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园心理剧”在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十分广泛,学生通过舞台表演,呈现出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典型心理问题,从而探寻解决之法,使全体学生受到教育启发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深受学生喜爱,更有研究表明,其具有预防心理问题发生、增强自我调适能力以及提高人际交往技能的作用。然而,在特殊教育领域,由于学生的特殊性,这一形式却鲜有人尝试。本文根据近年来针对培智类特殊学生开展心理剧的实践经验,旨在探究“校园心理剧”形式,对特殊儿童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字:心理剧;特殊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心理剧”又称社会剧,由精神病理学家——雅各布·莫雷诺(Jacob Levy Moreno)于1921年提出,它让参加者扮演某种角色,使其能够在安全的氛围中,探索、释放、觉察和分享内在自我,并做出决定或采取新的行动。受莫雷诺“心理剧”的启发,“校园心理剧”应运而生,它集小品、戏剧和心理问题为一身,是通过学生扮演剧中角色,借助舞台来呈现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冲突、烦恼、困惑等心理问题,在表演过程中学会如何应对和正确处理心理问题,从而既能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又能使全体学生受到教育启发。近些年来,“校园心理剧”在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越来越广泛,不少教师、学者均对其进行了研究,并一致认为,校园心理剧具有教育、治疗及发展的功能。然而,由于呈现心理剧,需要表演者(学生)具备较强的表演能力、表现力,而众所周知,培智类特殊儿童,在记忆力、想象力、表达能力等各个方面,均有所欠缺,因此,培智类特殊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鲜少有人进行心理剧的尝试。
随着现代摄影设备的日渐普及,影像制作日渐智能化、便捷化,我开始尝试在培智类特殊教育学校编排校园心理剧,并利用摄影设备对学生所表演的片段进行逐段拍摄,之后通过影像制作软件进行后期剪辑,创作出“微电影”形式的校园心理剧。该形式能够很好的呈现出心理剧最好的效果,使特殊学生也能通过“演出自己的故事”,从而获得相应的心理教育。在这个过程中,特殊学生在想象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表现力等许多方面,均能得到有效的加强,尤其是在人际交往能力上,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提高。
1 增强人际沟通
笔者将同一年龄段、智商水平接近、行为表现接近的八名学生,分为两组,A组作为实验组,每周两次参与到校园心理剧的排练和拍摄中,B组作为控制组不参与。从未开始进行心理剧到学年结束,进行了8次观察记录。每次观察10分钟,记录在观察时间内,被试与他人发生的言语交流的次数。观察发现,参与校园心理剧排练和拍摄的实验组,在一年中,人际交往的频率提升46.88%,而控制组仅为9.83%。实验组人际交往的频率提升显著高于控制组,而观察中还发现,实验组的学生很喜欢与人交流讨论在排练表演过程中的趣事,且越临近表演时,他们的表达交流的欲望越高。可见,通过参与到校园心理剧的彩排和表演中,对学生人际交流的提升是明显的,能够有效的增强其人际沟通的主动性。
2 增进人际合作
校园心理剧是一个多维度的人际互动环境,需要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相互合作,体现各种人际關系,展现校园里、生活中的各种情景,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学生小熊是一名轻度智力障碍的孩子,但刚接触心理剧时,他看到许多同学表演都觉得不满意,不愿与他人合作,恨不得一个人包办了全部的角色,但经过耐心的劝解和一段时间的适应后,他逐渐在校园心理剧的排练中,找到了人际合作的方式,常常在排练的过程中示范表演给其它同学看,让他们模仿,在他的帮助之下,许多同学的表现力越来越强,整个校园心理剧小组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
3 改善人际关系
在心理剧的排练和表演中,最常出现的声音是掌声,总是能收获许多赞美,这样和谐的互动,也使得所有学生之间关系越来越亲密。而在特殊教育的校园心理剧中,以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内容更是不可或缺。这些主题,都是根据学生生活中的实际困惑加以改编,通过心理剧的演绎,不但让主角利用其独有的自发性,解决了实际问题,改善了人际关系,更给其他同学敲响了警钟。其中我校小俊同学的案例最为典型,小俊同学较为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却又不知如何与人交流,常常逗弄其他同学,天天给人起外号,弄得同学们不厌其烦,针对他的这一行为,我特意创编了《名字风波》一剧的,并由他扮演剧中主角强强。随着同学们的创编和彩排,他也在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明显地改善了自己的这一不良行为。
4 提高社交自信
通过微电影的形式呈现校园心理剧,不但能够使剧情更加清晰、完整,还能让参演的学生体验到一种明星一般的感受,往往会更加自豪自信。14岁的小凡是去年刚转学至我校的一名新生,他的表现力很强,唱歌也很好听,但由于刚到学校不久,十分缺乏自信,不喜欢与人交流。刚参与到校园心理剧的排练时,他不敢在台上表演,而当第一部心理剧完成之后,他主动要求参加第二部心理剧的拍摄,并在剧中勇敢地扮演了一个“歌手”,之后,他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勇于展现自我,常常在学校走廊里放声高歌。而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每当校园心理剧在学校展播时,都能听到这些主演们自信且快乐的笑声。很明显,校园心理剧能够有效地提升特殊学生的自信心,进而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
综上所述,校园心理剧利用其独特的表演的形式,能够为参演的特殊儿童提供良好的社交平台,促进他们训练、发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而与人际相关的心理剧主题,更能够让所有的参与者在其中探索、发现,寻找到人际交往中的良好习惯,并加以内化、吸收,为学习、生活中与他人交往提供帮助。由此可见,校园心理剧对培智类特殊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适合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使用。
参考文献
[1] (英)Paul Wilkins.心理剧疗法[M]余渭深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19-29.
[2] 庄续玲.演出你的故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16-34.
