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历史活动课是一种学科实践类课程,该课程开展的重要目标在于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其核心在于教学实践,既能迎合学生对学习实践参与的要求,也能点燃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历史能力。如何设计出既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彰显学生自主学习特征,又可以促进师生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历史活动课程是摆在师生面前的难题。教师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优化教学设计,同时要注意在教学实践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保证历史活动课程循序渐进地推进落实。
【关键词】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方法
较长一段时间来,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把侧重点放在对教材的补充上,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面对历史学科时表现得过于被动。如果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仍在被动教育中继续推进,则会给历史教学带来灾难。初中历史活动课的组织开展则能变革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方式,能让整个课程因为活动的融入而变得丰富多彩,活跃教学氛围,优化学生的历史学习环境,让学生把知识学习和实践应用结合起来。为了保证初中历史活动课的顺利推进,教师要做好精心设计,加强学情研究,学生也要以学习主人的角色主动参与进来,完善初中历史活动课程。
一、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原则
初中历史活动课程设置的重要目的在于指导学生立足差异化角度观察与思考问题,完善学生历史思维,并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借助历史活动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与人物的客观认知,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历史活动课程是整个历史学科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补充历史学科在功能方面的不足,能够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深化与鞏固,也有助于展现出历史学科的综合性,能让学生从多样化的历史活动中汲取营养。要真正上好历史活动课程,教师必须遵循以下几项重要原则:一是全体性。全体性原则要求初中历史活动课的设计实施面向所有学生,要让学生在活动课学习中找到自己的角色,明确自身的定位,让活动课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且都能有所收获的实践活动,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感知历史课程的乐趣与魅力。二是自主性。初中历史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中心地位,让学生成为整个活动的主体,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从而提高活动课的开展效果。三是实践性。初中历史活动课程的核心在于活动,所以要始终贯彻实践性原则,让学生始终处在活动状态之下,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调动学生的实践参与热情,满足学生的实践学习需求。四是开放性。开放性原则要求初中历史活动课的设计与开展要在一个开放性的环境下,保证活动、时间、空间的有效开放,增加活动课程开展的弹性空间,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二、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的实施方法
(一)精心选择活动主题
为确保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的顺利开展,设置明确的主题与课程的开展目标是基础,因为活动主题是历史活动课程的灵魂,如果主题选择方面就存在问题,那么整个活动想要全面开展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有可能半途而废。而活动开展的目标又是整个活动推进的方向,影响着历史教育目的的达成,所以必须统筹分析、综合考虑。在主题的选择和确定上,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初中生的兴趣爱好,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内容,以便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其次,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水平和历史活动能力发展水平,保证活动课程的开展和学生的能力水平高度一致。在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学科和进行初步学习时,教师可以确定讲历史故事比赛、外出参观等可以激发兴趣和促使学生展现特长的主题。而在后期可以增加难度,考验学生对历史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将主题确定为历史论文、历史剧表演、历史辩论等。在活动目标的设置上,必须突出历史学科的三维目标,指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证活动课程的综合性。
(二)丰富历史活动类型
不同的历史活动产生的实际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各不相同,如果在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中活动类型过于单调乏味,那么学生在课程中的发挥也往往不够理想。根据初中生活泼好动和思维活跃的特点,教师要注意设置多种不同类型的历史活动,打破课程单调和内容固定的局限,提高历史活动的灵活性。例如,教师可组织历史短剧表演活动,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在多元参与中把握历史脉络,如以文成公主入藏为核心创编历史短剧,并把整个剧目划分成少年、求婚、西行、入藏等不同的部分,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项目;组织历史资料收集活动,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积累,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应用能力,如要求学生以家乡历史的昨天与今天为主题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家乡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情况;组织历史故事演讲活动,增加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如要求学生收集春秋战国时的成语历史故事,并在故事演讲活动中与人分享;组织历史手抄报活动,训练学生收集整理、动手操作、设计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如要求学生制作纪念长征70周年的历史手抄报,让学生回味长征精神;组织历史辩论比赛,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分析,在辩论过程中提高其理性分辨能力,如要求学生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让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各持一种观点展开激烈辩论,让真理越辩越明,深化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客观认知。
(三)优化活动课程组织
在初中历史活动课的组织开展过程中,为了确保整个活动的有序推进,优化活动的组织安排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要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为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结成小组,并在组内做好分工,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活动中展现自身特长,实现充分参与,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最后,教师要在活动过程中做好引导和启发,使学生牢牢把握整个活动的准确方向,实现预先设定的活动推进目标。例如,在开展重走长征路的模拟导游活动课时,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程开始之前查找毛主席的诗词,了解他在长征期间写下的诗词,理解诗词意境,确定易于朗诵和理解的诗词进行配乐朗诵。接下来将所有学生划分成三组,并确定各个小组的主持人,担当导游的同学和朗诵诗词的同学等,做好分工。担当导游的同学可以是多人,了解诗词中所提到的地点,讲述长征时发生的战斗或事件。在所有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与学生共同评价此次活动,引导学生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反思,找到今后活动课程开展的方向和改进思路。
