中进行自我调整、超越外在的现实,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实,胸怀得以开阔,最后人性得到升华。
3、结论
总之,希望能引起更多小学语文教师对诵读教学的重视,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郭齐家.寻回民族智慧重植文化之根——重视对中华文化元典的诵读和教育[J].北京教育,2002(11)
[2]王财贵.儿童经典诵读的基本理论[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