[3] 彭小艳,邱晨.校园心理剧助力学生多元发展[J]江苏教育. 2018(83).
[4] 张国涛.校园心理剧改善轻度智障儿童异性交往问题的干预研究[D]. 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7.
关键字:心理剧;特殊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心理剧”又称社会剧,由精神病理学家——雅各布·莫雷诺(Jacob Levy Moreno)于1921年提出,它让参加者扮演某种角色,使其能够在安全的氛围中,探索、释放、觉察和分享内在自我,并做出决定或采取新的行动。受莫雷诺“心理剧”的启发,“校园心理剧”应运而生,它集小品、戏剧和心理问题为一身,是通过学生扮演剧中角色,借助舞台来呈现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冲突、烦恼、困惑等心理问题,在表演过程中学会如何应对和正确处理心理问题,从而既能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又能使全体学生受到教育启发。近些年来,“校园心理剧”在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越来越广泛,不少教师、学者均对其进行了研究,并一致认为,校园心理剧具有教育、治疗及发展的功能。然而,由于呈现心理剧,需要表演者(学生)具备较强的表演能力、表现力,而众所周知,培智类特殊儿童,在记忆力、想象力、表达能力等各个方面,均有所欠缺,因此,培智类特殊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鲜少有人进行心理剧的尝试。
随着现代摄影设备的日渐普及,影像制作日渐智能化、便捷化,我开始尝试在培智类特殊教育学校编排校园心理剧,并利用摄影设备对学生所表演的片段进行逐段拍摄,之后通过影像制作软件进行后期剪辑,创作出“微电影”形式的校园心理剧。该形式能够很好的呈现出心理剧最好的效果,使特殊学生也能通过“演出自己的故事”,从而获得相应的心理教育。在这个过程中,特殊学生在想象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表现力等许多方面,均能得到有效的加强,尤其是在人际交往能力上,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提高。
1 增强人际沟通
笔者将同一年龄段、智商水平接近、行为表现接近的八名学生,分为两组,A组作为实验组,每周两次参与到校园心理剧的排练和拍摄中,B组作为控制组不参与。从未开始进行心理剧到学年结束,进行了8次观察记录。每次观察10分钟,记录在观察时间内,被试与他人发生的言语交流的次数。观察发现,参与校园心理剧排练和拍摄的实验组,在一年中,人际交往的频率提升46.88%,而控制组仅为9.83%。实验组人际交往的频率提升显著高于控制组,而观察中还发现,实验组的学生很喜欢与人交流讨论在排练表演过程中的趣事,且越临近表演时,他们的表达交流的欲望越高。可见,通过参与到校园心理剧的彩排和表演中,对学生人际交流的提升是明显的,能够有效的增强其人际沟通的主动性。
2 增进人际合作
校园心理剧是一个多维度的人际互动环境,需要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相互合作,体现各种人际關系,展现校园里、生活中的各种情景,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学生小熊是一名轻度智力障碍的孩子,但刚接触心理剧时,他看到许多同学表演都觉得不满意,不愿与他人合作,恨不得一个人包办了全部的角色,但经过耐心的劝解和一段时间的适应后,他逐渐在校园心理剧的排练中,找到了人际合作的方式,常常在排练的过程中示范表演给其它同学看,让他们模仿,在他的帮助之下,许多同学的表现力越来越强,整个校园心理剧小组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
3 改善人际关系
在心理剧的排练和表演中,最常出现的声音是掌声,总是能收获许多赞美,这样和谐的互动,也使得所有学生之间关系越来越亲密。而在特殊教育的校园心理剧中,以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内容更是不可或缺。这些主题,都是根据学生生活中的实际困惑加以改编,通过心理剧的演绎,不但让主角利用其独有的自发性,解决了实际问题,改善了人际关系,更给其他同学敲响了警钟。其中我校小俊同学的案例最为典型,小俊同学较为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却又不知如何与人交流,常常逗弄其他同学,天天给人起外号,弄得同学们不厌其烦,针对他的这一行为,我特意创编了《名字风波》一剧的,并由他扮演剧中主角强强。随着同学们的创编和彩排,他也在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明显地改善了自己的这一不良行为。
4 提高社交自信
通过微电影的形式呈现校园心理剧,不但能够使剧情更加清晰、完整,还能让参演的学生体验到一种明星一般的感受,往往会更加自豪自信。14岁的小凡是去年刚转学至我校的一名新生,他的表现力很强,唱歌也很好听,但由于刚到学校不久,十分缺乏自信,不喜欢与人交流。刚参与到校园心理剧的排练时,他不敢在台上表演,而当第一部心理剧完成之后,他主动要求参加第二部心理剧的拍摄,并在剧中勇敢地扮演了一个“歌手”,之后,他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勇于展现自我,常常在学校走廊里放声高歌。而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每当校园心理剧在学校展播时,都能听到这些主演们自信且快乐的笑声。很明显,校园心理剧能够有效地提升特殊学生的自信心,进而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
综上所述,校园心理剧利用其独特的表演的形式,能够为参演的特殊儿童提供良好的社交平台,促进他们训练、发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而与人际相关的心理剧主题,更能够让所有的参与者在其中探索、发现,寻找到人际交往中的良好习惯,并加以内化、吸收,为学习、生活中与他人交往提供帮助。由此可见,校园心理剧对培智类特殊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适合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使用。
参考文献
[1] (英)Paul Wilkins.心理剧疗法[M]余渭深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19-29.
[2] 庄续玲.演出你的故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16-34.
[3] 彭小艳,邱晨.校园心理剧助力学生多元发展[J]江苏教育. 2018(83).
[4] 张国涛.校园心理剧改善轻度智障儿童异性交往问题的干预研究[D]. 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7.