教育实践表明,实践活动是人形成与发展个性的基础,只有不断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才能升华人的个体价值。从本质角度进行研究,初中历史课程就是带有鲜明实践性特点的课程,所以,在历史教学的推进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对历史活动课程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学习实践,主动表达真实感受与体验,展现出历史课程的独特魅力,有效迎合教学改革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师要做好统筹设计与综合分析,把握历史活动教学的原则和需求,突出实践性教学的特点,让历史知识与方法和实践活动深度交融。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第二中学,江苏泰州225500)
【关键词】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方法
较长一段时间来,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把侧重点放在对教材的补充上,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面对历史学科时表现得过于被动。如果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仍在被动教育中继续推进,则会给历史教学带来灾难。初中历史活动课的组织开展则能变革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方式,能让整个课程因为活动的融入而变得丰富多彩,活跃教学氛围,优化学生的历史学习环境,让学生把知识学习和实践应用结合起来。为了保证初中历史活动课的顺利推进,教师要做好精心设计,加强学情研究,学生也要以学习主人的角色主动参与进来,完善初中历史活动课程。
一、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原则
初中历史活动课程设置的重要目的在于指导学生立足差异化角度观察与思考问题,完善学生历史思维,并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借助历史活动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与人物的客观认知,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历史活动课程是整个历史学科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补充历史学科在功能方面的不足,能够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深化与鞏固,也有助于展现出历史学科的综合性,能让学生从多样化的历史活动中汲取营养。要真正上好历史活动课程,教师必须遵循以下几项重要原则:一是全体性。全体性原则要求初中历史活动课的设计实施面向所有学生,要让学生在活动课学习中找到自己的角色,明确自身的定位,让活动课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且都能有所收获的实践活动,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感知历史课程的乐趣与魅力。二是自主性。初中历史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中心地位,让学生成为整个活动的主体,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从而提高活动课的开展效果。三是实践性。初中历史活动课程的核心在于活动,所以要始终贯彻实践性原则,让学生始终处在活动状态之下,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调动学生的实践参与热情,满足学生的实践学习需求。四是开放性。开放性原则要求初中历史活动课的设计与开展要在一个开放性的环境下,保证活动、时间、空间的有效开放,增加活动课程开展的弹性空间,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二、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的实施方法
(一)精心选择活动主题
为确保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的顺利开展,设置明确的主题与课程的开展目标是基础,因为活动主题是历史活动课程的灵魂,如果主题选择方面就存在问题,那么整个活动想要全面开展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有可能半途而废。而活动开展的目标又是整个活动推进的方向,影响着历史教育目的的达成,所以必须统筹分析、综合考虑。在主题的选择和确定上,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初中生的兴趣爱好,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内容,以便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其次,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水平和历史活动能力发展水平,保证活动课程的开展和学生的能力水平高度一致。在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学科和进行初步学习时,教师可以确定讲历史故事比赛、外出参观等可以激发兴趣和促使学生展现特长的主题。而在后期可以增加难度,考验学生对历史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将主题确定为历史论文、历史剧表演、历史辩论等。在活动目标的设置上,必须突出历史学科的三维目标,指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证活动课程的综合性。
(二)丰富历史活动类型
不同的历史活动产生的实际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各不相同,如果在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中活动类型过于单调乏味,那么学生在课程中的发挥也往往不够理想。根据初中生活泼好动和思维活跃的特点,教师要注意设置多种不同类型的历史活动,打破课程单调和内容固定的局限,提高历史活动的灵活性。例如,教师可组织历史短剧表演活动,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在多元参与中把握历史脉络,如以文成公主入藏为核心创编历史短剧,并把整个剧目划分成少年、求婚、西行、入藏等不同的部分,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项目;组织历史资料收集活动,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积累,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应用能力,如要求学生以家乡历史的昨天与今天为主题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家乡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情况;组织历史故事演讲活动,增加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如要求学生收集春秋战国时的成语历史故事,并在故事演讲活动中与人分享;组织历史手抄报活动,训练学生收集整理、动手操作、设计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如要求学生制作纪念长征70周年的历史手抄报,让学生回味长征精神;组织历史辩论比赛,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分析,在辩论过程中提高其理性分辨能力,如要求学生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让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各持一种观点展开激烈辩论,让真理越辩越明,深化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客观认知。
(三)优化活动课程组织
在初中历史活动课的组织开展过程中,为了确保整个活动的有序推进,优化活动的组织安排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要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为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结成小组,并在组内做好分工,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活动中展现自身特长,实现充分参与,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最后,教师要在活动过程中做好引导和启发,使学生牢牢把握整个活动的准确方向,实现预先设定的活动推进目标。例如,在开展重走长征路的模拟导游活动课时,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程开始之前查找毛主席的诗词,了解他在长征期间写下的诗词,理解诗词意境,确定易于朗诵和理解的诗词进行配乐朗诵。接下来将所有学生划分成三组,并确定各个小组的主持人,担当导游的同学和朗诵诗词的同学等,做好分工。担当导游的同学可以是多人,了解诗词中所提到的地点,讲述长征时发生的战斗或事件。在所有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与学生共同评价此次活动,引导学生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反思,找到今后活动课程开展的方向和改进思路。
教育实践表明,实践活动是人形成与发展个性的基础,只有不断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才能升华人的个体价值。从本质角度进行研究,初中历史课程就是带有鲜明实践性特点的课程,所以,在历史教学的推进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对历史活动课程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学习实践,主动表达真实感受与体验,展现出历史课程的独特魅力,有效迎合教学改革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师要做好统筹设计与综合分析,把握历史活动教学的原则和需求,突出实践性教学的特点,让历史知识与方法和实践活动深度交融。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第二中学,江苏泰州22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